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工作是核心内容,其实际成效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的提升。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及高校各级人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统一认识,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基于此,本文就以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简单探究了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与路径,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关键词】公共治理;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一直以来,学生管理工作都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的成效对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并未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依然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一系列问题,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就从公共治理理论的背景下,简单探究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以此来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1公共治理的内涵
公共治理的特点主要涉及“民主、多元、合作”等关键词,其理论超越了传统的行政管理思维,在教育、环保、经济和医疗等多个领域中的体制改革中都有应用,所以也就成为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与理论框架。根据全球治理委员会对“公共治理”的定义,其内涵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顾名思义,公共治理的主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了多元主体,以基于公共治理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为例,其主体就包括了辅导员、学校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和学生等。二是,公共治理权力的多中心化。在治理的过程中,权力组织有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结构逐渐转变为多中心的网络结构,治理的权力向度是相互的、多元的。三是,公共治理过程的互动性。它主要是通过协商、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来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发挥出各个管理主体的优势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四是,公共治理方式的协作性。实质上,公共治理就是指的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以此来和解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并通过一致行动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其优势就在于可以最大化利用公共资源;体现出民主化、人性化;更好的尊重个体的地位与权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公共治理理论为指导,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权利,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也有助于促进高效管理民主化水平地提高,对高校的长久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2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
2.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从时展的现状来看,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和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极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受到良莠不齐、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影响。以高校自身的角度来看,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高校的规模与招生人数不断提升,但大部分高校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以及管理体制并没有与时俱进,如高校缺少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不佳等问题愈发凸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如今高校学生的主体已是“00后”,他们出生在新时代,不喜欢被过多约束与管教,更向往追求独立与自由。另一方面,这些学生中独立子女占比较高,从小就生活在家长的庇护下,缺少独立解决问题与抗压的能力,心理较为脆弱。如果从高校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他们对于子女的期望比较高,进入到高校以后,家长会比较希望了解到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对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
2.2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我国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管理者”的角色通常是由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及学校教辅人员扮演;而学生就是“被管理者”。“管理者”会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实行相应的管理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而“管理者”除了自身的教学工作外,还有大量的行政工作,所以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学生管理工作,也就无法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然而,如今的大学生都生于新时代,成长在法治、民主的社会环境下,其既具有追求独立、创新和自由的精神,对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强烈的愿望。但是,目前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途径比较单一,基本是依托学生会、学生社团或者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于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
2.3高校各级人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统一认识。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辅导员、专业课教师、行政人员等对此有统一的理解与认识。辅导员可能对这一要求的认识会比较深刻一些,但对于专业课教师、学校教辅人员及行政人员,他们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并没有对“育人”有深刻的认识,会觉得学生有问题应该找辅导员,辅导员应对学生的全部事务进行负责,这样就会让辅导员承担巨大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3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原因分析
3.1管理体制的行政化造成互动不足。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组织体制依然是以机械式的“金字塔”型为主,一般上层负责的职能是“决策”,下层的职能则是“执行”,其特征主要有狭窄的管理跨度、高度的专门化、集权化和清晰且较长的指挥链。在这种组织体制中,职权等级十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也比较清楚,比较强调纵向上下级的沟通。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就会难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和“多元主体合作”,难以让学生参与管理工作中,更不用说决策制定方面的参与。
3.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体单一。如今,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体主要是以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和辅导员为主。通常情况下,学工部承担着计划、组织与领导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而学生工作办公室则是连接学工部与辅导员的一个机构。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主体,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打头阵的地位。团委的主要作用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另外,对于其他的组织与人员则是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次要位置,如后勤处、教务处、保卫处等都是协助学工部的工作,并不是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还有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丰富校园文化、传达学校和团委的精神及要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并没有直接参与。
4基于公共治理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4.1管理体制的转化。在管理体制的转化方面,应从以往机械式管理体制转化为有机式管理体制,也可以说是扁平式管理体制,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信息的自由流动、跨职能的团队、宽泛的管理跨度和跨层级的组织。这种管理体制能够使高校中各多元主体围绕共同的目标开展工作,其权责范围可以在互动合作中不断进行调整,并不会固定,强调同级之间的沟通、上下级的双向沟通和不同层级之间的斜线沟通。
4.2管理理念的转变。若想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由被动的、单一的及僵硬的管理转变为互动的、多元的积灵活的治理,就应借鉴公共治理理论,并可以深入理解与贯彻其强调的六大原则,即透明原则、参与原则、协作原则、合法原则、回应原则与责任原则。将其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依据,纳入多元管理主体,以此来达到良好的管理效能[2]。
4.3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多元主体参与管理的基础是有机式管理体制和治理的观念。从大的范围来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重视社会、学校、家长与学生的合作互动;从小的范围来说,就是学校内范围,应实现各部门、各层级与各岗位主体的配合,并重视与学生主体的合作,以此来形成合力。其中,应该抓住学生这个“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了解与关注每个学生的诉求与利益,正确做到因材施教的管理。
4.4贯彻治理的六大原则。一是,参与原则。参与的前提是授权,只有先进行授权才能让各个主体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并进行良性的互动。然后,是基层自治,即要求每一个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管理全过程中,调动起各管理主体的活力,实现基层自治。最后,对话协商,在多元主体的参与中要保持良好的对话协商,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方式来有效合作。二是,透明原则。这指的是高校在决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应向公众公开绝大部分信息,即做到信息公开和程序公正。信息公开是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主体可以在相应时间内及时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其主要是通过制度的形式来确保信息公开的时间、方式、内容与范围。程序公正是指决策及执行中,应该以制度的形式来规定大多数程序,并允许各个主体可以尽可能都参与进来,提升管理的水平。三是,责任原则。这是公共治理的核心所在,对责任性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主体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负责,另一方面是权利与责任对等,有多大的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各个主体要对自身的行为负责。四是,回应原则。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主体,应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了解,包括决策制定、集中资源与解决问题。而回应原则对时效问题有着直接地影响,所以回应要快速。五是,协作原则。指的是学生管理工作中各参与主体,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进行及时、有效的合作协商,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六是,合法性原则。这是说在具体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各学生管理工作主体的广泛参与和互动,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关的政策,这样才会有着高度的合法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学生管理工作,保证它的成效对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来说,在公共治理理论背景下要积极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构建多方参与的合作管理工作机制、构建平等的师生管理和营造高效、民主的治理环境,以此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柴虹,何江涛,杨峻岭等.基于治理理论加强高校本科生管理的对策与实践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8,27(3):1-6.
[2]陆晓娟.治理理论视阈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77-79.
作者:谢卫朋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