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企战略风险管理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目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外有美国打起的贸易战,涉及影响国内多个行业,外资撤离和外资制造企业不断关停,直接影响了其国内的供应链厂家生存,间接影响了一大片;国内宏观经济上,国家将扶贫、环保、风险做为三大攻坚战,扶贫兴起了一些产业,环保关停并转了一些企业,降风险稳发展让一些处于风口的浮躁企业逐步暴露其风险,并间接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
关键词:投资公司;战略风险管理;意义
2018年的年中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形势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精准施策,扎实细致工作。做为国有投资公司,更要以今年的政治局会议精神做为分析当下经济政策走向的指南针,客观审慎的分析投资环境,认真研读近期的一系列信号(资管细则、国常会、央行MLF操作等),准确把握三大攻坚战中的机遇,合理制定战略风险管理对策,投资安全与收益并重,实现良性发展。
一、现有国有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问题,众多专家著述颇多。杨志远博士编写的《我国国有企业风险控制问题研究》以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围绕企业风险控制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国有企业风险控制的特殊性;二是如何构造国有企业风险控制机制的一般框架来保障国有资产经营的安全性;三是如何通过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王宁博士的《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研究》阐述了国有企业在管资本转变到管资产情况下如何优化我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模式,以资本增值为根本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通过优化配置和资本运营模式、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朱锦余博士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研究》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和风险预警机制为分析根据,以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式,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国有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理论框架,以期指导和促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实务水平的提升,以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其发展动力和可持续性。总体上来讲,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基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质量的要求,代表国家履行出资的责任主体对国有企业的管理逐步规范化、市场化,具体管理措施和办法逐步符合公司治理要义,并赋予了国有企业更加自主的市场灵活性,但对其战略风险管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要求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投资公司应认真分析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积极借鉴、吸收他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优化,为提升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夯实理论基础。
二、个案引入
(一)战略风险识别
公司目前主要客户为民营企业,均系存量业务的风险客户,目前还本付息均较为困难。新增业务的目标客户为与财政收入较好的各地市政府、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竞争对手为金融机构、国有投资平台和各类资金提供者,相对来讲,在风险控制措施、资金实力、放款速度和专业化运作上,某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并无特殊优势。某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布局传媒、教育、健康行业及其上下游实体企业,计划投资稳健型低风险的项目,基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求,投资风险零容忍度。自2017开始年度经营利润目标逐年下调。经营战略为以设立投资集团为目标,业务逐步下沉至各平台公司,但是公司本部的投资业务方向不甚明晰,急需编制投资战略。编制这些战略、规划、计划、目标的有关依据为集团对公司下发的各种指标。
(二)战略风险分析
目前情况来看,原有项目的投资风险较大,一旦出现回收投资不能情形,某公司将面临行政追责、现金流较为困难的境地。目前的不良处置以谈判为主、诉讼为辅,而且单个项目投资比例过大,某公司成为单个项目的第一债权人,相对被动,资金回收可能与国有资产保值要求有差距。若经济形势好转,不良项目中所抵押的土地在增值的情况下不良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若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土地不增值,某公司将面临较大的损失。总体上来讲,战略风险管理存在三种状态:一是缺乏战略风险管理,则会导致经营方向不明确,业务存在大面撒网状态,投资集中和分散原则界限不明,易造成业务人员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最终导致目标涣散、方向不明确。二是战略风险管理过度,审批决策链过长,过于注重流程化审批,可能贻误投资机会,丧失良好的发展时机。三是战略风险管理适度,能够促进业务的良好发展。总体上来讲,某公司的风险管理缺乏适度的战略风险管理,缺乏和过度都存在,这些做法所造成的后果已经显现,亟须梳理战略风险管理。
(三)战略风险评价
做为国有投资公司,风险偏好为稳健,风险敞口为零。但是现有投资业务的市场风险将给本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隐患。在集团的大背景下,集团亦尚处于转型变革期,转型的方向和变革的前景尚不清晰,做为其全资子公司,亦只能在集团的大背景下紧跟其战略方向寻找自己的战略定位。总体上来讲,做为集团背景下的全资投资公司,战略不清晰,定位难以明确,发展方向在试错中纠正过偏,从与民营企业大力合作到全面收缩民营企业的合作,再加上监管政策频出,业务的迷茫暂时难以纠正。客户信用风险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持续投资能力,也占用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战略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三、加强国有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从政治与政策层面来看,经济体制改革是本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核心是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核心作用;同时,国资国企作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公有制经济在经济体制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这两个层面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体现了中央的核心观点是———政府应更少的参与国资国企的经营管理,国企作为市场的重要部分,公平的参与市场竞争并能够引导市场科学持续的发展。
(二)从资本诉求来看,构建科学高效的“管资本”模式是实现国资高效发展的关键。“资本化”以及后续系统性的资本管理模式与机制是国资国企需要面对的又一个关键点,从参与经营的程度和经营重点两个维度构建的资本管理模型能够有效的对资本管理模式进行解构,但是国资国企的管资本方式不能单一化和统一化,应根据国资国企的不同属性化的资产来寻找科学合理的资本管理模式。
(三)从经济诉求来看,应从城市及区域产业发展出发,构建科学的适合国资布局的产业规划集群,找出产业发展格局与实现路径,为国资国企的资本布局寻找蓝图与路径,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翕然.基于内部控制的集团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以能源集团企业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4).
[2]袁琳,张伟华.集团管理控制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于10家企业集团的多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5,(5).
[3]王清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研究──以BJNY集团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为例[J].会计研究,2012,(10)
作者:毕越 单位:大河传媒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