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创新对策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创新对策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创新对策思考

摘要: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社会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在物质优渥的条件下备受关爱,自我意识强个性独立,思维敏捷勇于创新和探索,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且内心情感丰富。因此在管理教育工作上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树立以大学生为本的管理教育理念,以尊重个性和兼顾并重的理念,应对管理教育工作的不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注重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结合,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管理教育,要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管理队伍,运用管理教育互动机制和法制机制,构建自主化和法治化的新型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管理教育效果。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管理模式创新

受管理教育理念落后、人才缺失、模式不科学等因素影响,高校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出现诸多问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矛盾冲突频发,管理教育的时效性也无法得到保障。时下“人+制度+创新”的G管理模式较为盛行,可有效协调现状问题,促进管理人员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在不违背规章制度和法律的前提下,坚持以大学生为本,为大学生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能够使被动的硬性约束变为主动的自我约束,进而形成有组织有纪律的良好校园风气,避免管理人员和大学生矛盾冲突激化,引发不良后果,同时为大学生诉求提供科学合理的条件保障[1]。

一、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现状问题

(一)管理教育理念落后

新时代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压力加大,传统的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管理教育形势,硬性的管理理念往往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出现不配合管理教育工作的思想和行为,致使各类管理教育策略无法顺利开展,执行力度不足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缺乏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使大学生感觉自己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彰显,没有获得自由和尊重,而管理教育理念偏重于纪律性,强调大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而忽视对大学生的服务质量缺失人性化关怀。

(二)专业管理教育人才缺失

在高校新课程改革情况下,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日益精细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不达标或者不提升,将直接影响管理教育效果。自各大院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猛增,高校扩招的速度要远高于管理人员的储备速度,使部分高校出现专业管理教育人才缺失的问题,不但管理人员储备不足,其专业化水平也无法胜任管理教育工作,甚至个人素质也参差不齐,无法有效解决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三)管理教育模式不科学

以往高校管理教育模式理念落后、方法单一、技术水平低,管理教育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管理教育模式不科学,没有顺应时代发展及时革新造成的。例如:高校建立学生会以辅助教师管理学生,然而却没有对学生会建立实质性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管理漏洞问题没有被有效解决,进而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管理效果不佳。部分管理教育工作模式以制度化为主,当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不完善时,采取制度堵截或者补救的方法弥补制度漏洞,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教育效果,也降低了大学生管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2]。

二、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创新管理教育理念

受传统硬性说教管理教育模式影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以凸显,直接影响了管理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创新管理教育理念,本着人性化理念改变校生对话方式,重视现代教育中沟通交流与教育间的紧密联系,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想法,尊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诉求,进而以人性化的柔性管理获得大学生的支持,体现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真谛。当下管理教育工作应一改往日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革新成以向大学生服务为中心,解决大学生对管理教育工作认可度低的问题,避免因管理理念不科学,引发大学生逆反心理的现象发生,最大程度上降低大学生不服从、冲突对抗恶劣影响事件发生的概率。高校须深刻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管理教育理念与以往传统理念的不同,结合高校管理教育工作现状,积极创新管理教育理念,才能够纠正高校管理教育混乱的问题,进而获得大学生从思想到行为上的认可和支持[3]。

(二)建立大学生管理教育互动机制

在新型大学生管理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方法,科学合理地制定能够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管理教育方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服务诉求。通过建立互动机制可加强大学生和高校管理人员或者教师的沟通交流,管理人员通过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实际困难与诉求,听取学生意见或者建议,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全面提升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师生交流和校生交流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间接解决当代大多数大学生学习能力强而实践能力弱的问题,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在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使大学生认识到惩戒管理教育不是目的,教育反思不犯类似错误才是目的,进而使大学生发自内心认同高校的管理教育模式。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通过新模式的建立强化各校园活动联系,进而形成有组织有纪律的校园风气。例如:将创业基地、实践园区、学术讨论、文化艺术节等各类校园活动充分联系在一起,使各类校园活动有序开展,以实践为载体,注重对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发展,满足大学生需求和为大学生服务,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支持[4]。

(三)创新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模式

新时代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成果以G管理模式为主要代表,基本思路就是“人+制度+创新”,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以制度为约束和保障,以创新作为核心和发展方向,全面落实新型管理理念和方法。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实际需求,围绕以人为本的管理教育理念落实管理教育工作,转换管理人员或者教师与大学生的角色,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科学合理地处理各类矛盾冲突,增强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确保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认同管理教育结果。其次,加强对大学生管理教育的维度管理,维度科学定义指的是自由度,简单理解就是在管理一个事件时,需要以多个相互独立的参数进行描述和管理,可以说有多少个参数就有多少个维度,就需要对这些维度进行管理。当代大学生思想先进个性独立,通常自我意识较强个性鲜明,思想和行为上常出现多维性情况。因此管理教育时应重视维度的管理,动态化制定管理策略,增加各管理教育维度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确保最终管理教育结果的均衡和科学。最后采取G管理模式时,不能忽视原有规章制度的作用和优点,认知其提升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在创新管理教育工作模式的同时,要将原有规章制度和以人为本管理教育理念相结合,才能够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管理教育效果[5]。

(四)重视大学生精神激励

高校在教书育人管理教育原则上,应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引导式教学使大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能够使大学生个人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全面发挥出优势。这一切均离不开大学生精神激励的支持,对大学生物质和心理上的激励,可使大学生获取优越的成就感,进而从思想和行为上提高觉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良好习惯,从自我管理源头入手,减轻高校管理教育压力。首先,对大学生个体进行精神层面的激励,例如:大学生团队合作各成员之间树立相互期待、精神鼓励、共同愿望等心理契约,通过树立心理契约建立精神层面的激励。管理人员可适当展现与大学生主观信念期待上的一致性,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支持,通过物质上或者心理上的激励,满足大学生的内心期望,进而产生一系列正面的激励效应。其次,转变以往硬性的说教性管理教育方法,使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互换角色,明确大学生的主控方地位,本着以大学生为本与注重为大学生服务的原则,以大学生的心理期望为目标,围绕目标与大学生达成心理契约,进而科学合理地开展管理教育工作。最后,增强管理人员和大学生之间期望的相互包容程度,大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责任和义务,管理人员要坚定自身的立场,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机制,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应的目标体系,全面管理教育大学生的各方面诉求。例如:生活和学习、思想和行为、情感和感情等方面诉求。

(五)引入大学生法制管理机制

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法制管理机制还存在不足和面临发展困境,严重影响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大学生管理教育纠纷案件频发,甚至部分高校的管理制度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相矛盾。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制管理教育工作,对原有的管理机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进而实现依法治校的管理教育目标,依法依规行使管理教育权利,全面提升大学生管理教育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首先,高校要顺应法制社会的时代发展,全面革新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将相关大学生法制管理机制逐步引入到工作中,并创新法制管理机制,形成完整的符合高校管理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新型管理机制,正确梳理管理人员或者教师和大学生间的法律关系,本着维护大学生根本利益的原则,推进管理机制的法治化与合理化发展。其次,注重人本化管理理念和法制机制的结合,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宣传法律知识,渗透法制管理教育理念,通过引导式教学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遵纪守法,同时也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正确处理大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清楚界定高校和大学生间的法律关系,全面构建自主化和法治化的新型管理机制,进而在法律法规的管理教育下,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6]。

(六)建立综合素质较强的管理教育队伍

新时代各大院校不断扩招扩建,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总体人数已超2亿,可谓大学生遍地的时代真的来临了,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高校都出现了管理人员储备不足的现象,不但影响管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管理人员也面临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管理教育模式发生较大改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管理教育要求,管理人员如果不顺应时代发展革新管理模式,那么必将加大与大学生间的矛盾冲突,严重影响管理教育质量和效率。因此高校需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较强的管理教育队伍,使管理人员将新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工作中,结合高校实际管理现状和发展情况,优化管理队伍人才结构,提升管理队伍的核心竞争力,最大程度解决各类矛盾冲突,以大学生为主体,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和新型管理模式落实到工作中,获得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可。高校应注重对管理人员个人素质的考核与培养,使管理人员熟练掌握专业化管理教育技能的同时,还能够以较高的素质获得大学生的尊重,进而为大学生树立榜样,维护高校正面形象的同时,传承管理教育精髓,使高素质代代传承下去。管理人员作为管理教育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工作质量和效率,因此高校创新管理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建立起综合素质较强的管理队伍,才能够对大学生实行精细化管理教育。

总之,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特殊群体,本身在自我意识和个性方面已趋于成熟和独立,在管理教育方面理念和方法都不同于其他阶段,更加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客观诉求。高校应针对新时代的大学生管理教育特征和现状问题,应积极进行管理模式的调整或者改革,落实人性化管理理念和新型管理教育方法,加强管理人员和大学生彼此间的沟通交流。同时倾听大学生的各类诉求,结合法制管理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以柔性化管理方法获得大学生的支持和自觉遵守,进而提升管理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最大程度缓解各类矛盾冲突问题,维护高校的正面形象。

作者:赵志博 单位: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