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探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高校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践进行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进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0引言
财务管理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采用的是理论讲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提不起兴趣,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如何改变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是当前教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将会重点讲解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1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改革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课程是高校的核心专业课,具有知识点多、计算公式多、内容复杂、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学好这门课程既是对学生理财水平的一次提升,又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但从近几年的市场调研、座谈讨论、以及企业反馈情况分析,用人单位存在着不满意的现象,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进行基本的财务核算,能进行投资和筹资的分析、评价、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而依照目前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灵活应用的能力,不能将课本中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课程的应用性,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框架,成为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目标[1]。
2高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校与普通的本科院校不同,高校侧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锻炼,而普通本科院校侧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目标制定方面完全照搬照抄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对学生的定位不准,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收到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对于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来说,课程培养方面更加侧重于理财实物,对于一些高级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暂时略过,等到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可以继续深入学习,这样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后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2.2教师实践锻炼机制不健全
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授课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理论专业知识,部分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甚至有些教师已经取得了会计专业的资格证书,但是很多教师在实践方面还缺少锻炼,导致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我国传统高校教学的弊端,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备课、讲课过程中,对于实践锻炼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二是,教师的工作量大,没有闲暇时间进行实践,每天除了备课就是上课,教师进行自我实践的机会很少;三是,教师实践没有提上工作日程,也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在课程安排方面往往安排的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较少,没有体现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此外,挂职实践也没有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提不起教师实践工作的积极性,造成教师实践经验不足[3]。
2.3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即主要是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进行开发。高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所区别,高校的学生一般理论知识较差,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他们喜欢接受一些形象思维较强,经验型和策略性的知识,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会产生排斥心理。如果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只是作为学习的机器,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造成学生不能适应社会[4]。
3面对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3.1合理设置课程目标,与社会实践结合
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在设置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要针对社会的实际需求,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在设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将理论知识与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并且要做到与时俱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尽量与国家政策紧密结合,选择一些内容新颖、结构合理的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3.2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现场指导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学历和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比如,经济师、统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证书,另外还要熟悉相关的电脑操作技能,比如,ERP的操作、会计电算化操作软件、Excel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等,这样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财务教师的实践技能,还要制定一些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比如,可以安排部分教师到企业或是会计事务所等单位的相关专业进行挂职,利用闲暇时间从事相关工作,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此外,还可以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到学校任教,为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提升财务管理教师实践技能。
3.3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包括讨论式、问题式教学法,采用这样的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并将其渗透到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讲解中,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一些热点话题比较感兴趣,也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一些本来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了贴近学生的案例,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感。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分析财务管理案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运用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已经实行,但是其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收到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高校应继续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使案例教学法达到完善。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择案例的过程重中要考虑全面,既要有国外的也要有国内的,既要有成功的也要有失败的,既要有精炼的也要有复杂的,要选择一些典型性、实效性强的案例,并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素材;其次,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的主要任务是做好课前布置、组织课程实施、进行课后总结和评价。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要整理书籍资料、分组讨论、制作分析模型、交流总结、撰写分析报告等。
4结语
总之,财务管理是高校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高校必须要对财务管理进行改革,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提升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效果。首先要合理设置课程目标;其次要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最后要创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改革的进行,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作者:孙庭锋 单位:湖南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樊月娟.加强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73-74.
[2]胡丽霞.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40-141.
[3]程金凤.论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22-23.
[4]王宝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71-73.
第二篇:互联网+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互联网+”元素融入高校财务管理,对高校财务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互联网+”入手,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新的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财务管理
近年来,互联网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2015年3月,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国家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简单地说,“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在提升传统行业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批全新的行业。高校财务人员应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互联网融入高校财务管理各个方面,使互联网、信息化及由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与高校财务管理相融合。
一、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重要性日益提高与观念认识不足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高校的发展已经从规模化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从注重量的发展转变为注重质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管理从原来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高校的各项管理都离不开财务管理,高校事业的精细化管理更离不开财务管理的智力支撑和物质保障。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的今天,财务部门应做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将管理会计理念运用到高校,为学校领导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很多高校的领导及决策层只注重学校教学科研事业发展,而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往往片面地认为财务部门只是收钱和付钱,甚至认为,学校管理决策由校领导决定,财务部门只需按领导决定执行就可以了。
(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要求与落后的管理设备之间的矛盾。目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内容与要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务管理的工具也有了质的变化。但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的设备仍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仅局限于计算机、打印机等基本操作工具,财务管理的设备和环境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财务管理的要求。在管理软件方面,财务管理只局限于会计核算软件,很多高校无财务管理专门软件和系统。落后的软件也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各项管理要求。
(三)财务管理的精细化要求与落后的财务队伍之间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各项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预算法》对预算编制、执行及考核体系的要求,《政府采购法》对采购项目和程序的要求,《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支出经济科目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对资金支付的要求,公务卡制度对资金结算的要求等。所有这些要求都使高校原有财务运行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规范化、科学化。财务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是决定财务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目前,很多高校只注重教学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而忽视了财会队伍建设。高校财会队伍普通存在人员老化现象,财务人员数量也严重不足。同时,现有财务人员业务知识素质有待提高,新信息时代的知识严重缺乏。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特征
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互联网运用到高校财务管理以后,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又有了新的变化,正在由“+互联网”阶段向“互联网+”阶段转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一)财务管理信息云端化。云计算的迅速发展,给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工具和平台。高校通过建立私有云、公共云或混合云来处理财务管理信息,使财务管理信息云端化。
(二)财务管理结构扁平化。“互联网+”思维运用到高校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可以通过财务管理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对接,直接与业务部门构建新的管理结构。高校财务部门从一般的职能部门成为学校的核心部门,财务管理结构呈现扁平化。
(三)财务管理程序网络化。高校财务管理实质上表现为对财务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所有的财务信息都是通过信息系统记录和反映的。财务人员根据财务信息的载体,通过互联网络实现对财务信息的管理,从而形成网络化财务管理。
(四)财务管理职能扩大化。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高校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等很多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推动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财务管理职能范围也随之扩大,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向管理会计转变。
三、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平台
互联网与具体财务业务的融合为高校财务管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高校要顺应时代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建立学校数据中心,校内各部门实现数据共享。随着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高校财务管理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不断探索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学校数据中心,财务管理信息将通过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管理,高校财务业务与数据中心互联。高校管理者通过终端将财务管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辅以互联网“大数据”进行财务分析,生成财务分析数据并及时反馈到有关查询系统,从而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快速和便捷的服务。
(二)升级会计核算系统,建立一体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高校需对原有会计核算系统进行升级,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高校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与其他管理子系统进行关联。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预算的编制,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等方面来实现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根据高校财务活动及其形成财务关系的特点,与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管理及人事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让学校资产与财务系统合并,真正做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一体化。
(三)运用“互联网+”,推动高校管理会计发展。2014年10月,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时间,使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根据高校具体特点,为推动高校管理会计的发展,高校要强化互联网意识,运用“互联网+”思维。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管理会计创新;二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管理会计服务体系;三要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内外互通互联,为高校巩固产学研联盟、培育发展人才服务。
四、让“互联网+”融入高校财务管理业务系统
(一)网络化财务预算管理。财务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分析三个方面。高校应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将预算编制、执行和分析与经费使用部门相关联。首先,高校财务部门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系统”预算编制要求,高校各部门根据编制要求,将本部门收支预算草案录入系统。其次,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的预算草案汇总数,结合上级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初步确定校内各部门的预算控制数。第三,各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在“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中细化预算项目及经济科目。各部门通过系统确认提交后,由学校财务部门汇总报高校主管部门。第四,预算草案经主管部门审批后下达到学校执行。第五,“财务预算管理系统”与学校“网络报账系统”相关联,直接将生成的预算指标数据传输到“网络报账系统”。
(二)“互联网+”财务报账流程。传统的财务报账流程是以实物单据的传递为主线。在“互联网+”背景下,财务报账流程是以财务数据信息流为主线,实物单据的传递为辅线。高校建立“网络报账系统”,报账人先将原始报账信息和原始凭证扫描件输入“网络报账系统”,确认提交后系统按预先设定的程序传递给相关领导进行审批,同时报账人员将纸质的原始凭证送至财务部门。相关领导打开系统就能收到报账人传来的财务信息。领导完成审批手续后系统自动将信息传递到财务部门。财务部门通过“网络报账系统”对报账信息进行审核,并与报账人送来的纸质原始凭证核对,实现了信息流的“互联网+”连接。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结算凭证,涉及到资金收付的业务,自动转到资金结算系统进行处理。
(三)与外部连接资金结算业务。高校的财务管理离不开资金结算,高校应建立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是高校资金管理的核心,财务结算中心通过“财务结算系统”与学校“会计核算系统”、财政和银行等系统进行对接,建立银校互联信息平台,串联信息孤岛,实现资金自动收付。对于资金的汇入,“会计核算系统”根据收入数生成记账凭证后该笔经济业务即处理完毕。涉及资金支付的业务,经出纳人员在“会计核算系统”中确认后自动传递到“财务结算系统”。“财务结算系统”按财政支付或自行支付分别进行处理。需由财政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的,系统直接将支付信息传递到财政国库支付系统。需由高校自行支付的业务,高校通过“银校直联系统”实现自动支付。通过与外部连接自动结算资金支付业务,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高校也实现了无现金支付结算。
(四)建立物资和服务采购平台。高校在运转过程中,采购物资和服务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高校大宗的采购是按有关规定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公开招标,但对低于一定金额的采购项目,大多是由高校自行组织采购的,如教学耗材采购、办公物资采购、实验材料采购和零星维修材料与劳务采购等。高校应建立“物资和服务采购平台”,将财务预算、核算、资产及采购平台等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对于列入年度采购预算需委托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公开招标。应由高校自行组织采购的由“预算管理系统”自动到“物资和服务采购平台”。商品或服务供应商根据高校“物资和服务采购平台”的信息通过系统直接录入投标信息,并将投标的纸质材料送高校采购部门。高校采购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中标商后提醒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务。采购项目结束后,校内使用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评价,并将结果反馈到财务部门作为项目资金结算的依据。
(五)个人、财务及人事一体化的工资薪酬管理。工资薪酬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资薪酬管理不仅包括正式在册教职工的工资薪酬管理,而且还包括学生和非在册人员的薪酬管理。工资薪酬的具体内容包括工资、津贴、补贴及其他劳务费等。学校财务部门建立“工资薪酬管理”系统,正式在册教职工的工资薪酬信息由“人事管理系统”生成并传递到“工资薪酬管理”,同时该系统与学校考勤系统进行对接,实时接受考勤系统的考勤情况并自动计算出在册教职工的工资信息。学生和其他非在册人员的薪酬由各经办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工资薪酬管理”系统客户端进行申报,经学生和其他非在册人员确认本人账号等相关信息后,按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网络审批。客户端通过系统Web应用服务器与账务系统服务器相连,最后经财务部门审核确认后将发放信息传递至“会计核算系统”,“会计核算系统”处理完毕后由“财务结算系统”进行支付结算。
(六)学生自助服务的缴费管理系统。为加强学生缴费管理,高校建立“学生网络缴费系统”。首先,“学生网络缴费系统”共享学校数据中心学生信息,与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务选课系统”及“助学贷款管理系统”等进行关联,对少数恶意欠费学生通过限制学籍注册及选课等手段来促使其按时缴纳学杂费。同时,通过“学生网络缴费系统”提供网络查询服务,为学生管理人员及时提供学生缴费、贷款及其他相关信息。其次,为方便学生缴费,让“学生网络缴费系统”与银行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等系统关联,实现学生自助缴费,使广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缴费、查询等业务。学生家长也可为其孩子进行缴费并随时可以查询其孩子在校的有关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财务管理日新月异,高校的财务管理系统也不断增多,如“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平台”等。高校应加大财会队伍建设的力度,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将先进的技术不断融入到高校财务管理中,用互联网思维来重造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协同化的“互联网+”体系,使高校财务管理智能化,让高校财务管理融入“智慧校园”,与高校万物互联。
作者:王万海 单位:巢湖学院
参考文献:
[1]杜庆贤.“互联网+”高校财务报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16,(6).
[2]张跃旭.“互联网+公务卡”银校网联动创新高校财务结算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5,(11).
[3]陈婧.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2,(3).
第三篇:新高校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探析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一些管理制度出现明显的不适应性和滞后性,对原来的管理制度进行变革势在必行。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无论是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发展数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突显出来,原来的高校会计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国政府部门颁发了新的高校会计制度,以便更好地指导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本文从新高校会计制度内容出发,分析了其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具体影响,并且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更好地适应新高校财务会计制度。
关键词:
新高校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影响;建议
0引言
为了规范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保护高校财产安全,我国颁发了针对高校的会计制度,并且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适应高校发展情况,我国于2013年对原有的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便及时解决高校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新高校会计制度是高校财务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它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推行,必将对原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内容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高校会计制度,必须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切实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效能。
1新高校会计制度内容概述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迅速,其财务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高校会计制度无法有效指导高校的实际财务工作,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对原来的高校会计制度进行了修正,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可概述为以下几点:一是做好高校财务预算工作,保证财务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二是提高高校财务编制的科学性、全面性,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反映高校的财务情况;三是扩大高校资金来源,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四是构件全面、科学的财务评价机制,保证财务核算的准确性、科学性;五是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估机制,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六是重视高校资产配置情况,实现高校资产效益的最大化;七是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这些内容都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适应了当前高校发展。但是,当前各大高校都处于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的过渡时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各大高校要采取措施,以适应新会计制度要求,加快新会计制制度的落实力度。
2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2.1扩宽了高校筹资渠道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式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覆盖面急剧增加。我国高校的规模以及承载能力都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此同时,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许多不同的管理方法被应用到高校的财务管理中,也产生了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但不同融资方式在成本和风险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迫切需要我国改变高校会计制度,以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进而促进高校发展。原有的会计制度下,高校主要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以获得办学经费,建设基础教育教学设施,高等学校债务逐年增加,若对投资项目、还贷计划以及偿债能力不经过充分的论证,则金融风险急剧上升,一旦创收能力与偿债能力不足,往往造成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给学校留下沉重的债务负担。新的会计制度增加了“收入”和“结余”等科目内容,使资本结构更加直观、清晰,易于管理。同时,预算外资金结余以及其他资金结余的明细账目分开设立,“收”“支”、“存”管理更加全面规范[1]。
2.2改善了高校的成本核算与收支管理
一是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的收支情况进行了明确的分类,这是以往会计制度中所没有的内容,细化高效成本支出有利于保证成本核算项目的全面性,更加真实地反映高校实际收支情况,目前高校成本支出可简单的划分为七类[2]。同时由于高校资金筹集渠道以及成本支出项目得不断扩大,高校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突显。新高校会计制度为了更好地反映高校收支结构,增设了许多新的管理科目,例如“累计折旧”、“待处理资产损益”与“累计摊销”等。二是构建完善的责任管理体系,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执行力。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通过收付实现制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可靠性。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成本核算内容不断增多,一些成本核算内容无法利用收付实现制跨期分摊成本,降低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因此在高校成本核算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收付实现制,还需要引入权责制,用于补充和完善成本核算。在高校成本核算过程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以全面、可靠的反映高校的实际成本和收益情况,权责发生制是高校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条件。例如在对高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时候,仍然遵循一定的比例进行折旧计算,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2.3提高高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占据重要比例,但是原来的会计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些资产的算法,财务报表中无法准确反应固定资产的价值,缺乏科学有效的折旧管理,也无法准确制定固定设备的维修预算,高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提高。为了消除上述问题,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新高校会计制度中增加了对高校固定资产折旧管理的内容,并且明确规定了折旧方法和年限,增设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以及待处理财产损益等科目。通过上述规定,有效提高了资产核算的准确性,使高校资产情况得以真实体现。
2.4提高了会计制度的执行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尤其在公共财政管理方面。在改革的公共财政管理内容中,涉及许多高校财物管理工作,但是这些内容与原来的高校会计制度要求不符,使的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些内容存在歧义,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新高校会计制度较大程度地适应了公共财政体制要求,例如新高校会计制度中增设了财政应返还额度,有效提升了高校资金的利用率,提高资金配置的科学性,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高校会计制度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会计制度的执行力,促进新会计制度的发展。
3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建议
3.1创新高校财务管理内容
我国新高校会计制度为了满足高校发展,增设了一些新的财务科目和管理内容,高校要想适应新会计制度要求,必须对原来的财务管理内容进行创新。首先,创新筹资渠道。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发展,其筹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不在单纯地依靠政府拨款,而是多渠道筹资。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形势,促进高校长远发展,必须对高校资金筹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其次,为了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必须对高校的投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保证投资的科学性、有效性,降低高校投资风险。
3.2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为了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转变工作重心,加大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可以有效控制高校运行成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在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财务预算工作。一方面,要遵循相关规定,选用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保障预算编制方案有效性;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执行体系,提高预算方案的执行力,并且配置完善的监督体系,保证财务预算工作顺利开展。
3.3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透明度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了满足新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必须加大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财务管理措施得以贯彻落实,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效能。同时,高校还要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管控力度,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有效性,使高校资产效益得到最大化。
4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行有效解决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在促进高校长远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实行,对高校的筹资渠道、成本核算、财务预算等内容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提高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以及高校资金的利用率,是高校长远发展的物质保障。目前,新高校会计制度应用时间还比较短,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使高校会计制度更好的指导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作者:朱洁 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韩莹莹.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中国外资,2014(8):65-65.
[2]罗水香.新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探析[J].财经界,2014(9):159.
第四篇:高校互联网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使互联网融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将其互联网带入其中,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对它的理解。甚至从时展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该领域的一个创新了。尤其是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自从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其中后,该项工作与之前相比就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不仅技术提高了很多,而且也更加方便快捷。基于此,在本论文中我们将会先分析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相应的提出一些改进的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高校;财务管理
1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逐渐的将互联网技术带入到了该领域中进行融合,以促使该工作能取得更优异的成效。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1高校相关领导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不强
虽然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我们生活以及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得到了普及,高校中也不例外,在高校里,无论是教学还是行政性的工作,多数都涉及到了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而且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工作中去,也对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高校内部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虽然说在高校中很多工作都融入了互联网技术,但是毕竟高校不同于专门的互联网等技术工作,高校内部的资源有效,因此,对互联网的使用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尤其是财务管理工作,这种行政性质的工作在高校内部并没有使用到非常先进技术的互联网,目前还停留在比较基础性的网联网技术层面,例如只是将部分重要信息储存在网络端,财务管理模式比较传统陈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很多程度上都是由管理者所决定的。高校相关领导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念不强,因此在工作的落实方面也就会做的不够到位。而在工作中,要想将互联网技术更好的融入进来,首先要获得领导者的支持。因为领导者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决定互联网是否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工作中去,所以获得领导者的支持是尤为重要的。
1.2财务管理人员能力有待提高,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较差
财务管理工作成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工作人员的能力所决定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的成效有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想将互联网技术带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最大程度上将互联网技术与财务管理进行融合,首先就要有一批优异的人才可以配合工作的开展。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现如今多数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力较差,对互联网与财务管理结合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还比较薄弱,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
1.3财务的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做的不够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于财务相关的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财务管理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财务管理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对财务信息的保护不仅仅涉及到财务这一个部分的利益,同时也是涉及到了整个高校的利益。尤其是在互联网盛行的背景下,处在网络的环境中,安全问题就更应该被提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但是从目前来看,多数的高校内,对财务方面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在面对突发的病毒侵入、数据泄露等方面的情况时都无从下手。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的话,将会给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很不利的后果。
2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善的措施
2.1提高高校相关领导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在上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要想能在更大程度上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得相关领导者的支持。只有在得到了领导者支持的前提下,才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想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提高高校相关领导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定期为校领导做相关方面的培训工作,定期为他们开展信息化的讲座,给他们讲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与工作相结合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告诉他们将信息化带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去的具体策略。这是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2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力
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互联网技术的融入程度、运用程度不够,很大程度上都与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有关。因为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熟练,所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多依旧还在采用最传统的工作模式。在互联网已经得到普及的时代背景下,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互联网的运用能力是尤为重要的。高校领导应该定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互联网知识,从而可以更好的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去,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2.3重视信息安全,加强高校内部的控制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数据安全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信息的安全,有可能会给高校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信息安全,加强高校内部的控制是尤为重要的。首先,高校内容应该先改进财务管理的工作模式,使用更优质的模式,以减少安全危机。其次,要加强对网络和系统方面的监控,及时更新和维护软件系统。
作者:孙嘉蔚 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刘雅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税,2015.
[2]张林.“互联网+”时代会计改革与发展[J].会计研究,2015.
[3]梁晓婉.基于“互联网+”理念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财务共享,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