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探寻(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管理制度探寻(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管理制度探寻(5篇)

第一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探讨

1993年会计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在落实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一、当前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传统会计制度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放开思想。新会计制度是根据国家建立市场经济模式制定的,但是我国搞计划经济几十年,受传统会计制度影响比较深,尤其是农垦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更深。很多规章制度原来都是上级制定,企业从来没有自己制定过会计管理制度,所以当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

2.新会计制度宣传的力度不够。一是新会计制度实施前只是对会计人员进行了制度培训,会计人员只是在账务处理上得到初步学习,在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上还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培训。二是新会计制度还没有对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企业领导人对新会计制度还不熟悉,这也是造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3.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适应新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新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员要重点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而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要运用一系列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知识。目前黑龙江垦区内真正学习并熟练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的会计人员很少,迫切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

4.财政和主管部门对企业管得过多,不符合会计制度的新要求。新会计制度为了放权于企业,把企业引入市场,防止各级地方财政和主管部门截留新制度的一些精神,明文规定各级地方财政和主管部门不许制定补充规定,要求企业直接根据《两则》和大行业会计制度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政策落实仍需一段时间。

5.财政和主管部门对企业建立内部管理制度的指导不够。目前财政和主管部门对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多数只是采取办培训班方式,企业内部没有对建立管理制度引起重视。

二、建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

1.搞好宣传,抓好培训。对新会计制度的宣传与培训重点抓两个方面:一方面抓财会人员新会计制度的系统培训,目前应重点抓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培训,使财会人员系统地、熟练地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知识。另一方面抓好企业管理人员的新会计制度培训,使管理人员系统地学习新会计制度并掌握其精神,使决策人了解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2.解放思想,抓好财务制度改革。企业应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从传统的财务制度中解放出来,冲破框框,不要再等上级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要变被动为主动,解放思想,根据《两则》和财政部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需要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3.财政和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放权。按新会计制度要求,该给企业的权力都要放下去,不要再制定补充制度,更不要用其他变通的方式去约束企业,要给企业创造一个自己去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宽松环境。

4.财政和主管部门对企业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财政和主管部门对企业不只是要抓好培训,更要抓好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并要派得力人员下去指导。

5.在内容上要系统完整地建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从会计机构设置、财务管理基础、资金筹集、流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专项投资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等方面,建立完整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

作者:段景田

第二篇: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改制以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财务管理制度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先进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事业单位长期健康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是对我国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作用

一、简述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一般主要说的是一个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的计划实施,指导组织以及协调的一个过程,并且对事业单位财务关系进行处理的一个经济管理的工作。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对于事业单位正常的工作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充分的被应用,解决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使得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比较畅通,进而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最大化。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常见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层的分工不是很明确,责权重叠现象比较严重,也存在着管辖盲区,使得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解决问题,管理部门相互推卸责任。有些部门没有办法充分的发挥其职能作用。

(二)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个事业单位,应该拥有有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这样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的工作中,每一个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一套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这是保证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还不是很重视,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同意也没建立起来一套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

在事业单位财务方面,财务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高低,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事业单位中高素质的财务工作人员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由于种种的原因,使得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都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计划经济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要求不够严格,也不够重视,许多培训工作没有办法顺利的进行,财务人员没有办法及时的接受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得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打不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要求,有些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流程与业务制度也不是很熟悉,工作积极性不强,没有财务工作者应有的职业素质,这些原因就使得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都不高,无法满足现在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四)财务制度漏洞较多

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不了解财务方面的知识,对财务管理制度没什么认知度,没有关于财务方面的管理手段与措施,所制定的财务规章制度的漏洞比较多,使得财务管理制度比较薄弱。在财务制度执行上往往也有着不少问题,每个阶层都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因此,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也不怎么顺利。正式由于财务制度存在漏洞,那么有些不法分子就会有机可乘,有部分管理层就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干涉经济活动,使得财务管理失去控制。并且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监督审查职能也没有做到位,也阻碍了财务制度的顺利实施。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层对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对财务工作加以重视,要加强财务工作方面的思想教育,加深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加强财务方面的宣传工作与教育力度,提高管理层的财务管理水平。把财务管理值得的完善和现代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领导的号召一定要积极的相应,对于财务知识一定要认真学习,财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一定要了解,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要熟悉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加强管理层对财务工作的重视,能够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值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加强相关部门的指导力度

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与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完善的财务值得对于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的保证。完善的财务制度需要相关部门的指导,我国的财政部门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重要性,并且在事业单位的经营中发挥其主导作用,要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加强指导力度,为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指明正确方向。把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现代事业单位制度的建立相互结合起来,为全面开展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充分的了解事业单位的特征,对于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

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是事业单位财务过程主要的执行者,针对我国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一定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人员财务知识方面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知识的考核制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且我们还要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训,加深财务人员对自身工作的了解,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财务人员的责任心。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专业技能是基础,职业素质是前提,这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四)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审计制度

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离不开审计监督,一定要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监督审计制度,不单单要完善监督审计制度,确保其监督审计职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部门与审计部门一定要完善。我国的国情比较特殊,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无法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独立性与权威性。要确保审计部门具有独立性,直接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负责。事业单位要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审计制度,制定合理科学的监督审计程序,其监督工作人员要由综合能力比较高的人才组成,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监督机构的职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财务管理制度重要性在现代事业单位中逐渐体现出来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决定着事业单位是否健康稳定的发展。只有建立出先进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才可以确保事业单位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状态,我们了解到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找出解决措施,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经过我们的坚持不懈相信一定可以做好财务管理制度工作。

作者:张鹏 单位:河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参考文献】

[1]赵文强,李玉环.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J].会计之家.2014,15(21):62-64.

[2]翟小伟,吴嘉玲.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与解决措施[J].中国现代事业单位,2014,21(07):263-264.?

[3]王小霞,向莫愁.浅析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作用[J].财务管理,2014,10(03):183-185.

第三篇: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企业管理制度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对于企业而言,其管理制度具备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对企业工作人员有效的约束,是使工作能够规范化,效率化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的市场竞争力也越发强烈,企业想要实现现代化就需要不断更新管理制度,做到与时俱进。文章通过对企业管理制度的详细分析,说明了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制度;创新

经济全球化是时下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也逐步融入到了国际市场中,这无疑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很大挑战。经济体制与增长方式是在不断革新中的,想要在时下立足,就要能够应对全球即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变与创新是追随全球市场竞争的有效方法,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根基,它的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能够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传统的管理制度渐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创新制度势在必行。

1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与作用

1.1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

所谓企业管理就是对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等进行有效管理,并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相应的更改。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围绕企业管理的内容,对企业管理做出制度性安排,而这项制度则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以便更好工作。企业想要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得以立足之地,想要稳定的生存与发展,则需要有一套较为专业的规定,而企业员工则要按照规定进行工作,使其工作更为系统化,规范化,使其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实现企业稳步发展的发展战略。

1.2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员工需要遵守的规范。企业管理制度能够指导企业的日常工作,包括生产、经营等工作,从而对企业完成任务,实现目标起到有力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它还能够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可见,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稳步发展,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条件。

2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是国内外企业都在努力完善的一项工作,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是其重中之重。

(1)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出现一些转变,这就需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来适应期变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企业使市场的主体,因此在经济变革的同时也要同步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如今的管理制度创新需要顺应市场的开放,集约型管理模式,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效益较低,而我国经济正在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企业要顺应这种改变,优化企业管理制度。

(2)信贷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同样是为了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能够屹立于不败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国内市场都呈现出了更为激烈的形式,企业要想得以发展,就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扩展产品品种,增加销售的方式,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而这些转变都需要管理模式的更新。

(3)管理制度创新也更有利于企业在管理上开拓新的方式方法,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传统企业管理制度往往欠缺激励方法,在员工的管理上存在压制性,使其工作缺少积极性,没有主动精神,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发展无法与时俱进。因此,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十分必要。

(4)一些企业在管理上存在较大漏洞,非科学化。部分企业在管理上较为混乱,并不科学,追其原因是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实现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5)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及与国际化接轨的迫切要求。传统企业管理实行的是旧体制集权式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负面影响,任何企业都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管理,从而增加企业的活力,使其得到较好发展。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企业的管理内容包括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思想等等,要顺应当今市场的发展,依靠扩大生产来追求经营目标往往无法达到效果,这时就需要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更新。

3.1企业管理思想层面的创新

企业管理思想是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外在表现,是管理制度体系的集中表现。在一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对市场的变化不够重视,对管理的方法有所忽视,以致于管理的方法还比较老旧,经营的模式也不够先进,甚至对一些法律法规没有足够的认识,这都使其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不能够有效作用于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及时更新管理思想,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开拓其管理理念,管理视野,从而提高管理的专业水平。

3.2企业管理组织层面的创新

所谓企业管理组织,是指为实现企业目标,全体员工分工与协作,对员工职务及权力等进行设计,最终形成的结构体系。管理组织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能够体现生产配置的合理性与效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较多,人员也较多,往往存在职责不清晰的现象,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职位上的问题导致无法将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组织上需要有效更新,使管理制度能够做到有效落实。

3.3企业管理模式层面的创新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方式。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遵循,对企业工作人员的职责要有层次性,还要对企业管理实务具有层次性。对于工作人员的任命,不能够随意安排,在分配工作之前还要考虑工作人员的专长,专业,角色定位等等,要识人善用,避免造成人才的流失,造成其才能无法得到有效运用。此外,管理人员要学会从整体上看待问题,能够做到统筹全局,从整体出发,有效安排工作人员的职务,使其工作效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3.4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及其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下企业所争相表现的形式。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但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自身的责任感,还能够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一种对制度的约束力,它能够增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率。

3.5注重人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在企业管理上难免出现管理不当,用人不当的现象,而这却与以人为本的思想存在了背离。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中优良的传统,而在当今,人本管理也成为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而在管理上也可通过一些妥善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想要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的创新。这就需要企业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并不断创新与完善,融入到日常的管理中,使管理更加完善,更加健全。

作者:汪伟峰 单位:厦门宏发信号电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晓蓉.试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9(6).

[2]刘大赫.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J].才智,2011(2).

[3]鲁兆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原则与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4]魏圣君.提高企业人本管理有效性的思路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2010.

第四篇: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创新与实践

摘要: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以及企业创新关键主体的国有企业,理应成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依靠力量。合同是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经济利益的重要纽带,与此同时合同也可能产生经济纠纷。所以作为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管理的内容就十分重要。做好企业合同的签订履行以及管理尤为重要。公司签订合同,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贯彻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

关键词:

企业;合同管理;合同签订流程

一、合同管理的职责

1、公司合同管理由风控管理部门、合同主办部门、其它协作部门分别行使职权,各部门之间行使职权应遵循职责明确、相互配合、严禁推诿等原则。

2、公司风控部为合同审核部门,根据国家合同法律法规对本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并且负责根据《合同法》解释本合同管理规章制度;负责审核公司的对外合同、协议;负责监督、跟踪的合同履行情况;负责对合同的原件或复印件等的存档、备案监督工作;指导各部门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其他相关合同管理工作。

3、公司业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为合同主办部门,负责草拟本部门合同;负责调查合同的对方当事人资信;负责进行合同的谈判;负责办理合同签订的内部审批手续;负责执行合同条款;负责协调合同纠纷;根据风控部对合同修改的建议和意见,进行修改和完整合同;负责保管、存档合同及附件的复印件;其他相关合同管理工作。

二、合同签订流程

若是合同签订的流程不规范,合同中约定不够清晰,以及文字表达不准确,会使企业遭受合同诈骗陷入圈套,引发经济纠纷,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若是合同签订的流程不规范并合同中约定不够清晰,以及文字表达准确,会使企业遭受合同诈骗陷入圈套引发经济纠纷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将企业的合同作成格式化固定版本的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约定比较平衡和均匀,因此建议尽可能选用规范的格式合同来处理双方的经济往来。当然,签订合同时对双方合意的目标指向物也应当有一个明确的约定,而不应当是含糊不清的。如果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说明合同条款事项,仅凭签订的不明确和不利于我方的合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能受既判法律文书的约束,承受合法的“不法”侵害。

1、合同订立时由风控部门提供草拟的合同范本,由合同主办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合同中填写数量、单价、金额、费率等基本情况,若合同范本不能满足此笔业务的实际需要,需提出增加/删除/变更条款的,由合同主管部门提出,经风控部审核后方可调整合同条款。风控部门未提供某一类具体的合同范本的,合同主办部门就上述合同草拟后进行会审。经会审通过后,由合同主办部门进行合同草拟。

2、合同内容确认,由合同谈判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重大合同需有风控部相关人员参与合同谈判。合同谈判涉及其他部门的,其他部门应当予以积极配合;合同谈判时应当争取合同文本的起草权。取得合同文本起草权的,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准备草拟合同,草拟合同经风控部进行审核无误后与对方签订合同。已有模板的合同并且合同条款及内容与现实业务相符的,由合同主办部门负责填写合同。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确认。

(1)部首部分:当事人的基本状况:载明当事人各方的全称、签约时间和签约地点。订立合同的我方主体必须是公司,不得以部门名义签订合同。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公章应当与对方当事人的有效证件等资信材料载明的情况保持一致。

(2)正文部分:合同标的应具有唯一性、准确性,产品买卖合同应详细约定规格、型号、等级等内容;流程服务合同应约定详细的服务内容及要求。

三、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

签订合同的主要目的是有效的保障合同正常执行,在有效范围内控制违约的发生,所以对合同的履行监督尤为重要。通过对合同的履行监督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合同执行的情况,以及合同中发生的问题,对于发生的问题在第一时间掌握,争取到了损失控制的时间,排除障碍减少了违约的发生。

1、合同签订完毕以后,合同主管部门应当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准备并完成履行合同工作。

2、合同经签字、盖章,且约定的生效条件成就前,不得实际履行。合同生效后,一切与合同有关的部门人员应全面、及时履行合同。合同主办部门应实施履约跟踪统计,如有履行不及时或其他问题时,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要求按合同要求完成履行,必要时可直接上报总经理。

3、公司任何部门或者人员发现对方当事人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的,应当立即通报合同主办部门,合同主办部门应当在法定或者合同约定期限内向对方当事人书面催促履行或者按照合同当中的违约条款提出索赔。催促履行合同和索赔函件送交对方当事人之前,应经风控部审核。

4、任何部门或者人员收到对方当事人提出的催促履行合同和索赔函件的,应当立即送交合同主办部门,由公司风控部协助合同主办部门处理。

四、合同档案管理

(一)建立合同档案范围主要有合同正本及附件原件和复印件;资信调查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合同审核、批示材料;谈判、签订、变更和履行过程中的往来函件,包括信函(含信封)、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合同谈判、变更和履行过程中签订的意向协议、补充协议等;争议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和解协议书、仲裁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决定书、民事裁定书、民事判决书等;其它应当存档的相关资料。

(二)已履行完成的合同档案保管要求:

1、正式合同保管。合同履行完毕或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合同主办部门应当及时整理合同档案,依照合同编号,确定合同档案资料齐全,向行政部提交一份材料清单,经行政部确认后,由合同主办部门向行政部移交原件,由行政部装订立卷并予以保管。

2、空白合同保管。根据公司相关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携带未标明内容的合同模板和内容不完整的空白合同外出签订需到行政部,按照合同/协议编号进行登记备案。若所领用的合同与对方已经签订,则由经办人到行政部核销合同编号标注合同已签。若所领用空白合同没有签订,行政部每月最后一天对尚未签订空白的合同进行收回,若有特殊原因空白合同需要留在经办人处的,行政部门在合同领用登记表上加以注明原因。若已经领用空白合同的经办人员办理离职,行政人员应将领用的空白合同收回,否则不予办理离职手续。

五、对于合同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1、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提高合同管理理念,各个企业必须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将企业各项工作真正纳入合同管理范畴。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对合同的管理要坚持不懈,可以通过培训等形式提高全员对合同管理的理念。让员工按照合同的要求执行,形成全体员工自觉执行额行为。对于合同管理机构的设立,使得合同的管理要覆盖到企业每个层次上去。对于合同管理的部门应当明确其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体系。最终能形成从合同谈判、合同拟定、风控审核、合同签订、合同执行以及合同监督的有效运行体系。明确合同的管理流程。对合同要明确职责,杜绝扯皮推诿。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使得合同管理中具有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等。第一要完善合同的制度和章程,对合同的管理方面有章可循。对于合同的管理的内容包含合同的档案归口管理问题,合同的资信调查问题,合同的签订,合同的风控审核,合同的签订审核,合同的领用备查及登记,合同的范本管理以及合同专用章的管理、合同的履行纠纷的解决方式等等。

3、重视合同审查管理。对于合同的项目背景调查、合同的谈判、合同的草拟、合同的变更及修改、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履约等全过程的严格风控及管理。注重合同内容的分析,对于合同的分析主要有合同的合法合规性分析,另一个合同的完备性分析主要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对各项问题的规定是否有遗漏,合同的用词是否严谨。

4、对于合同的变更予以重视。合同变更意味着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或者经济风险,在合同变更中对于变更条款应当严格审核,对于隐藏条款应当予以在合同中明确表明。对于变更后可能发生的损害,公司的风险控制部应当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充分估计,已评估合同变更后带来的风险是否可控。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再是简单的要约、承诺、签订等内容,而是全方位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带来巨大推动。

作者:张迪妮 单位:青岛信永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勇强,张永波.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组织模式的探讨[J].中国港湾建设,2000年第3期

[2]胡季英,关柯,李忠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国际比较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年第3期

[3]徐金梁,陈玉珍.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年第8期

第五篇: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与管理制度

相对于大型制造企业而言,中小型制造企业无论是在资金方面、人员素质方面、管理经验方面、还是企业文化方面,都处于下风。但是就当下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中小型企业起着巨大的作用。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其对的贡献GDP达60%以上,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从中小企业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在同行业中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我国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中的大部分,都是依靠控制成本在维持自己的有限竞争力。要想在企业激烈的竞争过程中抵御内外压力,求得生存,提高其竞争力,继而达到效益最大化,就得致力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一、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经营特点分析

1.人员结构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小,因此所需劳动力有限,人员相对大企业来说比较少,组织结构层次比较简单。这样能够节约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成本,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也容易凸显,能有效地激励员工。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上级的指示也容易贯彻,传达比较准确。人员之间协调配合简单,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人员组织的调整。俗话说,有规矩成方圆,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能经营成功的基础。中小型制造企业不能从战略、系统、全局的高度进行管理。一方面对于员工的约束较弱,会使得其在完成本职工作上有怠惰,更甚至于谋求私利。另一方面,部门之间约束不够,不能控制平衡,造成员工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奖惩制度不当,奖罚不分明,更会出现员工工作不积极的状态。

2.生产方式灵活,融资难度大。与大企业不一样,中小型的制造企业投资小,管理成本低,产业转变容易,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也使其能够很快适应市场的多样性、地区性、流行性和季节性。大公司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不得不减小、压缩其生产的规模时,中小企业却能够不断调整其生产经营方向以及产品结构,谋求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市场临时的急需的产品,也能够提供。但是,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治理不善,产品技术含量低等原因,整体负债水平比较高,加上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缺少可供担保或者抵押的财产,使得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比较高。我国整体的信用担保环境还处在初级阶段,仅靠中小型制造企业自身的信用担保条件,也难以顺利完成融资。虽然近几年,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有所加大,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重视力度和政策还是不够的。

3.生产流程较长,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主要有采购、装配、加工、包装及检验等,装配过程是将几种原材料进行组合,成为企业所需成品。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自身生产需要,常常还会将产品委托外单位加工。产品的各个生产步骤,为确定其产品质量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水平,还需要进行质量确认程序。然后再是生产加工过程,是通过对原料的大小,形状等物理性质进行改变。比如电子敏感元器件的加工,是先将采购来的原件,通过热处理,使原件达到目标外形,出来后冷却,然后上色喷原料,再对其进行简单加工包装。制造业属于人员密集型产业,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很多环节都离不开人力。中小型制造企业,产品的质量及生产率主要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1.成本控制不全面。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除了生产成本外,还包括采购成本、存货成本、营销成本、人员管理成本等,特别是采购成本,可以说是一个企业成本控制的源头,它包括材料的购买价款、采购过程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损耗、各项相关税金等费用,占了企业整体成本的极大比重。而中小型的制造企业基本上只注重生产过程成本的控制,不重视成本的全面控制。成本控制方法也不够灵活多样,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只是单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不参与企业整体运营效果的评估,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所需的正确信息,只是对某一环节单纯的进行成本的降低。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行政部门日常的费用确认为管理费用,包括物料消耗、招待费、差旅费等,很多企业没有事先制定费用报销制度,在报销费用时会出现以公谋私等现象,加重企业成本负担。

2.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预算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企业加强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小型的制造企业对成本的事前控制做的不好,没有建立合理的预算制度,使预算编制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企业由于规模不大,只注重产品的制造生产,并没有预算编制制度,甚至没有预算。有的中小企业虽然编制了预算,但预算编制并不是很科学,比如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往往缺乏合理性,各项费用预算精准度不高等等,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各个机构的人员没有意识到他们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最终,经济责任制在这些企业中成了一句空话,企业资产不能良好运作,经营效益低下。

3.成本控制缺乏战略观念,忽视市场需求。许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仅立足于短期的效益,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成本控制阶段。比如单纯的想通过提高产品的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通过积压的存货将生产成本进行转移,提高企业的短期利润。但是,这种做法会影响到企业的协调发展和长期利益,在当今的市场环境如此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于企业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是不利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由于作业环节较多,采购、生产、销售各部分之间有紧密的衔接。而大多数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对市场做的调查并不充分,对于产品的售价,销量等不能够准确的定位,生产计划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符,造成供销之间的不平衡。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做到以销定产,按市场需求而动,它将很快会被市场所淘汰。

三、加强中小型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建议

1.规划实施目标成本制度。由于目前制造企业的多品种、多结构发展方向,其成本核算方法也多种多样。企业安排生产时,原材料大多数情况下是随着生产进度来投入的,一次性投入工序完整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人工费用的发生也不是固定均衡的。如果按产品性质进行成本核算,品种法、分批法、定额法、分步法等方法得应用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这样不仅使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繁琐,而且也不利于产品成本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考虑一种既能有效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又能及时完整准确核算产品成本、还能给成本分析制定合理标准的成本核算方法,即目标成本制度。所谓目标成本,是通过实现仔细测定,以每单位产品为基础表述的在可达到或可接受的业绩水平上的应有成本。目标成本制度是由目标成本、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三个部分组成。利用行业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相比较的差异,可以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逐渐达到制定目标成本的水平,从而可以控制产品的实际成本,它有利于简化会计核算工作和正确评价成本控制的业绩。

2.进行成本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的编制和使用,首先,企业管理人员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意见。管理人员将各自预算的指标及成本进行沟通交流,将结果编制在预算中,能够使有限的资源在各个相互竞争的使用环节有效地分配,使企业资源的利用能够达到最大化,确定企业预计生产及销售数量,将企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加强企业战略成本观念,实现企业的预算成本及目标利润。其次,能够评价业绩,激励员工。将最终实际结果与预算结果进行比较,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个人和部门的业绩评价,企业一般会对超额完成预算的个人或部门发放奖金等,然后激励个人及部门更加努力完成企业预计目标。再其次,实施成本预算管理,能帮助企业管理者树立超前的发展意识。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考验管理者的智慧,需要依市场脉搏而动,实施预算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开展,能确保企业经营安全,并抓住宝贵的发展机遇。

3.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造企业,成本核算复杂,可是中小型的制造企业往往财务内部工作安排不清晰,常常会有一人多岗的现象,例如出纳岗位兼职会计岗位,影响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为了能够实现全面成本核算,提高会计的核算效率和准确度,会计机构内部应明确权限职责,特别是对凭证的审核、账簿的复核等。明确的人员工作安排,不仅可以使会计部门的日常工作有条不紊,而且可以查错纠错。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深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实时关注环境的变化,了解各种环境状况,当企业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国家会计制度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做出反应,修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之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可以得到更有效地实施。还应该正确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会计政策等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方法和程序,保证会计实践按会计规范有效运行。

作者:吕联盟 单位: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