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于西方国家,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较晚,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较为落后,在实践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成本管理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成本管理;理论与实践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管理权和所有权开始了分离,权责更加分明,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本管理不仅仅涉及企业的日常经营,还涉及内部控制、战略制定等内容,是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关键,因此对成本管理的研究,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企业成本管理理论概述
1.1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就是以客户的订单分析业务的消耗量,分析作业动因,找出经营中存在的存货积压问题,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操作中包含三个步骤:首先,通过有关客户各项作业的分析进行作业中心的构建。其次,以归纳汇总后的生产经营劳务与商品等为依据,明确成本对象;最后,对成本动因进行充分挖掘,分析成本增减或者减少的原因。
1.2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对产品进行全流程的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分为三步:第一,在产品的设计和研究阶段进行预算控制和预算管控;第二,在产品生产阶段,要对产品消耗的原料成本、人力成本进行动态跟踪,最大化提升生产效率;第三,在产品销售阶段,要借助在生产阶段形成的成本和质量的优势,对产品进行销售,实现产品的价值。
1.3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企业日常的成本控制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它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思想的发展。在该思想下,企业日常的成本管理要和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预算决策要结合企业的长远目标,而不是仅仅实现短期的经济效益。
2成本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作用分析
2.1成本是企业生产耗费的补偿标准
产品的生产就意味着原材料等成本的耗费,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这一点也有所体现。但是,国家补偿了企业的耗费,如此,企业的生产往往不考虑资源的耗费,所谓“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并不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真正坚持的原则,因为补偿付出的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负担。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者从所有者那里取得的对资产的使用权,也就承担了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的义务。成本的支出会导致净资产的下降,资源的耗费成了经营者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产品的价值变现能否弥补原材料的耗费成本是经营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成本的补偿标准对经营者具有现实影响。
2.2成本是计量资产价值的依据
计划经济下企业并非实质意义上的独立经营主体,盈亏都是国家负责,不承担运营风险。所以,企业管理者不关心资产的多少和计量方式,资产被理解为资金的使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形成,企业的管理者要对企业的所有者负责,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应该关注的内容,而正确计量所有者权益就要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充分了解资产的价值。从现代会计准侧来看,资产价值是为取得资产或者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之前所有的成本支出,所以成本是计算资产价值的基础。
2.3成本是经济核算的工具
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经营者对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追求不尽相同。计划体制下,资金来源于政府专项支持,生产多少取决于计划,产品销售不由市场决定。如此,经济核算没有意义,成本管理也是流于形式。现代制度下,企业自负盈亏,成本真正发挥了作用,成为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3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管理工作落后于市场发展观念。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标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展理念的建立,企业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而非发展的规模。低成本未必就是好事,比如有的企业为了增加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通过不断扩大生产量的方式摊低产品的平均成本。这种方式固然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是很容易忽视市场的需求,导致盲目生产,一味追求低成本、高产量,导致企业存货囤积。第二,企业成本管理手段老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该是全面和全流程的成本管理。但是我国很多企业往往只关注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在产品设计阶段和最后的销售阶段没有成本管理的意识。这就导致企业在产品生产前缺乏预算控制的意识,没有做好成本的预测和成本计划。造成事前成本管理的混乱,这样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成本管理手段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实际意义。第三,成本核算简单化,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由于以前的管理理念就是降低成本,这就导致核算人员在平时不注重对成本信息的记录,不重视对造成成本支出背后原因的分析。在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时,管理层不能不能深入了解每一个作业环节引起成本背后的原因,这样的成本核算不够全面,不能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第四,成本信息的扭曲。传统成本管理理念认为业务量直接影响成本。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这种核算方式可以一定成本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机构的变化,一些企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产品生产环节的人力成本和产品生产消耗在企业成本支出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管理成本逐渐上升。
3.2成本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成本管理理念落后。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都要适应市场的经济环境,否则就失去了其自身的意义。随着电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生产活动更加复杂,成本管理不再是简单地根据量计算消耗。成本支出不仅仅是人力和原料的消耗,还有技术和管理的投入,这就要求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第二,短期行为存在于成本管理中。就国有企业而言,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意志。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定期换届,这就造成管理层仅仅关注其任期内的公司业绩,而不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如此,管理人员会在成本分摊、解决坏账问题上根据个人利益进行操作,使成本管理沦为满足个人利益的工具,这对企业长远的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三,缺乏与成本管理相关的激励机制。现代企业制度下全面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都需要企业内有人和部门实际践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对现代成本管理建立激励机制,让管理层有积极性进行成本管理。但是,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对新的管理理念不愿意接受,积极性不足,成本管理缺乏保证其得到践行的保障机制。第四,技术水平钳制了成本管理水平。技术对成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技术上的创新可以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提升企业的效益和产品竞争力。信息化技术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也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但是由于技术的收益期较长,管理层处于短期行为,常常对技术上的投资尤为审慎,导致企业的技术水平钳制了成本管理的水平。
4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策略
4.1树立成本意识
要提升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树立成本意识,在企业自负盈亏并以实现所有者权益为经营目标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要意识到把控成本、提升效益的重要性,同时要让员工建立成本管理的意识,让成本管理成为全体员工的义务。
4.2强化战略成本管理和全面成本管理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除了要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外,还要注重战略成本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关注产品的市场前景和对手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战略。企业要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多把控全局,从长远发展考虑,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入,对生产环节进行革新,实施全流程、全方位的成本管控。
4.3整合成本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
一方面,要将成本管理效果纳入企业管理者的绩效考核中去,提升管理者运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手段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监督制度,通过建立监督部门,严格控制随意调整成本核算数据的行为,要让成本管理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于长波.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J].才智,2010(17):262-263.
[2]张卫华,刘莹,岳光宇.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35):97.
作者:刘娟 单位: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