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协同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产教协同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产教协同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多次出台产教融合相关方案及指导意见,格外重视并提倡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产教协同育人,高职院校也渴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优秀人才,不断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在产教合作的道路上进行了不少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普遍呈现“两张皮”的现象。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根深蒂固;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明显不足。为此,本文对省内外多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深入调研及研讨,寻求解决校企合作深层次问题的方法,创新产教协同育人中的教学管理机制。得出结论:产教协同需要形成高校、企业价值共享的机制,才能增强双方在合作中付出努力的主动性,真正践行“双师协同+多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校企合作实效。

关键词:产教协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高职产教融合之路依次经历了联合办学(1978—1992年)、产教结合(1992—2001年)、校企合作(2002—2012年)、产教融合(2013年至今)四个阶段,国家也多次出台产教融合相关方案、办法、意见等文件,旨在加速产教融合的落地。高职院校响应国家号召,不断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在产教融合上做出了一定努力,加强了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期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职业技术人才。但是,双方的合作依旧未达到融合的状态,合作多浮于表面而未得到深层次发展,未能产生产教协同的效果。纵观学术领域,国内外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国内目前研究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侧重于教学管理某一方向的研究以及教学管理的综合性研究,从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较少[1]。国外先进成熟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可以为国内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但由于国情不同,不能完全照搬他国成功经验。总体而言,目前,国内构建产教协同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研究不够深入,培养模式和机制只有一个笼统的框架,缺乏明确指向性、操作性说明。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

(一)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旧存在

在国家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之所以依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可以更改。高职院校中负责教学管理工作的中高层领导,绝大多数是从重理论轻实践的时代一路走来,接受过新时代思想洗礼的一代,处在学校基层,尚未掌握教学管理的发言权。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或已认识到教学管理理念革新的必要性,苦于重实践无门,理念的落实过程遇到艰难险阻。重视实践教学,即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压缩理论教学学时,这必将触犯理论教学师资的既得利益;重视实践教学,即需要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学校自建会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与企业共建可能出现利益分配的难题,学校也很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参与建设。在现有的困难面前,为应对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达到实践学时的比例要求,部分高职院校只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原有课程从纯理论课改为“理论+实践”课程,而实际的授课依旧是在普通教室开展,未能真正体现实践的环节。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陈旧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方案陈旧,部分专业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存在偏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大学生在校三年应当修读的具体课程及学分,预测了大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它理应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可是如果高校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未与人才需求端的企业进行良好沟通、长期合作,很难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就很难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导致专业结构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区域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不适应。其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未有效融合。明朝哲学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提出教、学、做合一。但如何将做与学有机融合是一个难题,高职院校在长期的摸索中也未能解决。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普遍情况是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相分离,且间隔时间久;较极端的情况是学生前两年都在校内参加理论学习,大三到企业开展半年或一年的实践,理论与实践不能及时、有效融合。部分高职院校实训条件落后或不足,专业建设的保障条件不足,难以满足专业实训要求,理实结合成为空谈,更难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人才。并且高职院校往往更加关注的是校内实施的理论学习,当把学生送至企业开展实践环节时,高校通常会表现为松了一口气,疏于对实践过程的管理,更缺乏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

(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随着国内职业教育政策框架体系逐步完善,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日渐凸显[2],高校、企业共同育人已逐渐成为优化地方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但是,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改革仍然呈现自上而下的态势,以政府行政行为的纵向约束为主[2],高职院校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企业成为育人主体,企业也没有动力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从企业角度来看,当地高校数量少而企业数量多,企业要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被高校选择的概率较小。企业即使想要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会面临没有渠道的难题。另外,实际运行中更多的是高校为了达到企业兼职教师授课率而聘用企业里的人参与教学,仅仅是参与具体课程的教学而不是参与育人全过程,且往往企业兼职教师因为时间、精力等原因导致授课效果欠佳。企业是追求效益的主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如果长时间看不到收益,合作积极性必然会大打折扣。

(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产出与社会需求匹配度较低的问题

无论是工业化进程还是人们所推崇的大国工匠,技术型人才都是使国家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武器。虽然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技术人才培育,但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的技术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并且该缺口在2025年时将达到近3000万。高职院校职业技术人才供给侧与社会需求侧不匹配,主要表现为结构上的不平衡,部分专业结构布局与产业结构布局存在偏差。学校与企业沟通不畅,未充分掌握企业、行业的需求,导致专业结构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匹配,区域专业布局与产业布局不适应;高职院校培育人才所投入的实训资源也未与时俱进,难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进而引发供需的不平衡[3]。纵观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之所以与社会的具体需求出现偏离,是因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理念未能及时更新、与时俱进,重理论轻实践仍主导着教学过程。更新理念,与时俱进,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育人过程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进而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人才,才能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对策

(一)创新教学管理理念,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

马克思曾指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教育是有意识地去影响他人的身心发展,秉持不同的教育理念,便会用各异的方法去影响他人。人有全面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应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理论知识是人的发展中的需求之一,能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人类历史长河积攒的知识与经验,但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运用到具体工作岗位,是学生的困惑,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创新教学管理理念,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设置科学的管理制度[1],激励教师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不断积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另一方面,加强第二、三课堂的管理,促进二、三课堂有序开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机制,从源头控制人才培养方向

传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是高校说了算,但高校关起门来培养人才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需要社会(企业)检验。从理念、培养方案、教材,到实施及评价,高校的课程设置是否真正按照经济社会形势和人才市场需求来设置,需要社会需求来判定。将企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体,由企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健康性”进行初步检测,从社会视角来审视课程的合理性。这不仅提高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可为企业节约大笔人才培训成本。同时,倾听已走上工作岗位毕业生的声音,借企业和学生的反馈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可以明确满足社会需要人才的标准。对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专业,企业甚至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定制;高职院校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设置课程体系,学生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即可到协议单位实习甚至就业。这不仅提高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为企业节约了人才培训成本。同时,学生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出谋划策,对照实习、工作经历,找出对实习最有帮助的课程、对实习没有帮助的课程,并列出原因。高职院校通过对历届数据的分析,发现真正对学生有价值的课程。

(三)构建“双师协同+多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业务类型和新职业不断涌现,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并逐步从对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要求。为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必须将职业教育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同一个问题,放在同一个框架中规划。不断优化学校及专业布局,调整供给侧结构以适应需求侧结构,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运行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保证高职院校能够满足和培养行业的人才需求。高校应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拓展,通过开展产教深度合作,由学校和企业同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课程理论平台和实践平台共发展。将企业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到课堂教学、实践周,再到顶岗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各环节都有企业参与。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落地,通过运用得到巩固、提升。并且,各个环节中畅通沟通渠道,学校与企业和学生、教师与专家和学生,做到经常沟通、及时沟通。集结学校、企业的优势力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围绕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开展以高校教学体系为背景的“高校—教师—学生”互动,围绕行业能力塑造开展以行业技能为背景的“行业—专家—学生”互动。多元互动中,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战能力能得到很大提升,其综合素质更能适应社会需求[4]。

(四)落实“1+X”证书制度,提升在校生职业技能水平

“1+X”,是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业认可度高,直接针对某个行业或岗位。证书的颁发通常由第三方组织负责。这个第三方熟知行业需求,通常包含该技能领域的行业企业代表、教育专家等,有实力构建职业标准、学习资源、设置考核站点并考核颁证。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考虑引入并落实“1+X”证书制度,不再局限于单个学历证书,在培养学生理论素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使在校生不仅熟悉实际工作岗位的岗位工作内容相关知识(“1+X”的理论模块),而且能够应对现实工作情境中的真实问题(“1+X”的实操模块)。高校如果能够建设实操模块对应的实训室供学生操练,定会助力在校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实施“1+X”证书制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证书的实用性,不因多一个证书所增加的工作量而苦恼,关键点在于培训师资应厘清职业标准,将职业标准融会贯通于培训全过程,切实提升在校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培养具备一定实操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实训场所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训场所建设通常需要巨额资金,并且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较快,产品更新换代意味着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高校实训场所的设备也需要与时俱进。实训场所完全靠高职院校建设的话,学校资金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工科类的设备动辄就要几十万、几百万,持续的更新换代对任何一所高校来说都不太现实。作为营利性主体,企业有实力也有动力进行设备更新。对高职院校而言,若能与企业深度合作,借助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开展实操,资金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可将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科学分解成多个阶段,比如实践教学周的设置,安排学生参观了解企业,到企业短期实践,与企业协商确保一定数量的寒暑假工作岗位,遵从自愿原则安排学生短期实践[5]。

(六)实现价值共享,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

高职院校欲实现产教协同育人,就必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有所得,企业从单纯的用人角色转变为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并能享用人才红利,共享价值。所谓价值共享,是指高校、企业、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形成共同体,共同发展,同时获益。价值共享关注的是识别、扩展人才质量提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即经济发展和人才质量提升必须作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置于价值理论框架中予以思考。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从培养方案的制订到具体课程的安排,从课堂教学的参与到实践环节的把控,每个环节都体现企业参与的重要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而开展,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了,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就凸显了,企业日后培养人才的成本就降低了。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高校与企业共同商讨,可设置专门的企业课程模块,安排企业高管走进课堂,向学生传授更生动的社会知识。学生通过高管进课堂,不但对企业实际运营多了些了解,对相关企业也提前熟悉,有利于日后实践环节的开展。新型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企业、学生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唯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三方才能获取持续增长的价值。

三、结语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摸索,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等大胆尝试,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产教协同依旧是制约高校人才培养效能的顽疾,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切入点。产教协同,应该让合作双方都有所得,形成高校、企业价值共享的机制,实现共赢,才能增强双方在合作中做出努力的主动性,提高合作的深度与稳定性、持久性,消除“两张皮”现象,真正践行“双师协同+多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牛四花 许馨苓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