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探索

[摘要]大学的教学质量是关乎本校办学根基和学生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大学进行组织架构明确、制度清晰、评价客观、反馈及时的教学质量全过程把控,帮助大学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文章就如何建立科学可行的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分析探索,并对未来可能实现的效果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大学教学;质量管控;体系建立;实践探索;成效预估

大学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大学教育的根基,更是关乎学生未来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因此各大院校都对教学质量尤为重视。教学质量包括教师教学工作的完成质量以及学生学习完成情况的质量两个部分,因此想要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师和学生(教与学)两个层面展开问题阐述和问题管理。就当前我国的国情而言,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起一套宏观指导性和微观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就当前各大高校的实施情况而言,大部分大学都有建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意愿并付诸建立的实际,但是从成果来看,缺乏实施的长效性,各个环节之间衔接也不够紧密,管理层级责任不明确,教学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本文认为,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搭建明确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对于一个成功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而言,第一步先要明确的是该管理体系的架构问题。从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目的出发,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有明确的体系架构,通常应当分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四个部分,而在这四个部分当中,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评价体系三位一体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帮助形成教学信息、评价数据,以便于展开教学质量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工作。反馈体系则相对独立,不参与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结束之后进行意见的反馈收集,通过召开教学例会、单独谈话或意见收集的方式形成综合型的教学评价综合反馈。在这里,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的意见反馈都十分重要。通过上述综合体系的搭建,最终作用于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就完成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构架搭建(见图1)。

二、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上文提到,构成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架构的核心在于四个体系,也就是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四个部分,下面分别对这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又称教学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实际对大学教学质量细化责任人,让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责任明确,分工到位。通常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由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总管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承担主体责任。下设监督管理小组,分别由各院系的负责人牵头,负责本院系具体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对校内具体的教学工作进行本院系内的安排部署。各个院系又下设教学质量运行管理小组,由学科优秀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牵头,主抓人员、学科、教学设计、学科思路、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生管理等具体问题。最后,院系专业的各个班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形成合力,对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业完成情况、学习状态等等情况进行直接管理。通过对层级的明确,每一项任务有了对应的责任人,发生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方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此外,各个层级之间各司其职,任务管理得到具象化的传达和具体化的实施,各层级之间形成配合,合力打造良性的循环机制,更便于整个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全称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让整个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规范化程度显著提升。作为一般大学而言,在日常除了完成上级管理部门交予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之外,还应当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比如: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层级出发,制定各个层级的管理制度与办法,明确规定各个层级管理者、负责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应当尽到的义务,确保教学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此之外,对于日常的教学研讨、例会、公开课讲授和公开课听取、教学制度改进等等都应当有具体的规定和规范,对时间、人数、次数、周期、频率、具体效果等等做到明确的指标量化,以确保规定落地和便于实施。此外,教学质量既然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那么在制度和规定以及奖惩方式上,都应该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入手,明确教师、学生的职责与禁忌,对于日常的教学关系多鼓励表扬,少苛责追究,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与提升空间,对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鼓励和实际的奖学金、学分奖励。这样做,既能够鼓励教师提起士气,勇于探索,积极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不止于畏首畏尾,展不开拳脚,又让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通过学习可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学校方面的嘉奖和认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1]。

(三)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全称大学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是整个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将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是绝对有失偏颇的。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分数的确可以代表教学质量的一部分成果体现,也不应当完全否认分数的价值,只是应当将这种单一的试卷打分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更为科学的规划和改变,让评价变得更加综合化、立体化,最终得到的分数才不仅仅是停留在卷面上的一个数字,而成为较有参考性的综合评价分值。在本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当中,上级层面的管理者(校长)应当对各个院系的整体教学质量有全盘了解,而各个院系的负责人则应当对下设各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清晰的认识。各个学科负责人和任课老师应当从各个学科的教学情况出发,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分数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具体来看,数据的完整收集十分有价值,做评价前,不应以某一次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是应当结合每学期多次成绩进行综合考量。不仅应当对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行打分,还应当综合考量教师制定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开展时效、公开课讲授情况,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对于成绩落后,但其他方面突出的学生,应当给予适当的鼓励和鞭策,帮助其成绩提升的同时多面开花,提高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最终应当成为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体现,是综合性较强、客观、真实的评价,而并非纸上谈兵或敷衍了事的一张存档。应当切实地为日后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提升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为日后的改进指明方向,为学生和教师的个人发展提升提供可能[2]。

(四)反馈体系

反馈体系全名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主要是将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全过程收集到的结论通过收集、管理和整合,形成对教学质量管理上层管理者的意见反馈,也就是从教师、学生层面,层层向上,最终形成各个层级对下一层级的教学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等进行深入了解,全盘掌握,以便于形成更好的、改进后的新的教学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原有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对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总结出更优秀、更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管理方法[3]。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形成反馈报告、反馈资料整合说明、反馈通知书、反馈改革计划等文件性质的材料,并可能通过口头形式进行一对多、一对一、集体会议等方式的交流沟通,进行思想上、语言上的交流,填补书面信息的空白,弥补原有方案的不足。这一环节也是整个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最后一环,在此形成管理全过程的闭环,这一环节的成败,取决于前几个阶段工作开展和记录的情况,同时也决定了下一轮新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良性开展。

三、实践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大学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段,学生的自由度较高,教师应当建立与学生之间紧密的教学、生活关系,形成亦师亦友的教学互动关系,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刺激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摒弃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为自我学习”的个人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愿意自发地展开学习,学校的教学计划才便于实施,教学质量自然能够有巨大的提升。其次,在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当中,各个层级的负责人一定要按照既定的责任具体实施,落实到位。对于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和研究决定的规章制度要坚决地执行到位,担责到人。只有具象化地承担起每个环节的职能责任,才能方便最终全过程的顺利完成。再次,考核、考试要结合各项趣味性的活动和能够形成校园文化的活动开展,展现新时代大学生、教职员工的风采,以防止千篇一律的考试带给教师和学生压力,主张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考量,避免考核、评价的片面和主观。最后,要全过程的数据收集和资料整合,以及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避免有遗漏,造成本年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最终的成果有失公允,尤其是量化信息,必须要做到准确、全面、清晰、无遗漏。同时也要注意经验的积累,方便下一年度工作的更好发展。

四、预估将实现的成果

按照科学化的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搭建构架,将清晰地帮助学校理清教学管理的思路,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将最大化地将教师团队力量发挥出来,也激发学生更高涨的学习热情。具体的教学质量提升成果将会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层级履职更加尽责,在架构明确、责任明晰的基础上,包括校长、各院系负责人、各学科带头人、各代课教师、班主任在内的整个高校教学系统人员,将会在自己应尽的职能范围内更加积极、端正工作态度,努力取得工作成绩。受到正向鼓励政策的影响,教师团队的个人价值得到尊重,有了更高的上升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必然更加努力工作,并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工作成效必然得到提升。二是学生受到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更多地与教师有了亲密的师生互动关系,更加明确了学习的价值是为了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学习成为了学生首要关注的问题。受到更加合理化的考评机制影响,学生们希望得到更好的成绩,对个人的学习水平提升有了要求,渴望进步。同时也通过获得奖学金、学分奖励等实现了学习带来的自信心提升、荣誉感提升,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强的荣辱心与为校争光的动机,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将会更加浓厚。

作者:申静波 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