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堂教学管理问题分析(共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课堂教学要想顺利进行,必须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要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就必须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以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如可建立以下规则:(1)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随意缺课。(2)课前做好课堂准备,上课铃响后安静端坐,等待上课。(3)端坐朗读,默读时平放课本。(4)书写姿势端正:头正,身直、臂开、足安。(5)专心听课,注意力集中,不随便说话,不搞小动作。(6)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晰,语速适中。安静倾听教师讲课和同学发言,能够回答提问,能评价、补充同学的发言。(7)轻声讨论,积极发言,注意文明用语。讨论时注意倾听,不随便打断他人的发言。与同伴交流轻声礼貌,不打扰其他同学。(8)保持课堂内外整洁,不乱丢纸屑等杂物,不随地吐痰。(9)尊敬老师,注意礼貌,关心同学,互相帮助。课堂规则需要明确、合理,符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并且可行,要少而精。在制订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制定。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调整,使其不断完善,更人性化。
二、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
课堂上总会有一些爱捣乱的学生,尽管教师采取了各种方法,但他们还是做小动作、说悄悄话等。这些事情虽小,但是却扰乱了课堂秩序。面对学生课堂上的这些不当行为,教师要坚持适度干预的原则,做到管理不伤学生而又有效。教师要尽量在最小范围内以最快的方式来处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隐私权,同时注意反思自己的授课方法。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这时,教师可以边讲课边走到他们的旁边,用眼光或手势示意其把其他科目的作业收起来,使其注意力回到课堂中来。不能没收学生的作业或课本,甚至将其作业和课本扔出教室。这种做法是没必要的,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会伤及学生的自尊,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也会对其他教师的教学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巧妙化解冲突
事实上,课堂上产生冲突并不都是由学生的问题行为引起的,很多是由教师的行为引起的。例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的课堂言语?唆,喜欢拖堂;教师的言行让学生感到不安和威胁;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是一味指责、埋怨;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存在偏见,引发学生间的矛盾等。在面对这些冲突时,教师首先要平静下来,果断处理,使学生不再闹下去,切勿发怒。教师可以严肃、坚定地让学生课下留下谈话,不要急于对具体问题做出回答,然后尽快恢复教学秩序。如果学生继续发难,教师可以先将他安抚下来,留到课后再解决问题。
四、宽严有度
不能因为事情发生在学困生的身上就严厉斥责,发生在学优生身上就“抬手”放过。这样处理很容易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对教师充满抱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在课堂管理上需注意:在任何事情面前,学生都是一样的,人人平等,应一视同仁。
五、对事不对人
在课堂管理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教师因为学生犯了一点小错误就大发雷霆,把这个学生以前所做过的错事也一起提出来,并经常武断地说这个学生不好,进而否定学生。这种做法违背了我们课堂管理的初衷。如某老师上课时,发现几个学生私底下折纸花玩,于是停止教学,把这些学生一个个拉到黑板边上,然后严厉斥责:“你们不知道现在是上课时间吗?难怪你们是班里的差生,不光懒惰,还不求上进,你们真是无可救药了!”这些话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引起了学生的反感,他们不但不会改,甚至有可能变本加厉,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尽量对事不对人,如教师可以这样说:“你们几个同学上课折纸花玩的行为让老师感到不满,请你们立即停止,认真听课,等下了课再折。”对事不对人强调的是一种公平原则,一种一视同仁的态度,从某种角度而言是对学生的尊重。它有利于形成一种公平的气氛,同时也使得课堂管理更轻松、有效。
六、结语
总之,课堂管理是构成教学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力因素。如赫尔巴特说的那样:“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同时,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不断地完善。
作者:龙瑛 单位:百色市田林县高龙乡中心校
第二篇:高职课堂教学管理问题
一、影响高职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
影响高职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是学校,从微观的层面来说是学生和教师。三种因素中,学生是相对更重要的因素,教师是重要因素,学校是次重要因素。而学生、教师、学校由于各自在课堂上所承担的角色的不同,教师和学校在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更显举足轻重、责无旁贷。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责任意识和投入、教育知识、教学效能感以及对教学的学习、实践、反思与研究影响高职课堂有效教学;学校在认识、制度、行动上对有效教学的重视、鼓励与支持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文化也影响着高职课堂有效教学。
二、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也在逐年增长。迅速增长的规模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直面两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一是生师比居高不下。生师比是反映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以《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据,近六年来,全国高等教育的生师比持续走高,2013年全国高等教育的生师比是17.53。高职教育评估状态数据显示高职教育生师比变化:2012年为15.72,2013年为15.37,2014年为14.68。从数字上看,高职教育的生师比要优于全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但这种短期内迅速走低的现象又预警着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师资队伍质量下降(通过降低教师入职门槛和大量起用兼职教师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负荷仍然很大。二是学生数量增加但生源整体素质下降。与教师增幅不大相对应,学生数却在持续增加。高职院校近几年都在扩大办学规模,但随着本科高校的继续扩招及生源总体数量的下降,高职招生又在本、专科之后末批进行,加之近几年国外教育培训机构加入竞争、分流生源,高职面临的生源市场更加严峻,这种严峻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招够满足办学规模数量的学生成为一件不容易的事),更有质量上的(为了满足数量而不得不降低入学门槛)。当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和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使得高职院校的管理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前沿阵地,受到的冲击与挑战无疑是最强烈和最直接的。
三、高职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教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欠缺带来课堂效率低下
教师责任心、敬业精神欠缺带来的课堂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兼职事业上而将学校的本职工作当作副业蒙混敷衍;备课不充分甚至根本不备课导致课堂内容散乱无章拖延时间;脱离教学目标通过频频跑题投学生所好来获取听众;上完课立即走人导致师生交流严重不足……这些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并不鲜见,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部分教师专业素质偏低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由于部分教师业务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透彻理解教学的内容,导致讲课照本宣科,没有拓展和旁征博引,学生于是聊天、看手机、吃零食、发呆、睡觉……对教师所讲的课根本提不起丝毫兴趣。教师自身底气不足,再加上为保证课程合格率,最后的期末考试就是走走过场。
3.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掌控力不够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由于近一两年高职院校教师数量增长较快,而后期的培训力度不够,甚至由于教学任务重,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未经过任何入职培训便匆忙上岗,缺乏必备的课堂教学管理理论知识和相应的管理经验,因而课堂掌控力不够,容易出现课堂教学秩序混乱、课堂教学管理松懈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敢管。基本所有的高职院校每学期都会有学生评教,学校会通过学生给教师的打分对教师的教学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估。造成许多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的时候心存顾虑,担心严格要求的结果会导致学生给自己打出较低的评教分数,于是放松课堂管理,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低和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除了这一主要原因外,还有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年龄与学生比较接近,甚至个别教师年龄比学生还小,当课堂秩序混乱时显得不知所措,不敢严格管理。
(2)不会管。有的教师也很想把课堂教学组织得秩序井然,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而往往不得要领,课堂管理科学性有过之而艺术性不足。动辄点名批评,表扬激励少,态度生硬,简单粗暴,凡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反而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并不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甚至唱反调,师生关系剑拔驽张,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3)不愿管。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加上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应该做到自觉自律,任课教师不可能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天天抓课堂纪律,于是放任学生旷课、迟到、早退、聊天、玩手机、睡觉、吃零食等自由散漫的行为。这样的教师把学生当成年人,而学生却把他/她当作“软柿子”,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低下。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逃课现象严重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知识、培养和强化技能的主要场所,可大学生逃课成了一种校园非主流文化,学生们口口相传,如果没逃过课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这一现象直接折损了课堂教学质量。
2.身在曹营心在汉现象严重
相比逃课,有的学生可能会顾及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担心逃课太多会受到纪律处分,于是不得不来到课堂,但基本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无视教师与课堂纪律的存在,我行我素,具体表现为:看小说、玩手机、发呆、睡觉等。目前,高职院校这类“明出勤,暗逃课”的学生比例已经不容忽视,他们已经形成一种负能量,课堂要么就是闹闹哄哄导致想听的学生根本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要么就是死气沉沉使得老师只能自娱自乐。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带来课程内容与社会对学生的知识能力需求脱节,让学生很无奈,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心理浮躁,从而厌学。二是信息技术发展对学生的干扰越来越大。学生基本都拥有智能手机、电脑等,这些工具本应该更多地为学习服务,却被主要用于看电影、打游戏、听歌曲和上网聊天等。学校周围网吧林立,相当一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而且会影响其他同学。三是努力学习与高质量就业并不呈简单的线性关系的现实。当前,大部分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找个好工作,多挣钱。但企业在招聘用人时并不简单地只看学业成绩,尤其一些第三产业,当学生发现学业与就业并没多大关系时,就会对学习彻底失去动力———这种原因造成的厌学挽回难度最大,老师往往无能为力。学生会把时间和精力转向其他方面,如打工挣钱、参与社交活动、沉迷于电脑游戏等,无形中提高了逃课率。
(三)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建设速度跟不上学校发展速度
随着学校规模的较快增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普遍面临着如下问题:制度缺失,出现教学管理真空;制度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现有制度执行不严,形同虚设;师生对制度的知晓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不够,无法发挥制度的事先约束作用。
2.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缺失
尽管高职院校都有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手段和办法,比如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值班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填报教学日志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违纪及事故报送制度及其他教学运行的各项制度,但这些制度只从一个一个点上进行了管理,而最终并未形成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且评价过程也缺乏规范性,评价结果反馈缺乏时效性,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的关联性不强。
四、改进高职课堂教学管理的思考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而教学质量优劣直接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建议通过如下对策提高职课堂教学质量。
(一)学校层面
1.抓制度建设
梳理现有教学管理制度,该新建的新建,该修订的修订,而且必须缩短制度出台的周期,同时,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保证制度的知晓率达到100%。
2.抓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部2014年10月9日《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虽然“红七条”并不直接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但却是教师教育教学最起码的伦理要求。很难相信一个名利思想严重、育人思想淡薄、缺乏奉献精神的教师能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师德败坏、师风不正的问题虽非主流,但危害极大,会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许多消极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基于“红七条”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追究责任。
3.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
课堂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个体对于这种行为目标实现可能性大小的判断以及实现的目标对自身价值大小的判断。期望理论的基本模式是:激励力=效价×期望值。在该模式中,期望值就是我们说的效能感。行为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效价再大,倘若期望值(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过少,则激励也不会十分显著;相反,倘若某种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大,但对于个人没有很大的价值,人的积极性也不会明显地被激发出来,只有当效价和期望值(效能感)都足够大时,激励才会成功。第一种认为课堂教学质量不重要而且自己也没有能力教好;第二种认为课堂教学质量很重要但自己没有能力教好;第三种认为课堂教学质量很重要而且自己也有能力教好;第四种认为自己虽然有能力教好,但课堂教学质量并不重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对认为课堂教学不重要的第一、四种类型的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在主观上认清教学是高校最原始、最基本的职能,对高职院校尤其如此,而教学工作的核心无疑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另外,在客观上,要将课堂教学质量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与教师的薪酬、评优、晋升挂钩,这样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不会是可有可无、可优可劣的选择,而是必须尽全力去完成的事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针对第一种情况,也可以考虑启用退出机制,因为这类情况激励力是最低的,即使耗费很高成本也未必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不妨考虑让这类教师退出。对认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第二、三种类型的教师。第三种类型只需要给予教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为他们创造一切可以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往往就会产生巨大的激励力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种类型的教师虽然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质量,但自身能力有限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佳,这类教师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提高其执教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鼓励并帮助教师提升学历和专业技术职务层次,提高教师教学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不等。
4.督促老师统一认识———课堂纪律管理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
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才能获得既定的组织目标,这是管理亘古不变的真理。因此,要彻底改变授课教师认为学生管理与课堂教学管理无关的错误观点。韩国总理朴瑾惠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有一句话非常精僻地诠释了这一观点:学习就是学如何做人,做人这四样东西必须要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这四样东西并不是专业知识所能给予我们的。一位曾在“二战”期间的德国纳粹集中营中,遭受过非人折磨的幸存者,战后辗转到美国,做了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新教师来到这所学校,他都会交给新教师一封信,信的内容完全一样,里面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对其行为的纠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比传授给他/她课程知识更为意义深远。比如,学生已经迟到走进教室和老师连招呼都不打,满不在乎地到处找座位;在课堂随意说话,屡禁不止,在被教师批评时甚至公然顶撞;不会回答问题时理直气壮,没有丝毫难为情;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无故擅自离开教室,有些甚至一去不回……我们很难想象这样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否真的能学到知识,即使学到知识是否真的能为家庭、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因此,每位老师都必须达成这样的共识———课堂组织管理本身就是课堂教学密不可分的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保障和基础,值得欣慰的是这一点我院校历来是很重视的。
5.既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亦不放松对中高级职称教师上课的督导
加强高校教师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更要重视这方面的锻炼。通过技能培训、教学观摩、讲课比赛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鼓励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目前,我院教学督导的工作对象大多是年轻教师,很少听那些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的课。事实上,一些高级职称、拥有丰富上课经验的教师,他们的课堂上也会时不时出现跑题溜号等现象,虽然学生对这样的事情并不反对,有些学生甚至因为不必辛苦地学习而暗自窃喜,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因此,教学督导对这类老师行为也必须加以监督纠正。
6.尽快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体系如何确定,评价的结果如何运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7.抓信息化建设很多高职院校虽然有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但信息化程度远远不够,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很多方面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课堂管理的效率。
(二)教师层面———教师发展工作任重道远
1.自觉增强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做一个负责任的教师。2.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3.重视课堂教学管理。4.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上四点与其说是对教师的要求,不如说是对教师的期望。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特殊性之一在于,我们对课堂有规范化要求,但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创造的过程,创造就会突破规范,这种突破可能成为好事也可能成为坏事。如同工业产品般同质化的课堂是可怕又可悲的。特殊性之二在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有成效和最有价值的贡献,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有的能较快看见,有的却要很久才能看见,甚至永远都看不见。鉴于这两个特殊性,教师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这种发自教师内心的动力才是真正推动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源动力。以上关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建议基本立足微观层面,其实,一些宏观层面的因素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专业设置、专业与行业的结合度、就业导向、办学模式等等。勿庸置疑,教学工作无疑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忽视课堂教学的高职院校最终会失去自身的竞争优势。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课堂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受着各种显性和隐性因素的影响,找到这些因素、对他们进行准确的分析,才能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途径———这需要所有从事教学管理的工作者为之努力,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
作者:付涛 叶法林 王玲 黄浩坤 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生物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1“控制与服从”的课堂管理问题和解决策略
1.1“控制与服从”的课堂管理问题
下面是一节区级展示课“聚焦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听课后汇总摘录:①关于提问:共有15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38次,很多问题都是2个或以上学生回答,学生缺乏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多次出现答案雷同现象;②关于时间:在前28min复习“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时掌握比较合理,第30min开始复习“与生长素的运输和生理作用的实验”时,教师展示实验、问题、结论,自问自答一气呵成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几乎没有思考讨论时间;③复习“验证IAA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及合成部位”的实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当出现学生回答与预设答案相差较远时,教师立即终止学生的回答……上述课堂管理以“控制与服从”为特征,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被压抑。教师为了顺利完成预设教学任务,严格控制教学进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学情分析,导致预设的课堂容量大,尤其是作为植物激素的相关实验这样的复习难点,学生虽然已有“前概念”,但是由于预设要求高,因而教学进度难控制。所以,距离下课15min,后两大实验的复习教学几乎是一带而过,学生则因缺乏时间思考而一脸茫然。有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控制学生“出错”,力求学生“服从”教师,从而顺利完成全部预设;有教师上课遇到学生出错时,会迅速采取否定的处理方式,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以“服从”的态度接受教师的“控制”,从而学生在有效学习上大打折扣。为了避免“出错”,教师惯常的做法是,在课前反复进行精细的“磨课”,使得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的轨道进行,学生则被要求以“服从”的态度加入预设的“轨道”,使得教学活动简捷而顺畅。
1.2“交流与沟通”的和谐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师生交往过程,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只有多交流、多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复习中,学生明确了原理、过程等知识后,教师问“是否需要预实验”,学生回答为否。此时,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不予任何回应,显然这个答案教师不满意。其实,这种错误是课堂资源,教师在预设时如能研究学生可能的答案,才能有效把握,课堂管理由调控“教情”转向调控“学情”。学生回答错误后,教师可借题强调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预实验,并强调预实验的重要性,同时又抛问题给学生讨论:哪些实验需要预实验?怎样的实验需要预实验?你的理由是什么?
2“齐步走”的课堂管理问题和解决策略
2.1“齐步走”的课堂管理问题
当前很多同一班级的学生个体差异较明显,而课堂教学却还采用传统的“齐步走”方式进行。教师常以班级学生的平均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作为参照,对全班实施同进度、同要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对部分学生是适合的,但对于相当多的学生,特别是处于班级首尾两端的学优生和学困生,就不太适合。
2.2“关注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课堂
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等形式的有机结合;在教学效果上,要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模式,首先就要从教学目标开始进行分层。如果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设计出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那么,在不同的范围之内,每位学生都拥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依据,在学习过程中就更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各层次目标虽然有差异,但也只是反映同一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各层次目标之间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阶梯,使低层目标学生也可向高层迈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上述课堂中可继续给学优生一个变式,在两个模型中都加一个从B到C的箭头,ABC之间的营养关系是什么?评价时则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有目的的激励,多鼓励学困生,学优生则给予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需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因此,设计练习也要有层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学困生,练习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方面;对于学优生,可以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方面进行侧重练习;对于两者之间的学生,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混合,使得知识呈现出系统化。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练习方式,可以使得分层教学的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3“被活动、放羊式”的课堂管理问题和解决策略
3.1“被活动、放羊式”的课堂管理问题
下面是一节区级评优课的教学片段:学习“血糖平衡调节”时,安排了:①自主学习教材,然后提问检测血糖的来源与去路知识的掌握效果;②自主学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小组分角色进行血糖调节的模拟活动,其他小组注意观察并寻找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上活动的目的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很热闹,但是,最后反馈情况却较差。回顾教学过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预设进行活动,这种“被活动”使学生失去了自我探索和创新的机会。同时,教师又缺乏在学生出现问题后的及时指导,致使整个活动目标达成受阻。有教师认为,一堂成功的课就应该是活动频繁而新颖,学生主动参与度高;更有教师认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通过学生活动来体现的。教师一旦参与并及时指导,就意味着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于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追求活动的频繁和新颖。事实上,能否达成师生思维互激,不仅取决于学习活动的过程,更取决于教师必要的管理。在一节“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课上,教师在黑板上写好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并简单讲解,同时告诉学生实验结果需鉴定验收后再离开。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实验室里穿梭指导。学生中有的达到了实验效果,而大部分学生在下课时还没有达到实验效果,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错误百出。这是教师失位导致了“放羊式”的课堂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管理没跟上。“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这些说法很有道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其中的“能”与“不能”。一旦把学生的“不能”想象成了学生的“能”,全部甩手给学生,一旦形成“放羊式”的课堂,问题解决就困难了。
3.2“注重调控”的实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形成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使整个教学流程呈现有序、优化的状态,就必须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有效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课堂高效。在教学过程中,需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考、训练、实践等多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述学习“血糖平衡调节”时,如果在这堂课中能够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同时,再穿插一些有难易梯度的思考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功能发挥以及与靶器官肝脏的关系,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肝脏在血糖平衡中如何被调节等,学习的效果定会大不相同。上述实验中,为了规范操作,提高实验课效率,教师可在事先录下教师规范的实验操作过程或拍下兴趣小组学生的操作步骤,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并给予适当点评,提出要求,而不是在黑板上讲解。教师也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及时展示学生的操作“意外”并让学生来判断和分析,这样更容易提起学生实验的兴趣,规范实验操作。展示的时间节点要把握好,本节课上可在粗提取步骤和鉴定步骤结束时展示,如果在每个步骤结束后展示,将会打乱实验教学的节奏和进度,使教师的调控过度,课堂效率将大打折扣。
作者:程锐创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