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探析

摘要: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经营管理效率。会计管理工作开展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影响到财务领域的传统思维、管理及工作流程。文中分析国有企业会计管理推进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探讨推进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的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管理;融合措施

引言

信息化背景下国有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推动企业会计管理信息化。推进国企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利用会计信息化管理为企业增值,实现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随着全球经济化及社会信息化推动会计信息化。现代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快采集、分析、整理和使用,保证精确度和准确性的同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开展正确的运营管理活动。会计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规范化发展,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充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求。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社会改革背景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持续革新,需要定期向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会计统计信息,这是传统会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的。国有企业面临着愈发复杂的市场环境,频繁出现虚假会计信息等情况,直接影响到会计管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继而影响国有企业发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也是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

(三)满足企业经营需求。随着市场多元化发展,竞争愈发激烈,已经步入到微利化时代,同时消费者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需求,普通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国有企业需要从海量信息中及时、高效提取有用信息,快速整合,实现业务、服务和会计管理相配合,能够快速抓住市场发展机遇,规避潜在危险,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可以给国有企业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促进国企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的问题

(一)两者融合推动力度不足。现阶段很多国有企业仅是象征性的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取代手工系统,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会计人员无法转变传统会计工作习惯,自身专业素养水平偏低。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与员工,推行会计信息化只可以减少与财务相关的工作量,缺少可以促进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同时,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级较多,存在大量固定资产、资金流动量较大、预算约束不足、会计核算效率低等问题,管理层会计信息化意识不强,使得推进信息化建设存在阻力,造成整体推进速度缓慢。

(二)会计信息化与当前企业管理模式不相融。目前为止,大多数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很多信息不能及时接收,出现“信息孤岛”现象。而国有企业一般体系庞大,经营年限较长,对现有经营评价、财务状况的获取都要通过事后的数据报表来获取,不仅准确度低,而且时效性差。缺少对专项报表的分析,数据来源单一且整合不足,无法及时获得第一手关联信息,也就无法寻求其隐藏的内容;理论实践结合不足。部分企业虽然引入新的会计理念,但实际操作仅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只能进行简单的软件应用,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信息整合等却无法实现,缺乏实用性。另外,会计系统与其他工作系统之间整合度不足,导致会计信息化管理预期特管理内容不相融,增加工作难度。

(三)没有有效利用云平台等方式。当前我国企业已经发展到“管理收益”阶段,财务管理创新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大势所趋。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经提出“共享服务”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跨国企业发展中财务共享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当前大型国有企业尝试与实施财务共享,但实际效果不理想。加之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开展财务共享服务,因此,我国会计共享服务建设要比其他发达国家缓慢,存在一定差距。

三、推进国有企业会计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融合的有效措施

(一)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各国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推行资金集中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组织专业人员成立企业资金集中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所有成员的主要职能则是负责企业资金集中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等任务,在整个预算体系编制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现状及未来发展计划,全面规划,科学编制,从而满足公司对资金和发展的需求。同时对企业资金进行集中统一化管理。随着企业发展及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的结算模式已经取代传统方法,将集团公司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而且随着企业能力和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其信誉等级和对应的还款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全面终结分公司、子公司等企业发展带来的资金分散问题后,实现企业对资金的进一步掌控和配置权,如果需要,能快速将分散于各处的资金快速聚拢起来,提升企业实力,加强企业对子公司的掌控能力,使资金配置更加全面合理。

(二)创新稽核方式。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国有企业开始重视自身优势资源的利用,在运营管理的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为了促进国有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稽核手段,改善工作效果,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事前稽核制度的监理,扩大传统稽核工作范围,从而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合理的稽核,为规划调整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第二,重视事中稽核工作,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跟踪检查财务计划实施情况,提高收支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提升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对事后稽核制度进行完善,严格审查国有企业的财务记录资料,确保实际与财务的温和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根据当前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稽核的整体流程和相应步骤,包括稽核中具体的控制要素,形成一个完善的闭环处理机制,同时根据发展变化建立一个对应的预警模型,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把控,采取科学手段进行有利规避。一旦发生意外,应根据预警提示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避免危害进一步蔓延。在整个稽核过程中,针对差异问题和差错管理形成对应闭环处理措施,一旦发现异常能及时警示,准确核查,及时处理。

(三)重视财务内审与绩效监管。应为国有企业预算绩效的实施提供具体可行的工作依据和轨迹。根据互联网平台所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资料,得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同时将其作为国有企业定性、定量指标的评价基础。在“互联网+”财务管理模式下,可以强化预算绩效实施的监管力度,采取监督管理模式,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检查。随着现代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进步,除了财务信息化,进一步提升各国有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需进一步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化办公系统。实际上,想要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中引入现代化信息系统,只需在电脑中安装一个小小的程序,通过程序将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打破局限,形成对接,便于预算绩效的监管和实施。规范化财务流程作为采取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通过统一财务信息口径的目的,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迅速、准确整理,实现财务资源共享。企业在构建数据接口时一定要遵循标准化原则,构成一个完整的业务链,保证每个制度内的财务人员都能及时获取和使用相关信息资源。同时借助内容审核部门和相关流程,对日常经营中的失误和漏洞进行及时纠正和弥补,促进财务金细化、科学化管理。

(四)结合新会计准则开展工作。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人力资本的核算与信息价值的传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的商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当前,在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成本、知识产权成本等都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关注对象,并且人力资源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质量。因此在资本剩余价值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增值功能。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更加正确地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建立以人为本的会计核算体系,从而助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获取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以及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及时掌握信息资源对于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阶段的工作人员财务管理的综合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对于市场的有价值信息难以做到及时有效的识别,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对企业经济状况的有效评估。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重视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除了对现有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进行培训之外,同时也应该拓展培训的内容范围,让员工意识到市场信息的价值,并且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吸取原有会计管理模式的优势。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推动信息化与管理会计的统合,促进会计管理效率的提升,给国有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发挥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扬.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9(08):78–79.

[2]林星臣.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应对之策[J].当代会计,2019(05):3–4.

[3]占卓呈.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探讨[J].经济师,2019(11):80–81.

作者:沈铭 单位:绍兴柯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