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不断深化,其中,固定资产的管理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管理效果不是很理想,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利用不充分,这就需要对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其特点,包括非营利性、积累性、使用无偿性、公共性等,当前国家对这方面的管理非常重视,传统的管理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对管理进行创新,提升管理效果,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尽可能使其保值增值。
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单位整个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多,对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加强管理,让其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十分重要。首先,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查清家底,对目前资产情况有一个总体认识,进而发现现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方法进行改善。以资产清查和产权登记的方式,查清固定资产数量,核对单位的账目,可以查验单位账目的真实性,这种方式可以对单位管理层起到监督和管理促进的作用,让其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分析问题成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让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每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从而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工作中应做到上有主管领导,下有职工支持,奖罚分明,充分突出“三公开”的原则。其次,强化管理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可以清楚其实际使用情况,督促设备责任人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对于闲置的资产及时进行申报和资产处置,让单位内有需求的部门可以随时查询资产信息和使用状态,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2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对办公、科研设备等硬件条件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各类固定资产数量不断增加,在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固定资产管理还是不够重视,管理意识不足。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甚至缺乏规范、完整的管理制度;有的单位虽然有管理规章及制度,但是却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落实。目前大多数单位采取的管理模式是责任人管理,将每一项资产落实到责任人名下。这就对资产责任人的管理意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责任人要对名下所属固定资产有全面的了解,知晓其来源、当前使用状态,定期进行维护,磨损或损坏后及时进行报修等。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不及时,设备状态更新之后,这就让账目与实际资产情况出现差距,导致管理混乱问题。
2.2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几乎是来自于财政拨款,但是一般财政部门关注的是购买固定资产需要的预算费用,没有监管其使用情况,这也让财务部门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在采购和报销审批上不够严格,对于管理方法也没有进行规范和优化,出现盲目购置固定资产,为了花钱而采购,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导致很多设备以及仪器在购置回来后就闲置了,对其使用不多[2]。特别是电子类设备,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极快,电子类产品更新速度快,这些闲置的电子设备就会变得落后,甚至有些物品还没有开始使用就已经淘汰了,使得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低,导致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2.3固定资产存量不清
日常管理固定资产时,大部分单位并没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全靠兼职设备管理员进行日常工作,使得资产的管理流程是否完善和闭环全靠兼职设备管理员的管理意识来决定,当兼职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足,缺乏强烈的责任感,在岗位流动时不能做好交接工作时,容易发生资产丢失问题,使得资产实有数和单位账目数不一致,使很多的资产都脱离了单位的管理。还有的单位不能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或是将盘点工作作为一种表面功夫来应付差事,缺乏行之有效的盘点制度,盘点工作不规范,这就无法通过资产盘点来明确掌握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这些管理不当行为,都导致单位固定资产实际存量不清。
2.4固定资产处置不合规
时代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为了适应时展,对行政事业单位办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类仪器设备的更新速度很快。有的单位在更换设备后,就将它们随便处理,没有专人处理这些淘汰的设备,导致报废固定资产处置不当。当前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的处置虽然有了大范围的规定,但太过于泛泛,没有详细、清楚的细则,只强调了处置审批金额起点和各金额范围的审批流程。有的单位不按照国家的规定办事,缺乏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在处置固定资产方面较为随意;有的单位没有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就自行处置、违规操作,无法实现资产处置利益最大化,与国家规定不符;有的单位钻法规的空子,将待处置的资产金额分批故意划在规定上报金额以内,自行处理,规避国家监管控制,违背了国家法规制定的初衷。
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
3.1创新管理手段,动态管理
当前是信息时代,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规范化、程序化、自动化管理,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切实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单位内部监督也需要加强,并且扩大外部监督范围,深入挖掘固定资产的效用,挖掘固定资产利用潜能,提高利用率,降低单位的运营成本,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果和水平[4]。以往固定资产管理中,一般都是财务人员通过手工对账及人工统计的方法核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账目,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条件不断提升,内部的固定资产也在不断增加,这就给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的工作增加了负担,工作效率较低,耗费的工作占比大。因此,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促进信息化建设进程。现在,大部分事业单位实现了资产管理的信息化,但统观事业单位,类型繁多,管理复杂。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事业单位整体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规范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流程。通过使用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让信息流通速度更快,并且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实效性。加快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且为资源高度共享提供了基础。通过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网络,还可以让单位的管理状态发生转变,从静态管理转变成动态管理,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3.2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要加强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还需要对财务管理机制以及资产管理机制进行改变和创新,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这就需要优化管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先考量单位固定资产的情况,分析当前管理现状,确定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单位和部门的实际资产配置情况,对每个部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进行优化和监督,防止重复购置固定资产,提高效益。对新增的大型专用设备进行相关的科学论证,包括其技术含量、实用性以及经济效益;对于一般办公用设备和家具,应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大宗固定资产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度,正确定位资产属性,对生产商以及售后服务要进行有效的对比,建立合格供方目录,及时对目录进行更新。
3.3创新员工观念,增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要创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还需要不断改进员工的观念,让他们对国有资产管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管理意识,定期的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固定资产与单位经费的观念,树立新的资产效益意识。首先,需要结合单位的资产实际管理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整合机制,实现资产的共享和共用。要充分利用单位内的固定资产,防止其出现长期闲置及低效运转的情况,就需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能够彻底清查单位内的固定资产,记录它们的使用情况,对于运转效率不高以及闲置的资产要进行申报和登记,并且重新对它们的价值进行评估,建立资产信息数据库,可以有效调剂和整合资产,防止浪费资源情况。从客观层面来说,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者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应该积极号召单位内部人员也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群策群力,一起努力,实现资产利用率的提高,提高管理水平。单位可以举办活动,为员工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让更多员工都参与到管理中,有效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3.4加强工作人员培训
法律上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是国家,对其管理工作也需要采用专业人员,需要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引入最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科学、细致的制定购置计划,这也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只有具备了专业水平,才能更好的操作和应用资产管理平台,对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更好的负责固定资产的相关工作。因此,在培训人员时,需要让他们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自觉性,避免管理工作中出现不良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引起重视,优化和创新管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工作流程和提高信息化等级并行的方法来解决,对管理意识、机制、手段等进行创新,提升管理效果,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陈芸.创新方式优化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创新探讨[J].财经界.2016(30).
[2]迟晓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月刊.2013(33):132-133.
[3]徐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弊端及科学化管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97-97.
[4]周寒伟.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规范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镇企业会计.2011(6):115-116.
作者:梁洁娜 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