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与共产党依法执政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公共管理与共产党依法执政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公共管理与共产党依法执政综述

一、“新公共管理”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变化,更包含着执政理念的变化

“新公共管理”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变化,更包含着执政理念的变化。其主要涵义是在公共管理中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竞争和市场导向。“新公共管理”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的范围,它关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而不只是管理者本身;它重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但政府不再被认为是唯一的管理主体;它本质上仍然是统治手段,但却强调政府与民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等等。这种“新公共管理”叫做“治理”。联合国属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对这个概念作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克服传统公共行政带来的种种弊端,节约公共行政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使民众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参与。达到这一目标的治理,就是“良好的治理”,科学有效的治理。这就引出了与治理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善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政府与公民共同对公共生活实施管理,国家(政府)与公民有着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构成善治有许多要素,它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对政党政治的冲击,意味着对政党执政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要求。总之可见,“治理革命”引起的政治变革,要求政府有更强的责任心,要求执政党担负起更多的责任,这是执政党必须正视的现实。

二、“新公共管理”既向执政的共产党提出了挑战,同时又为之提供了政治进步的机遇

具体到中国共产党,则有它的特殊性。中国是一个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因此,改革的任务是双重的。一方面,我们仍然肩负着由传统的反映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向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过渡的任务。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政府管理。另一方面,在新公共管理的浪潮下,我们又不能落后于时代的潮流,而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推进现代治理。现代治理是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改革。就是说,既要走向法治化的政府管理,还要从传统的法治化的政府管理走向更现代化的“善治”。所以,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改革,而是两个改革。双重的改革任务集于一身,使执政党的责任格外重大。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建立规范的法治化的行政管理,同时要关注并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改革;不仅要在整个改革进程中起领导作用,而且要根据改革的要求对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没有充分的准备,是难当此任的。具体说来,我们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对改革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设计:首先,善治的核心是权力主体的多元化。这意味着,不但执政党应当把属于政府的权力归还给政府,而且政府也应当逐步把过去属于政府、而现在由其他非权力主体来行使更合适的权力还给人民。执政党的责任在于,应该对这个过程进行科学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走在前列,有效地控制这个过程。其次,善治意味着进一步的民主化。它进一步确立和强化民众对权力的所有者身份,政党只是民众利益的代表,是受民众委托掌握权力的政治工具。在执政问题上要更多地依据人民的评判,而不只是依据党的性质规定来不断使自己的行为科学化,以此来获得和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再次,善治意味着处理好政府管理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强化政治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就是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作为被服务者的公民,当然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优质的服务。而作为管理者的政府,就必须权衡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而不能不计成本,不讲服务质量,那样只会损害政府的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机构臃肿,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无人负责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等现象,往往会引起公众的不满和质疑。

三、结语

所以,如果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体现不出成本和效益的良好组合,实际上受影响的是党执政的合法性。“新公共管理”既向执政的共产党提出了挑战,同时又为之提供了政治进步的机遇。政党改革是政党顺应潮流之举,有规律可循,看来是没有疑问的,也是值得研究的。

作者:黄胜海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