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皮肤损伤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护理风险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源性皮肤损伤护理风险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共689例为对照组,男411例,女278例;早产儿195例,足月儿494例;胎龄28.0周~40.8周(37.5周±2.5周)。2013年7月—2013年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法期间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929例为观察组,男516例,女413例;早产儿247例,足月儿682例;胎龄27.8周~41.0周(37.7周±3.3周)。疾病种类包括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败血症、低血糖、新生儿贫血、胎粪吸入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足月小样儿、气胸、脓疱疮、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腹泻、新生儿硬肿症。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疾病种类及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科室已有的护理规范对住院新生儿实施皮肤护理。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实施方法如下: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分析新生儿科常见医源性皮肤损伤及发生原因,制定风险管理程序及防范措施。

1.2.1常见医源性皮肤损伤原因

①划伤:患儿指甲抓伤;护士剃头时不慎割伤头皮;输液针头从肝素帽牵拉掉下,划伤皮肤等。②压伤:留置针、肝素帽、导管对皮肤造成压伤;遗留的针帽及不正确应用棉签压迫止血等引起的皮肤损伤;无创辅助通气时对鼻中隔的压伤;气管插管固定不恰当,造成口角皮肤压伤等。③擦伤:患儿在蓝光箱及暖箱时,四肢摩擦引起骨突处皮肤破损等。④粘贴伤:取敷贴和固定用胶布及电极片时引起的皮肤损伤;粘贴敷料方法不正确,导致张力性损伤等。⑤药物渗漏:新生儿血管较细,血管壁较薄,静脉位置较浅,当输入一些刺激性较强药物或长期输液且观察不及时造成药物渗漏损伤皮肤。⑥皮肤感染损伤:沐浴时穿刺处浸湿;留置针保留时间过长;患儿呕吐后未及时清洁皮肤。⑦烫伤:仪器设备故障;蓝光箱、辐射台肤温探头脱落;沐浴时水温过高导致烫伤。

1.2.2防范措施

①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培训,学习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增强责任心,操作动作轻柔,提高人文关爱。②改进护理方法及流程,如皮肤裸露的患儿戴棉布手足套保护;体重大于3000g或活动度较大的患儿足端放置长条形软布垫;规范胶布及敷贴等的使用,尽量减少粘贴时间及范围,撕取时动作轻柔,用生理盐水或润肤油,边浸湿边撕取;为减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敷料撕取时造成的损伤,将PICC敷料常规更换时间定为1周1次;极低及超低体重儿尽量使用水胶体敷料;妥善固定各种导管、监护线等,紧贴皮肤时予适当衬垫。③加强输液操作管理。认真评估、选择合适的部位及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针柄处根据情况用小棉球衬垫,禁止覆盖穿刺点;输液针柄用条形胶布交叉固定于肝素帽上;输注特殊药物时有明确的床头标识,15min~30min观察1次,做到“一看二摸三对比”,如有渗漏及时报告,根据药物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法;沐浴时使用一次性手套保护留置针;需长期输入强刺激性药物的病人选用PICC。④维持仪器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建立“日常设备检查维修记录本”,统一“设备故障”及“运转良好”等标识,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1.2.3观察指标和评估

观察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发生皮肤压伤、划伤、粘贴伤、擦伤、药物渗漏所致损伤、皮肤感染损伤、烫伤共7项指标。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儿皮肤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记录住院期间皮肤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填写专用交接班本。风险管理小组每日检查,定期总结。

1.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新生儿表皮角化层薄,易于脱皮,表皮与真皮之间基底膜的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基底膜细嫩而疏松,皮肤屏障作用弱,当受外界不良刺激作用后易导致皮肤损害。肖晓玲等报告15所医院新生儿病区护理不良事件构成中皮肤损伤占首位,达到42.51%。随着我国法制的健全及法律知识的普及,病人群体维权意识的增强,由皮肤问题引发的医患纠纷近年来也屡见报告。护理风险管理是从前瞻性管理的角度控制护理不安全因素,起到预防为主、消除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13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压伤及划伤的发生较对照组下降显著。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对各个环节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可明显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并降低由此造成的感染风险。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风险意识及预见性护理能力。预见性护理程序是护士有目标的、有预见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最优质服务的科学工作方法。风险管理将对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变为事前预防,使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风险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护士从保证“病人安全”角度出发,主动学习,不断探索,增强了对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认识及对病人皮肤保护的责任心;学会了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患儿皮肤进行评估,针对个体特点实施预见性、个性化的皮肤护理措施;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效果进行监督、评价,定期总结经验教训,达到不断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和能力的目的。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护士可以按照规范的流程执行护理措施,降低了护士工作能力差异所导致的护理风险,有利于护理队伍的成长。

作者:何敏 单位:四川省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