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后勤管理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后勤管理问题

摘要:建设节约型社会,高校责无旁贷,而高校后勤管理在建设节约型校园中扮演重要角色。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需要进行制度建设、需要引入技术手段、需要推广节约文化、需要持续进行市场化创新。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和人员不仅直接肩负节约资源的责任,同时还是节约文化的教育者和传播者。

关键词: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制度;技术;文化;创新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而且,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还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坚实节约型社会。高校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而且是负有引领社会责任的单位,更是需要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做出表率。故此,高校后勤管理在节约型校园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遵循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原则,而且还要在节约文化的培育、传播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节约型社会与节约型校园

社会的运转需要消耗资源,所谓节约型社会,就是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尽可能地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并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效益。也就是说,要在生产消费过程中,贯彻“节约”的理念,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在我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毋庸讳言,在很大程度上走的是资源高消耗和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资源大量消耗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能持续的。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将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作为基本国策,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节约型校园正是在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高校在资源管理上不能出现“公共地悲剧”,即因为资源是“共有的”,从而出现公共资源浪费与否无人关心的问题。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点在于后勤。高校后勤是保障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正常运行的系统,后勤系统需要消耗学校大量的资源,后勤系统能否节能以及节能程度如何关系到学校的运行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在后勤管理中的体现就是围绕节约理念,落实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综合提升人、财、物综合使用的使用效益。同时,营造节约文化,参与到高校育人的过程中,形成节约文明。

二、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需要进行制度建设

传统计划经济下,所有资源统一调配,出现效率低下问题。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对高校的后勤管理也产生重要作用。在高校后勤改革向节约型方向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制度建设,只有实施合适的制度才能够促进高校走向节约型发展。

(一)预算管理

大到校园的整体建设,小到维修材料的购置,都要事先做好规划。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规划,就可能出现基础设施建设不系统、不配套,或者出现不分轻重缓急搞建设,结果是设施不能用、不够用、不好用。又如仪器设备,也要先加强存货的管理,提高现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购置、不良购置等带来的浪费,确实有必要购置,也要按计划和流程进行,在采购环节中把控好节约。

(二)成本管理

要实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将各种资源性的消耗纳入成本。例如,对学生食堂进行水电成本核算,按食堂实际消耗量收费,如果超指标用能、用水就加价收费,超得越多加价越多,就能够减少食堂水电的浪费现象。又如,实行“定额用能,超额自理,节能归己,节约奖励”的能源管理运行机制,像对学生宿舍核定用电指标,超标付费;对校内不同能源用户(经营单位、教学科研单位、职工家庭等)实行分类收费;等等。

(三)规章管理

节约资源需要有人对资源负起责任,这样才能有效发挥资源的效益。近年来我国已在不断完善产权制度以保护各种资源产权权益,目前颁布的有关节约、节能方面的法律如《水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等,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不少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能源的各种强制性标准和节约资源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性标准,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管理制度,对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者予以惩处。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节约资源的监督机制,让制度成为节能的有力保证。

三、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需要引入技术手段

(一)使用节能器具

例如灌溉,传统的软管喷灌既费人力、又费水。以色列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滴灌,并取得了成功。高校可以改变传统的喷灌方式,这种措施可节水60%以上。又如浴室淋浴,可以使用花洒式喷头,并且采用射频卡计费系统,将洗浴时间与收费挂上钩,多洗就多花钱,少洗则少花钱。再如,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等楼道安装声光控开关,并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

(二)使用新技术

借助各种节能新技术,能够有效帮助高校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例如,利用太阳能加热学生洗澡用水、食堂洗碗用水,既节能又环保;通过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置系统等处理过的水,可以用来浇灌绿地、冲洗厕所等,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校还可以建立能源监测平台以及在线监测系统,对学校各种能源的使用情况实时监控,以有效控制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四、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需要推广节约文化

(一)营造节约氛围

要在校园内加强节约能源资源的宣传教育,开展各种各样的节约能源资源活动,引导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节约风气。例如,高校可以在餐厅、水房等地张贴节约的标语,通过倡议书、大讨论等形式强化师生的节能意识;通过志愿者进行《环境资源保护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宣讲,纠正一些浪费能源的行为和习惯;等等。在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上不要因小善而不为,而且,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如果每个师生每天节约一杯水、一度电、一张纸,长此以往,汇集起来的财富相当可观。

(二)加强节约教育

高校要注重节约文化的培育,广泛、持久地开展节约教育。对个人而言,厉行节约是一种道德行为,但对学校来说,就是一种文化,体现学校的文明程度。而高校又在人的道德培育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此,高校要积极对师生以及后勤员工进行资源的国情状况、节约资源的意义、节约资源的知识、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教育,让节约成为每一位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和生活方式。例如,高校可以搜集有关节约的传统文化,像荀子的“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墨子的“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汉代贾谊在《论积疏》中提出的“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等等,用这些节约思想来熏陶教育师生。

五、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需要持续进行市场化创新

高校实行节约型后勤管理,必须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不断变化,相应地进行不断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例如,传统的后勤管理侧重于行政化,用计划手段配置资源,用道德感化提倡节约,也有一些效果。但是,由于与个人的利益没有直接相关,往往出现前文所讲的“公共地悲剧”,即看似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负责。随着市场化改革向纵深推进,高校在后勤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也成为必然。因此,相对于传统管理方式,高校必须进行市场化的创新,通过持续创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型高校建设。例如,高校后勤的社会化,通过组建后勤管理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可以建立和个人绩效挂钩的成本考核机制。以食堂为例,可以主动引进优质的社会餐饮公司,准入条件中可在注册资金和标准化等方面设置资质门槛,并建立退出机制,每年实行综合评分末尾淘汰,当然,学校要制定指导价格,要求餐饮公司依照执行。在这种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下,餐饮公司就要控制好成本,讲求节约的目的就得以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中要依据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实行聘用制,对资金的流转过程进行监控,管理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运用(不仅不能浪费,还要充分利用),对后勤利益的分配中要严格进行考核。总之,要做到“管理过程企业化、服务过程专业化、运作过程市场化”。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在后勤管理中虽然强调节约,但也要避免出现过度市场化,影响到学校正常的培养人才工作。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对于社会节约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高校后勤人员不仅是校园内节约资源的实践者,同时也是也是节约文化的传播者,因此,高校后勤部门和后勤人员承担着身体力行的德育责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参考文献:

[1]郑珊红.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J].内燃机与配件,2016(10):99-100.

[2]钟军.节约型校园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J].求知导刊,2017(31):91-91.

[3]张臣.基于节约型理念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8(7):104-105.

[4]傅佳喆.浅谈节约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J].考试周刊,2017(64):31-31.

作者:连招杨 单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