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小儿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50例患儿,其中2017年5月选取的75例患儿为A组予常规护理,2017年6月选取的75例患儿为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护理风险管理。由2名质控小组成员对2017年5月以及2017年6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士进行月末考核,比较护士的风险意识考核评分及护理工作质量考核评分,并比较2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工作质量考核各项评分均低于B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事件5例(6.67%),B组2例(2.67%),B组不良事件发生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护理满意度77.33%,B组满意度89.33%,B组护理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输液室管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当大力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输液室;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

小儿静脉输液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在门诊输液室由于病人就诊量大,医护人员不足等原因往往易造成医患纠纷[1]。而小儿患者群体更是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该群体具有自控能力差,配合能力差等特点,且很多小儿患有输液时存在血管寻找困难等因素需要头皮输液等,更加需要有效的护理模式而减少医患纠纷[2]。小儿患者的好动特征和不合作会明显影响到输液效果,而没有对其家长进行适当的护理模式的交流往往会造成医患纠纷。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7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50例患儿,其中2017年5月选取的75例患儿为A组予常规护理,2017年6月选取的75例患儿为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护理风险管理。其中A组,男45例(60.00%),女30例(40.00%),年龄范围1~7岁,年龄(4.71±1.12)岁;B组,男40例(53.33%),女35例(46,67%),年龄范围2~6岁,年龄(3.91±1.03)岁。就诊患儿疾病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2组护理人员数量相同。2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长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类型以及护理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1)年龄<7岁(排除年龄对研究结果的干扰);(2)无严重其他器官疾病;(3)患儿一般状况好,可在门诊进行输液;(4)患儿及家属均无精神类疾病可正常进行交流;(5)2组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儿及家属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2)患有严重其他器官疾病。

1.2方法

A组患儿接受常规输液室护理,包括遵医嘱给予患儿输液护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等;B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为了避免风险的发生,本研究主要本着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为主要目的,具体内容如下。

1.2.1护理人员风险管理培训

为提高全体员工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组织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相关的知识学习,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3]。定期组织内部会议,总结和分析输液过程中的风险事件。结合小儿输液室的工作特征,院方要创建起有关风险抢救预案严格落实相关制度

1.2.2护理人员专业知识

定期培训,以保持护理人员不断完善儿童各项输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自身的穿刺水平,从自身开始预防风险发生。并在输液安全角度提高患儿留置针的使用率,减少重复穿刺造成的医患纠纷风险情况。

1.2.3心理沟通技巧应用

由于患儿的年龄均较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与患儿沟通来提供一些安慰和鼓励,以防止其发生抵抗情绪。也可以使用动画和其他手段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并避免哭闹行为的发生。同时护士应当和家属交流,了解患儿性格以及内心想法,讲述穿刺风险,争取配合。

1.2.4穿刺血管的选择

尽量选择色深,体积大,弹性好的血管。使用硬纸板和绷带等工具固定输液儿童的穿刺部位,以避免由于患儿移动和哭闹造成针头脱落。及时巡视,一旦发现输液堵塞或出血,应立即进行处理,避免皮下渗液。

1.2.5定期考核

风险管理团队按照医院统一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对输液护士进行月度理论评估和技术操作评估,对表现优良者给予嘉奖。

1.2.6增加巡查次数

记录患儿病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格落实查对、交接班等制度。

1.3观察指标

由2名质控小组成员对2017年5月以及2017年6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的护士进行月末考核(质控小组成员由护士长以及1名高年资主管护师组成),比较护士的风险意识考核评分及护理工作质量考核评分[4]。并比较2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情况。

1.3.1护士的风险意识考核评分

得分以20分制评分,对风险管理意识,风险因素意识,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意向和处理能力进行问题考核评分。每个项目为4分,分为4个维度,从最好到最差为4~1分,分数越高护士的风险意识也越强。

1.3.2护理工作质量考核评分

采用20分制,对基础护理、操作熟练度、操作规范度、服务态度进行问题考核评分,每个项目为5分,分为5个维度,从最好到最差为5~1分,分数越高工作质量越好。

1.3.3不良事件发生率

包括输液中以及治疗后出现静脉炎、静脉外渗、输液相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3.4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

于输液后最后1日进行家属调查评分表填写,该表采用我科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共10道问题,每个问题5个维度,各为2~10分。采取百分制,分数≥80分-非常满意,≥60分-满意,<60分-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应用χ2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士的风险意识评分比较。

2.22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2.3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2.42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药物治疗的主要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快速达到治疗浓度并长时间保持该浓度而被广泛应用[5]。由于医护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或患儿在输液过程中不配合,导致了输液时常有不良事件发生[6]。风险管理是近年来许多护理人员关心的问题,对患者和医院工作人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7]。护理人员开展相关风险管理,分析评估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临床护理服务。为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并确保其身体健康,首先需要评估风险事件,分析原因,然后制定对策以确保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最小化。有研究表明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应用可以提高家属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8]。本文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主要本着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为主要目的,增加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及风险意识考核评分的比较,从护理人员自身降低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得出了应用风险管理组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强,护理质量高,不良事件发生少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综上,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小儿输液室管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应当大力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红梅.综合性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2):3420-3421.

[2]陈姣.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8):161-162+169.

[3]温惠娟.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5):118-119.

[4]王晓芳.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的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1):74-76.

[5]王金叶,肖波涛,吴素文,等.门诊小儿静脉输液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S1:112-113.

[6]陆贝,王玲.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探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4:127-129.

[7]王晓琴,刘宴伟,刘剑英.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7):1199-1200.

[8]蔡华,顾丽亚,李清.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输液室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6):172-174.

作者:古维 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留观输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