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理念公共管理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善治理念公共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善治理念公共管理论文

一、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善治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改革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当中,依照时间可以基本划分为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可持续发展时期。而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政府改革,都是为了其能够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例如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加大了依法治国的力度,并且对以往繁复的政府部门进行了优化,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但是在向善治道路的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公共管理理念陈旧,这主要也是因为公共管理最早衍生与西方国家,而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还处于探索阶段,公共管理的唯一执行者是政府,这种观念在我国仍旧根深蒂固,因而公共管理的实现仍旧是利用政府的权威性进行干预。第二,民众难以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受到我国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行政权力仍旧过于集中,导致民主性的缺失,因此在政府单方面的管理下,其管理透明度不够,出现暗箱操作等没有公平、公正性的行为,民众也被排除在行政管理之外,这对善治的进程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第三,公民参与管理的方式较为单一,善治理念要求民众具有绝对的参与权,但是我国目前国情是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不多,例如人大或者人民政协是民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是人大代表的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充分的反应民情,因此必须拓宽渠道以让民众直接参与或者间接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当中。

二、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提高善治水平的有效措施

在新时代下,善治理念对于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未来工作中政府应该从理念的转变、政策的完善、方式的灵活并秉承公平公正原则,从而实现善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一)革新公共管理理念

时代环境的不同使得以往的管理理念必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有必要适时转变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政府定位的转变:应该建立服务型的政府,这也是实现善治理念的根本前提,应该弱化政府对公共事物的干预,以亲民的服务模式替代以往权威的强效措施,政府应该将眼光放在宏观环境的掌握中,而应该给予微观层面更多的自治权,完成引导的角色转换,迎合市场经济的变化规律,使管理与其相适应;第二,摒弃官民主权思想,善治理念强调了民众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政府占有绝对的主导而民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必须要使权力多元化,政府应该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公民有资格参与公共管理工作中,必须消除错误的官本位思想,打破传统封建社会的思想束缚。

(二)使公共管理制度迎合善治理念

公共管理制度就是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工作原则,包括方式、条例、法规等等。对此,在开展善治工作的同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在制定公共政策的同时将善治理念加入其中,在对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把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保证政策制定的透明性,避免政府单方面的决定,而是让民众可以随时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并且让政府绝对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以自身行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负责。并对治理后果充分的考量,并承担带来的后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当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相冲突时,政府的相关政策可能偏向于自身的权力,为了避免公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政府必须对行为和政策带来的影响负责,如果导致不良后果那么必须要要勇于承认错误并采取响应措施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另外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善治治理原则,政策必须贯彻落实才不会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政策的实施必须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对此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公民的参与权,公共管理主要执行者虽然是政府,但是不代表民众的参与权被剥夺,以第三组织作为民众参与公共管理的载体,第三组织必须不带有任何的盈利性,同时相对独立不受政府部门的控制,第三组织代表民众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进行监管,以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为工作目标。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数量不断增多,并且分布在医疗、体育、文化等众多行业当中,这为民众行驶参与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二,政府应该对民众的提问和建议做出回应,这是政府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民众可能对相关政策存在困惑,因此政府必须及时消除人们存在的疑问,避免民众对政策理解错误,也能够让民众配合管理工作,降低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三)拓宽公共管理方式

以往公共管理的实现主要是以政府绝对的权威来实现,但是在市场经济下这种管理体制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必须执行管理主体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让各方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主要包括以下管理方式:第一,由上而下结合由下而上的管理。我国当前管理部门的层级明确,权力均集中在上级,因此主要是从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即以权威性干预公共事务,这种权力的垄断无法让民众参与进来,也容易使得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尤其是弱势群体更没有发言权,对此,必须充分发挥第三组织的作用,让民众能够间接的参与到行政事物当中,以此来实现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从而体现出善治理念的价值。第二,以和谐的管理手段完成对公共事务的干预,以往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被管理者出现逆反心理,因此有必要改善管理方式,体现机构自愿平等的合作模式,从而弥补政府管理方面的缺陷,分散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总的来说就是以平等合作的方式来替代强制性的管理形式,只有让管理手段多样化发展,才能够促进善治的不断发展。

(四)实现善治理念的公平分配

善治理念与传统行政管理理念的根本区别就是权力主体的多样化,但同时权力的多样化也使得利益多样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入,民主政治得到了较快的进步,因而社会阶层开始分化使得利益群体的数量出现上升,这要求政府对利益划分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公平、公正,避免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或者矛盾激化,使政府与个人利益的分配达到平衡,尽可能的避免两者矛盾激化。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具有较高难度,主要是因为各种利益体互相重叠,对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将公共利益放在首要为自豪;第二,让利益受到损害的主体得到一定的补偿;第三,明确利益群体的下限,尤其要注意个人利益。

三、结语

总的来说,善治理论的提出迎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符合,但是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公共管理中应用善治理念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发展成熟,因此在未来不断推动善治的进程也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要求,只有使善治理念更加成熟,制度得以完善并且良好落实,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并兼顾多元化管理和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范永娜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