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论文3篇

第一篇

一、当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超越式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专业性也不断增强,但是,由于许多民办高校长期以来受“重教学、轻管理”思想的影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目前,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普遍的突出问题:

1.民办高校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和教科研、轻管理的现象,各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受到高度重视,而教学管理队伍一直以来没有真正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人认为基层教学管理工作只是一项简单的、机械劳动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谁都可以做这项工作。在这种定式思维指导下,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思路和方式也变得非常机械化,其主动性与创新性也被泯灭,时间一久,自然就产生一种自卑感,丧失了自信心,整天心里忧虑重重。

2.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任务重,待遇偏低,队伍稳定性差

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排课、计算课酬、社会实践、落实教学计划、管理日常教学、考试、管理学籍以及学生成就、实验室等。由于教学管理工作繁杂琐碎且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求管理人员认真细致,但是,由于此项工作很难量化,工作做的再好也看不到具体的结果。再加上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远不如教师,这使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心理失衡而转岗或流失。

3.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缺乏培训,教学管理手段落后

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很多民办高校有一系列的措施与方法,例如“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而对教学管理队伍却很少有成体系的管理制度,缺少培训、学习、进修等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在培训管理制度方面,由于缺少培训计划、经费,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只是接受过简单的岗前培训或者短期业务知识培训,没有办法系统学习与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但目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来源复杂,由于缺少成体系的岗位培训制度,导致很多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低下,制约了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实行。

二、加强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及对策

以上这些是影响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稳定,教学管理工作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对此,笔者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提高认识,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提高对建设教学管理队伍重要性的认识。为了调动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当从教学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以及稳定等方面为他们排忧解难。此外,为了给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气氛,还应当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

2.优化结构,保障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应当按照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的程序选拔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要像要求补充教师那样具有一定的学历、专业和管理知识。为了将责任落实到每个教学管理人员的身上,应当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对其进行严格的定编、定岗以及定职责。此外,由于教学管理岗位的成绩难以量化,因此,应当从全方位,多角度对被考核人进行各方面工作状况的考核,如,由被考核人的上下级以及服务对象对其进行考评打分。

3.加大投入,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素质

民办高校应加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针对性、分层次培训。聘请校外专家对本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或送本校教学管理经验较多的管理人员到校外参加培训,这部分人学成后对本校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4.吸收外援,引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引进公办高校从事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的退休人员来校工作,由于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上是刚毕业的年轻人,缺乏教学管理工作经验,这样将老中青结合起来,实行“传帮带”,以老带新,形成一支健康有活力的教学管理队伍。

5.创新机制,设立教学管理岗位补贴

为了缩小教学管理人员与同龄一线教师或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在民办高校设立教学管理岗位专项补贴,该补贴的数额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管理人员从事本职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的增加而逐渐的增加,并且,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时间越长且越出色,补贴额也就越高。通过设立教学管理岗位专项补贴,不仅调动了广大教学管理人员的事业心和工作积极性,更进一步促进了民办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因此,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吉林省首批民办高校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民办高校的办学活力与生命力,对于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以及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作者:赵彦军 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第二篇

一、加强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

教学工作是一所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队伍是高校教学政策的制定者,也是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具体执行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管理人员的参与,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组织教师的教学,从对学生学籍的管理到组织学生的考试,以及各项教学资源的管理和支配等,都是由教学管理人员安排并实施的。教学管理队伍的教育理念、工作能力、个人素养、工作方法等直接决定了科学、有序且高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形成,进而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能否逐步提高。民办高校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不得不加强其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2.是提高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目前,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肩负着育人的重大任务。民办高校虽然得不到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资助,只能以规模促发展,但是没有质量的规模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为了保持稳定的生源,获得长足的发展,民办高校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办出自己的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同样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二、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和专业背景两个方面。如前所述,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青黄不接,缺少中坚力量。公办高校退休的教学管理人员除精力不足外,面对办学时间不长,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尚不健全的民办高校,往往习惯将自己原来在公办高校的一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搬过来用于民办高校,但民办高校的很多实际情况与公办高校不同,从而导致教学管理上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目前,各民办高校在录用新毕业的大学生作为教学管理人员时,最低要求本科学历,这在学历层次上达到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是这些大学生专业各异,大部分不是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的人员,既缺少教学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又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对教学管理的内涵及规律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学管理的效益低下。

2.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扩大学生规模是民办高校的一项重要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很多民办高校的学生数量与日俱增,甚至出现了“万人”大学,但是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远远落后于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这就导致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繁忙,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而教学管理工作本身就有工作量大、时间性强等特点,还会经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致使其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另外,很多民办高校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给予教师优厚的待遇。与之相比,民办高校给予一线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往往是校内最低的。工作强度与工资待遇不成正比,很多人员不堪重负,离职频繁。

3.培训、进修机会有限

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现象,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很多民办高校鼓励一线教学的教师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来提高其自身水平,并对其培训、进修给予政策或资金的支持。但一些民办高校认为,为教师做服务的一线教学管理人员只是按章办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为了节约办学成本,他们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修加以限制。一线教学管理人员只能按照旧有传统的管理模式去工作,对现代的管理知识和方法知之不多,缺乏服务意识。而现代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缺乏现代教学管理知识和服务意识的教学管理队伍,势必导致该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低下,进而影响学校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

1.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民办高校的领导要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以及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规划,建设一支结构优化、适应民办高校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遵循教学管理的规律,根据民办高校自身规模和发展的需要,配备足够的教学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使其在工作之余能对自己的工作有所思考,从而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其次,根据现有教学管理人员的特点、专业等情况安排岗位,使其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使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找到充实感和乐趣。再次,根据教学管理的要求和本校发展的需要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将高学历、高素质并有教学管理潜能的优秀毕业生纳入教学管理队伍,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一些有教学管理才能和实践经验的中坚力量,实现以老带新。最后,发挥民办高校灵活的用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对于一些教学管理能力差、责任心差、学历层次低的教学管理人员,给予调岗或辞退。

2.增加教学管理队伍培训、进修的机会

随着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日新月异,民办高校更应重视自身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为其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首先,鼓励教学管理人员考取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以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其次,以在职学习为主,采取多样的培训方式。邀请校内外的相关专家,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学习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使其了解高等教育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学习办公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加强其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实现办公现代化和网络化;通过定期参加教学管理相关的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开阔视野、开拓思维,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3.制定激励措施,稳定教学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延续性,为了使教学管理工作有效运行和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必须要有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除了根据教学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合理编制岗位外,还可以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稳定教学管理队伍。首先,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工资待遇。脱离物质现实而无限夸大精神的作用是不切实际的,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工资待遇偏低,应该根据教学管理队伍的工作强度给予合理的工资待遇,可以参照公办高校和其他管理队伍的工资标准,适当提高民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工资待遇,对其工作给予肯定。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根据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效果等各项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考评机制,在规定年限内,对绩效考评优良的人员给予享受高一级工资待遇的奖励;引进竞争机制,为工作突出的教学管理人员提供竞聘高一级职务的机会,为其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

4.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科研能力

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机会,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加入到评职称的行列中来,并对取得高一级职称的教学管理人员提供高一级的工资待遇,激发教学管理人员将日常工作上升到科研的积极性。鼓励教学管理队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规律和特点,总结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撰写高校教学管理的相关论文。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并用总结的经验指导工作实践,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外,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灵活的管理机制,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大胆改革,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作者:丁昭 李臻 单位: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省教育厅

第三篇

一、对两校教学管理队伍现状的分析

(一)关于教学管理队伍数量

A大学有学生9264人(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高职成教脱产生),专任教师834人。教学管理人员与全校学生的比例为0.82%,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11%。B大学有学生12000人(包括硕士研究生、留学生、高职成教脱产生),专任教师724人。教学管理人员与全校学生的比例为0.45%,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46%。以上数据说明,教学管理人员数量较少,工作非常杂,工作量非常大。

(二)关于教学管理队伍结构

在学历结构方面,两所大学教学管理队伍均以本科以上为主,A大学研究生比例较高与A大学教学管理人员以医学学科背景为主,且该校拥有相关学科的博士、硕士点有关。在职称结构方面,两所大学教学管理队伍均以中级职称以上为主,且高级职称所占比例最大。在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年限方面,两所大学教学管理人员均具有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时间较短的人员。

(三)关于教学管理队伍来源

教学管理人员的来源较为复杂:有留校的毕业生,有其他岗位的转岗人员,有“双肩挑”干部,有家属子弟,有随调人员,有转业军人。专业背景覆盖多个学科门类,大部分人员没有经过相应的教学管理培训和教育,普遍缺乏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影响了管理效果。

(四)关于教学管理队伍稳定性

从两所大学教学管理队伍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教学管理队伍不太稳定,领导干部的轮换较为频繁。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干部是“双肩挑”,集教学、科研、管理于一身,对教学管理工作无法全身心投入。此外,由于教学管理岗位的职务呈“金字塔”型,教学管理人员职称晋升较困难,教学管理队伍职业前景和发展方向暗淡,直接影响了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

(五)关于教学管理队伍素质

教学管理人员特别是非领导岗位的教学管理人员由于疲于应付日常行政事务,在发表教改论文或申请课题方面很难有成绩,导致其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难。即使有部分教学管理人员能够结合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但由于知识结构上的缺失,也很难在专业性很高的管理学、教育学相关权威或核心刊物上。此外,目前的职称评审并没有单列教学管理系列,教学管理人员只能参评社会科学系列职称,晋升高级职称特别是正高职称难度很大。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更新管理理念,规划队伍建设

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管理又必须要有一流的管理人员。教育部曾专门下文强调: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掌握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提高管理素质和水平”。因此,领导重视是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取得成效的前提。各级领导要从思想观念上充分认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改变长期以来对教学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的错误观念,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作,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措施加以推进。

(二)建立有效机制,稳定管理队伍

高校应制定一套独立的教学管理人员建设相关制度,包括编制配备,选拔任用、培训与考评机制,提拔升迁等,巩固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使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以制度约束人、激励人、塑造人,营造出一种公平、公正、合理、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完善教学管理队伍的考核及职务晋升机制,提高管理工作岗位的吸引力。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是一个多系列、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只有结构合理的教学管理队伍,才能发挥教学管理者个体的积极性和整个管理队伍的群体优势。高校应结合岗位特点,采用公开招聘的方式招募人才,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乐于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加入到教学管理队伍。同时,各级领导要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在晋升、晋级、进修、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相关政策,激发教学管理工作的活力,以推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解除教学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使教学管理人员安心工作、乐于工作。

(三)加强继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创设使用与培训并重的用人机制。应根据自身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结合本校特点和教学管理人员的需求,采取进修深造、短期培训、岗前培训、工作交流、学习考察等方式,分期分批地开展教育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方法、计算机知识等多方面的培训,使各层次的人员都有学习、进修,参加培训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知识传授和工作态度三方面的提升转变,促进和推动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让教学管理人员不仅成为先进教学管理方法的实践者,而且还是先进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造者。

(四)推进平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并积极推进现代化教务管理支撑平台,将信息化系统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实践,是教学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教学管理信息化可以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使教学管理人员从大量简单、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脱身出来,有充沛的精力、充足的时间进行创新管理和接受继续教育。此外,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极大,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人们才能把蕴藏着的内在力量释放出来。通过校园文化的作用,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创造出一个使教学管理人员心情舒畅、各尽所能的良好文化氛围,使教学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学校的教育理念,自觉与学校融为一体。

作者:柳亮 陈罡 容敏华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