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境外项目风险管理的完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现行境外审计体制的欠缺,制约了审计项目的广泛开展
现行的管理体制机制与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实际要求还有不相符之处,限制了审计领域的拓展。一是境外项目风险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和投标阶段,从长远角度看,境外项目要发展,必须要提高市场研究和竞标能力,审计在该领域的及时跟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境外项目审计机构的临时性、项目实施的短暂性,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审计查证的深度和力度,使审计人员对境外项目实施的了解程度不够,无法全面、完整地揭示境外项目风险管理的整体情况,无法从问题根源、更高层次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三是境外项目的取得、管理和实施,没有形成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运作模式,很容易造成被审计对象主体不清晰,审计需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弱,对审计工作的理解和配合程度良莠不齐。
2.境外风险及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审计效果
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不仅是受境外审计开展时间短的影响,还存在一些深层次原因。首先,境外项目实施的背景存在很大差异性,既有企业自主行为,也有国家战略、政治因素的考虑,所以境外项目的运行模式也各有特点,难以在同一标准下建立统一的审计评价体系。其次,由于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需求的多样性,审计人员在评价项目的风险、效率、效益时,很难采取统一的价值体系标准,实际工作中,有的以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规定作标准,有的以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或理想水平为依据,有的甚至凭感性认识评判,这些情况容易导致评价标准的模糊,影响评价结果的恰当性。最后,由于审计资源和审计手段受限,审计人员对境外成本费用发生的合理性难以核实,对某些风险因素难以识别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审计评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审计效果。
3.涉外审计人才短缺,难以适应境外风险管理审计要求
对涉外审计人员的培养模式与境外审计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是“现用现培”的状况持续存在,为了开展境外审计项目,突击培训英语或相关境外审计知识,这种观念在涉外审计的初期是可行的,但随着境外业务的不断发展,这种培养方式就显得不足。同时,大多数涉外审计人员培训后返回原岗位,仅偶尔参加个别涉外审计项目,这是对审计人才资源的浪费。其次,“内容单一”的培养模式不适合境外项目审计专业复杂、内容多样的特点,在掌握被审计项目所在国语言的基础上,境外项目审计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熟悉和掌握相关生产流程,了解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人文习俗、国际惯例等,而目前审计人员培养内容较为单一,从而导致某些审计内容难以深入查证,审计质量难以保障。
二、开展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对策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各级管理层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员工培训、局域网、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基本知识普及,转变员工“只管干活、不管风险”的固有观念,积极营建“风险管理、人人有责”的风险管理文化。同时,应建立健全境外项目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明确审计部门在境外项目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与定位,落实境外项目管理部门和实施单位配合、支持审计部门加强对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和监控的责任,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2.完善体系,明确标准,确保顺畅的审计机制
审计部门要积极探索对境外项目审计监督的新方法、新途径,参考国际已有通行做法,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适合本企业境外项目实际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为境外项目审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还要跟踪和研究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情况,适时出台与企业发展规划相匹配的境外项目审计规划,规划的制定要体现阶段性和适应性,要与境外项目的发展实际相吻合,并根据境外项目进展程度适时将境外项目审计纳入常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3.加强研讨,深入探索,创新审计方式方法
当前,境外项目审计仍处于初级阶段,审计部门应坚定转型发展观念,转变固有的思维习惯,审计内容要有广度,揭示问题要有深度,整改问题要有力度。审计部门还应加强境外项目审计理论与实务研讨,不断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可按照不同区域、不同项目分门别类地制定审计操作手册,根据境外项目业务类型、范围的变化和管理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同时,还要加大内部审计资源整合力度,组建审计组时应将熟悉审计、法律以及境外业务的审计人员合理搭配,进而提高查证能力,促进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的深入开展。
4.强化培训,提升素质,提供审计人才支撑
企业在统筹内部审计资源的同时,应根据境外项目实施情况加大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境外项目审计的“原动力”。一是完善涉外审计人员的培养模式,变“现用现培”为“常用常培”,变“培而不用”为“培就为用”。二是丰富涉外审计的培训内容,变“内容单一”的外语培训为“丰富多彩”的综合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业务知识、相关生产流程、法律法规、人文习俗、国际惯例等内容,提升涉外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三是善于借力,组建和充实境外项目审计专家库。企业可选择熟悉境外业务生产流程、经营管理、法律知识等方面的优秀人才组建专家库,根据项目需要从专家库中抽调部分人员参与境外审计项目,解决境外项目风险管理审计人才缺乏的问题。四是广为开源,积极引进和补充新鲜血液。企业审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需求计划,积极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协调,不断从大学毕业生、不同行业、职业等途径寻求符合涉外审计需要的人才,不断改善现有审计队伍知识和年龄结构,为境外项目审计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5.增进沟通,共享信息,发挥部门监管合力。
境外项目的运行与监管涉及不同环节、层次和业务部门,企业应整合境外项目监管资源,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合力。审计部门还应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享信息资源,从源头上和过程中实施监督,提高监督的实效性,尤其是在出现大的风险或损失时,应加强内部审计与业务管理、内部控制、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同监督力度,确保境外项目实现关键控制点、业务流程、管理制度“三道防线”与业务部门、内部控制部门、审计部门、纪检部门“四大环节”的风险管理整体联动,为应对和化解境外项目风险、促进境外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推进企业境外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刘彦军 单位:胜利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