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

摘要:应用技能型人才是民办普通高校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特别是进入新时期后,工商管理专业与社会发展存在着日趋紧密的关系,更是需要培养出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目前来讲,大部分民办普通高校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工商管理;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查表明,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其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发展到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革,开始大力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那么对于民办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讲,就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需要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人才市场需求等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科学创新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民办高校获得健康稳定发展。

一、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调查显示,我国民办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报考研究生,大部分都会参与到地方经济建设中,而这些市场岗位对人才的应用能力、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技能型人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

二、民办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人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合理,无法凸显特色

部分民办高校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没有明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将自身优势、行业需求等内容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办学定位无法凸显自身特色。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没有树立错位竞争理念,确立了不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能力、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以及人才就业方向等三个方面来理解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部分民办高校没有清晰的设计和有机协调统一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比较空洞。大部分院校制定了大差不差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凸显特色优势,单一的人才培养类型,制约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亟需创新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中,依然对理论教学十分看重,实践教学遭到了忽视,设置的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课堂大部分时间用来讲授理论知识,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运用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讲了很多的理论概念,却没有深入研究实际方法。要知道,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讲,需要遵循应用导向、实践导向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但是现阶段专业课教学中对系统性知识的传授过分看重,存在一定问题。此外,没有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课程,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较少,没有有机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样学生就没有足够的机会来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理论,无法有效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负面作用。

3.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强化,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众所周知,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只有专业,方可以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工作岗位要求。但是,调查发现,部分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只有较短的办学时间,在实践教学方面还比较薄弱,存在着一定问题。部分民办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在实践教学环节内,采取了较为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且指导考核标准不够科学和完善,采取过时的考核方式,这样就无法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且对学生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部分高校在成绩评定时,依然是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模式,没有充分考核实践教学理论知识系统学习、应用技能、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民办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对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设计

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充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来开展。因此,就需要结合民办普通高校实际情况,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定,将人才需求特征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工商管理学科涉及到了较多的专业和部门,紧密结合了技术与经济,具体到人才市场角度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理解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特征:首先,具有较为广泛的就业岗位群;其次,职业层次带性明显,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对应的是整个专业人才职位层次带,不再针对某一个单一的岗位;最后,岗位的专业化、复合化程度较高,工商管理专业类岗位要求应用技能型人才具有较高的知识、能力、素质水平。针对这些人才需求特征,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方可以与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所有效匹配和满足。

2.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工商管理类专业都将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运用过来,其不符合于社会发展趋势。因此,就需要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制定。具体来讲,可以从这些方面努力:首先,要协调发展学生的品德、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在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贯彻和落实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以便促使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其次,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方向等科学优化,将本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凸显出来。如果没有合理确定人才培养专业方向,就无法对学生从业特点、就业趋向等综合考虑,影响到学生的求职和就业。然后,将平台+模块+实践的综合性课程体系有机构建起来。在体系设置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且统筹考虑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有机优化,结合学科发展情况,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便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要在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内容,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如发明创造活动、技能竞赛活动、创新创业训练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3.及时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首先,设置的教学内容体系,需要将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给充分凸显出来,科学整合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内中重复、交叉的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其次,要对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大力创新,积极应用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一系列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师生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就要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积极运用过来,促使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可操作性、实践性等得到有效增强。结合民办普通高校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实现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目的。

4.积极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

首先,要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数适当提升。在日常教学体系中,对专业实训周合理设置,在校内实训基地内让同学们实际运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到了寒暑假等时间段,则科学设置集中性实践环节,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社会实践。也可以结合民办普通高校实际情况,定期经常的邀请一些行业内的领军人物、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工等,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民办普通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需要明确自身特色和优势,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科学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民办高校获得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南霆.浅议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4(10):123-126.

[2]李惠利.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7(13):244-245.

[3]鲁彦彬.财经类民办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读书文摘,2016,7(11):133-134

作者:刘秋艳 张家琳 冯明芬 单位:黑龙江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