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分析(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分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分析(4篇)

第一篇:后社会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

高校后勤体制改革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收获,后勤财务管理也得到了质的进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关注。但是,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针对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期对高校财务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现状;对策

1高校后勤社会化含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后勤社会化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来承办。政府主要起宏观调控能力,起到支持和引导的作用。社会承办要求高校后勤管理回归社会,能够更大力度的服务于社会。其次,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方式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里。再次,社会化最终要回到服务高等教育的重点上,也就是以服务高等教育为主要任务,实现学校办学的需要。最后,高校后期社会化的组织形式要实现企业法人化,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社会化发展。

2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薄弱

一是没有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规定的相关制度执行,还有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管理力度不佳,执行情况也并不理想。二是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主要体现在大幅度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地向银行申请贷款,致使学校财务处于风险之中,带来债务上的危机。三是财务监督力度不够。由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财务部门责任不清晰等因素致使管理监督不到位。

2.2高校预算管理不合理

高校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关乎整个财务体系的运行和学校正常经营,涉及学校活动的方方面面。高校财务预算,制约了高校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方向,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高校的持续经营及长远发展。可是目前高校管理制度仍然存在重编,轻视施行的问题,缺乏科学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目前高校实行的预算模式,普遍存在简单,比较好掌握,同时随意性也相对较强,缺乏科学性、严谨性。不严谨不科学的预算模式,在实行时依据参照,在高校活动经费方面没有实现统筹安排,无法实现“以收定支”,也不利于协调各部门的开支节约。更加不能达到预算管理激励政策,导致资金利用率低,因而极大程度影响财务预算稳定发展。

2.3后勤财务存在“小金库”风险

因为学校自身的特殊性,致使高校后期在社会化改革之后产生在经济方面独立而在行政方面又不独立的半独立状态,任免后勤的领导跟以往一样,还是由学校任命,这就无法避免后勤财务与学校领导之间存在细微的关系。所以有的学校为了达到资金使用更为方便,把一部分资金搁进后勤的口袋,又或者把学校难以开支的支出放在后期的口袋,其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不到坚持原则和公正廉洁,甚至于知法犯法,私吞和贪污公款,便存在财务小金库的风险。

2.4财务报表无法全面体现高校实际财务经营状况

高校后期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核算,独立完成各项财务报表、预算、决算,对每一项资产自主经营,单独建账,一整套的财务核算数据没有在对应的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来,于是便产生财务报表无法全面完整地体现高校的实际财务经营状况。

2.5高校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一般企业经营目标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高校后期社会化要求后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化,后勤管理的服务对象终究是全体师生及员工,因为高校自身的特殊性,高校后期还需要注重社会公益性,因此,一般的企业经营目标都无法体现学校的后勤管理。这也就导致了高校财务管理方向的不明确,高校社会化改革中,高校实体是企或是教,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的是实现经济利益或是社会利益这类的争论普遍存在,因为高校后勤管理目的不明确,后勤财务人员又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因此便产生高校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不高。

3针对高校后勤管理财务管理问题的建议

3.1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首先,以身作则,高校领导要起带头作用,不断提升自己,遵守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来缔造一个良好的财务环境,抓住高校内部控制为首要工作,增强高校内部控制氛围,以及加强对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其次,高校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不仅明确财务人员的责任,而且起到内部预防控制的作用。接着要定期实行高校财务人员考核制度,鼓励财务人员用心做好相关财务相关工作。

3.2合理控制高校财务预算

高校实行财务预算是必然发展趋势。《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指出高校财务要合理进行财务预算,真实反映高校整体财务状况,依法筹集资金及合理配置资产,增强财务监督和控制,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等管理任务。高校在做预算的时候,应全面、长远地编制预算,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高校必须制定健全的预算体系,增强高校财务预算能力,在实行过程中,客观真实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

3.3加强高校后勤财务工作人员教育培训

第一,加强高校财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能够积极调动相关工作人员学习财经法规及职业道德法规,切实落实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公平公正,服务好高校教育工作。第二,多举报相关精神活动,改善财务整体人员的精神面貌,进而提高后勤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第三,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培训。组织高校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改善高校财务知识架构,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素养。定期开展业务学习活动,或安排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到社会相关培训机构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拓宽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面,并且进行定期的考核制度。鼓励后勤财务人员进一步深造,攻读学士硕士博士等更高学位,优化高校财务工作的学历结构。

3.4明确高校财务管理目标

高校财务管理方向应是多元化的。即财务管理体系中有一个总目标,总目标下分支多个子目标。总目标主要指明财务管理的总方向,起主导作用。相关利益最大化是当下合适的财务管理总目标,因为它不仅兼顾了相关方面的利益,满足财务目标同会计目标一致,而且其考核制度实用又便捷。明确了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那么财务管理的子目标则根据高校实际经营状况、财务管理环境、总目标要求等具体制定子目标及落实相关管理工作。

3.5进行资金借贷管理

高校在进行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的同时,还须按照规章制度严格进行审批工作,增强借入资金的管理控制,切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资金借贷、提供不合制度的担保;国家及政府要重视对高校的投入,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高校的后勤部门要进行改革创新,从多种途径筹集资金,强化后勤财务管理及监督工作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工作中的重点工作。

3.6完善高校财务成本管理

完善成本控制,需从以下3方面着手:①事前控制财务成本,进行成本预测及决策。根据财务管理的总目标和子目标来预测成本,分析比较计划的可行性,从中筛选最佳策略。②事中控制,主要体现在实施过程中,对预测的成本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作业,包括控制及核算两方面。③事后控制。总结目标完成情况和实际支出情况,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增强财务成本控制能力。

4结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必然发展趋势,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还有利于高校的整个发展布局。达到高校资源优化组合,进而促进教育的深入发展,虽然高校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尚有很长的路要走,仍需要不断探索发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高校后勤缔造一个和谐、良好的财务氛围,真正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社会化发展。

作者:宋樱 单位:成都大学后勤处

参考文献:

[1]柴哲军,包晓明,王静峰.“后社会化”阶段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以宁波大学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6):41-44,47.

[2]林先军.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如何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新经济,2015(5):79.

[3]王丽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及发展浅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4):54-58,65.

[4]周春.浅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第二篇: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分析

摘要:

企业作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主体,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是否到位、高效,对企业管理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进而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与水平。诚信作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是财务管理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为此,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诚信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诚信教育;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各个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务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我国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就要具有更多、更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作为社会企业财务管理人才的主要供应场所,必须重视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要重视诚信教育的落实,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尽可能满足社会与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1.为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的,所以,针对大学生们来说,从计划进入财务管理行业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诚信意识,从而为以后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提供可靠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成为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且做好自身本职工作;才可以为企业合理、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才可以为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建设添砖加瓦。

2.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保障。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落实诚信教育,就要充分理解与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为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通过诚信教育的实施,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靠路径。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来说,一定要注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诚信观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以此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约束力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并且更加坚定信念,深刻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不仅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3.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在实践工作中,经常因为经营管理者行为不当导致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经过大量深入研究显示,大多数均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失控导致的,其中财务管理造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落实,对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投资人的利益,才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4.为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贡献力量。一直以来,依法治国都是我国始终坚持贯彻的重要方略。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中均存在着财务管理质量不高、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没有为企业管理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更是和我国依法治国方略背道而驰。为此,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诚信教育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问题,从而保证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为企业管理提供真实、完整、可靠、合法的财务信息,以此确保企业决策正确、科学。

二、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1.优化课程设置。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信息失真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人员诚信意识不强;二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对于财务管理人员诚信意识不强而言的问题,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道德教育,其内容要兼顾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切关注学生的感受,根据专业特点、要求及学生需求展开有效的诚信教育,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针对财务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法制教育课时,以此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并且坚定“依法理财、一心为公、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职业信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各种法律条文的宣传,还要充分结合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触碰警戒线的代价,从而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与法律意识。

2.聘请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实例讲解。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现今情况来说,在财务管理教学方面,大多数高校均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财务管理教师基本上均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经验相对缺乏,有时在讲解教学内容,缺少说服力,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聘请企业财务人员与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进行讲学,以其亲身经历对学生展开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判断教育。还可以聘请法院与审计局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法制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单纯进行理论讲解,非常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但学生均对实际案例有很大的兴趣,为此,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不仅可以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道德观念,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坚持本心,做出正确的判断,抵挡住金钱利益的诱惑。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职业道德专题讨论会的召开,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辩论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且对相关问题进行主动思考,特别是针对当今社会中出现的相关案例,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充实自己的观点,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3.大力贯彻诚信教育。在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实训课程必不可少。在实训课教学中,教师不可只是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实训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其当成是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主要场所与形式,在重视专业技能考核的基础上,落实职业道德素质考核,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市场环境中利益与诚信冲突时的挑战,以此认识到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比如,在《审计》实训课教学中,通过对企业、审计机关、事务所等不同工作岗位、不同角色的模拟,检查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对学生的做事态度予以了解,使学生亲身感受工作环境,充分认识到诚信对维持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4.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内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新问题不断增多,在高校财务管理诚信教育中,也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现今,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高校一成不变、孤立地开展诚信教育,就会导致诚信教育成为形式,陷入“诚信”口号的漩涡中,无论教师怎样努力,学生均很难养成诚信习惯。为此,高校在开展诚信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实现个人荣辱观和行业诚信观念的融合,从而对自身行为予以约束,真正发挥诚信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5.重视校园诚信环境的建设。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通过对校园诚信环境的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诚信教育活动,以此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其诚信品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诚信专题讲座、诚信签名活动、诚信演讲比赛、诚信辩论赛等活动,树立诚信新风,激励学生从我做起,塑造良好的诚信形象。与此同时,对诚信行为予以提倡、鼓励、赞扬,对造假违纪行为予以谴责、惩处,从而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与教育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此外,在校园生活中,一定要始终贯彻诚信教育,从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就对其普及诚信教育知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按时交学费等,以此在学习生活中融入诚信教育,为学生树立与提高诚信意识奠定可靠基础。

6.加强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首先,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要想始终贯彻实施诚信教育,就要重视诚信教育机构的设立,并且精选一些财务管理人才可以接受的内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与培训,以此确保诚信教育贯彻实施。其次,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快捷、便利的作用,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一种诚信氛围,进而配合诚信教育机构开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一定要重视诚信教育的贯彻实施,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诚信教育的时候,必须注重课程设置的优化,聘请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讲学,并且大力贯彻诚信教育,改进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同时加强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从而全面落实教学内容,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成程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郝倩.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浅谈[J].企业导报,2015,(08):99-100.

[2]张芹.会计教学过程中的会计诚信教育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08):94.

[3]谢文刚.浅析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下旬刊),2011,(05):191,200.

[4]熊宁,仇玉莹.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在高校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4,(17):66-66.

[5]王雅.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9):22-22.

[6]姚丽.国库集中支付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1,(06):106-107.

第三篇: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矛盾及对策

摘要:

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近些年来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支出不断增长,在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过程中,绝大多数高校能够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但也存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重立项轻预算、忽视科研人员体力与智力劳动付出、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结题不结账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所以,加强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关键词:

科研经费;财务管理;高校

一、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1.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明显加大。2016年3月9日,国家统计局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状况: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年均增长11.4%;按汇率折算,我国研发经费继2010年超过德国之后,2013年又超过日本,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2015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GDP之比)为2.10%,比2012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根据国家已经公布的最近几年的科技经费投入来看,全国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持续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不断提高。

2.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在全国科研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中,各类企业经费支出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政府所属研究机构,第三就是高等学校。到2014年,全国R&D经费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10060.6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1926.2亿元,高等学校经费支出898.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9%、8.1%和4.8%。占全国科研经费的比重分别为77.3%、14.8%和6.9%。

二、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主要矛盾

高等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体制大都是条块分割,不同业务归口不同的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表现为:经费管理由财务处管理,项目管理由科研处管理,二者共同负责管理和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由此,就会出现“管项目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项目”等现象。在实际的工作中,各部门都是只管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有时缺少必要的沟通,管理上不能协调统一。同时,课题负责人又是科研经费的审批人,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学校的科研处和课题负责人一般对国家财务制度和学校的财务规定了解不够。这些都可能使得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科研部门的项目管理出现不统一的现象。

2.重立项轻预算。科研项目的水平和获得的科研经费数量是考查一所高校的实力或某一学科的地位和水平至关重要的指标,也是高校老师职称的晋升、岗位等级的评定与考核的重要依据。在这种体制下,高校重视的是获得多少立项,获得多少经费支持,往往忽视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在项目和经费分口管理的模式下,科研部门负责项目的申请和立项,一是重视项目的级别,是国家级、省级还是横向项目;二是重视各级别项目的数量,还有到帐经费的多少;财务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管理,主要负责项目经费的日常报账,并对其进行核算,并不十分了解国家和学校对每一类和每个科研项目的具体要求,对科研资金的筹集与取得等过程缺乏了解,财务管理的监督也就没有发挥其作用。另外,高校科研人员课题经费预算的编制不规范,预算金额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课题经费每一支出项目的实际情况,造成有的项目经费预算过大,而有的项目预算不足。

3.忽视科研人员体力与智力劳动付出。众所周知,人是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诚然在以往的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过程中有些存在较大的福利化因素是不正确的,有的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求财务人员只要科研经费报销的相关票据合法就可以,不需要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科研经费的浪费和腐败问题。但是,在我国加强科研管理和重视科研领域反腐的新形势下,完全忽视科研人员体力与智力劳动付出也是不可取的。在实际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一些学校由于怕担责任,在政策的制定上,不能够正视这一问题,突出表现在有工资性收入的科研人员的智力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在高校科研人员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科研项目,经常主动放弃很多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他们的这些体力和智力投入在现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下很难得到补偿,有时还会出现承担项目越多,经济上越吃亏的现象,这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非常不利。

4.科研经费支出不合理。在项目立项合同中,一般都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经费预算,明确规定科研经费支出的项目和金额,但在实际操作中,科研经费的核算管理一直是高校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课题负责人一般认为科研经费既然由自己负责,而且一般不要求学校或学院领导签字,完全由自己支配,在科研经费使用时会忽视相关管理规定,而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一般关心研究成果也不会关注经费的使用情况。一些与科研项目无关的支出也从科研经费中支出,使得科研经费许多没有用于科学研究。5.结题不结账。按照《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施课题制管理的规定》及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科研项目,对课题的结余经费应进行结算审核,但是,科研项目已结题不结账的问题在全国高校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很多科研项目在结题之后,在其财务账上一直保留着余额没有结清。这种“结题不结账”,造成了大量科研经费闲置沉淀,也给财务核算和项目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提高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相互学习。在现有的分口管理的体制下,一方面需要高校能够统一领导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形成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相互参加对方有关政策的制定,经常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相互了解与学习对应的政策与业务,经费管理人员要学习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与政策,科研管理人员也要熟悉和学习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这样才能够从项目立项到科研经费使用,不管是科研管理部门还是财务人员都能够进行指导,二者都能够密切配合,使科研经费使用发挥更大的效能。

2.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加强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与学习的基础上,应当把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科研管理的全过程。这里面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整个学校财务管理的角度,要把科研经费纳入到全校的预算,提高科研经费管理的高度。第二,要对科研项目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即:在项目立项阶段,要对项目负责人进行指导,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核实项目支出的合理性,保证预算的合理;在项目获批经费到帐以后的实施阶段,预算也并不能束之高阁,应根据项目立项时的预算情况,保证按预算项目和金额进行核算,如需对预算进行调整,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报批;在项目结题验收阶段,要对科研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科学合理,没有浪费与挤占挪用。

3.要充分尊重科研人员的劳动与付出。首先,应加强认识,充分尊重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实施中的主体地位,他们的人力劳动付出应给予一定的认可;其次,国家和学校应根据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中的体力与脑力付出的实际情况,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和制度,要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允许一定比例的人员经费,既包括科研人员的人员经费,也包括研究生助研的津贴等,充分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4.要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的管理。首先,从国家有关科研的法律法规上要进一步完善,要体现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上,对科研经费申请和使用中的种种不合理的情况进行有效约束,防范科技腐败事件的发生,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其次,明确科研和财务及课题负责人的责任,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各方责任人在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中的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规范各方行为;第三,要完善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国家和学校明确禁止的和与项目无关的支出不得在科研经费中列支;第四,进一步明确科研经费的财务报销项目和科研报销的开支标准,要明确学校或学院在经费审批的权限,减少科研经费支出的随意性。

5.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针对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情况在高校普遍存在的现状,第一,要依照国家和上级拨款单位的有关规定,学校应严格执行;第二,国家和科研经费拨款单位如果没有相关规定,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的管理办法,要明确项目结账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要严肃科研项目的结题结账手续,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要有相应的处理措施。

作者:方艳青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计财处

第四篇:高校财务管理系统创新

摘要:

我国高校大力推行并普及无现金结算方式,这是一种跨时代的创新,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校资金的安全性,而且能够大大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我国高校切实提高对财务的管理有着里程碑的意义。本文主要说明了无现金结算方式在高校大力推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在收入方面和支出方面如何更好的实现无现金结算,最后说明了推行该方式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无现金结算系统

1.高校推行无现金结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招收的学生及办学经费逐年累加,使学校的会计业务呈指数形式增长,现金交易量保持高增长。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传统的结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财务管理的需求,给高校的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怎样才能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银行的支付系统与高校财务管理有效结合,实现网上交易,这是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1.1.1传统结算方式的弊端

资金结算,指个人之间或者单位之间由于各种业务所引起的经济交易,从而进行货币交易的行为,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现金结算和无现金结算[1]。在20世纪中后期,我国的高职教育规模较小,其资金来源主要通过政府拨款,而且数额较小,对教师发放工资、补贴及相关科研业务费的报销,对学生收取住宿费、学费及发放助学金、奖学金等费用主要是现金的方式。目前来说,我国的无现金计算方式为支票、汇票、本票和银行卡等工具进行无现金结算。大部分的高校的资金来源和结算方式比较单一,实行的方法主要以现金和支票为主,尤其是现金结算[2]。也有少部分高校开始转变交易方式,选择多种类型的结算,既有现金结算方式,也包括了公务卡和汇票转账等非现金交易。然而,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学校继续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压力越来越大,不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尤其是我国各种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深入,高校进行结算的业务越来越多,环境也更加复杂[3]。现金结算方式已经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需要大量的现金,流动性很强,不可控因素多,现金结算变现处很多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工作效率低下。高校采用现金结算的方式,致使大量的业务须经过批量化处理,大大增加了业务处理过程出错的概率,而且出错后不容易发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二是安全性较差。现金结算不仅增加会计人员感染病菌的概率,威胁会计人员的健康。而且不利于保证资金的安全,当报账人员报账结束后,若果携带大量的现金,增加了被抢劫的风险,不利于自身安全。三是实效性弱。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每天上午必须派转车、财务人员到银行提取现金,银行业务繁多、人员较多,程序繁琐,真正为教师、学生服务的时间就特别短。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高校有两个或以上的校区,教师、学生来回一趟不容易,报账时间短,人员多,经常出现报不了的现象,引起教师和学生的不满。四是易滋生腐败。现金交易与结算方式具有隐匿性强的特点,未能从账面上得到直接体现,导致无从查证,甚至出现大量的偷税、漏税等现象。

1.1.2无现金结算系统的优势

无现金结算系统就是高校将学校的财务系统和银行的支付系统有机结合,直接完成各种收费和付费的结算[4]。实行无现金结算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降低现金无库存。高校的收款业务和付款业务可以通过POS机进行转账或者将学校财务系统和银行系统相互结合,由学校申请进行收款业务和付款业务。这样,高校可以直接进行收款存进学校账户或将现金转入报账人员的银行卡,有效降低现金库存量。二是切实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实行无现金结算系统,会计人员每天不用对现金进行盘点,通过银行可以自动对账,减少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工作的准确性,同时还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使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三是提升财务支付安全。银行支付系统和无现金结算保障系统都有专门的密码和交易口令,这将确保支付信息的准确性及付款的安全性。四是有效预防各种风险。采用无现金结算系统,只要财务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就能够有效防止现金结算中的各种风险[5]。同时,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由于现金携带的细菌被感染的概率,切实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学校的资金安全。

1.2可行性分析

高校在不断进行无现金结算系统的尝试和探索,在教师的工资、补贴,学生的学费、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已经成功实现无现金结算系统,但是在一些课题报账中还没有完全实行无现金结算[6]。通过与相关技术人员的沟通,一致认为,在高校推行无现金结算系统是完全可行的。一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07年,我国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大力推行无现金结算系统在高校中的应用,有效降低现金交易的行为”的规定。可见,大力实行该结算方式符合国家要求并获得政策的支持。二是相关行业的技术支撑。随着我国科技和金融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在学校设立网点逐渐普及,为无现金结算系统的推行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师生对无现金结算的熟悉度。目前我国高校在教师的工资、补贴,学生的学费、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上已经实现了无现金结算,这些都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支持,因此我们相信,无现金结算方式必然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

2.高校推行无现金结算的主要方式

高校实行无现金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无现金收款结算和无现金付款结算。

2.1收入方面

这项业务主要针对的是和学生收费方面有关,是高校首先进行无现金结算的试行款项,即学校通过与银行之间的合作,由学校向银行提出申请进行批量扣款,主要用银行卡转账方式,通过POS机刷卡、网络银行的结算等方式进行结算,而部分零星收款则采用POS机刷卡的方式进行结算。

2.2支出方面

受到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推广,银行转账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负担,促进财务管理透明公开。支出方面主要是学校的付款业务,财务人员办理相关的报账业务,如高校教师课题报销业务比收款业务复杂的多,可以直接将款项转入报账人的信用卡或者银行卡中,不需要通过现金进行付款。此外,在高校,教师科研项目或者学校教学与实验设备采购,可以实施国库统一支付与结算。因此在高校推行无现金结算系统,能够大大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为教师进行服务,提高教师的满意度。

3.高校推行无现金结算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3.1转变观念,推广无现金结算

高校要想顺利的实行无现金结算系统,真正实现保障的无现金结算的目标,学校的领导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财务部门必须精心组织进行大力宣传。可召开各部门、各二级学院等单位相关专题办公会议,促使所有教职员工统一思想。在实行该系统之前,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在校园和网站进行广泛的宣传和讲解,说明实行该系统的意义及具体方案,并在实行过程中虚心接受老师和学生的建议,不断完善。同时,积极与银行合作,加大对银行卡、公务卡和网银等无现金结算方式的优势及使用方式进行普及,增进师生们对相关无现金业务的正确认知。可见,财务部门必须要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该系统的顺利实施。

3.2完善制度,保障无现金结算顺利实施

高校实行该系统以后,必须严格执行,同时会计人员必须进行服务,定期对账目进行核对,确保财务的安全及转账的正确性。制定严格的各项无现金结算管理的制度,如《无现金结算操作方式说明书》、《无现金结算的岗位设定以及审批制度》、《无现金结算管理制度》等,逐步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并与审计部门合作,严格规范无现金结算流程和监控管理机能,才能提升防腐、防范风险等现象的出现。相关人员也必须对机密进行保密,通过上述相关制度的制定,从而切实保证支付产品的安全性,有效预防资金风险。

3.3明确信息,做好银行回单分类汇总

高校存在校区较多的现象,报销业务量多、报销额度高,很容易造成银行回单无法正确汇总,当需要查证时,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银行回单必须包含明确的信息,这样才能正确区分并进行分类汇总。

3.4培训人员,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

为了更好适应无现金结算业务的顺利开展,高校应组织好相关专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更好的掌握无现金结算方式结算流程和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采取激励措施,促进财务人员积极主动去学习和使用银行转账、网银支付和公务卡等方式,更好促进与银行的合作,与教职员工和学生之间的收支业务,实现财务工作中上下级关系的良好衔接,提升财务人员实际技能。

作者:张华媚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雷,卞继红.无现金结算: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及其推进———对我校推行“报账通”无现金结算系统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47-49+58.

[2]王颖.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3]原和平.高职会计实践教学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4]杨艳,张艳.无现金结算在高校财务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131-133.

[5]李男男.高校无现金结算方式探讨———以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05:43-48.

[6]沈玲.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7]黄向东.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

[8]李强.创新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无现金报账系统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时空,2013,0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