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教学管理与尊重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尊重是现代社会人和人交往过程中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马克思曾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要关注人性中属于人的情感的那一部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独立存在的个体,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其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的理论,尊重的需要是五种需求中第四级别的需求,在基本的生理与物质需求满足后,被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因此,让学生获得尊重,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主观需求。另一方面,尊重学生,也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一种实践模式。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全面能力发展。而实现这些的前提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等。
二、当前学校学生不受尊重的成因
1.学生主观意识不强,处于从属地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中学教育更多地注重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与思想道德状况,忽视个体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们,更注重的是顺应社会大环境的要求,而无形中忽视了个体意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更好地“尊重自己”与要求“被尊重”。2.传统教学方法、模式的陈旧。传统的大班教学与授课模式,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沟通少,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与全面化的发展方向,大多数学生与教师更多的是在课堂上短暂的面对面,一对多,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3.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管理滞后。首先,是对学生评价形式的单一。中学教育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评价形式,更侧重于对记忆能力的考察,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无形中导致学生耗费更多的时间去满足全部科目“分数”的要求,不利于学生自身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其次,在学校管理方面,由于学生基数大、不确定因素多等情况,管理工作更多地采取一种单方面制定的形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然而有些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内容和过程的不合理与不具体,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管理方法主要采取高压政策进行管理,缺乏民主性和人文情怀。
三、提升教学及管理水平,让学生获得尊重的策略
1.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尊重的意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若要获得尊重,首先应当树立自我尊重的意识。西方哲学家弗洛姆认为,一个人只有先尊重自己,才有能力真正尊重他人并获得尊重。教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个体“自我”“自尊”的意识,发现并尊重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方向,增强自我责任感,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尊重自我,健康成长。2.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首先,教师应做到努力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自觉地把尊重学生作为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平等的理性权威。再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造。最后,积极参与到学生之间,利用互联网平台,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共同搭建起互相尊重的桥梁。3.完善落实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现有的中学评价体系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有着重要意义,但从实践上来看,并不能从根本上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与底气,学生个性化优势及特长得不到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对此,学校应更为积极地丰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方式,并将所有的指标体系都落实到位,充分挖掘学生个性化的特点并鼓励其创新进取。4.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实现人性化管理。中学管理过分强调了制度的约束力而忽视了尊重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因此,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以学生为本,实行以情感内化为主的学生自主管理方法,让学生发挥能动性,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惩罚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构建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习性的制度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都焕发起强大的主体意识。5.持续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尊重学生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应享受更好的资源与文化氛围来促进自己的发展,为此,学校要积极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建立信息及资源平台,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作者:马鸿杰 单位:天水市麦积区潘集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