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影响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公共管理的影响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公共管理的影响8篇

第一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的学科历史“短暂”,其学科体系尚在不断完善之中。这种现状也使得公共管理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不很高,很多考取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多是调剂而非主动报考。这种状况使得公共管理的教学面临挑战:在客观上,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内容茫然无知,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应该从何处入手切入这一专业学习;在主观上,很多学生没有激发出学习的热情,他们对这一专业的学习抱有某种抵触情绪。这种状况,对公共管理的教学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要实现公共管理教学的良好效果,首先要突出公共管理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此基础上,良好的教学手段和内容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情趣。联系社会时事。现代社会是一个政府职能空前广泛的社会。自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政府的职能已经延伸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现实中,很多社会现象都与政府密不可分,随处可见政府的身影。关心时事的学生非常渴望了解这些社会现象发生的背景、过程及背后所蕴含的原理。而如果能够在课堂中将这些社会现象阐释出来,会激发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下的案例:为何会发生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为何要注入4万亿的投资以应对这一危机?这一举动将取得何种效果?近十余年来,中国的房价如何节节攀升?为何政府需要出面遏制房价上升?如何遏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国政府为何要承担起铁路交通的职能?春运的症结是否是政府职能错位所造成的?这是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社会时事,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渴望能够获得解释这些社会想象的答案。在教学中,贯穿这些社会时事,用公共管理的原理来阐释这些时事,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甚至会延伸到课下。这种现象在笔者多年的教学体现中感切身受。当在课堂上深入探讨某一热点时事后,不少学生意犹未尽,自己会主动搜集资料,课下寻找老师再次探讨,或者邀请老师举办讲座。凸显学习价值。公共管理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输送管理人才。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学生也希望通过学习,为将来考取公务员奠定基础。公务员考试内容涉猎广泛,这与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相契合。戴维.H.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管理具有三个研究途径:管理、政治与法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共管理涵盖领域的广泛。单就《行政管理学》一门课程而言,就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而且,公共管理系是为数不多开设逻辑学的专业。这些教学内容与公务员考试内容相契合。良好的学习将为学生考取公务员奠定坚实的基础。向学生明确公共管理学习对他们考取公务员的帮助,将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当然,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还不单单局限于政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战略管理等课程,也可以为学生将来进行企业提供很好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帮助,也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凸显教学的理念教育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对知识进行自主性地构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打开知识之窗,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指导学生应用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帮助学生回归知识,促使教材知识活化。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它只是公共管理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相对于知识教育,理念教育在公共管理教学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所谓理念教育是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充实学生的人文素养。理念教育在公共管理高层次的教育中更为重要,它也是公共管理教育价值的体现。在笔者进行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曾经有学生这样询问笔者:“老师,我毕业后并不想进入政府工作,还有必要学习如此生僻、晦涩的公共管理专业论知识吗?”这一提问代表了学生对知识教育和理念教育的模糊。笔者一般会通过案例分析来诠释理念教育的重要性。

如以下的案例:秃鹫在印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秃鹫可以快速处理尸体,从而避免尸体腐败而传染疾病。但是近几年,印度秃鹫以每年50%的速度在递减,这意味着要不了多长时间,秃鹫在印度就会绝迹。鉴于秃鹫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生物学家开始寻找秃鹫死亡的原因,以期挽救秃鹫。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秃鹫可能得了某种传染病。但是通过秃鹫尸体的化验,没有发现任何疾病。化验只是显示秃鹫在死前有肾衰竭的症状。这一结果使得研究陷入了停止和困境中,生物学家们不知道如何才能破解秃鹫大批死亡的原因。此时,一位名叫奥克斯的生物学家独树一帜,他决定从秃鹫的食物而非秃鹫本身去寻找答案。他搜集了几十种能够导致肾衰竭的药物名单,然后在印度进行实地调查,以核实是否有这些药物在使用。经过调查,发现其中一种药物——双氯芬酸——被广泛使用。双氯芬酸被用来缓解牛的痛苦。由于牛在印度的特殊地位,死牛不会进入人们的餐桌,而被放置野外,被秃鹫所食。秃鹫啄食这种残留药物的死牛时,就会导致肾衰竭,从而大批死亡。秃鹫死亡的原因被找到了。只要禁用这种药物,就可以拯救秃鹫。这是一个生物学家科研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学家与公共管理学家在研究思路上几乎完全相同,他们唯一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研究工具不同,公共管理学家只不过不会使用仪器去化验动物的尸体罢了。他们最需要的是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用一种独到的视角去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公共管理的理念教育,其实质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寻找问题的独到视角。笔者会告知学生,即使你们毕业以后不去政府部门工作,但是通过学习所获得这种寻找事物发生原因的能力,将是任何行业都需要的。因此,理念教育将使得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更能体会到教育的价值,也使得他们在进入社会后,更能适应各行各业工作的需要。实际上,让学生认识到公共管理理念教育的价值所在,也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方式之一。

3、注重有效的案例教学

杜宝贵和孙萍在《论正确认识MPA教学中的几个关系》一文中强调,公共管理教育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其中之一就是处理好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关系。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公共管理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可以秉承“用理论贯穿课程、用案例诠释理论”的授课原则,实现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用理论贯穿课程”,是指课程教学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条理化和系统化的学科框架,不能使得学生感觉该课程杂乱无章,无从把握。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每学期的第一堂课就和学生“约法三章”,其中的“一章”就是:要求学生每人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要记课堂笔记。记课堂笔记要把握两条原则:一是笔记只记框架性的内容;二是在记录框架的过程中,如果感觉有几点内容能给自己特别的启迪,就马上在笔记上记录下来,以便课后的进一步思考,或者进一步查阅资料,进一步和教师交流、探讨。基于这样的原则,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件也尽力保持简练,教师是“讲”课,不是“背”或“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有更多思考和交流,而不仅仅是去“记”或“抄”课件内容。这种条理、简练的框架式记录,会让学生对课程的理论体系非常容易领会和掌握。“用理论贯穿课程”并非是要单纯讲授理论,恰恰相反,对于每一点理论的讲授,都需要秉承“用案例诠释理论”的原则。用生动的案例来诠释理论,会让学生对理论的把握会更深刻。如笔者在讲授“精英政治”及托马斯•戴伊的精英决策模型时的例子:托马斯•戴伊的理论说:美国尽管是一个“民主”国家,有近3亿人口,但是掌控美国的只有几千人。这几千人通过政治议程、传媒、教育、金融等掌握美国。这种单纯的理论说明,很多学生很难对这一理论有深入的理解。我通过分析“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来诠释这一理论。良好的案例分析会启发学生讨论和思考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理论。恰当、合理的案例分析,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而系统的理论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运用理论解释现实事例的能力。

4、提升学生的科研情趣

对于大学教师而言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使命。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学科历史短暂、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公共管理而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更为重要。唯有将研究成果不断吸纳入教学体系,才能不断夯实公共管理的学科基础,充实学科内容;唯有将研究成果不断吸纳入教学体系,才能使得公共管理与现实保持密切的关系。公共管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在教学中充实科研成果。公共管理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基于知识的记忆和讲授,难以受到学生的认可和青睐。唯有不断对问题进行挖掘,以一种更为新颖和深邃的思想来洞邃知识,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深邃的思想,并获得思想的震撼,是大学人文教育的追求目标之一。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没有持续、深入的科研,是难以想象的。而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学生分享,不断更新知识和理念,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需要培养学生亲近科研成果的兴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果要获得巨大的社会推动力,除了需要自身完善的理论构建外,还需要社会予以关注和汲取。一个单单为学术界所阅读和分享的理论,其社会推动力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公共管理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亲近科研成果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亲近科研成果的情趣首先表现在学生喜欢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和经典论著。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鼓励学生去阅读《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这些本学科的学术期刊,鼓励他们去阅读亚里士多德、亨廷顿、黑格尔、托克维尔等大师的著作。让他们知道,研究并不遥远,学术也并不陌生,在他们渴望思考的时候,研究和学术就触手可得。这种阅读取向的培养,可以避免公共管理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仅仅局限于学术领域。学术成果的阅读,可以深化学生的认知深度,从而使得教学与科研能够实现相互促进。

作者:王刚 同春芬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第二篇

1、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状况

1.1管理思想落后

2005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新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从多方面对高等学校学生管理作出了概括性指导和综合性要求,指出在教育教学关系上学生是主体,强调“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国家在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目前学校的主要工作是忙于应付各种指令和任务,处理堆积如山的日常工作和学生问题,管理人员角色定位不清,工作职责范围不明,无法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也多偏向“家长式”“保姆式”管理,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达不到理想的发展愿景和自我实现需求。

1.2管理体制复杂

我国高校管理机构众多,学生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能界定和责任内容,与学生利益相关的各职能部门,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过程中,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现象,管理效率很低。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学生素质呈现出多层次格局,增加了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难度,但管理人员并没有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按比例增加。在管理结构上,辅导员承担着全部的学生事务,是学生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日常管理、生活照顾、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造成了他们疏于系统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的现状。

1.3管理方法陈旧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大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听从管理者安排,完成管理者的要求。这种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没有围绕以“培养人”为工作中心,忽视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能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特性,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因不同的人、不同的管理环境、不同的管理组织而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高校学生管理的对象是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依据社会现实来确定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

2、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现实路径

2.1明确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本质

高校学生具备社会系统中的公民特性,享有主体地位,因此学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学生主体利益的实现。学校的服务角色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在学生管理实践中,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民主参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努力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在实现路径上,不能依靠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学生利益,而应本着“服务本位”的理念、合作共治的方式来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

2.2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

学生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服务体系,主要涉及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政策制定、实施和落实,管理组织的职能定位,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使其健康成长,解决学生在个体发展阶段将要面临的实际困难,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和提供平台,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建立维护学生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为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为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形成了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的推动夯实了制度基础,从而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完善和规范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建立服务本位的学生管理模式的配套机制;结合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在管理过程中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如实行听证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实施官方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畅通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渠道等。

2.4突显学生管理组织的服务职能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为了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周到的服务,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服务型组织的建设,重视发挥学生自治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功能。构建服务型的学生管理组织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从“管理”向“服务”转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和高效便捷的服务。比如:强化学校正式组织的服务职能,加强学生管理部门的日常协调,完善教务管理部门的教学服务和督导,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重视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切实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2.5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

学生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各个岗位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服务本位”的理念,注重人性化的管理,给自己准确定位并履行好服务职责,学校各级领导者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并加强协调。一般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维护学生利益、坚持人性化管理;专业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服务三结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专职学生管理人员,要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在于服务的管理理念;后勤管理人员则需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让学生满意。学校要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教育,积极灌输“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注重激励机制建设,完善奖惩制度,教职员工要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3、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学生管理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使高校管理也具备了准公共管理的性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在价值目标方面就是要树立“学生本位”理念,一切教育管理行为和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以实现学生根本利益的最大化。在具体的实现路径方面,要明确学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构建学生服务型的教育管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队伍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改革学校主导一切学生事务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性管理模式;改革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运作方式,建立学校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改革学校在传统管理行为中忽视学生权利,依靠规章制度推动管理的模式,建立以学生共识和认同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治理模式。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在公共管理实践中,要以公民为根本和核心,把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政府工作首要的价值目标。政府由统治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逐步实现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转变。公共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在于它的公共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和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性,这为我们在进行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作者:唐洪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一、自媒体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

自媒体的涌现,对政府公共管理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一方面,自媒体的发展对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1.政府的行政方式面临新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大大削弱了传统命令式的行政格局。对于国家法律法规、政府行政行为,人民群众不再被动地接受,而是能够直接表达个人意见,群众参与国家或地区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事务的积极性也得到激发。大多数网民都很关注社会热点与政策法规。所以政策法规的制定越来越需要搜集民众意见,并根据民众需求的变化迅速做出政策调整。与此同时,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不断增强,政府时刻都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信息封闭时期所习惯的关门决策、行政推动执行等做法,在自媒体环境下已经不能适应。

2.对形势的科学判断面临新挑战

自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多元化,难免夹杂虚假信息,导致信息真假难辩、混淆视听;许多片面性的信息,也影响人们对事情的正确判断。自媒体的匿名环境,一方面使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对社会事件进行,自由地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加强了普通群众之间、普通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这种便利性和匿名性也容易使人放弃克制和理性,一些似是而非或夸大事实的消息,或者散布宣泄个人情绪的言论;甚至一些别有用心者,制造虚假信息,进行欺骗和误导,扰乱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因此,对于自媒体中的信息,哪些是较全面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状况或事件整体状况的信息,哪些是公众真实心声,哪些是片面言论、虚假消息或者非理性言论,还应当认真加以甄别。如何及时从众多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中提炼出真正属于大多数人的、理性的、真实的意愿和想法,准确做出判断和评价,需要更高的智慧。

3.社会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

网络时代社会话题聚焦和事件组织有着匿名性、互动性、即时性、突发性等特点,政府应对新事物、处理新矛盾的素质和能力面临新考验。近年来,许多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新媒体曝光事件真相、民愤集中爆发,有关部门处理事件不透明、方法不适当、面对媒体语言不适当等有关。这反映了按照老观念老思路,在危机处理、新闻应对等各方面已经不能适应自媒体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自媒体的普及与发展,也为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机遇:为政府提高公共管理能力提供新手段:第一,互联网技术为政府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新平台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政府信息化建设,为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等提供了新平台;电子政务、在线办事的推出,不仅方便了群众办事,也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政府网站逐渐成为群众了解政务信息的新渠道,各种自媒体逐渐成为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察民情、释民惑、解民忧、聚民心、纳民智的主要渠道之一,各种信息传输的环节减少了,传递的速度加快了,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自媒体为监督工作提供了新技术自媒体的匿名环境,增强了对监督者的保护,提高了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信息的直达性,方便了上级领导和监督机构了解具体情况。自媒体环境下,人人都可以信息,所有的权力滥用、所有的贪污腐化、所有的特权行为,都可能上传到自媒体中,将被监督者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增强了群众监督的威慑力。第三,自媒体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开通了新渠道自媒体正日趋成为展现民意的基本工具之一,政府部门及其高层领导通过新媒体可以较全面了解到社会所发生各种事情的真实情况,了解真实的民意。自媒体也方便了政府与普通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政府的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工作邮箱、QQ群等,日益成为接受群众投诉建议、为群众答疑解惑以及政府与广大群众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推进了政府与群众的沟通与互动。

二、自媒体时代政府公共管理工作的对策

自媒体时代,政府公共管理工作如何顺应自媒体时代要求呢?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政府工作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运用自媒体。运用得合理和到位,就能够有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反之把它束之高阁或肆意滥用,则会使群众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政府有责任顺应自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责任充分认识自媒体对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加强新媒体知识学习,提高新媒体环境适应能力,转变观念,主动调整公共管理的方式和工作机制,更好履行公共管理职责。

1.充分利用各种自媒体,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重建政府与公众互信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政府没有信息公开的意识,政府运作过程中的普通信息也不予公开。这种不公开给政府增添了神秘感。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神秘不但不能为工作带来什么好处,反而给各种谣言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导致政府与公众相互不信任,影响了公共管理工作的推进。政府应当重新认识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一方面政府应当相信公众的理智和判断能力,该公开的信息,要做到全面、准确、及时的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主动公开信息,争取信息的主动权,遇有重大或突发事件,要及时和反馈信息、及时辟谣,及时处理网上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坚持及时、客观、全面真实信息,树立政府在各种信息源中的信息源权威,赢得民众的信赖。要学会谋划信息公开的方式,特别是政策出台、重大事件的解释等,要注意信息公开的时机选择、具体遣词造句,提升舆论的引导力。要建立信息公开长效机制,实现政府信息从个案公布走向常态公开。要完善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的服务功能。要加强政府自媒体的开发建设、不断增加服务内容等方面发展,使政府自媒体发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收集民意、监督政府等功能。

2.相信群众智慧,扩大公众参与

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国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促使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普通群众通过网络在各种自媒体讨论地区和城市发展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群众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开始走向理性。政府应当充分相信群众的智慧。只有相信群众,让公众参与到城市发展和管理问题中来,更多的细节被充分考虑,我们改革发展的决策才会更科学,执行才会更有力。当前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利用自媒体加强政府与广大群众的沟通交流。广大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了解这些自媒体,充分了解反映民生的民意、民情和民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通过自媒体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使政府的改革政策、具体工作措施能够符合群众的意愿,与群众心声相统一。

3.树立法律信仰,推进依法治理

现代国家应当是法治国家,现代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公民的权益需要法律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需要法律规范、法律保障。我国20世纪90年代年就提出了依法治国的要求,虽然立法上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是实践中大量法律沦为具文,并未获得应有尊重,法律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缺乏权威。在自媒体环境下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不断被放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存在,在自媒体时代容易使政府逐渐丧失信用,形成官民对立;各种非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自媒体下传播,使群众纷纷效仿,导致世风日下。但同时,自媒体中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愤慨言论,对非法律途径选择的无奈表达,又反映了公众对法治的渴望。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要通过推进依法行政重塑政府形象,重建公众对法律和法治的信任。通过树立法律信仰推进依法治理,要特别重视领导干部的法律信仰、制度意识的培养;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将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强司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司法水平,确保司法公正;不断完善司法监督,增强司法的独立性,提高司法效率,确保司法公正。

作者:韩蓓 单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第四篇

一、行政话语的界定

1.行政话语的特性

福柯认为,话语是统治的根本,权力是话语的本性。行政话语是行政权力的表现形式,也是行政权力实现的工具,关于权力的博弈一般发生在话语之间和话语之外。行政话语涉及的内容都是具有政治意义的话语,国家通过行政话语下达命令,下级必须依规定执行。行政话语具有的政治权威性不容置疑。

2.行政话语与社会变迁行政话语的特性表明,行政话语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密切,它揭示了社会及国家对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

(1)社会变迁导致行政话语选择、内涵发生变化。行政话语受制于社会发展程度,同时被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制约着。社会变迁推动政府管理模式变革,行政话语进而进行调整,新的行政话语不断出现在公共行政领域,相同的话语在不同社会历史语境下,也可能具有不同的涵义。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行政话语主要被“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运动”等革命性话语影响;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行政话语,逐渐取代了以革命为中心的行政话语,“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展”等行政话语逐渐走上了历史的舞台。革命话语已成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话语符号,虽然当前我国保留了一定的革命情节,但“革命”一词已被赋予为一种勇敢无畏的奋斗精神,成为我国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

(2)行政话语实践有助于改变政府管理模式。行政话语的变化从一定层面上体现了社会的变迁,通过对行政话语的研究,能深入分析人们的政治倾向及态度,从已有的言语材料中探索公共管理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规律;同时,行政话语的实践过程,也有利于社会本身的再造。不同的行政话语体系具有不同的政治取向,话语实践的变化,导致与话语有关的社会关系、社会信仰、知识体系等因素随之变化。我国的行政话语体系以“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这导致我国与西方的社会性质有本质区别。因此,行政话语实践改变社会的能力不容小觑,行政话语的转变影响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

二、我国行政话语的转变

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我国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逐步加快,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行政话语模式趋于解构,转变传统的行政话语模式迫在眉睫。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行政话语被动或主动地进行了相应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话语工具的多样性日益提高

我国公共领域运用的话语工具日趋多元化。我国行政话语传统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等主流媒介,政府利用传统的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并掌握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话语工具的单一性和传播渠道的单向性,导致公民与政府间缺乏有效沟通,公民的话语权力得不到保障。然而,随着新型媒介的出现,以及人们发表言论意愿的高涨,政府的行政话语主导地位被打破,新型电子类传播媒介作为新型话语工具广泛传播开来。新媒体是指20世纪后期,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区别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新型媒体(刘洁《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建构公共话语空间的理念及策略》,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目前,我国政府已开始运用新媒体实现政府与公民双方的对话。目前,政府网站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地区,并且注重加强与公民的互动交流建设。尤其近些年微博的迅猛发展,政府主动开通政务微博,更加拓展了话语工具的多样性。话语工具的多元化能更好的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增加政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重建行政话语环境有重要的作用。

2.话语风格的平民化不断增强

话语风格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主流媒体话语风格的转变和政府发言人话语风格的转变。主流媒体话语风格的转变体现在对网络流行语的认可。《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的中流砥柱,近年来一改严肃谨慎的话语风格,“给力”、“?丝”、“拼爹”等民间话语相继出现在党报上。不仅如此,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直以沉稳庄重的话语风格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在2014年首期新闻联播的结尾,播音员总结道:“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新闻联播”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网友评论“卖萌”结尾让“新闻联播”更接“地气”。《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媒介话语风格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主流媒体的亲民性,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地位,实现了真正的群众路线,使我们看到了政府改革的扩大和深入。政府发言人话语风格由传统的官话、套话变得更加务实、具体。传统的官方话语甚至自成体系,影响着官民之间沟通。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批示、信件、演讲等形式,展现了朴实平和的话语风格,采用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群众语言,模糊了官方话语体系与大众话语体系的界限。在国家领导人话语风格转变的激励下,地方政府发言人的话语风格也进行了相应转变,领导干部讲话不再有官僚味儿,而是具有针对性,实实在在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话语风格向平民化转变,体现了对民间话语的认可,表明了政府改变作风建设的决心,对政府提高为民利民的责任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3.话语主题的民主性逐步凸显

话语主题的变化,象征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相对位置的变化,表明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变。话语文本反映政策话语的主题取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话语主题主要围绕“改革”、“发展”等词汇,最高权力层级在政策话语输出中处于强势地位。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民的现实需求影响政府决策,进而影响话语主题的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话语主题的民主性不断提高,这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就有明确体现。一是《决定》中高频词汇体现话语主题的民主性。“民主”、“公平”、“公正”、“政治参与”等词汇在《决定》中出现频率极高。对词汇的语义方面分析,“民主”、“公平”等词汇频繁出现,表明国家对人民群众社会主体地位的肯定,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对改革的重要性,代表人民群众的词汇出现的频率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地位成正比。二是《决定》中替换性词汇体现话语主题的民主性。《决定》中最引人注目的替换性词汇,是将传统的“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替换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词汇语义方面看,这一变化说明社会主体的变化,强调“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表明市场只是作为政府治理的政策工具,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然而“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则表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政府只是主体之一,政府治理向多元化主体发展。此外“,依法治国”替换为“法治中国”、“社会管理”替换为“社会治理”等变化,均彰显了话语主体的民主性。总之,根据话语高频词汇、替换性词汇的变化,以及对词汇语义的深入分析发现,我国行政话语主题的民主性逐步凸显,国家的权力逐渐向社会回归。

4.行政话语机制逐步建立

为实现政府与公众在新的话语环境中协同合作,形成良好的话语场,建立完善的行政话语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国的行政话语相应机制陆续建立起来。

(1)信息公开机制的建立。信息公开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是政府与公民建立信任的前提。目前,我国信息公开机制愈加完善,信息时效性有所提高,信息渠道有所拓展,政府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普及,使政府信息公开更加高效、及时。

(2)民意回应机制的建立。网络的普及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便利条件,激发了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为及时回应公众对政府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民意回应机制逐步建立起来。例如,政府的重大决议更加注重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决策,政府网络互动平台以及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体现出政府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3)话语问责机制的建立。随着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建立,一些政府官员因为“说错话”的行为而向公众公开道歉或被追究相应责任,关于话语的问责被列入到行政问责的范围内,政府官员要为自己错误的话语行为负责。虽然行政话语机制缺乏有效的规划,对官员话语绩效考评等机制还未建立,已建立起来的话语机制也尚未成熟,但是行政话语机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是重构行政话语的新尝试,强化了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化。

三、行政话语转变的根本指向

我国行政话语的转变,反映政府走向与社会融合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国家对社会的治理方式也需要逆转。通过对我国行政话语的话语工具、话语风格、话语主题以及话语机制转变的考察,笔者认为行政话语转变的实质,是公共利益、公民参与、权力向度方面的转变,这也是当代中国政府发展价值取向重建的体现。

1.最大化的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最大化建立在利益双方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而公民与政府形成共识的内在要件是政府的公共性建构。我国行政话语的转变,意味着政府公共性的回归,对增进与维护公共利益有重要意义。公共性,是指政府及其活动应注重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芮国强《政府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制度逻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政府公共性是一个具有公正、公平、公开、平等、自由、民主、正义和责任等一系列内容的价值体系(何颖《政府公共性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公共性即每一个行政人员具有公共行政道德责任感,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更多地考虑公民利益,同时意味着公民能够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体现在行政话语实践中,政府应尽量提供让公众满意的话语环境,实实在在解决百姓关心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协调各种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以此增加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并为提高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不懈努力。政府从公共利益出发行使权力,公众从公共利益出发转让权利,政府与公民之间在公共利益和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2.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

公共领域与其说是人们讨论公共事务的场所,不如说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现实政治建制(芮国强《政府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制度逻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公民参与是确保公民利益得到表达和整合的基本途径,也可有效监督公共权力滥用的行为,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目前,民意表达是最普遍的公民政治参与形式,只有保证公民的话语权利,才能在多元主体辩论中形成价值认同。我国政府为保证更广范围的公民参与,积极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拓宽公民表达意见的渠道,公民可将意见或建议反映给人大和政协,人大代表通过将人民的意见反映给政府,最终影响政府决策,实施于具体实践中。同时,公民也可以通过信访、网络等方式主动向政府反映问题。随着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保证公民参与的规章制度也日趋完善,公民与政府沟通的渠道不断扩展,新媒体也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正式渠道。新媒体承载众多非正式组织的对话,将非正式组织的对话与正式组织的对话相联结,形成公共政策对话网络,包容不同利益群体多元化的意见,达到通过理性对话形成公共利益共识的目的。为保证公民参与制度的完善和参与渠道的通畅,需要政府与公民的共同努力。因此,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使公民具有积极参与公共决策的愿望,才能保证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3.上下互动的权力向度

从行政话语角度考察权力运行的向度,我国的话语权力逐渐由自上而下的单一向度,向上下互动的多元向度转变,未来的话语权力主体必然是多元主体,各主体之间在公共领域中平等对话,在对话中达成共识。在传统的行政话语环境中,政府掌握话语的主导权,导致公民的话语权无法得到保障,影响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随着网络的普及,自上而下的话语运行向度已经被大量的信息所打破,政府与公民的话语地位发生了改变,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双方平等话语。政府与公民话语地位转变的本质,是行政话语权力向度的变化,而行政话语权力向度的变化,也折射出政府管理理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向度的变化。政府依法公开权力运行过程,运用权力引导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逐渐把国家的权力向社会回归,公民拥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参与公共事务,在行政决策、管理、监督过程中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使公民与政府共同形成公共权威,以此增进公共利益。哈贝马斯指出:“话语并不具有统治功能。话语产生一种交往权力,并不取代管理权力,只是对其施加影响。影响局限于创造和取缔合法性”(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话语权是政府合法性的来源,它从合法性高度制约管理权力,通过话语权力向度的转变,促进政府与公民的平等协作,最终形成政府管理过程中权力向度的转变。

四、走向合作治理的公共管理

话语工具多样性,拓展了话语沟通空间;话语机制的逐步建立保障了话语沟通平台的正常运行;话语风格和主题的变化,形成了实质性平等的话语关系。新的行政话语模式正在通过话语实践逐步解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合作治理的公共管理模式是现代公共管理的总体发展趋势。

1.公共管理模式转向的必然性

传统公共管理模式正在被现实语境下形成的新的行政话语体系所解构。从行政话语转变的根本指向上看,无论是最大化的公共利益,还是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亦或是上下互动的权力向度,它们的最后指向都是解构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垄断性和强制性。最大化的公共利益有助于政府发展的价值建构,政府公共性的重构使政府与公民树立共同的目标价值体系,政民之间形成内在利益的一致性,从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上加强双方的合作治理的可能性。公共决策的公民参与则保证了公民的话语权,各话语主体可以通过对话解决争议,在公共管理中加强双方的对话与协商,在辩论中达到共识,对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上下互动的权力向度,打破了原有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公民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政治权力,政治权威分散的多级组织有利于合作治理的实现。由此可见,行政话语的转变,强化了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公共管理模式转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权威统治向合作治理模式的转变

随着社会权力结构的巨大变化,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由传统权威统治模式,向新的合作治理模式转变。治理与统治不同,治理意味着“统治的含义有了变化,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以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公共管理环境的变迁,使新的合作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在行为主体关系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共同决策的多元合作治理。

(1)合作治理模式强调合作互惠的治理理念。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界限被模糊化,双方不再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而是共同分担责任的合作伙伴,各行为主体以合作互惠的态度参与公共事务,以获得共同发展。

(2)合作治理模式关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由统治转向“掌舵”,被治理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为主动参与。治理主体既可以是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人部门,也可以是双方合作,当面临社会问题时,政府、公民、社会组织都有承担治理失败的责任,政府、公民个人以及社会组织都是治理主体。

(3)合作治理模式致力于建设协商对话的治理平台。当今世界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政府为参与公共事务的行为主体提供协商对话平台,在协商基础上做出真正具有合法性和约束力的行政决策,使公共管理的合作治理水平不断提高。合作治理的实质是强调治理的自主性,通过增加公民的共识,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政府治理在信任、合作等公共伦理支配下,将日益走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轨道。总之,合作治理的公共管理模式,既能体现现代政府治理的核心价值,又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被行政话语解构的传统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诚然,合作治理公共管理模式的实现尚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但公共管理模式的发展正不断趋近于理想类型。相信在新的社会治理背景下,治理主体通过对话平台互相交流,政府角色由统治转为“掌舵”,公共管理合作治理程度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作者:周曼 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第五篇

一、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职能重叠且效率低下

综观各国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部门职能重叠、工作效率低下现象。或是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有交叉,或是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的职能有重叠,或是准政府组织在办理着某政府组织的事务,或是非营利组织开展着某准政府组织的业务。原因有职能划分不明确、组织改革不彻底、上级部门任其发展、下级部门得过且过或内部关系制约等等。

(二)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管理中志愿者管理混乱

城市公共组织人员和其他市民均可成为志愿者,为管理城市、服务社会提供人力资源。而一些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并没有明晰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措施,仅由很少一部分服务性组织在支撑着。城市政府组织举办“运动式”志愿性活动时,就大量招募志愿者,到活动结束就任其发展、不管不问,并且极少关注志愿者自身组建的组织,志愿者管理较为混乱。

(三)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服务管理意识不强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但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即市的管字一。管本城门发完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信息对外公原因有职能划分不明确组织改革不便是各个城市的数字化对外服务窗口,服务管理意识都有待增强。这源于传统政府组织(含部分非政府组织)根深蒂固的强化管理而弱化服务观念的影响,也是“大政府、小社会”的必然恶果。

(四)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

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是由利益因素、组织因素和政策主体有限理性、政策目标群体自身行为能力、组织体制缺陷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利益因素使得政府自利性依然存在,表现为城市管理者同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强化横向部门、纵向部门利益;组织因素表现为政府部门科层制的管理体系,科层组织优点和缺点兼备,强调集权使得上下层级间沟通较少,下级难以真正了解和掌握上级命令所反映的真实意图。

(五)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市民参与度不高

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中,已吸纳了部分市民的参与,这相对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是一大进步。市民参与度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指标,而当前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市民参与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针对城市重大决策的市长综合会议中,更需要市民大量参与。

(六)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执行力不足

相对于政策沟通渠道和力度、政策评估标准,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执行力仍然不足。这源于城市公共组织的执行效率各有差异,组织内部利益制衡,下级部门和广大市民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政策实施阻力较大。常有政策敷衍、政策附加或阻截、政策抵制和政策扭曲等公共政策执行失控表现。

(七)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标准问题

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包括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评价标准化三大部分,标准化街道、标准化社区、标准化行政村的建设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实施的重要体现,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但是,数字化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或过于笼统,或过于片面,并很少关注实际情况而将所谓的“标准”应用于全部市区,最后助长了相关部门的弄虚作假行为,以致得不偿失。

(八)城市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分割且方法单一

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受传统的部门职能分割管理影响,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依然分割明显、不成系统,互联机制缺失。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单一、评估方法不科学,也使得绩效评估结果可信度不高。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未很好结合,采取“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忽视了评估的持续性。(九)城市公共部门效能问责机制不健全每当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公布后,各部门都“优秀”,市民逐渐失去关注积极性,数字化城市管理也因此失去了最重要的外部监督,而这些绩效评估结果用于内部评比或人员升迁,也会带来内部人员工作积极性丧失和部门间关系不和谐,造成绩效评估作用不明显。其原因之一是与之配套的效能问责机制不健全,各公共部门没有足够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发展动力自然性不足。

二、从公共管理角度提出数字化城市管理对策

(一)城市公共组织要完善职责划分以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城市公共组织不仅要革除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传统弊病,还要完善组织自身职能职责划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从数字化城市政府组织着手,完善城市政府组织性质和职能,推进组织管理层级扁平化,完善对外服务窗口,提高组织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法赋予非政府组织职能职责,对其加强管理和监督。

(二)理顺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志愿者管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城市公共组织应引导志愿者组织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适当划分和合理运用管理型、日常型和项目型志愿者。城市公共组织要明确志愿者招募的前提和志愿者的定位,给予平等承诺,实行公开招募、择优录用,开展必要的教育与培训,切实给予指导和协助,及时记录,适时鼓励和合理重用,提供必要经费,开展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估。将志愿者及其组织相关信息纳入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切实理顺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志愿者管理。

(三)城市公共组织要增强服务管理意识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从城市居民出发,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服务需求和产品需求。市民满意是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服务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市民需求为中心的理念外化,即以市民接受服务管理的价值感受为核心导向,以接受市民评价为核心导向。因此,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要再增强服务管理意识、再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搞好内外服务管理,确立核心服务管理战略、服务管理提升战略、服务管理价格战略和服务管理品牌战略。

(四)加大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信息不对称治理力度

为防止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失效,必须在原始治理基础上加大治理力度。要深刻转变数字化城市政府信息观念,加大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及其人员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意识的培养力度,切实打造责任型城市政府。要继续优化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职能结构,健全机构信息化工作环境,完善数字化城市信息化建设,保证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科学严谨地制定和执行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政策沟通的制度化建设,拓宽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信息公开的渠道,强化城市公共组织与市民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五)强化市民参与意识的培养,促进市民参与质量的提高

数字化城市管理在传统城市管理的基础上,需要继续强化市民公众对公共政策过程参与意识的培养,引导市民公众参与意向。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组织的可行措施和适宜政策,让市民公众觉得参与有意义、有作用,不断自我提高参与积极性,实现市民公众公共政策过程参与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数字化城市公共组织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引进各种监督,逐步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政策过程中市民公众参与质量的切实提高。

(六)严防城市公共政策执行失控,加大公共政策过程执行力度

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过程中,需要完善和优化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执行体系,改善和优化公共管理体制,从而矫正数字化城市公共政策执行失控。加强城市公共政策体系的组织建设,减少城市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的组织结构层级,推动扁平化、网络化和政策程序简化进程,理顺城市公共政策执行机构组织内部及其与其他组织机构的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公务员制度和公务体系,加强对城市公共政策执行者的职业伦理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城市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综合素质。

(七)全面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实际运行中,需要全面完善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在原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数字化城市管理实际,汇集各方面人员参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业绩指标、能力指标和工作指标分类,把过于笼统或过于片面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合理合法地逐步进行补充、调整或删改,并将完善结果公之于众,接受市民和媒体监督。

(八)加快城市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整合与规范

在数字化城市公共部门职能重组的基础上,加快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整合,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实现对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绩效的集体评估,提高各公共部门的服务管理质量,促进各公共部门的共同发展。规范和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方法,实现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科学把握时间因素对绩效的影响,避免“运动式”、“评比式”、“突击式”评估,努力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的持续性评估。

(九)建立健全城市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配套的效能问责机制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建成或在建中的诸多城市,都在努力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与监察部门效能问责、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年度评先评优、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可见,要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结果可信度持续提高的目标,途径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数字化城市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配套的效能问责机制。在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处置不及时、问题反复发生多、市民反应强烈的公共部门,监督指挥中心或上级监察部门有权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效能问责,促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质量持续稳定提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贵洪 陈笑媛 单位:贵州大学

第六篇

一、公共管理工作现状

由以上的分析来对比我国现在的公众参与机制,就发现了一些简单地问题。首先就是我国刚刚步入小康社会,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政治参与的觉悟也不高。忙于生计也就没有心思关心政治。我国不断地推进国民教育,但是效果还没有体现,所以说很多时候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就比较低。现在虽然不断地延伸公共参与管理的渠道,但是实际效果都不明显。现在我国的公用管理中主要还是这样几个特点:公众参与机制还是政治制度的延伸;还是党政政策的延伸;还只是流于表面的听证制度的延伸。往往都是信息不对称,真正的公众参与渠道还是比较的单一,制度还是不完善,组织性也不够强。

二、公共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1、建立真正的公共参与制度。主要就是要依托我国现行的一些政治制度,来建设公众参与的制度。现在的公众参与制度主要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等。但是这些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还不够完善。公共管理制度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建立,必须要遵守宪法,也必须要保证公平,这样才能保证公众的平等参与。也才是公众参与制度建立的意义所在。还要在道德的基础上兼顾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风俗和人文环境。

2、规范公共参与的程序。明确“公共”参与中,参与的主体对象。做好概念上的明确,不仅仅是个人,还有一些企业,地方代表,民间组织,都叫做公众,都是公众的一部分。还有就是要明确参与的步骤,需要按步骤参与,要把参与的步骤公之于众。要让公众参与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最后就是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要真正的利用上我们的现在媒体,运用网络,运用好我们的人大代表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建设管理。

3、要强化主人公意识,要在公共教育中,国民教育中强化主人公意识的教育。不断的推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断的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让公众有余力能够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让公众参与机制能够真正的在一种人人参与的状态下发展,改进。

三、公共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公共管理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主要要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1、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领导协调机制。要克服体制、条块上的障碍,形成长效管理的合力,有必要按照“三级管理”的原则。

2、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和配合机制。唤起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使群众从“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主动关心和参与城市管理。

3、建立和完善群众遵守和监督机制。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多种媒体、多层次、多方位对法律法规的广泛宣传,增强市民的都市意识和法制意识。

4、拓展执法参与主体的范围,是培育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提供公民政治参与机会,实现政府与民众互动共管的有效方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我国的公共管理现状的分析,还有我国的公共管理工作和国际先进国家区别的分析,就是想展现一个真实的公共管理现状。本文抛砖引玉,希望通过就现在公共参与的公共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公共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最后就是需要来完善我们的公共管理制度,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公共管理能力。只有真正的管理好了城市,管理好了国家,整个社会才会朝着一个光明健康的方向去发展。所以需要每一个人都在公共管理工作中起作用,公共参与机制才算是彻底的发挥作用,这还需要更多的去努力。

作者:刘倩 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第七篇

一、公共管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结构特点

公共管理是一种能够集思广益的模式,能够更好的实现民主协商。和谐社会需要跟多的民主,当今社会,民主也被社会广泛的关注,也是政治发展的最终方向,各国在政治的发展中也十分注重民主的实现。民主协商的定义已经非常明确,就是倡导一种公平的决策,公民能够充分参与,并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民主协商是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能够实现民主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占据了中心地位,能够很好的解决民众之间的一些矛盾。基于民主协商能够让民众参与的行政管理中,能够促进行政机关跟民众之间的交流,在相互的沟通中就能够实现利益的平衡。不过民主协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还是其中的某些因素占据了主导:首先对于多元化、多层次管理模式的追求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是占据中心地位的,能够满足社会各方利益,能够反映社会各方思想的一些机制是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不过这种建设是基于协商的前提,在协商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时候,这无疑成为了一种专制,就会造成利益的倾斜,可能社会上的某一层次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相反必有损失的群体,这样来说就是对和谐社会最大的打击。在进行社会利益的平衡过程中,应该在保证均衡的前提下,尽量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就需要公民在决策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多个方面的沟通才能够实现利益的均衡。民主协商最重要的还是给公民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在公共决策之中体现,行政机关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也能够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这种协商性是保证各方利益均衡,并朝着共赢方向发展的关键因素。其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是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主要是体现在了社会上的多元,以往的行政管理只能是行政机关的工作,公共管理融合了社会上的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都有可能发挥行政主体的作用,这样来说也十分的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在这种多元化方向主导作用下,克服了单一化的决策机制,能够让行政机关积极的跟下层接近,能够充分的考虑到社会公众的需求,对于行政机关的改革也是一种巨大的促进。再次,以往的代议制虽然科学,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公共管理产生以后,这种尴尬就会被消除,公共权利也很好的被社会公众所掌握。

二、公共管理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功能与意义

在我国的发展中,逐渐的认识到了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公共管理也不断的发展,在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提供了一系列的标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参照物之一。公共管理方面的建设要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加快我们的和谐社会进程,也能够让公共管理在发展中适应我国的情况,公共管理的发展对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和谐社会一直倡导社会权利的多元化,而公共管理恰好满足了这一点。多元共生的原则是在公共管理中能够体现,主要是一种社会之间的相互包容、社会管理的开放性发展以及价值取向的多维性考虑,这样能够体现在和谐社会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价值观,人际关系也会变得和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自然态势,从和谐的本意来看,就是一种协商合作以及平等融洽的思想,在公共管理的多元化主导下,能够实现一种和而不同,同而不合的社会价值观,真正的实现一种协调合作。这样来说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和谐价值观。

第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一种权力向权利的过度。以往的权力掌握在行政机关的手中,真正起作用的是行政机关的权力,公民的权利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从而影响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从另一个角度说,行政机关的权力往往能够影响到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利益的追求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行政权力能够干预社会利益,对于个人利益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公民的权利就不能有一个好的保证,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美国著名的法学家德沃金在进行这方面的论述时,直接对公民的权利保证做出了呼吁,喊出了‘认真对待权利’”的口号。从一般的认知中能够知道,只要对人的权利进行有效的维护,才能够实现法治社会的建立,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所谓的人权就指的这个方向。在进行公共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实现人权的维护,要对人们的正当利益进行充分的保护,而权力所要进行干预的也是对公民权利的维护,而不能够本末倒置,反而拿权力来威胁权利。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应该要对行政权力实现规范,但是也不能够完全的消除行政权力,要把行政权力用到保护公民的权利上来。随着公共管理的不断创新改革,国家的权力也就渐渐的走到社会中去,能够被公民使用,并且能够维护公民的权利,公民的相关权利也会被重视起来。公民在进行相关的公共决策的时候,就能够跟行政机关行政一种对等的地位,能够平等的沟通,而不是你上我下的状态,公民对自身的权利也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并加强了社会责任,公民责任意识加强之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事半功倍。最重要的是公共管理能够广泛的反映公民的需求,这种权力变成权利的过程,对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以公共管理为基本前提的。

三、和谐社会中公告管理基础建设要加大重视度

公共管理过程中怎么能够保证设施完善、具有严格的监督法律作为指导,怎样保证机制运转健全,怎么将公民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合作提升上去,同时能够保证在这样的状态下双方都是保持共同发展的意识,以及能够不断的将适应能力提升上去,对于公共管理过程中行政机关和公民之间的职能需要怎样的进行提升,保证效率能够不断地提升。想要做到这上面所需这些点,确保和谐社会构建过程完整顺利,可以通过下面几点进行完善:

第一:行政机关所具有的转变行政职能要严格的实施,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需要行政工具很好的适应,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公共管理基础。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以及基础就是行政职能配置的科学性以及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同时能够保证因地制宜的使用行政治理工具。行政机关在面对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不单单需要处理的是社会整合有效性,但同时所需要达到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的情况下所需要的面对的是社会不断地改变以及发展,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协调的首要任务。在一定方面上说,行政机关是构架和谐社会的主要的实施者,行政机关行政职能以及相应的治理工具都是和谐社会构架过程中的最大的因素。和谐社会构架是需要根据社会发展以及改变所构建的。原本的传统形式下制约模式或者使用方式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都需要改变的,需要将行政机关职能转变为治理工具,需要将原本传统思想上的观念以及行为都有着改变,打破以往万能误区。需要将机关所具备的责任行政转化为服务行政以及开放式的行政管理,将行权行政改变为责任行政管理,传统形式的行政机关所实施的全方面的管理方式也是需要改变的。公共管理的发展是离不开的行政机关部门的,需要整个部门之间与公民参加合作意识,是的社会更加公正、社会融入民主法治等相关理念,对于人们行为能够有所约束。这样就需要行政机关与公民等社会主体之间沟通要加强、合作交流也要增加,通过共同参与方式,使用的协商的方式进行,这样能够使得和谐社会构建深度得到提升。

第二:公民社会形势要扩大,公民能够参与到公共事务以及政治生活的范围需要不断地扩大,这样的情况下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以及自觉性都会有所增加。公民自愿合作以及行政自觉性是公共管理实施的基础点。要是没有的公民参与,那么就不能组建起完善的公民社会,那样就不能具有公共管理方式。这样的情况就很好说明,公共管理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或者是行政机关为基础的,而是以公民或者是公民社会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是和谐社会的需要,也就是说公民社会发展是离不开,民众的参与的。在很早以前亚里士多德就这样说过,人政治能力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就人的本质来说,政治因素影响着每一个人。公共管理过程中公民实施政治权利是他们的职能,也就是说这点需要通过人为基本点所进行的,同时这点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最近点。所以说,社会全体成员是整体社会构建的主体,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在其中,社会成员需要表现出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为宏伟的事业做准备。同时人们参与政治热情也是会随着公民权利观念以及政治参与意识增加很变强,人们会通过政治方式将自己所需要的表达的愿望以及意图展示出来。

第三:公民诉求以及社会问题解决相关途径需要建立有效机制。所以说,第一步就是要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但是要明确稳定不同于和谐,社会稳定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控制方式所取得,但是需要保证的是社会和谐需要通过社会内外不同因素所融合发展的。单纯的外部压力不能稳定与内在的和谐,社会和谐已经高于社会稳定的状况以及结构姿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是公民诉求途径以及社会问题形态解决的有效机制。要是对于不同形态下的不同群众所面对问题解决没有有效机制的情况下,那么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冲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严重的情况下对于社会都会出现动荡的情况。社会不稳定对于国家利益有着直接的损害,同时对于各个阶层所具备的利益以及愿望也有着一定的差别,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得民众有一个可以能够诉求的途径以及管道,对于不同层次的居民或者是不同的群体能够保证其愿望上下传达,部门和民众之间能够很好的沟通。对于公民诉求途径以及社会问题解决的机制建立应当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作为基础实施点,这样才能保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完善组建,通过对于上述问题的完善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目标。

作者:叶文燕 单位: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第八篇

1、在公共管理下的档案管理方法

在公共管理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来看待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从档案管理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以促进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医院发展的要求。二是在工作理念上。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以医院医护人员为中心的。因而,在档案管理工作理念上,既要兼顾效率又要兼顾公平。所谓效率,是指在提高档案管理速度的同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以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获得最大的效益。而公平则是指对待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要坚持平等、自由的原则,让医院中的每位医护人员都享有平等的使用档案的权利。

2、在公共管理下的档案管理范式

档案管理范式是指进行档案管理的一种模式,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医院档案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范式可供参考:

2.1 文档集成式

文档集成式档案管理是将文档管理通过集成化的技术形成系统的管理范式,并运用系统的管理模式对医院档案进行管理。文档集成式档案管理的核心是各文档管理过程之间的协调性。目前,医院文档管理多是由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分开负责的,其中文书部门主要负责文件管理部分,而档案部门则主要负责档案管理部分,两个部门独立工作,使文档的完整性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而文档集成式管理则能够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统一到一个系统当中,从而保证了文件档案的完整性和开放性。

2.2 资源管理式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档案,档案管理也逐渐倾向于信息档案管理。因此,大力开发信息资源,对于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转向信息资源的方向,将信息资源体系作为医院档案管理的基础。

2.3 公众参与式

在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应逐渐向公平、公开的方向发展,作为档案管理服务对象的社会公众也应参与到档案管理当中。公众的参与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开放性的具体体现。公众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价;二是帮助解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以不断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3、结语

为了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大胆地对医院档案管理范式进行改革,并在公共管理视角下建立起全新的档案管理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档案管理服务的要求,推动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赵会颖 何晖 单位: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