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静疗小组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8月58例住院患者,给予静脉小组管理,设为观察组;我院2016年4月—9月收治的58例住院患者,将其列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等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药物外渗2例、静脉炎2例及非计划性拔管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13例、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疗小组运用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可有效降低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静疗小组;作用
护理风险常出现在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尤其是患者在进行静脉输液时,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上升,临床严重影响输液的安全性,使治疗效果大大降低。这就需要临床采取积极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静疗小组应运而生,其通过选拔、培训增强了护理业务素质,提高了护士专业技术操作水平,能够降低上述护理风险[1]。我院选取116例住院患者,探究静疗小组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8月5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55岁~61岁,平均年龄(58.78±2.26)岁;其中脑出血20例,颅骨骨折14例,硬膜下血肿16例,其他相关神经疾病8例;输液方式:钢针7例,留置针21例,经外周(PICC)24例,中心静脉置管(CVC)6例。选取我院2016年4月—9月收治的58例住院患者为作为对照组,男40例,女18例;年龄56岁~60岁,平均年龄(58.21±2.11)岁;其中脑出血22例,颅骨骨折12例,硬膜下血肿18例,其他相关疾病6例;输液方式:钢针9例,留置针20例,PICC22例,CVC7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疾病类型、输液方式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施行。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静脉小组负责下进行输液,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组建一个由62名成员组成的静疗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各科室的护理人员均为小组成员。接下来对静疗小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制定培训方案,定期培训护理风险防范意识,静疗理论知识,细致分析在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加强对静疗技术操作的学习,行定期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操作知识、药物的配伍禁忌等,以促进静疗小组成员的技术提升。同时也可以安排静疗小组成员至PICC门诊实习,邀请专家来我院定期授课,丰富静疗小组成员的相关知识。依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对静疗小组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对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合理解决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找出不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护理风险。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等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发生药物外渗2例、静脉炎2例及非计划性拔管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例、13例、6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静脉输液为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2],也是一项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但在此过程中,很容易诱发多种问题,引发护理风险。对护理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为此,我院建立了静疗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有助于提高其操作水平与专业知识,加强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对输液的相关知识、工具特点、药理特征进行全方面培训,使护理人员能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准确的干预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率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及非计划性拔管等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静疗小组在临床上比常规护理具有显著优势。综上所述,静疗小组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较好的运用价值,可显著降低降低静脉炎、药物外渗及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瑞萍.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59-160.
[2]严波,陈梦菁.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5(20):127.
作者:辜茜娟 卢致辉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