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公共管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会管理视角下公共管理论文
一、明确管理职能,细致分工
1.加强公民参与,推进警民共治
依法推进公民参与行政制度,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行政管理中,以表达自己的合法诉求,从而进一步影响政府的行政决策制度。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建立起多样化的公民参与社会治安渠道,不仅有助于有效维护社会的治安稳定,更能建立起更加具有服务意识的公安机关。此外,公民建立起的诸如社区保安队、联防巡逻队等组织更能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治安功能和职责,能有效缓解治安管理过程中的责任推诿乱象。
2.构建新时期的管理格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各种新时期社会矛盾也层出不穷,公安机关明确自身的管理的职能地位,依法进行社会管理不仅能有效维持社会治安,更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带来新鲜空气、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是社会生活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形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可避免。要进一步对社会治安问题进行管理,不仅要依靠公安机关的行政权力,更应依靠人民群众的群策群力,实行综合治理。善于挖掘和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吸引公民参与其中,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授权基层,将基层保安员纳入到公安管理工作中,深入开展“大调解”工作,使公安工作真正成为全党、全民参与的大工程。
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为了切实维护我国的社会治安,加快推进文职制度的步伐,做到将有限警力投入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我国的《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职位实行聘任制,这一制度的实行,不仅在社会管理工作中切实引入了竞争机制,更打破了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期垄断,让许多私营企业或者部门参与到了公共服务之中,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不断强化和提高了我国的社会管理质量与效率。通过市场机制的引进与转变,公安部门只需要通过对具有相应资格的企业进行监督,就可以达到对社会管理的最大化。同时,这些私营企业又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警力不足的问题,使得节约下来的警力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在对案件的侦破和执勤前线上。
研究生公共管理论文
一、我国医院护理绩效考评机制的现状分析
1.1当前我国护理绩效考评机制的基本内容
在我国,医院护士的工作任务与方式是多样化的,所涉及的人员与部门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护理工作的绩效考评应该注意考评的多元化与多样化。当前,我国护理绩效考评主要包括对护士长的考评以及对护士的考评两个层面,对护士长的考评包括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德”主要是指敬业态度与敬业精神;“能”主要是指组织领导协调能力,带动组织提升绩效的能力;“勤”是指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是指对工作勤奋的程度;“绩”就是指最终的绩效,即考评最主要的内容;对于护理人员的考评主要包括工作质量、知识与技能、工作责任心与主动性、集体合作能力与态度、工作的服务意识等。质量是指工作在数量与效果;知识技能是指岗位专业工作的水平与能力;责任心是指敬业精神与工作态度;合作能力是指与同事间合作相处的能力;服务意识是指对于病人的服务态度。虽然不同部门的护理工作有所差异,其绩效评价指标制定的分值与重点也有所差别,但是以上几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有的部门考核内容包括病人的直接护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个人专业成长以及职业道德4个方面;有的考核内容包括医德医风、业务能力、工作量、夜班数、出勤率、继续教育学习、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病人满意度等。对护士长考核内容包括分析与判断能力、领导能力、观察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人才应用与人才培养能力、考核能力、主持会议能力、工作态度与表现、品德与健康共1O个方面。等等。绩效评价的内容分类方法与采取的具体绩效评价工具与方法是相关的。平衡计分卡(出现太突然,应该说,在所有的考评方法中,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方法就包括: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具体的指标就是按照这样四个方面来分解的。
1.2当前我国医院护理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在国外,无论在企业还是在医疗机构中已经普遍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进行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对绩效考核进行了一些尝试与实践,并且与国外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下面综合阐释它们的进展情况。目前国内医院还没有出现比较通用、权威的护理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传统考评的方法主观性强,弹性较大,考评重点在于规范化培训考核,考评结果往往与实际存在差异。目前我国护理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还停留在传统阶段,它们主要有:量化考核法,三维量化考核,秩和比法综合评价,质量、效益、效率评价法等。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考评标准趋同,不同职别与级别的护士考评标准相同,岗位关系模糊,责任不清;(2)考核指标单一,当前绩效考核已经逐渐从单一量化向综合化发展,但考核指标仍局限于任务绩效的内容,忽略相关联绩效内容,如社会、心理等,未能体现综合素质;(3)考核主体不全面,大部分为直接领导评价或院科两级评价,缺乏患者对护士的评价、医生对护士的评价及相关科室的多维度评价。总体来讲,绩效考核的信度与效度不高。对于绩效考核工作,我们护理行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医院对于绩效考核工作了解较少,都是按照传统的简单评比与检查维持对人员的管理。对于新的绩效评价理论基本上没有了解,医院管理者与护理人员的素质本身也限制了绩效考核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执行。医院的管理者缺乏进行考核体系构建的能力,同时不重视绩效考核的积极作用。医院没有建立起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不重视考核指标的修订以及总结工作,考核结论与工资等联系不够紧密;考核的主体不明确,大部分都是由科室自主进行考核,考核执行不到位,经常很长时间不去进行考核,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基层的医院中;考核的精确度极差,很难从数据上反映实际问题,导致总结时人为因素参与,进而否定数据考核结论等。这些导致考核的体系权威性受到挑战。
1.3当前影响护理人员绩效的几个因素
在绩效管理中,绩效的影响因素是制定绩效评价指标的参考依据,也是绩效的主要元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而且是变化的。当前,在护理行业不同的医院,其影响因素也就有所差别。通过对护士的问卷调查发现:护士们普遍认为缺乏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分配没有充分体现工作态度与贡献等,会对护士积极性产生不良的影响。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护理管理者对工作量考核不规范,不能产生内聚力与影响力,常会使护士感到不公平而产生消极情绪。同时,护理管理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忽视护理的过程管理与总结性评价,使得绩效评价难以发挥促进激励作用。调查还发现:不同护理岗位所面对的风险和难度均有不同,同一岗位的不同工作内容其风险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中、夜班工作难度和风险为最高。不同班次的护理人员工作绩效不一样,全日制白班护理人员绩效最好,其次是全日制晚班,而参加轮班的护理人员的绩效最差。而原有的评价体系没有体现这些工作差别,全部采用单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使得护理人员感到不公正。通过对各医院护理部门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不同的职称与年龄的护理人员,其工作绩效差别较大,工作年限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即工作时间长的护理人员工作绩效高于工作时间短的护理人员。同时,护理人员职称对护理人员工作绩效的预测力最强,为工作绩效总分的20.3%,进一步支持上述观点。?另外,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成就感及满意度,对于绩效影响非常大。对工作的倦怠感严重导致绩效偏低。而这种满意度不仅来自与护理管理人员的激励,来自于医患家属的认可以及同事的认可,而且来自于自身的职业认识与心理素质等。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绩效评价体系要真正起到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的目的,就要不失时机地结合这些影响的因素,使得评价指标更加全面客观公正,评价的指标要精细化、差别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重视过程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只有通过综合评价体系,才能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成就感与满意度,有力地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
财务会计视角下新公共管理论文
一、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新公共管理运动是20世纪70世代,兴盛于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的一场大范围且影响力很深远的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着眼于建立高效、优质的政府,倡导政府功能定位和输出的市场化取向。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先进的管理理论,提出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服务理念应用到公共管理部门,这项运动促使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府会计进行改革,能够有效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提高财政透明度,能够将政府的财务情况更全面地反映给公众,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政府财务风险,使得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监督国有财产。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更加关注公共服务的效率、效益和质量结果,包括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相互竞争的环境、重新设定生产力目标;增强国家对公共资源的分配及合理利用能力,有效使用社会公共资源;分权经营管理环境取代了高度集中、分级制的组织机构,使得资源分配和服务提供决策更贴近基层,并为客户和其他利益机构的意见反馈提供更多的空间;通过灵活的分析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来反映政府管理的成绩。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引导下,政府将能够更加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环境变化、利益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是官僚组织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出现对旧的管理理论提出了严峻挑战。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即“理性人”和“私人管理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假设前提。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所有活动于市场的人都是“理性人”,每个人都是自私的,都希望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这意味着政府放权给“无形的手”,政府的职能从“划桨”转变成“掌舵”,并将政府的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新公共管理理论借鉴了许多先进私营管理方法,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尽管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组织结构有所不同,但是有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是通用的。如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放、目标管理等好的管理方法都能完全应用到公共部门中。新公共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也遭遇到了质疑,但是它也在不断被证明将是行政管理发展改革的目标。它通过推进改革管理的多元化,为政府做出公共选择提供了向导。因此,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需要政府会计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政府职能需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市场化政府”“政府”,这就需要政府会计进行深入改革,把国有产权管理职能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分开,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大社会公众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提高和均衡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第二,政府会计改革是政务公开的需要。随着国家出台各种政务公开政策,这就要求政府公开政务信息和公共部门账户,为了使公众得到重要的基础性数据,就要求政府提高财政透明度,更加全面地核算和披露政府资产、负债资产等相关信息。第三,提升政府绩效需要政府会计的支撑。政府绩效是政府在社会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管理能力,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政府绩效(政治绩效、社会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但是政府绩效的评估是一件不易的事,目前的收付制核算基础很难对政府绩效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这就要求提升政府会计评估体系。
二、文献综述与评价
基于财政透明度的政府会计改革,Ferejohn(1999)构建了财政透明度分析框架。他认为政治家的徇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着财政透明度的提高而减少。王满仓等(2005)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财政透明度的内涵,认为财政透明化是提高政府治理的关键所在,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对于政府治理效率的改善有着积极性影响。程晓佳(2004)分析了IMF颁布的《财政透明度》的基本要求,并分析了它对我国政府会计范围、财务报告内容、政府会计基础、预算信息、会计要素、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影响,得出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是提高财政透明度的重要途径。B.J.Reed和JohnW.Swain(1996)指出,国家政治经济环境、法律法规、政府会计、组织安排制是公共治理的根基。基于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政府会计改革,李建发(2001)指出,政府会计的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发生制代替收付实现制,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可先实行修正的现金制度,待条件成熟后过渡到权责发生制。2010年12月31日财政部下发了《2010年度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的通知,要求北京、天津、湖南等地区试编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报告,明确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要素以及各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编制披露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信息的综合政府财务报告。AnderwLikierman(1998)指出: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较之前会有更多的机会关注投入产出,这样可以提高政府绩效,优化政府服务质量。TonyDale和GrahamScott、IanBal(l1997)指出,政府会计改革需要在一个政府会计框架和积极健康的环境下进行,这样引入权责发生制才有可能是成功的。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建立政府会计体系方面,陈继萍(2011)指出,我国的政府会计是“预算会计—财务会计”的双轨制系统,前者和后者的服务目标不同,应该各司其职,但在政府会计和公共管理的整个层面,需要协同发展,互为支持,将预算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信息有效整合,以满足政府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彭宇田(2012)指出,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的政府会计改革,目前的会计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政府会计定位不准、财务报表体系落后等,所以,必须按新公共管理的要求,从政府会计目标、会计主体、会计核算基础和财务报告体系等方面对政府会计进行重新构建。基于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方面,Zimmerman,J.L(1977)指出政府会计采取基金会计的形式而不是进行改革是因为作为理性的最大化者,影响基金会计选择程序的利益集团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和供给取决于他们受到的激励因素,并提供了一个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理论模型。Ingram(1984)指出,英国州政府的财务信息披露的数量取决于利益集团受到监督激励的大小,选民与政府官员的信息需求情况对州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程度的影响更强。通过分析国内外政府会计改革的参考文献,最后决定从新公共管理视角进行研究。但总体上说,我国关于政府会计改革方面的文献数量不多,而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更是少之又少,且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平台。基于此,本文从新公共管理视角出发建立相关可行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为我国未来的政府会计改革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三、我国现行政府会计缺陷分析
虽然我国一直在不断完善政府会计体系,但时至今日仍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政府会计管理系统,而且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体系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如果不加紧建立政府会计改革路径,在某种程度上将阻碍政府职能的发挥,使社会公众对政府失去信心。目前本国政府会计存在的缺陷有:首先,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缺乏统一标准。现行的政府会计包括预算会计、事业会计和行政会计,但是这三个会计体系是相对独立的,并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和会计科目且各自的监督范围也不同,这就造就了各自为政的局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其次,政府的财务报告重点强调预算,不能完整反映整个政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披露的信息不完整,无法给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也无法让公众了解政府绩效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再次,核算内容不够全面。政府接受公众所托,集中公众的资金,代表公众管理公共物品,分配公共资源,帮人民管理公共物品、国有资产、债务和所有权益。但是目前的政府会计核算的内容只能反映财政的收支情况,不能反映政府的负债情况,不利于公众对政府财政风险的了解和监督,这完全不能满足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公开资金状况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最后,核算基础存在明显弊端。在政府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下,政府会计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当期收入和支出的依据,在这种记账基础下,财政支出只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使政府的这部分债务成为“隐性债务”。而且传统的收付实现制无法反映存量资产、无法对政府绩效和财政风险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这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无形的隐患和危机。
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路径的构建
社会需求视角下公共管理论文
一、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
1.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建国以来,基于政府管制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和取消,甚至课程学科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经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批准的专业目录,统一教学方案、统一教学计划和统一专业教材开展教学工作,招生和分配也由国家统一进行,形成了一统性、单一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实施通识教育、英才教育,进行专业调整、管理权限下放、就业市场化等,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秉承传统的单一性培养模式。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几个显著特点:培养目标偏重于政府部门的人才需要,但对广义的公共部门的人才诉求重视不够;教学内容偏重于政府管理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不同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偏重于政治理论水平、行政素养的培养,忽视管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公共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偏差,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2.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笼统、不明确。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体现复合能力,且目标明确的层级就业模式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就业预期不明确。课程设置范围和主题宽泛,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课程大量设置,学生就业方向模糊,甚至产生专业合法性危机或认同危机。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学了往哪去,用人单位也不知道毕业生能干什么,学生对未来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培养方向偏失,培养模式根基不足。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重官员、领导等官僚型人才培养,而缺乏服务基层大众等事务型、服务型人才培养。这种严重滞后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偏失。同时,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了当代社会人才选择的专业性、市场性和实用性,培养模式根基不牢靠。第三,专业进入壁垒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培养模式优势缺乏。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进入经济工商管理法律等领域时,时间成本和智力投资比较高,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工作;即使是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的数量和人数也更倾向于经济、会计、计算机、法律和中文等,确切针对公共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不多。借用迈克尔•波特的壁垒分析框架,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生存现状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该专业很难显示出核心竞争力,这也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优势的欠缺。第四,课程设计结构不合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一般性公共管理通识教育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加强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但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相当少。即使是设计的学生能力考核方式与组织,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依然薄弱。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实践探索
早在2004年,周口师范学院就尝试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实践。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如山东农业大学)尝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改革实践,并初步形成了基于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以“近期求就业,远期求发展”为培养原则,侧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实务型人才和跨专业结合型人才的公共管理专业分类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分类培养较好地适应了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差异性增大的趋势,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职业发展的规律。
同城化公共管理论文
1珠澳同城化的内涵
1.1珠澳同城化的提出
珠海是中国南部的一颗明珠,澳门则是中国南疆的莲花宝地。自古以来,珠海与澳门就是陆地紧邻,山水相连,同根同祖,一脉相承,联系紧密。1978年,澳门商人曹光彪首先在珠海兴办了全国第一家补偿贸易企业——香洲毛纺厂。2003年12月9日,珠澳跨境工业区在澳门青洲正式奠基,更促进了珠澳两地经贸交流与合作。而今天两地从关闸、拱北两口岸扩建,通关政策逐步电子化、便利化,到治安、交通、供水、粮副食品的供应,每一领域、每一项目,合作更为紧密。2008年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颁布,明确了珠三角地区未来的五大战略,也为珠澳未来的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港珠澳大桥确实兴建引发了热议,澳门日报于2008年3月6日在报道中提到“港澳深珠率先实现经济一体化、生活‘同城化’”概念。当年11月中国科学院邹德慈院长做为学界首个“同城化”建议者,就两地的城市规划提出“同城化”建议和思考也见诸报端。2009年4月,珠海、澳门两地政府发表声明指出:“珠澳共城化”势在必行。通过加快基建对接、通关便利、产业合作、服务一体,共同推进珠澳共城化进程。2009年6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决定把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为推进横琴开发,加速珠澳紧密合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在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珠澳同城化在希望声中起步!
1.2珠澳同城化的内涵
首先,珠澳同城化不是政治架构及行政区划的同城化,并非指两地融合成为单一城市。而是指在“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以及粤港澳更紧密合作的前提及原则下,从整个基础设施、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协调与合作。其次,珠澳同城化也不等于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同一化”,而是以存量资源,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各方面功能,增强辐射力与竞争力,更有力地造福于两地居民。再次,珠澳同城化也不等于产业发展的同质化和同构化,而主要是实施错位发展或者说是错位竞争,实现优势产业、分工合作、产品生产、高端服务、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差异化,结果就是要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主业突出的产业创新模式,合作双方获得双赢的结局。而且事实上,粤港澳三地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一直没有间断过。当然,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制约因素,深港、珠澳同城化的实现还有一定距离,但是可以通过推动一、基建对接,特别是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积极推进交通方面的对接;二、通关便利,通过共同加强相关口岸节点的建设和改造,积极创造更加便利的通关条件;三、产业合作,积极推进两地在观光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四、服务一体,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积极为两地居民提供一体化的社会服务[3]这四个方面的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人流、物流在两地间的便捷流动及生产要素的适当配置,提升双方的合作层面及深化不同合作项目,达致两城紧密融合,便民利民的效果。
2.珠澳同城化公共设施服务
2.1公共设施的概念
目标异化理论下公共管理论文
1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的表现分析
1.1公共管理目标被改变
公共管理目标体制能够领导社会人员履行自己的责任,规范市场,维持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的稳步前进,对于社会公共管理的目标来说是实践的理论性基础。但是,由于公共管理当中某些制度比较僵化,公共管理对于不良行为处置的方式比较单一,有关社会公共管理体制没有被合理运用,久而久之,公共管理目标就被简单化。要求过高,单单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质量的体制反而会与公共管理目标相违背,在对社会公共场所进行管理时,忽视了公共管理目标的本质要求。比如在管理市场经营活动时,由于商家没有对垃圾进行及时处理,市场管理人员除了让经营商罚款外,还取缔了他在该处进行商品贸易的权力。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人员没有认清公共管理的目标性,反而将公共管理的目标性异化了,他认为罚款是解决这件事的主要方法,殊不知在这件事中,公共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市场经营人员的环保意识,仅靠惩罚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对市场的营业活动以及经营商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所以需要灵活运用公共管理体制,促进公共管理目标完善化。
1.2公共管理目标出现偏差
公共管理目标出现偏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公共成员行为的偏差、计划执行时的偏差、经营活动的偏移。由于社会成员思想上的偏差,会逐渐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他们是公共管理当中的主要参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会对公共管理造成影响,思想以及行为上的差距会对他们的职业道德、社会观念、社会道德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公共管理的目标。计划是公共事业行使的战略性目标。由于计划来源的不同,执行者的不同以及标准的不同,这些都会对公共管理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事务就是对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所以企业的行为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目前由于企业在节制用水,环保等事务上没有处理好,企业的目标又和公共管理的目标具有一定的联系性,所以也会使公共管理的目标异化。
2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的规避
2.1增强公共管理当中的监管力度,有效避免公共管理目标异化现象
善治理念公共管理论文
一、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善治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的改革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当中,依照时间可以基本划分为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及可持续发展时期。而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政府改革,都是为了其能够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例如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加大了依法治国的力度,并且对以往繁复的政府部门进行了优化,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但是在向善治道路的发展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公共管理理念陈旧,这主要也是因为公共管理最早衍生与西方国家,而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还处于探索阶段,公共管理的唯一执行者是政府,这种观念在我国仍旧根深蒂固,因而公共管理的实现仍旧是利用政府的权威性进行干预。第二,民众难以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受到我国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行政权力仍旧过于集中,导致民主性的缺失,因此在政府单方面的管理下,其管理透明度不够,出现暗箱操作等没有公平、公正性的行为,民众也被排除在行政管理之外,这对善治的进程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第三,公民参与管理的方式较为单一,善治理念要求民众具有绝对的参与权,但是我国目前国情是社会转型时期,民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渠道不多,例如人大或者人民政协是民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途径,但是人大代表的人员数量有限,不可能充分的反应民情,因此必须拓宽渠道以让民众直接参与或者间接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当中。
二、我国政府公共管理提高善治水平的有效措施
在新时代下,善治理念对于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在未来工作中政府应该从理念的转变、政策的完善、方式的灵活并秉承公平公正原则,从而实现善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一)革新公共管理理念
时代环境的不同使得以往的管理理念必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有必要适时转变管理理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政府定位的转变:应该建立服务型的政府,这也是实现善治理念的根本前提,应该弱化政府对公共事物的干预,以亲民的服务模式替代以往权威的强效措施,政府应该将眼光放在宏观环境的掌握中,而应该给予微观层面更多的自治权,完成引导的角色转换,迎合市场经济的变化规律,使管理与其相适应;第二,摒弃官民主权思想,善治理念强调了民众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政府占有绝对的主导而民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必须要使权力多元化,政府应该明确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公民有资格参与公共管理工作中,必须消除错误的官本位思想,打破传统封建社会的思想束缚。
(二)使公共管理制度迎合善治理念
公共管理论文(共10篇)
(一)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
高校教学秘书岗位显然是公共部门的一种形式,有其运作的特殊性,将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运用于高校教秘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是高校提高自身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必然趋势。新公共管理学派的学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对“新公共管理”各有不同的观点,但其基本思想理念大体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激励。激励是新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它背后所隐含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为了达到激励目的,必须明确目标,设置业绩目标,并且注重建立和运用绩效评估体系。根据评估结果,从物质和精神上对管理人员进行奖励,从而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强调专业化管理。管理成为一项需要技能的职能,这就意味着需要对管理工作进行明确分工,确定工作范围,这样才能提升部门绩效,对所工作事务负有个人责任;同时也意味着,要选拔、聘任和培训具有专业能力的管理者,来从事这项工作。三是强调竞争机制。通过准市场的运作方式,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有效的竞争。引入竞争机制,将大大调动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缩小成本开支、提高效率、创新工作模式等目的。四是重视产出控制,即重视公共服务输出的效率和质量,以“顾客”为导向,结果成为绩效评估的指标之一。事实上,许多高校已经将新公共管理的理念运用到其管理工作中,如高校教育综合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高校职能部门管理效能、学生党支部激励机制建设等。这说明将新公共管理理念引入高校教学秘书工作,是具有一定可适用性的,它对改进教学秘书工作,提高其工作效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高校教学秘书工作存在的问题
教学秘书,顾名思义是指从事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具有辅助性质的管理人员,它是教学管理队伍中的基层工作者,具有从属性、被动性、事务性、综合性等特点。长期以来,由于高校教学秘书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人们对该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等原因,导致该项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制约着教学管理效能的提高。
(一)工作内容繁琐,职责范围不明。一方面,从工作内容来看,高校教秘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工作对象有本专科生,成人教育学生,研究生,教师等;在业务内容上,包括招生、学生注册、学籍管理、课表排定、考试、重修、补考、毕业资格审查、学位资格审查,以及教师的教学检查、科研成果统计、导师管理等。在许多高校,教秘还同时承担着学术活动、培训班等多项组织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范围界线,这大大增加着教学秘书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从领导结构来看,高校教学秘书既受学校教务机构的领导,又受所在院系教务管理负责人(比如院长、副院长或系主任等)的领导,既要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务任务,也要根据院系的要求,制定目标,完成工作。在一些缺编严重的学院,教学秘书同时兼任科研秘书、行政秘书、党务秘书、人事秘书一项或多项工作。可以说,当前高校教秘普遍存在工作内容繁琐,职责范围不明现象。
(二)工作重复性高,缺乏创新。不同于辅导员指导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不同于专任教师每个阶段各不相同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高校教学秘书每一学年,甚至每一学期的工作都具有较强的重复性。一般来说,开学时期,教秘主要工作是新生报到、学籍注册、重修、补考等;期末阶段,主要工作是考试、成绩录入、毕业生事宜、学籍异动、下学期排课等;学期内,主要处理学生成绩单打印、评奖评优、学籍证明、举办学术讲座等,年复一年,如此反复。而由于教学秘书工作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加上日常事务琐碎繁杂,往往令教学秘书身心俱疲,很难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无心于创新和改进工作效能,久而久之,便缺乏创新的动力与活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许多常年工作在该岗位的教学秘书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