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4篇)

第一篇: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实现

一、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内涵与作用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科技时代,知识产权理念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也给企业的资产结构带来很大影响。企业不仅具有有形资产,也具有无形资产,而且后者在资产结构中比重正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下对财务管理的要求。企业要想适应当今时展,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管理,重点要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财务成本管理。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就是要控制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费用,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尽量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企业各方面的财务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同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财务成本管理与企业的生产运作密切相关,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财务成本管理位于企业的核心位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企业发挥财务参与决策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下,我国逐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自己制定发展策略,而财务成本管理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二是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资金。企业的资金是有限的,资金用到哪里、怎么用,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合理管理资金,合理利用资金,这样才能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尤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三是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在市场上的资金存在很大风险,一些人为了追求超额利益,采用一些非法手段,比如虚假报账,市场上海量的会计信息难免会出现错误,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财务风险。只有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不到位

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思想观念不到位的问题,主要是指对财务成本管理不够重视,缺乏控制意识。一些企业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财务成本管理,虽然建立了一些财务管理的制度,但没有真正地贯彻执行。在有的企业中,财务部门不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财务部门向上级报告财务工作,一方面是为了给本部门顺利申请到经费,另一方面是完成公司布置的财务任务。这些企业只把财务看成是财务部门的一项简单工作,财务成本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编制时,主要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拨款额度进行。在财务控制中,往往把业务部门排除在外,针对财务成本管理也没有建立相应的考评和奖惩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企业不重视财务成本管理,致使财务控制比较混乱,缺乏计划性,有限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一些企业中,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财务人员素质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缺乏培训。企业在思想观念上不重视财务成本管理,自然也不重视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在这方面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财务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的成本管理的培训,在业务开展上出现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能有效提高。二是宽松的工作环境。财务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是比较轻松、安逸、稳定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财务人员没有危机感,容易出现松懈、怠慢,不注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管理意识,工作态度不积极,不能有效发挥财务成本管理的作用。

(三)财务管理体制不规范

在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财务管理体制不规范的问题。对于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管理制度是重要的条件和保障。科学规范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现在很多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制度的时候不够科学,不够合理,不够规范,对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步骤、流程没有详细的规划指导,致使管理出现混乱。财务管理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资金支配存在随意现象,不重视资金的成本收益和时间价值,会计信息虚报的事情时有发生。另外,在财务成本管理中,预算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很多企业的没有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没有真正地落实到位,流于形式,这就制约了下一步的财务成本管理工作。

三、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

企业要实现有效地财务成本管理,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做好了,财务成本管理水平自然会提高。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对控制步骤进行调整,能精简的要精简,减少过于复杂的步骤,同时要保证系统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这样才能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二是进行有选择的控制。内部控制不可能包括方方面面,企业要根据业务范围和市场规模有选择地进行内部控制。在内部控制中,对控制环节的把握很重要。对于重要的环节,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制定严格的审核标准。三是建立奖惩考核制度。对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这也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在一切管理工作中,人都是核心要素。在财务成本管理中,财务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做好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企业应重视和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同时企业在选用财务人员的时候严格,坚持持证上岗。对于一些素质较低的人员,对于没有接受专业培训教育的人员,不予录用。对于已经上岗的人员,也要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一方面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他们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财务人员也要具备一些专业技能,比如计算机操作技能,企业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对他们进行培训。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了,财务成本管理水平才能提高。

(三)完善并落实财务各项规章制度

企业顺利开展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离不开规范的财务制度。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这些制度不能盲目制定,必须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能够保证之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对财务管理的流程进行规范,在完善制度的保障下,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中,预算管理制度是很重要要。要完善财务预算制度,预算编制要科学合理,能够为企业今后的经济活动提供指导,对预算要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制定出来,最重要的是把这些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作者:师乐 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第二篇:企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应用

一、作业成本与作业成本的管理

(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是适用于非产量因素下费用较大的情况,以及提高产品的多样性的情况的一种计算方法,也被人称为ABC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按作业的归集分配成本,对间接计入的费用的分配实现了新的突破。

(二)作业成本的管理

作业成本的管理(ABCM)最直接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提高客户的价值并增加企业的收益,是专门利用成本模型对新型的作业成本法所进行的管理。通过对作业的运行状况及相关成本的计算和确认,计算出最终的成本,并将其进行深入,同时及时的追踪和反应企业的生产活动,以进行成本链的分析,帮助企业进行决策行为,指导企业工作,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创造超值价值。目前,国际上许多的大型制造类的企业比如惠普公司都实施了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我国目前很多企业还在尝试的阶段,但不能否认的是,企业的效率明显得到了提高。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则

1.实际应用原则。作业成本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效益最高,成本降低,从而达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效果。那么这一方法就必须有可以实行的条件,企业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2.效益的原则。企业的成本效益就是指企业运营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的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企业的成本付出小于收益则表示可行。而作业成本法就是对企业的成本进行调控的一种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效益,因此,效益是作业成本的最根本的原则。

二、作业成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实施

(一)树立作业成本法的目标

任何一件事情的运作都是为了一个自己的目标,企业运营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效益、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了解自身的运营成本,而是希望在全面了解自身的运营成本的基础上,从而通过调整企业成本的结构和成本的行为,设计本企业的成本模型,优化成本结构,改善企业的运营,降低成本,实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前提就需要一个自身的目标,才能为成本管理指引方向。

(二)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建立作业成本模型

企业想要通过作业成本法来调整自身的运营的成本结构和行为,以此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效率和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首要方式就是要对自身企业的生产、销售以及管理的方式和状况有个全面而又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对作业进行分析之后改进作业的方式,利用作业的成本状况来改善经营状况。并结合相关联的分析建立成本模型,为企业制定效率最高的作业方式,从而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减小消耗,实现资源共享。以此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依据,以达到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科学有效的最终效果。

(三)通过作业成本法,实现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企业运营的成本,增加企业的运营效益,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业成本法其实就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作业成本法,从微观和实际的角度控制企业的成本,再将控制成果运用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中,从而达到最终的整体效果。作业成本法的3个必要的元素包括了作业、生产与成本。作业成本法通过计算产品消耗成本与分配标准,并将相应计算结果转化到产品成本中,逐步实现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产品来源,并以此计算出资源消耗量和成本。

2.对作业的资资源损耗进行计算、分析、确认之后汇总。

3.对资源产生的相关动因进行分析,在确定分配标准后将资源的成本分配给作业。

4.对成本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在确认作业的资源消耗情况后,按标准将成本分配给各产品。

5.综合上述步骤所产生的成本总和,按产品种类进行分类后得到每种产品的成本和,与产品数量相除就可以得到单位产品的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优势

(一)从微观处管理,更加精确、真实

作业成本法就是管理企业的单个作业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管理势必会涉及到企业的产品成本,并与产品成本关联十分密切。通过具体的作业管理,作业中相关产品的成本管理变得更加精确,管理成本的数据也更加真实清晰。

(二)有利于实时监控企业运营,动态管理企业成本

企业成本和作业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市场的因素以及经营方式的区别,企业的作业成本、产品成本也会随着企业的运营而改变。作业成本法,通过对单个作业成本、产品成本进行检测和管理,能够实时检测到企业的运营所产生的变化,了解因企业运营的变化而转变的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进而及时进行成本管理的调节,不会因为成本管理方式的单一和固定,而造成相关的非增值的消耗,实时监测企业的运营,动态的、灵活性的管理企业的成本,减少企业的损失。

(三)增强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调控

作业成本法,并不是直接从宏观的角度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管理,得出一个宏观总体的结论,而是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单个作业的过程成本进行的调控,是从微观角度出发,从运营的基本开始进行调控,层层递进实现的成本管控;是从企业的内部过程出发的,直接检测企业的成本结构是否合理、作业链是否完整、作业效率是否完全得到提高、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一系列的资源损耗是否合理,同时反应出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益状况,从而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的全面有效的控制。

(四)扩大了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效果更好

不同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管理的核心就是企业的作业活动,企业的成本消耗其实就是企业作业的成本消耗总量,而将作业链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主线,不仅包括了企业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还包括了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售后等一系列活动。而新型的作业成本法就是通过对作业链上每个步骤的成本消耗进行调控来控制整个企业作业链成本的,达到从微观控制到宏观控制的效果,并且范围更广,效果更好。

四、结束语

作业成本法从微观开始对企业成本进行管理,并将成本管理的效果直接反映在宏观的整体企业成本上,更能满足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需求,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成本调控。影响企业的经营的正确性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成本管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新型的作业成本法不仅调控范围更广,同时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更结合了传统成本法的优点,进而促进企业成本结构优化,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邹红浪 单位:中电投江苏新能源有限公司

第三篇:医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一、医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特殊性及必要性分析

1、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之下,医药行业的规范性逐步得到提高,越是管理水平高、资质优秀的企业越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长足发展。在价格控制的条件之下,要想提高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必须拥有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作支撑,提高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医药企业管理的当务之急。

2、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成本管理不论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这种重要性在医药企业上体现更为明显。医药产品属于特殊产品,其质量不仅关系到客户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医药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时,绝对不能忽略质量的提高,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提升产品利润。

二、我国医药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每一家医药企业都有其发展的特殊性,在成本管理方面有着不同的关键点,有的企业的成本问题主要在绩效评价上,有的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体现在账款催收方面,还有的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体现在制造成本以及销售费用方面。

1、成本管理意识不足,观念落后。

先进的成本管理体系需要先进的成本管理意识为基础。如今,我国医药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医药企业曾经长时间处于垄断市场中,企业最重要的利润点并不在成本控制上,整个行业普遍存在忽视成本管理的现象,往往依靠其他方式来实现利润提升,如今的部分企业仍然受这种惯性思维的影响。

2、医药企业成本管理集中强调管理,忽视质量因素。

新医改的大背景之下,医药企业的利润已经受到限制,行业内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不得不使用各种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这就造成了许多企业走入以牺牲质量提高企业利润的误区,存在很强的片面性,常常出现为了低成本采购低质劣质原材料的现象,近年曝光的多起医药案件都与这种思想有关。

3、医药企业销售模式制约。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的销售一般选择外包形式,大部分没有自己的销售队伍。这样的方式在医药行业虽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却有着很大缺陷。在这样的销售模式之下,企业虽然可以以极快的速度拓展市场,但同时也失去了对销售成本的控制,销售流程无法掌握,企业的管理优势无法体现出来,此外,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产品销售的费用会不断上涨,制约了成本管理效率。

三、强化医药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分析

1、提高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意识。

先进的管理意识是先进管理办法的前提,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实现高效率的成本管理应该做到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管控,要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扩大成本管理范围,不能将成本管理仅限于产品的生产阶段,应该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把控。同时,社会科技力量在不断进步,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医药企业有了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撑,因此,企业在提高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信息化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创新以及新技术应用开拓新的利润点,将成本更多投入到新产品开发中,提高产品利润,实现科学的成本管理。

2、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考核体系。

医药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实现质量与成本并重,设置科学的成本管理考核体系,离不开考核指标的设置。因此,医药企业成本管理指标的设置一定要体现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关系,提高原材料质量。其次,医药企业在设置考核指标时,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成本收益关系,应该适当放宽技术投入限制,使得医药企业产品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3、重视成本效益理念。

成本控制中的成本效益观念,就是要适度地进行成本控制,如果片面追求成本控制,忽视管理成本,反而会增大企业成本压力,使得通过成本控制节约的费用在管理花费上流失,因此,医药企业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把握成本管理的度,真正实现有效地成本管理。

4、改进销售思路,体现客户价值。

客户价值是指企业根据客户的具体需要来设计和生产产品,让客户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让医药企业逐渐拥有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时间成本是指产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差异,因此生产者要注重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时间,要将客户的需求和产品的生产速度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医药企业不能只是注重产品的生产速度,更要产品的质量。

作者:郑俊勇 单位: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一、成本及成本管理概念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或者项目投资活动中所消耗的生产要素以货币形式的表现,也就是说企业为了实现经济价值的创造而必须进行的投入。成本管理则是要求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通过对各个环节成本的核算分析以及决策管理,降低成本支出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对于企业而言,成本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事情,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共同协助,系统性的对业务流程进行统筹管理,才能真正起到控制成本支出的目的。

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1.国有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淡薄

虽然我国实施政企分离多年,国有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权不断提高,走上了自主经营、市场化竞争的道路。但是国有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传统的思维模式仍然存在,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淡薄,特别是由于国有企业管理责任人的流动性较强,更容易造成国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出现短期行为,导致成本浪费行为的发生。

2.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落后

在成本控制管理上,国有企业缺乏现代化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诸如在全面成本控制、价值链成本控制以及企业的战略成本控制等先进的控制方法未能在国有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的使用,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还未能真正的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体系,因而制约了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3.国有企业针对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较差,未能将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真正的延伸到企业的所有业务活动之中,而且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更是导致成本控制管理的有些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制约了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1.优化国有企业内部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应该构建能够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在成本的事前控制上,重点是结合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标准,并将成本控制管理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同时制定成本控制管理的归口负责制度,以目标责任成本的方式进行管理。在事中的控制管理上,结合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项目建设过程,对各种成本支出加强控制,确保成本支出严格按照相应的预算计划执行,同时对于成本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及时的分析差异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在事后的成本控制上,则是通过成本报告制度,对成本管理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指导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2.将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与财务核算有机结合

在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的确定上,应该注意将企业的成本控制与财务核算工作相结合,通过财务核算,及时对各项成本按照性质以及发生地点,进行归集汇总以及核算,并计算出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总成本与各责任单位活动成本,进而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在国有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上,对于成本核算模式以及核算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的经营业务活动或者是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核算方式,一般情况下是将企业的成本核算分为营业成本、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进行核算控制。

3.提高国有企业的成本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应该进一步的完善成本控制管理的监督检查,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成本费用考核制度,对成本控制管理情况进行动态的检查,重点是检查成本费用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成本费用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成本费用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成本费用核算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强化对成本管理的审计监督,及时总结国有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改进自身成本控制管理工作。

4.实现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的信息化

在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上,应该按照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实现成本控制管理的信息化。目前较为成熟的成本控制管理信息化途径就是基于EPR系统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的项目建设而言,更应该通过EPR系统整合内部控制管理,将项目计划阶段的预算设置、项目实施阶段的物资、费用支出以及项目结算阶段的成本分析有效的整合,利用信息化管理在信息收集传递方面快速、及时的特点,准确的执行项目实施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措施,进而提高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水平。

四、结语

在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中,首要问题是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完善成本控制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以及管理体制,并强化对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作者:王盼盼 单位:广饶县城市资产运营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