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成本核算论文(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
1.1财务核算制度不完善
多数施工企业基本制度残缺不全或将制度束之高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往往导致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在外部监督面前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1.2施工成本会计科目设置混乱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要求施工企业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合理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以规范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可根据工程项目概预算设置会计科目。但实际上,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强、会计科目设置不完整、费用列支不规范,无法准确到相应的成本核算对象。
1.3工程成本与实际开支不符
工程成本与实际开支不符,导致项目成本数据失真。施工单位为避税和完成指标,有意提高或降低建筑材料成本,导致无法准确、真实地核算出其相关成本费用开支。企业材料管理不严,浪费严重。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约占60%,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缺乏项目材料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物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稽核制度,物资遗失时有发生;材料型号不对,材料供应量与实际不符等现象频发,加之部分企业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这都成为成本不实的主要诱因。
1.4项目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项目成本控制实际上是对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工程项目设置的预结算未能起到现场监管职能,仅按图按现场指令算量,在施工过程中缺乏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理念,项目没有阶段成本数据,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数据,没有展开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对,现场管理流于形式,成本控制及考核难以贯彻,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缺乏积极性,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2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
2.1确定项目成本核算对象
项目成本核算对象一般要求根据具体的项目合同内容、施工特点、费用发生情况和管理要求等具体特征来确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对象确定后,工程成本明细账,以及所有的原始记录均需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进行填制。为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费用,通常需要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准确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2.2项目成本核算具体步骤
首先应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预测与计划相对应。其次,据实做好财务核算。根据项目图纸和科研审核把关实际发生的费用,准确记录项目成本。按期归集和分配各项费用,按期接转已完工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费用。最后,应用成本核算信息。每位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形成信息化共享资料,为项目经理提供成本管控依据,使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加工过程中,可有效分析数据,对相关项目进行准确的成本管理。
3推进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建议
3.1全员参与成本管理
推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以项目经理部作为核算单位,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一个人都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项目成本观念,对项目的盈亏负责。
3.2抓好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健全成本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健全工作定额管理、严格预算控制、完善计量和验收制度以及各种分类账,按劳动定额签发施工任务书等。
3.3优化项目成本计划
项目成本计划编制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项目管理人员不断寻求降低施工项目计划成本的过程,必须考虑影响成本的多种因素,充分挖掘项目潜力,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调动全员的积极性,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3.4做好项目实施中的成本控制
实施成本的动态管理。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实施方案。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主要施工阶段上,对成本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3.5推进施工项目成本分析考核
成本分析以分部分项目工程为分析的基本单位,项目管理人员要按月或按进度、按阶段进行工程成本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一般认为,按进度或阶段进行分析工程的工期成本摊销,可准确判定工程总成本费用的消耗程度,能较为准确地估计项目的总成本目标,并随着进度的开展,一步步接近实际总成本。
4结语
项目成本管理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日趋提高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要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项目的成本费用控制。项目会计核算及时、动态、按序反映工程进度与各项支出情况,及时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规避项目风险,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推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华 单位:国网西安供电公司陕西众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二篇: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理论水利企业运用
1水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概况
随着水利工作的规模越做越大,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不得不尽快改进,寻找有效的工作管理方式,以适应大规模工作的需求。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工作强度也在不断增加,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状况越来越多,财务管理人员要想适应这些变化,就必须改革财务管理方式,使水利工程的财务管理有次序、规范地进行下去。通过不断改善财务管理工作,可随时随地接受水利项目的各项数据,扩大数据来源,便于及时分析企业的财务现状,发现企业运营过程和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尽早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企业利益流失,同时也为企业的项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另外,收集这些数据,也便于企业控制项目成本,及时了解公司的资金状况,合理安排公司的融资、投资行为,科学评价和预测公司的项目效益,从而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2目前我国水利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关系复杂,不利于企业的成本核算
水利企业的公益性使得水利工程的管理、收费和利润分配等相关制度改革不彻底,导致水利行政事业、企业管理关系相对复杂,经济关系没有明确的界限,财务管理混乱,没有明确的责权体系,遇到重大问题时没有明确的责任人。部分企业机构庞大、人员过多,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
2.2管理体制不健全,成本核算存在漏洞
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的财务行为的形成,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但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仅采用自己的相对简单的管理办法,仅限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的简单工作,而忽视了预算、收入、资产及财务分析等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使企业运营存在巨大威胁。
2.3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
企业的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格,内部控制薄弱。首先,财务收支管理存在漏洞,大量的现金结算增加了企业违规的可能性,赊欠失控,导致资金回收困难,坏账增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力度。严重超支,造成巨大浪费。同时,水利企业经营环境较差、材料计量较为困难等因素也影响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其次,会计核算的随意性。有些领导为追求眼前利润,迫使会计人员在相关账目上做手脚,易造成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再次,实物资产管理不当、流失严重。部分企业管理者不注重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性,或资产采购没有一定的计划,盲目采购,造成资产的闲置和浪费。或随意变卖处理实物资产,使企业实物资产大量流失。最后,内部监督体系存在缺陷,力量薄弱。财务监督人员很少使用自己的监督权,导致管理问题管理不到位,没有具体的负责人,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
2.4财务人员缺乏专业技能
部分水利企业不重视对财务人员法规、制度的宣传培训工作,使其对新法规,新制度的认识不到位,不能有效结合本职工作贯彻落实相关的法规和制度,仅依靠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导致重大失误。
3改善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3.1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政策
根据相关法律,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对财务管理工作负有相应责任。企业领导要增强法制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仔细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管理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来源于管理体制欠缺和决策失误。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如何,取决于领导对该工作的态度,要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增强法制观念。
3.2采取科学的水利财务管理体制
明晰产权,制定产权经营管理办法,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参与水利股份制企业管理,以合同协议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和国家的权利、义务关系,让企业按照自己的目标进行生产经营,树立科学的理财观,以财务决策整体最优化为基本原则,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导向、调节和控制作用,达到财务管理目标。
3.3强化财务管理的地位
突出财务管理在水利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可有效提高企业自主生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首先,制定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照章办事,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自身特点,使其科学化。其次,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努力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加强实物资产管理,充分考虑实物资产的效益性,设置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维护和管理;最后,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参谋作用,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4重视水利企业的收费和价格管理
收费和价格管理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保证水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水利企业的收费和价格管理。公益项目的花费,要通过政府拨款予以补偿,非公益性项目也要通过一定的价格和经营性收费来补偿。建立统一的收费机构,执行强制性措施,加大收费力度,促进节约用水,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筹集资金。
3.5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提升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及时针对国家颁布的财经法规、法律,结合水利财务系统的特点对财务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其财务管理能力。贯彻落实相关法律,弥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加强电算化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带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结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水利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作者:万蓓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机械排灌处
第三篇: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浅议
一、引言
一般而言,企业成本主要有变动成本、产品成本、重置成本、固定成本、期间成本、差别成本等内容。制定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企业成本是商品生产的产物,伴随商品生产的出现,企业成本管理概念也被引申出来。我国成本管理经历了多次演变,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经验管理阶段,该阶段成本管理取得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与核算手段,并开始记录工作时间、计算人工成本;二是科学管理阶段,该阶段企业产品生产实现了机械自动化,领导者越来越注重强化企业的协调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便于做到更加数据化、专业化、标准化,出现了标准的成本会计管理制度。另外,在成本预算中,还存在预算编制;三是现代管理阶段,该阶段电子计算机技术被应用于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同时融入了系统工程学、运筹学等学科。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需强化事前成本管理,管理的重点主要包括责任成本、目标成本、质量成本、变动成本等,以实现最优控制效果。
二、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企业成本,可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我国现阶段的成本管理手段正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成本核算与管理手段缺乏合理性
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因缺乏有效的核算与管理手段,导致成本预算与实际消耗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难度。有些企业的成本核算范围较小,部分企业过于注重技术、研发投入,而没有及时改进成本核算与管理手段,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难以做出正确决策。部分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会计管理制度,在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各管理部门因职能分配不清,出现职能交叉现象,导致企业成本控制项目混乱,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部分企业没有聘请专人进行成本管理,导致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成本管理意识的缺乏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材料费用核算失误
生产车间主要负责完成产品的生产,对于生产车间而言,如果没有充足的原材料,便会中断生产,对企业生产进度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核算部门在材料费用核算过程中出现核算失误现象,便会导致预计的材料购买周期无法满足产品生产对材料的需求。部分采购人员在购买材料时,将材料价格抬高,以此获取利润,这便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若采购人员在材料购买过程中频繁更换卖家,则会使材料运费增加,进而提高了采购成本。另外,因成本核算不准确导致部分材料在购买后未能及时利用,以至于出现材料积压和减值,造成大量材料的浪费,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在搬运至仓库的过程中,验收员未及时清点材料数量,易出现数量短缺、材料丢失的情况。当领取材料时,如果没有制定严格的审查措施,便会出现材料被多领取的现象,造成材料浪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若这些问题未能及时处理,便会造成产品生产中断。
(三)设备利用率较低
设备利用率较低的原因在于企业在不了解设备性能的情况下,盲目购买或租入设备,以致出现设备积压现象。企业内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机器不能科学安排与使用。部分员工在停工后,没有关闭机器设备且未对机器进行清理,致使机器消耗量过大,在正常运转过程中易出现机器故障,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有关人员没有采取有效的保养与维护措施,忽略了机器消耗的问题,直到机器无法运行后才进行维修,导致机器成本增加,还缩短了机器使用寿命。
(四)管理者不具备创新意识
任何企业都希望能够合理控制成本,并利用有限的材料生产出更多产品,但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并没有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员工的创造性、积极性也无法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工作需要所有员工的配合,若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便难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部分员工缺乏良好的思想教育,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且不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加之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监督成本管理行为,无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一些管理问题长期积压,阻碍企业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基本符合要求,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用人不规范的情况,会计工作者也不具备创新精神、管理观念落后,导致产品成本核算失真。
三、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成本核算与管理手段
为了使成本核算与管理发挥作用,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与管理手段,这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类型的企业所体现的特征也存在差异,企业管理者需要了解自身企业发展特征,并根据产品特征,选择符合企业发展的核算手段并不断做出改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因企业生产的产品非常复杂,产品产生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费用较多,这就对财务部门工作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财务工作者必须及时录入每项费用,并采用有效的作业成本法,核算出企业成本费用,若作业成本条件不够成熟,则可选择分批法、品种法,与传统核算法相比较,选出最佳核算方法。
(二)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第一,了解核算对象的特征。在成本核算中,企业管理者要了解成本核算对象的具体特征,在满足企业生产的条件下,同时对成本进行控制。若需生产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产品,品种核算法是最简单的核算方式。产品可分为主要产品和副产品时,主要产品是成本核算对象,副产品能够作为一个大的整体进行核算,通常当副产品数量过多时,才将其视为单独核算对象。第二,实现生产费用的有效分配。产品生产费用有多种分配方式,在具体方式选择过程中,企业要以自身生产特点为依据,了解产品生产情况,选择科学的分配标准。具体而言,是指分配标准的选择既要考虑分配费用的数量,又要尽量选择简单的分配方式,这样便于获取相关信息,也便于最终的成本核算。第三,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并促进产品流通。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进行中,监督人员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避免返工带来的成本耗费。完成产品的制造后,最重要的就是销售产品,使产品价值得以体现。在销售过程中,要注重考虑客户需求,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这样才能提升客户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第四,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便能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其工作强度,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现阶段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内、外互联网的连接及时传递成本信息,并提高成本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行,便于企业掌握市场信息,准确核算企业成本。另外,利用互联网,可直接实现同外界的交流,减少了工作者的差旅费用,便于企业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减少成本支出,达到预期的成本控制目标。
(三)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企业机械生产技术与设备质量取得了较大提升,为了合理控制企业成本,必须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注重机械保养,减少维修费用,提高机械性能,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便于企业确保成本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通过获取完整与真实的成本信息,为管理者的成本管理奠定基础。企业需要及时更新管理手段,以实际生产需求为依据,决定企业需要租赁或者购买机械设备的数量,并合理安排设备的使用,强化对其的管理,否则,极有可能因安排不科学而出现机械闲置的现象。加大力度调度与管理机械设备,聘请专人定期检修机械设备,保障机械的正常运行,以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提高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水平
企业成本管理范围不仅涉及生产领域,为了满足成本管理需求,还需对成本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达到控制企业成本的目的。此外,企业管理者不仅要了解自身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还需明确外部经济发展状况,明确市场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成本管理计划。管理者需要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其中对成本变动影响最大的因素,并将其作为主要因素各个突破,充分发挥成本计划、决策、控制、考核、分析等各项职能。此外,管理者还需掌握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如管理措施、技术改革、营销手段等,将其融入企业生产管理的每个环节,使成本控制手段和形式得以延伸和深化。与此同时,成本意识是企业得以实现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要想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管理者必须注重培养员工的成本意识,让工作人员意识到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了解到成本控制与自身的福利、奖金息息相关。积极鼓励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提出有建设性的、能够达到企业成本控制目的的建议,这也为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员工充满积极性后,便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杨晓芳 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第四篇:循环经济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分析
一、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的原则
我们所说的减量化就是指在资源和原料投入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一样可以完成既定的书鞥产目标,这种方式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生产中的资金投入,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是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企业在生产流程中要降低对原材料的使用数量,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在消费环节当中还要积极的去倡导一些可循环性较强的商品,这样也就减少了垃圾的排放量,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再利用原则值得就是从产品的包装到产品的本身都可以多次使用,要想实现这种方式,就必须要首先满足产品自身的服务性能。再利用原则可以使得企业整体的生产目标变得更加的科学和标准,对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它也成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条件。再循环原则通常就是指针对企业的产品要采取科学的方式处理,使其可以重复利用。这种将个方式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减少产品处理环节的工作量,这样也就减少了产品废弃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在资源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原级的资源化,它主要就是指产品在使用了之后还能够重新构成和原来产品一致的新产品。其次是次级资源化,它就是指采取有效措施对资源进行了处理之后形成了和原来产品不同的新产品。综上所述原级资源化对材料的使用更加的合理,所以在企业生产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原级资源化。
二、循环经济对成本变动趋势的影响
在循环经济发展和运转的过程中,对企业的成本变化是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影响的,由于在企业书鞥产的过程中,从产品的设计到处理阶段都受到当时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在这之中,循环经济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可以从数量的角度去分析,也可以从质量的角度去分析。企业成本在受到循环经济的影响之后会有十分明显的改善,这样也就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有利的条件,更容易实现双赢。
三、循环经济对成本核算范围与核算程序的影响
以往的成本核算工作中一般都是采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等因素,根据成本对象规划和分配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详细的计算,这样一来也就完成了成本核算工作。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以及原材料等要素可能存在着初始资源,一些可能是内部或者是外部的再生资源,这样也就使得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的难度大大增加,生产过程是加工过程,同时也是对废弃物的处理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使得企业成本核算的范围越来越宽,成本核算的复杂性也有了非常显著的增加。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在不同产品之间的划分和归属问题将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成本核算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核算的流程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必须要提高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现代成本核算的需要。
四、循环经济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成本计算通常就是指针对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按照对象因素的差异对其进行规划和分配,从而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整个流程。因为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产品的类型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生产的特征也不尽相同,在成本管理要求方面也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企业要使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采用品种法和分布法来完成这项工作,个别企业使用分批法。这三种方法的特性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品种法通常就是按照产品品种来计算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费用,这种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比较适合使用在大批的单步企业当中。分步法不是按照生产的步骤对生产费用进行分配,同时计算出生产成本。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使用在大批量生产企业或者是分步生产要求比较明显的企业当中。分批法通常也被人们称作订单法,这种方法是按照生产的批次或者是订单来对生产费用进行规划和分类,从而完成生产成本计算。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使用在单件或者是小规模生产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中。
五、结束语
循环经济模式的引入对企业成本核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会在其他方面增加企业的投入。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这种投入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企业要正视经济模式的这种变化,并积极调整管理方法与核算方法,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邱垚 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
第五篇: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比较与选择
一、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营运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营运成本法主要是指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营管理形式,以计划、发展、调控、协调为主要方式,对物流企业中的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流程和信息进行系统的统计和整合,最终确定资金使用最少、设备流程最安全、服务质量最高的物流方向,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式物流服务体系。作业成本主要是指通过对物流企业各个环节中的各种使用费用、人工损耗、设备损耗、材料使用等间接费用的整合,通过作业模式练习到一起,从而进行作业成本核算。
二、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比较
1.比较两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
对营运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模式进行比较,可以通过对二者之间的核算适用范围、成本之间的内涵、核算对象等具体方面进行比较,具体差异如下:第一,营运成本适用于间接费用等小额物流企业中,作业成本适用于间接费用较高的物流企业中;第二,营运成本是对成本经济实质的一种总结,以企业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核算,作业成本是从管理学角度进行成本认识,将物流物业成本定义为物流资源的消耗;第三,营运成本只包括物流业务的直接费用,对于企业的管理、组织费用等并未进行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是对整个物流企业的管理、运行等过程的成本进行估算,且不会增加劳务产品中各种价值的支出;第四,营运成本是以一企业内部物流业务成本为最终劳务产品,作业成本还包括物流成本形成的过程和形成的原因,将资源、作业、制造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第五,营运成本是将直接费用计入成本核算中,间接费用根据标准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是将物流业务发生的过程中资源的使用进行统计,根据资源损耗情况进行每项业务的成本核算。
2.比较两种物流成本核算管理。
营运核算管理成本的主要范围是对物流营运过程中的实际成本进行管理核算,不包括研究成本、顾客成本等。营运成本是拥有明确管理核算对象的对象化核算方式。而且在营运管理中对成本信息的确定不准确。营运成本核算主要是对非固定成本进行管理核算,忽略了企业内部固定成本。作业核算成本管理主要包括物流业务成本的整个过程,是以作业为管理中心的一种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不同作业部分运营时所消耗的成本和资源,通过对不同作业进行统计分析,达到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因此作业成本是一种溯本求源、与经济统一的资源管理。
三、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如何选择合理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可以通过物流企业自身战略目标、物流企业业务成本和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三方面进行选择。通过对物流企业自身战略目标的分析得出,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物流企业中,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开始逐渐改变,形成以营利为战略目标。在此目标中对于物流企业起步阶段的亏损与长期发展盈利之间的弥补尤为重要。该阶段的物流企业更加重视在物流发展过程中的作业成本问题,因此以盈利为战略目标的物流企业应选择作业成本法更为有效,反之选择营运成本法;通过对物流企业业务成本进行比较如果物流企业选择的是全程外包装的运作模式,那么这种模式下的物流企业所使用的费用大部分属于间接费用,因此更适合营运成本核算方法。而对于选择自营模式的物流企业,此时物流企业划分出多种业务流程,每项业务流程的费用属于直接费用,因此更适合作业核算法;通过分析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得出,由于作业成本法是对间接费用的核算,因此如果
四、总结
企业在物流业务成本核算过程中信息量较大,就需引进大量的现代信息化系统。在业务涉及、运行、调配上使用完整的物流电子系统,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企业物流发展过程中,物流企业本身拥有的管理团队和业务团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且物流企业自身是以盈利为发展目标,可以通过引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式,会取得更好的核算效果。但如果物流企业不具备上述的基本条件,那么可以选择营运成本法进行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效果更好。
作者:谢爱华 单位: 柳州市汽车运输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