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也促使教学管理体制面临改革与创新的境地。传统的高职教学管理体制,难以满足现代化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管理要求,加强教学质量监督、调动高职院校现有的资源以及教学力量,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基于系统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科学的教学管理目标,完善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克服高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职能部门的宏观管控作用,遵循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从多角度入手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途径,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果与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现代化教育教学建设的不断推进,高职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类型,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传统高职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求。应依据高职教育中逐渐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现状,构建满足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等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体制,以现代化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计教学管理标准、明确工作范畴、合理规划管理内容、优化组织结构,达成教学管理目标,维持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教学管理之间优化组合,确保高职院校具有稳定高效的教学秩序,可科学、系统地开展决策、计划等工作。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挑战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缺乏完善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科学的管理目标以及运行机制,一方面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院校以及成人教育学校合并、升级而成,升级或合并之前,院校具有相对完善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行政部门管理体制一样是以垂直组织体系为主。但在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中,院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协助主持日常教学工作。教务处是协助主管教学副院长抓好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教学基本建设等教学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学院建立民主的教学管理体制,有关教学及其管理的重大决策等都是通过民主讨论决定。这种新的二级教学管理体制,虽是层层推进模式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规范性开展,但教学管理机构冗余明显,各级关系没有明确的定位,办事效率较低,且教学管理以及决策等相对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大规模发展,在政府大力推荐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规模扩展过多,内生性过程缺乏,多数高职院校都是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教学管理体制,与时展脱轨,导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矛盾凸显,教学管理主体性与教学内容行政管理不符,教学经费分配严重浪费。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体系改革背景下,教学管理依旧止步不前,阻碍了人才培养以及教学创新,高职人才培育难以适应时展。学校生存环境以及发展方向发生本质的改变,高职院校的决策、计划、组织以及质量监控等,要求立足于现代化社会人才培养需求,调整教育管理结构,基于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教学管理体制以适应教育教学创新与改革,这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目的[1]。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实现民主决策,优化管理的开放性。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学院教师及管理人员,同时吸纳行业、企业以及政府的专家、学者等,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综合性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运行,从管理内容、计划以及组织、专业建设等重大领域入手,以市场人才需求为指导,依据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共同制定与讨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将专业指导委员会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规划组织,重大事项则由院长以及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决定为核心,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构建良好的工作决策机制。每年在学期开始前召开高校教学管理大会,制定学期管理目标,运用目标管理,实现教务处、质量管理处以及各大教学单位之间的合作,以年度教学工作目标,根据各大教学单位的工作范围以及职责,细化目标达标过程,教务处以及质量管理加强工作指导、沟通与协调等等,以量化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年终分配归纳到一处,提高教学部门工作的积极性[2]。设计相应的薪酬体系推动考核评价体系的发展,以多劳多得原则,改革分配制度,统筹协调整体教师队伍,倾向于重点岗位、优秀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坚持岗位分类管理、量化考评,淡化对教师身份的管理,以岗位为基准按照岗位职责实现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的核对的依据。薪酬体系设计中要坚持总量控制,贯彻自主量化考核,将部门核定绩效工资控制在总量之内,将分配政策与教学单位的自主分配方式统一,拓展二级教学单位的分配自主权,推动教学单位与部门创新发展。将教育与激励作为教学体制改革的动力,以全体教职工的个人目标、工作目标以及学校总体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以民主管理形式积极鼓动教职工参与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之中,举办各种信息化教学比赛、微课比赛以及讲课比赛等活动,推动教职工教学能力的内在发展,提高教职工的自我价值,以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作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评价标准,树立优质的教师榜样,强化教师职责。
(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教学管理目标,以市场对大学生人才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完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以及规范优化管理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发挥教学管理的目的性实践活动本质,将科学化教学管理目标作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构建体系目标,形成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前提,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形成与产业紧密对接、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将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作为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深化校企合作,完善高校内部保障体系。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教、学、练、创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开放性、实用性以及管理过程的激励、约束功能。注重教学改革和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形成以激励为主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突出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主题。依托于互联网构建线上教学管理平台,采用多样化、网络信息化的形式,在高职院校官方网站中的教学管理模块中,增设一些教学案例共享;推广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共享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库等。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遵循学生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行目标管理,规范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等,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创造性地实施各项管理工作,推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
三、结语
目前高职教育大规模发展情况下,应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注重于教育的内生性以及内涵,适应以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要满足教学过程开放性、实践性以及职业性的特征,规范实训场地、实习岗位的分布,强化校外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从理论与实践双方面创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基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学管理体制以及革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民主化、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彭晓兰,张海峰,童丰生.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5,26:55~58
[2]雷婧.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42~143
作者:李志 单位:泉州海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