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风险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自20世纪起,美国通用公司火灾、钢铁工人大罢工、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促使国外的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各领域的风险,并不断地完善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前基本属于空白。之后随着保险业的重新开办,我国学术界逐步对这一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很多高校近年来才开始在应用经济学专业开办这门课程,教学经验积累较少,很多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足,更多将注意力放在理论和数理知识上,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深奥,难以理解,因而要系统梳理对《风险管理》课程教学的认识。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确《风险管理》这门课程的定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管理与企业经营、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简言之,风险管理的实用性非常高,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发展浪潮中的各种风险,也能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譬如疾病、银行账户被盗等等各种意外。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如果仅仅将风险管理定位在纯理论的讲述,显得很有局限性。特别是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明白“如何使用”更加重要。其次,要转变教学理念,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教”,而是加入更多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各种实践教学方式的锻炼,将这些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对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财务处理等各种方式方法可以深入理解、灵活运用,真正掌握风险管理的精髓。
二、对实践教学方式的思考
1.更新教学资料,提升时效性。
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精神和物质享受,但同时,很多新的风险比如信息泄露、金融风险等也不断涌现。地震、洪水等传统风险的损失幅度也随着人们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当然人类应对风险的方法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不断扩充。因而纵观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就与实际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因为教材的编写通常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教材的选用都将面临局限性,很多新的风险管控方法和发展趋势在教材当中很难反映出来,案例选用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而在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接触、掌握更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需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扩充和更新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例如查看实时更新的媒体资料、翻阅最新的学术著作,关注风险管理领域内的动态、动向,保证知识体系可以持续更新,紧跟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步伐。
2.理论结合实例,增强趣味性。
风险管理理论体系涵盖对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价、处理等几个流程,各个环节都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其中有些内容又很容易混淆,例如风险的识别和感知,控制型和财务型的风险处理手段等,而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势,增加了学习难度,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感到枯燥和死板。因而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教学的效果,必须通过大量的案例让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加生动和形象。例如在对应的章节,加入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雷曼兄弟破产、摩托罗拉、三鹿集团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从风险的识别开始,分析风险管理的各环节,评价各种风险管理措施的使用。一方面这些案例离学生的生活并不遥远,甚至很多案例在学生身边就有发生,另外一方面,案例可以通过视频资料、数据图示、新闻报道等多种方式呈现出来,较好地将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相辅相成,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思路,增加学生的接受程度。将严肃刻板的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案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此外,教学工作也可延伸在课堂之外,例如定期举办风险管理沙龙,选取当下比较典型的案例,比如MERS、台风“灿鸿”等,采用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发表不同的观点,畅所欲言,擦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也可定期举办风险管理案例分析大赛,比赛过程中设计抢答比拼、小组参与、作品展示等多样化的环节,设置各种不同的奖项,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荣誉感。通过这样一些竞技比赛的方式,一方面锻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设计表达作品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3.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参与性。
教学不能单一地以“教”为主,更多地应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互动和参与。特别是在风险管理这门课程中,研究对象——风险比较特殊。风险无处不在、无所不在,任何一个人从出生就要面临疾病、意外等各种风险。因而风险管理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很难独立其而存在。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其中。这就为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了先天的条件。在教师对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之后,可指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地观察和分析,例如安置消防栓的原理、保险产品的设计理念等等。并在课堂上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设置不同的场合,例如一家生产化工用品的企业、住在河流下游的居民等,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岗位出发,设身处地地分析这些地方可能遭受的风险,并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措施。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搜索课程相关的新闻事件等,并在课堂上就此进行详细地分析,并鼓励其余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当中。这样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设置这样一些互动环节,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激发他们学习和思考的热情。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这些实践教学方式,改变了原本枯燥的课堂,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提高了《风险管理》课程的教学效率。当然在教学中,这些还不够,需要不断地摸索更多更有效的方式,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郭蕙兰 孙光慧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