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成本管理问题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对事业单位进行的不断深入的改革以及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对于财务方面的管理越发向企业模式进行转化,同时也对事业单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对于成本管理方面的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期国际经济形势走低,国家财政压力较大,如何能够有效的控制事业单位成本,很好的缓解国家财政及单位的财务压力。积极响应政府“过紧日子”的号召,是每一个事业单位在开展公益性活动及经营性活动时都需要重点考虑的事项。事业单位改革后,大部分事业单位都面临着开展经营性活动的压力,只有严格把控单位财务成本,促进单位财务状况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在开展公益性活动,执行政府职能时没有后顾之忧。本文首先阐述了对事业单位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之后分析了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如成本管理制度的缺失、落后的管理方法及手段、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员工的绩效考核未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较独立的成本管理控制权限等,最后提出了关于完善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一些对策建议,以供相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作为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政府会计
1引言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深入改革的推进,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使得事业单位相关财务管理要开始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转化,新制度既如企业一样执行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模式,又保留了收付实现制的政府预算模式,两者既相互分离又有所衔接,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关于成本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改革以及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提高单位成本管理水平,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减少事业单位资源的浪费,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提供社会经济服务的水平和本单位事业的发展。
2强化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化,成本管理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也越来越重要。提高成本管理要求,降低不必要的支出,尽可能减少损失,尽可能降低成本水平,最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成本管理活动处于良性循环。国家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做好单位成本管理工作,首先,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财政资金浪费与流失,为社会提高更多更好的服务。其次,有利于本单位资金管理。事业单位在资金支出时,必须严格落实单位内控制度,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可以对优化单位内部业务流程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引导本单位更有效率开展经营活动。第三,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会强化财务信息质量,为本单位领导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事业单位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3.1缺少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事业单位
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通常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成本管理不太重视,导致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部分缺失。大部分事业单位业务范围、业务内容较单一,同原来按照行政单位管理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只是形式上对财务制度进行了改革,制定的成本管理制度相对宽松,留下的钻空子的空间较大,并不能严格的控制成本。
3.2单位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在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比较清晰,个人岗位职责与业务内容较为稳定。大部分人员包括管理层普遍都会认为仅需要由财务部门、财务人员负责会计制度的实施,其他部门只需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同时,因为事业单位收益成本并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可量化标准,成本支出的上下限区间较高,弹性很大,再加上有财政经费做支持,事业单位人员本着不花浪费的观念,工作中大手大脚,不重视成本管理。部分单位缺少完善的内控制度和成本管理制度,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通常对成本管理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比如对公益性活动的成本,只要有依据,就可以支出,并不核实依据是否充分,市场是否发生变化。经营性活动中应发生的成本,按照固定比例计算,并逐年按照固定比例提高,并不准确核算发生的成本是否可以节省。
3.3成本管理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未有效连接
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人员考核主要采用“德、能、勤、绩、廉”的方式进行,其中以业绩考核为主,但是对于完成业绩付出了多少成本并未得到本单位的关注。即单位的成本管理与人员的业绩考核并未得到有效结合,一切唯结果论,并不关心为了完成业绩而副处的成本的高低。考核与成本管理未挂钩,项目的经办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法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用来分析实际与计划支出的成本之间的差异,甚至都无法说明变化原因,结果出现随意修改或追加预算的情况,导致全体人员对成本管理的意愿不足。最后就会出现为完成业绩目标,不计成本、随意浪费的局面。
3.4编制成本预算具有随意性
大部分事业单位一般情况下是按照上一年度发生的成本数据制定出本年的预算方案,在编制时并没有考虑到经济发展形式的影响。部分事业单位凭经验编制预算,毫不关心当年可能会影响成本支出的具体或特有情况。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为未事先预计到的成本支出,致使预算无法执行下去。执行时随意对预算进行调整,经常会出现与年初编制预算不符情况的成本支出,财务人员很难通过年初预算来对成本进行控制,造成成本大幅增加,实际支出与预算偏离甚远。
4完善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建议
4.1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第一,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事业单位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内控制度,将成本管理制度作为内控制度的一部分。从成本管理的内容、方式、规范化流程、标准与职责等方面入手,规定出细致的工作方案,使成本管理融入到单位全部的发展过程当中。明确财务人员的权利与责任,合理规划、分配本单位的财务成本,提高全体人员的成本管理执行力。通过规划部门设置、人员配置以及部门权责,保证项目管理能够科学顺畅的运行成本管理方面的要求,正确使用财政资金,杜绝浪费,达到低成本运营的效果。事业单位对财务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使用低成本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本单位长期稳定的良性发展,需要对经济效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有机调控,评估是否有必要开展收益较差的项目,超额或违规完成的项目,拟定出奖惩措施,保证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使事业单位的财务能够良性运转,保证各项事业工作的完成。首先,财务部门内也应对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做到责任到人,起到相互监督、互相制约的作用,避免徇私舞弊情况的发生。其次,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作过程中,需明确各方职责,成本管理部门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保证工作质量。第二,学习使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及方法。事业单位在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能时,本身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应该及时更新成本管理手段及方法,确保管控理念与时俱进,为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现代的成本管理,与成本的预测、考核及分析等过程紧密相连,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所在行业及自身发展需要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系统、完善的将成本管理理念贯彻至本单位中。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尽量采用自动化信息处理系统,通过建设项目库的形式,将项目预算事先录入到系统当中,细化所有支出分类,所有支出必须通过项目系统来请款支付,拒绝超出预算金额的经费支出。需要修改预算时,经办人员需详细说明理由并提供数据支持,否则财务拒绝修改。定期制作收入支出报表呈报给单位领导层,对超出或即将超出预算的项目进行示警,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建议,提高领导层对成本管理的警惕性。第三,加强预算控制,杜绝预算调整的随意性。事业单位要加强成本管理,根本上要对预算进行严格控制,提高管理层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由全体项目人员共同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来,采用切实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涉及项目支出时,由全体项目人员参与到预算编制当中来,由其提供具体的项目预算数据,财务人员汇总单位全部数据后分析其科学性、合规性及合理性,拒绝不合理的预算支出。预算通过后,要求项目人员严格执行,通过项目库的形式强化预算控制与管理,不得随意突破预算,提高预算控制效率。
4.2强化单位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
要做好成本管理,首先,应需要单位管理层对成本管理形成重要的认识,可以采用邀请上级单位或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学习内部控制的理念,使全体人员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事业单位管理层中树立相关认识后,由上向下层层推动,向全体人员进行普及,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牢记成本管理目标,鼓励全体人员积极参与。其次,采用内部制度讲解、定期座谈讨论等方式,向全体职工宣贯单位要加强成本管理的决心。最后,在事业单位内部树立起勤俭节约的意识,开源节流,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让全体人员深刻领会自身肩负的职责,尽量缩减开支,响应政府号召过紧日子,避免不必要支出,为本单位业务的良性发展,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3采用成本与员工绩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采用“德、能、勤、绩、廉”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考核,其中绩的考核主要是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当年工作结果,据此对员工的晋升、调薪、评优进行评价,但却忽视了员工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高低,所以极其有必要将成本与员工绩效相结合,在员工的绩效考核内增加对工作过程中消耗的成本的考核。第一,事业单位应当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将成本管理制定到员工绩效考核标准中,引导员工对成本管理的重视,使成本管理的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当中,通过项目定额预算成本来进行控制。第二,将员工的绩效目标与成本管理相结合,提高员工对执行本单位成本管理的切身认识,强化成本管理的控制力度。第三,在员工开展业务工作过程中,加强成本监督,降低经费的浪费、滥用等情况发生。第四,对照年初经费预算,表彰和奖励以较少成本取得较好效益的员工,通报批评或惩罚经费超额支出严重的人员。通过将成本管理与员工绩效、薪酬奖金相结合,只有真正的使员工感受到成本管理带来的激励、惩罚措施,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员工才会真正有意愿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当中。
4.4提高财务人员能力,严格执行预算
成本管理的最终执行层,必然会落实到本单位财务人员,因此培养专业的财务人员,提高其专业素质及工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事业单位在原财务工作当中,并不涉及成本方面的管理,普遍缺乏专业的成本管理人才。对于此问题,可以采用定期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座谈等形式,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加专业学习,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或通过外部招聘等方式,引进综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多方面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同时由财务部门牵头开展成本管理人员的学习认知能力,指导全体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运用。受限于事业单位编制控制,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归属于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负责人兼任财务负责人,在财务负责人为非专业人才的情况下,及其有必要培养或招聘专业的财务人员,守好单位内部控制最后一关。如此,就需要单位管理层给予财务人员独立的审核权限,在编制预算时充分调研、论证成本预算方案是否有进一步压缩空间,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预算执行时,规范费用支出流程,明显超出市场标准的经费,拒绝支付,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更正。预算调整时,对预算调整的必要性给出专业意见。在决算时,多维度总结预算差异产生原因,提出下一年度成本管理计划。
5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区别于企业,有其特有的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的责任,对成本的管理不能只关注成本管理方面,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无限度的压减成本,将会导致项目执行出现问题,所以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辩证的看待成本支出情况,既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又不能因降低成本导致项目无法正常执行,影响本单位应尽的社会经济责任。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主要是由于自身的财务制度不够健全、普遍缺乏对成本管理的意识及预算控制与项目执行成本相分离等方面的问题。事业单位涵盖了我国各个方面,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成本管理方式各不相同。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制定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优化成本运营方案,从成本的预算、决算、执行、分析、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做起,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实践新的管理方法,切勿生搬硬套。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高效率使用资金,在新的经济形式下,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张鹤 单位: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北京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