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价值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精神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价值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精神科护理中风险管理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

精神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收治的患者多为精神障碍者,相比其他科室,精神科的安全隐患更高,发生伤人、自残、毁物等的可能性比较高,影响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增加医疗纠纷事件[1]。故此,为了保证精神科正常运转,需加强风险管理,降低精神科护理风险,减少医疗矛盾,提升护理整体质量[2]。本文为了观察精神科护理管理中风管理的应用价值,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8例患者展开分组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为(45.81±5.83)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为(44.12±4.79)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按照精神科护理标准,开展护理工作。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规范标准。完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风险意识。①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强调医护配合,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培训,成立风险控制小组,对以往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点评,总结经验,吸取经验,减少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②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护理风险的防护措施,提高护士警惕性,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③落实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强调其注意防范风险。④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真实客观记录患者的情况,严肃、及时处理患者异常情况,以免发生意外。⑤充分尊重理解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治疗前,提前告知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若是患者或家属拒绝,详细记录,签字,告知医生。(2)规避风险因素。①病区药柜需要加锁,分类放置各种药物,安排专人保管,定期清点。②加强对患者的约束性保护,密切观察患者循环状态以及约束带松紧程度,做好交接班工作,且登记。③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剪刀、体温计等需要固定数目且定点放置,认真交接,若是发现遗失,及时追查。定期检查门窗、桌椅以及病床,查看有无损坏。④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动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明确家属的探视时间,不可携带危险物品,而且多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的情况。⑤就餐过程中,密切观察,以免发生噎食等情况。洗澡的时候,安排至少2名医护人员协助,防止烫伤、意外滑倒等。在户外活动时,强调纪律,告知注意事项,且关注患者的动向。(3)护士自我保护管理。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护理操作,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接触有攻击性的患者时,不要使用激惹性语言,若是发生攻击行为,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干预,控制患者,且注意保护自己。另外,面对钟情妄想的男性患者,女护理人员尽量回避。对于有幻觉妄想的患者,若是护士被当作是怀疑对象,一定要提高警惕。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在患者意识状态良好的时候,或者是以患者家属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实行百分制,得分越高提示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检验,计量资料用(_x±s)表示,c2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经P值判定,若P<0.05表示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018,P=0.008)。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28±3.91)分,高于对照组(89.91±4.58)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科患者伴有多方面异常,例如:思维、情感、行为、感知等,缺乏自知力,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不能配合医疗操作,多数患者存在妄想、幻觉及错觉等现象,发生自杀、自伤、逃跑、毁坏物品等可能性较大。同时,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如果不注意周围环境,很容易发生意外,例如,室内危险物品未妥善管理,容易导致冲动暴力,病床无床档、地面湿化等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病房门没有及时锁闭或者锁不牢固,患者可能外套[3]。有些精神科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但其难以准确表达用药后的情况,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如皮肤瘙痒等。精神科患者缺乏识别能力,服药时需要协助,存在藏药等现象。另外,有些护士工作态度不好,缺乏责任心,工作不认真,未能观察到患者的小细节,导致意外事件发生。总之,精神科护理风险系数高,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4]。故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管理,旨在减少意外事件,保证患者身心健康。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强调分析护理服务中的风险因素,总结经验,结合疾病特征与患者特点,制定系列风险管理措施,旨在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减少意外事件[5]。精神科患者在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制定规范标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且积极规避风险因素,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时刻关注患者动向,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免出现意外,另外,注重对护士自身安全的管理教育,在开展护理工作的同时,保护自己。本文经比较发现,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高。综上,对于精神科患者,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可减少意外事件,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孔丛文 张丽萍 何欣怡 单位:云南省精神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