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布鲁氏菌病档案管理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的现状,为今后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的改进提供其科学的依据。方法疫情档案的数据输入实行属地管理的原侧,由诊断机构把情档案数据直接输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疫情档案的管理实行5级管理。结果现有的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出现了部分省、自治区的管理脱节,在地方病防治机构搞布鲁氏菌病防治网络管理的专业人员,不能随时掌握和了解辖区的疫情情况,不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结论只有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有利于布鲁氏菌病防治的网络管理专业人员随时掌握和了解辖区的疫情情况,才会发挥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较大的效益。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
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档案的管理已有专门的文献进行了论述[1],故作者在此不在重复,本文就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现状,并参考相关文献[2-13]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输入与管理现状
1.1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
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疫情档案管理现状是实现5级管理,1级管理为最低级,乡级防保机构进行管理,仅对本级疫情档案管理。2级管理为次低级,为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管理,除对本级管理外,还要对乡级的疫情档案进行管理。3级管理为中级,处于最中间位置,为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管理,除对本级管理外,还要对下级乡、旗县的疫情档案进行双重管理。4级管理为次高级管理,为省(自治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除对本级管理外,还要对乡、县及地(市)级疫情档案进行多重管理。5级管理为最高级管理,除对本级管理外,还要对乡、县、地(市)及省(自治区)级疫情档案进行多重管理。
1.2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的输入
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输入是有诊断资质的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机构,实行属地管理的原侧,由诊断机构把情档案数据直接输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在现阶段有诊断资质的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机构为县级及以上的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要求的项目进行填写和输入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1.4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的公布
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的公布由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定期在网上公布,在特殊情况下由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授权的省、市、自治区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实施不定期的公布。
2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需要改进的若干问题
2.1建立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专网
目前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网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有诸多弊端。应该建立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专网,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相联,其档案数据进行共享,不仅把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纳入,而且要把畜牧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纳入其中,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预警,从而为政府和决策机构提供及时而科学的疫情档案预警信息。建立专网是当前布鲁氏菌病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改变有省级或地市级地方病防治机构的地区,布鲁氏菌病网络管理的专业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和浏览疫情档案的现状,从而更大地发挥疫情档案网及时性的作用。
2.2布鲁氏菌病防治的专业人员应纳入其专网系统
从事布鲁氏菌病防治的专业人员应纳入其专网系统,如果专业人员未纳入其专网系统不同级别的卫生行政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地方病防治机构就无法及时了解专业人员的信息。专业人员纳入其专网系统,从人员数量上就可以及时判断出某地区的重视程度。若某地级市疫情比较严重,又频繁更换其专业人员,而且数量非常少,少到6~7种地方病防治的地级市仅有1名专业人员,可以想象这个地区的工作能够扎实吗?再者根据专业人员的更换速度,上一级机构就可以准确地预判什么时候需要举办何种培训班,培训班的规模、教学内容、培训期限等。
2.3专网系统扩大其输入途径
专网应系统应扩大输入途径,增加语音或扫描输入等多种功能,适应不同地区,特别是有利于落后地区或基层输入速度的提高。
作者:李宏茹 石杲 单位: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宏茹,石杲,李保荣.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档案的管理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3):117-118.
[2]石武,段丽,石杲,等.中国2005年人间鼠疫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5):47-48.
[3]石杲,王树君,张杰.布鲁氏菌病抗体快速检测新方法—胶体金技术的应用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13-14.
[4]朱建新,李保荣,石杲.赤峰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防治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3):45-46.
[5]赵思阳,李保荣,石杲.赤峰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2):86-88.
[6]吴艳梅,李保荣,石杲.赤峰市松山区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7):64.
[7]刁作为,李保荣,石杲.内蒙古林西县2000-2009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2):80+82.
[8]金爱民,金鑫,李保荣,等.内蒙古赤峰市2008年布鲁氏菌病防治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66-68.
[9]曹国峰,李保荣,石杲.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的调查与处理的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9,25(4):56-57.
[10]王艳华,李保荣,石杲.赤峰市2007年三旗布鲁氏菌病专题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8,24(6):59.
[11]高文斌,李保荣,石杲.赤峰市某地区布氏菌病暴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1):59.
[12]李保荣,蔡天霞,何丽,等.布鲁氏菌病反弹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24-25.
[13]李晓飞,李保荣,石杲,等.赤峰市林西县2007年布鲁氏菌病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