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财务管理论文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1会计队伍不稳定
现阶段,在对农村财务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财会人员的变动非常快,造成了财务交接手续办理滞后,手续不彻底、不及时的问题。自农村会计改革后,实行职业化以来,虽然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业务范畴仅仅只是记记账、打打算盘。而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村干部的影响,不能完全按照会计法规执行,难以发现存在的经济问题,即便是发现了这些问题,也难以及时解决。当前,很多地方的出纳人员,仍旧是跟着村干部走,更换非常频繁,农村两届班子交接存在不顺畅的问题,造成财务交接手续存在缺陷,导致账务出现断头账。
1.2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农村,存在财务监督力度不足的现象,首先是司法机关的监督缺乏力度。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的主体不是村干部,因此检察机关不能对其进行立案侦查,也不属于挪用、侵占公司财产,公安机关也不能立案侦查,也不属于民事案件,法院无法进行民事立案。因此,村干部的经济问题在法律方面还是空白。其次,群众监督力度缺乏。很多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对集体事情不过问、不关心,也不了解,监督与管理只是存在于形式,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出现错位现象。对于农村集体资产而言,其所有者属于全体村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属于管理者,如何管理好和利用好集体资产,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责。
2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2.1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而言,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同时也具有极强的业务性。所以,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稳定财务人员队伍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对村级财务人员应该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来确定,并且按照异村任职的原则,实施公开报名、公开考察的程序,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开选聘。通过考试的形式,可以选拔出一批业务素质精良、政治素养较高的会计人员。对于财务人员的任免制度也要严格制定,确保财务会计工作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的相关标准,对激励机制进行健全。实行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建立严格的约束机制,对每周的财务情况进行汇报及安排。对村委会议村会计应该列席参加,并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2.2严格财务处理程序
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业务经手人必须要本人签字,经过会计审核、村委会主任审批、村民理财小组审核、乡(镇、街)服务中心审核以后,才能进行报销。乡(镇、街)财务服务中心应该根据相关财务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不符合开支规定的凭证,决不能进行盖章,而对于合理的开支凭证,经过服务中心加盖审核公章以后,村财会人员可持证到农村信用社办理相关业务。在到乡(镇)农村信用社办理业务时,业务人员必须要对相关手续进行严格的审核,手续完备才能办理,缺一不可。对于村级财务工作而言,应该对财务制度进行完善,在开支审批、业务收入确认、会计核算、业务办理、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约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据可依,以此提高农村会计工作的质量,改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2.3实施村账委托乡(镇、街)代管模式
所谓村账乡(镇、街)代管指的是村民委员会或村合作经济组织将集体会计账务委托给乡(镇、街)专门设置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账务核算与管理,将村会计的职能进行管理。该管理制度是一个监督有效、民主、公开的管理方法。在促进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民主的程序进行,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相关法律条款,签订委托协议,保证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及审批权不会改变,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权益,并且要不断对该制度进行完善。
2.4健全与完善农村财务审核监督机制
在村务公开栏目中,尤其是财务公开方面应该作为监督与管理的重点,对公开的内容应该完善与规范,在财务公开过程中,除对所有收支明细账目要逐一进行公布以外,还应该按照村级改革的程序与时间,对账务全面完整、及时有效的进行公开,保证公开程序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确保村民对财务的监督权、知情权及参与权。为了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对村级事务拥有绝对的参与权,应该推动村民民主理财制度与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对村级集体财务开支审批程序进行完善与规范,避免财务管理制度只是存在于形式。此外,还应该加大村级财务的审核力度,乡(镇)街道财务监督部门应该加强对村级集体财务的监督和审核。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加强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管理,通过对农村民主理财小组的完善,加强监督的力度,明确职责,强化成员的业务技能,真正发挥其监督与审核的作用。
3结语
农村财务工作的涉及面比较广、政策性强、灵敏度高。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有直接的关系,还与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都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及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重要。只有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不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作者:胡松江 单位: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经济服务中心
第二篇
一、深化农村改革,规范制约基层权力
1.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实现网络监管
针对近些年农村集体财务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坚持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由乡(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协议,全面施行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委托乡(镇)农经站服务的管理办法,并建立了覆盖市、县、乡的“三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网络实时监管。村级涉及资金使用、资产处置、资源租赁等财务事项,需到乡(镇)政务大厅办理相关财务手续并录入“三资”计算机网。市及县(市、区)设有专人监管网络平台,实时监控全市各个村社“三资”变动情况,发现有大额资金支出和资产资源大幅度变动的村,立即与所在乡(镇)进行沟通,了解变动原因。通过网络监控发现“三资”变动存在问题,市或县(市、区)对该村财务立即进行检查。结合村级财务服务,制定了村级资金支取、合同文书等实行“双印鉴”监管、重大事项“六步工作法”等管理制度,有效地保证了村级集体资金的安全。
2.落实农村财务公开,开展民主监督
施行村集体“三资”委托乡(镇)农经站服务管理办法,有效地推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根据所辖各村财务业务量的多少,有计划地组织乡(镇)服务机构乡(镇)农经站,按季度、半年进行财务公开。对有土地征用、救灾扶贫、“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大型固定资产构建等重大事宜的村,随时进行财务公开,让农民群众明白了解资金数额、来源,共同监督资金去向,使民主监督有效开展起来。在农村实行“3+1”管理模式后,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级财务管理中的特殊作用,要求组织财务公开时,必须要吸收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参加,监督委员会成员有权对财务公开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向市(县)反映财务公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财务公开,使民主监督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大。
3.完善农村财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
根据阳光示权、全程控权的要求,为加大对村级各项资金的管理,逐步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健全了村级重大项目的申报、审核、监管流程,结合全市农村经济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项审计。开展了转移支付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惠农资金专项审计,重点强化事前监督,防止资金流失,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开展了涉及农村财务方面信访案件专项审计。审计信访案件,我们坚持重心前移,变上访为下访,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防止大型群体性信访案件发生;配合村级换届选举,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强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审计,确保省市村级专项扶持资金发挥效益。
4.提高监管队伍素质,强化“五权”落实
全市农村经济管理部门承担着农村财务监管职能,加强农经队伍建设,是管好农村财务、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好“五权”工作的关键。着重从提高素质入手,对全市238名农经工作人员进行了财务管理和网络应用等业务培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为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建立了吉林市农廉信息网。通过这个网络,既实现了向农民群众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的目的,又为农经系统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工作、答询解疑的平台;结合推进“3+1”监管模式的落实,2014年,市农委组织对县(市、区)、乡(镇)农经站、特别是乡(镇)政务大厅服务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暗访,这些措施提升了监管效果,有效地促进了规范制约基层权力制度的落实。
二、取得的成效
取得的成效主要有:有效防止了农村集体资金流失;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权、控权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满意,农村稳定。现分别介绍如下:
1.有效防止了农村集体资金流失通过“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全市共审核各类资金、资产和资源约8.3亿元,确保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2.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配合村级换届工作,对全市1384个行政村的村干部进行了离任审计,对110名违纪人员根据吉林省审计条例处分,违纪金额77万元已全部返回原渠道。审计农民群众上访案件41件,有效防止了农民群众越级上访。审计审核省市级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项目467个。
3.示权、控权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满意,农村稳定通过一系列措施,阳光示权、全程控权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现在,涉及侵害农民利益、村级帐目混乱、财务不公开等问题的上访案件明显减少,市级今年到目前仅接到2起,大大少于往年,全市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作者:王福财 单位:吉林市农业委员会农场处
第三篇
一、现财理念内涵及其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一)现财理念的内容
1.拓宽理财领域和范围。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知识、信息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也由原来的筹集“物质资本”扩展到筹集“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并重,其业务活动领域也进一步拓宽到人才、知识、技术、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下财务管理工作的战略性调整。2.强化理财效率与效益。新经济时代里,知识、信息、技术等将成为主要的劳动手段,科技与网络则是最大的财富资源,它们使财务数据的获取变得十分快捷、方便和精确,并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的高度统一与理财工作的公开、透明与公正,使全员能够通过网络系统及时、全面了解到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及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理财工作的效率与效益。
(二)用现财理念管理农村财务的意义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农村村级组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它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但它既要自主履行村务管理职能,又要协助政府从事许多行政管理工作等。因此,以现财理念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和增值。现实中现财理念有助于促进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及机制形成,它对于科学高效配置农村各种资源、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巩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2.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它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焦点和难点,极易诱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也是激化党群、干群矛盾,导致群众上访和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根源之一,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等。3.以现念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事务管理的核心,以现财理念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旨在规范和加强村级各项财务管理机制,能够健全村组民主理财制度和加大财务管理公开力度,不仅可以切实维护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而且还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其参与村组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农村事务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与活力。所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它对于村容村貌的改变、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二、当前西藏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改革不断深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得到不断壮大。至2012年底,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产值达到2.3个亿,在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认可,但仍存在制度执行不力、财务公开不规范和制约监督机制不奏效等现实问题,全区上下虽然也建立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村干部离任审计及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并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制度不切实,执行不到位
目前西藏682个乡镇、5261个行政村大多都建立有乡村财务管理制度,但制度运行形同虚设,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制度无约束力和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如个别村组干部直接插手管钱管物,坐支收入、白条抵库、现金超库、挪用公款、公款私存和私借等现象时有发生。财务开支基本上是村主要领导个人说了算,财务活动随意性很大,村民对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等监督不够,财务管理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只是写在纸上和挂在墙上,却没有完全落实在行动上。
(二)业务不规范、核算不到位
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西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财务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达到86%,中专或职高占比为13%,大学专科占比为1%,而在调查数据中无1人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其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当前,西藏农村财务工作根本谈不上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准确设置会计账目进行日常会计业务核算与监督管理,其财务管理工作的不科学性、账务记载的不规范性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区农村良好财务管理环境与科学理财意识的形成,即现行财务管理工作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农村整个经济业务活动现状及资金运行规律,存在会计信息失真和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三)机制不得力、监督不到位
一是基础性的群众监督机制作用发挥不强。主要表现为西藏基层村组的农牧民和偏远乡村农牧区对集体经济事项漠不关心、不了解和不深入调查过问,以至于使村级财务管理中容易滋生这样那样的违纪问题。二是村民理财小组监督机制不奏效。全区大多数乡村虽然设立有村民理财小组,但形同虚设,理财小组成员不是经过村民民主选举产生,而是直接由干部指定或任命,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民主理财与监督制约作用。三是村级财务公开机制不明晰,虽然建立有村级财务公开制度,但只是公布总账而不公开明细账等,农牧民群众根本看不懂且也看不到其中的漏洞与隐情,使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大打折扣。
(四)体系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乡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是由于西藏地域辽阔、广大农牧区地处偏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和一些基础性建设不完善等,导致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在农牧区落户的很少,其给日常村组报账及现金管理等业务带来极大不便。第二,乡村会计工作条件简陋,重要结算票据、印件及会计档案等都不具备相应的保管条件,极大程度上存在资金安全隐患和监管风险等。第三,内控制度不健全,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费用及债权债务等帐目登记工作存在不相容,职务没有进行彻底分离等现象,不符合《会计法》之规定要求,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不安全隐患等。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表现为对现财理念认识不够充分,村组人员财务责任意识不强,村组干部和会计人员怕打击报复和丢饭碗等而不愿去发现和揭发问题,即使发现问题后也不敢去制止问题再发生,久而久之,听之任之,以致形成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问题。第二,审计监督不得力。从县乡审计工作视角而言,农村财务工作往往是其很少关注的盲区和工作误区,加之各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对村组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弱化,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等现象的蔓延。三是制约监督机制缺乏。目前,西藏基层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还没有真正被纳入到村民组织自治与管理体系之中,缺乏应有的监管与制约机制,现实中往往是事后暴露多而事前、事中公开少,表面事项多而深层次追究少,注重形式走过程多而群众真正知情和参与管理少。四是财务人员素质不高。农村财务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非会计专业科班出身,存在账务记载不准确、会计核算不完整、人员更换频繁和无力实施财务监管等问题,甚至出现“同流合污”、“一朝天子一朝臣”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又助长了农村财务管理不正之风盛行,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等。
三、以现财理念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不断壮大和经济业务活动内容不断拓展,国家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对此,需要结合现财理念,全面有效推进西藏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一)强化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认识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其最为关心和敏感的话题,也是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对于惩治违法腐败行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强化现财理念,充分认识当前西藏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艰巨性与复杂性,深刻认识到它事关西藏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进一步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减轻农牧民负担,化解干群矛盾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与战略作用。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和治理机制,真正把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全民重要议事日程之上。
(二)深化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要理顺乡村财务管理体制,探讨成立“乡村会计服务中心”,以加强对农村财务的集中核算与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对于一些偏远乡村可实行以乡镇财政所为依托,建立“村账乡管”、“村账站审”或“会计委派制”等各种有效管理制度与模式,专门开展农村财务核算与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上级业务指导和本级政府的双重管理与监督考核。其次,要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机制,保障农村会计工作有效开展,要将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纳入县乡干部培训活动体系之中,并将其业绩考核纳入乡村干部目标考核工作之中,以此提升农村财务工作效率和监管工作质量。再次,规范岗位责任制和全民素质教育,不断开展全民财务知识普及与会计从业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财务监管意识增强,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
(三)完善农村财务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广大农牧民群众都来参与和了解村组财务管理工作,并增强其财务管理信息的公开度与透明度,以此来规范和推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二是形成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实行村民全体民主理财和集体审批制度,如将“财权”进行适当分解,即由原来一人掌管变为多人交叉分管或全民监管,避免各种“暗箱操作”和“不符合规定乱支”等现象发生,以此防范村组财务管理不正之风及违法乱纪等行为再生;三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监管的有效方式,定期开展审计监督和村民例会通报工作制,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农村资金运行效率和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四是严格履行《会计法》的各项规章条款,保障农村财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与队伍发展的稳定性。
(四)建立农村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各项金融服务体系,可积极争取在西藏偏远乡村和基层农牧区增设银行机构服务网点,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便利条件;二是把查处重点及预防工作向全区一些偏远牧区及基层村组推进,以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乡村财经执法检查活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坚决将各种腐败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三是将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向西藏基层乡村和农村、牧区等不断深入推进,抓住当前一些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找准问题的根源,使其预防监管工作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四是在全区全面启动财务风险防范教育活动,结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和农牧民技能培训工作,开展现财知识宣传与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财务监管责任,真正做到依法全面理财和全民照章办事。
(五)营造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环境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艰巨任务,需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条件。首先要做到制度设置完善、机制落实有效、监督开展到位、人员配备科学等。全区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应将营造良好的农村财务管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发挥其业务指导、技能培训、管理服务和工作监管等职能作用。其次,探讨信息网络技术在西藏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可通过建立全区农村财务管理网络信息系统,以实现西藏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信息化与现代化。再次,结合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夯实和健全全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重要结算票据、印件及会计档案保管的完整性,以确保农村财务运行规范和资金管理安全高效。最后,开展农村专项整治查处行动,针对当前全区农村一些最为敏感和热点的话题开展专项整治查处行动,如对于土地承包、青苗补偿、退耕还林、扶贫救灾、社保发放等重点环节和突出领域进行全面查处,不断强化其惩处力度与工作的长效性,旨在着力打击一批违法乱纪行为和切实维护全区良好的农村财务管理环境。
作者:巩雪茹 单位: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
第四篇
1山东省莱芜市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概述
农村会计制模式是指将村级的财务核算、管理等工作授权给相关的机构,目前常见的制为村账乡管、村账乡(镇)双代管、村资乡管等形式。“农村会计制”模式存在的弊端:由于采取委托机构管理村级财务,这样不利于有效管理村级财务、债务、债权等事宜,村级组织也无法及时掌握相关财务账目,极易引发责任推诿、扯皮等现象;由于农村地理位置比较分散,阻碍村级财务信息的及时沟通,从而影响村级开展日常经营活动。
2农村财务管理创新型模式分析
2.1创新财务管理模式
2.1.1集中保障模式
集中保障模式主要是村级财会人员需定期向乡镇财政所汇报工作情况。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加强对村级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监管,但是无法解决村级管理中存在的人力、经费紧张问题,同时因需要定期往返乡镇而增加不必要的经费支出。
2.1.2会计委派模式
会计委派模式可有效解决目前村级内部组织中存在的无法有效监控问题,但是委派机制需要以监管所有权为基础。但是,目前山东省莱芜市实施的是农民集体村级所有经济制度,村级财务管理若从以前的乡镇财政所直接管理转变为村委派会计模式,存在明显的法律空白问题。
2.1.3委托模式
委托模式主要是指村级经济集体组织以书面形式将财务会计工作委托给乡镇财政所,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村级资料的使用权、所有权及审批权不变情况下,再由乡镇财政所以统一财务会计管理标准对村级财务会计实施有效管理。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比较符合现代农村发展形势,同时还可有效弥补上述两种模式的弊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2创新财务管理辅助机制
2.2.1更新农村财务管理观念
为了能够适应莱芜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财务管理观念也需要进一步更新。需要从以前单纯的农村财务管理思维中跳出来,并与我国政府所推行的服务“三农”宗旨保持高度一致性;进一步拓展农村财务管理内容,例如:农村财会统计、农村资金供求、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农村经济政策宣传等多领域发展。
2.2.2优化财务管理用人、考核机制
在农村财务管理中,财会人员聘请、考核是实现高效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对此,我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实施聘请、考核: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方式,对财会人员实现职业化管理,这样有利于提升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理财能力;采取“内部选聘”方式,由村民代表大会自主选举一名可信赖的会计人员;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需逐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人员考核、激励机制,对村级财会人员的业务、工作实施统一绩效考核,聘期可限定为2年。
2.3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大部分农村村委会均配备了计算机及财务管理软件,为实现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基本保障。为了能够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可利用现代网络信息系统,将各个行政村的财务记录实现计算机联网,共享各个村级财务会计信息资源,不仅可实现村级财务管理实施远程监控,同时还可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
3结语
经过多年的实践完善,莱芜市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并逐渐趋于成熟,尤其是财务管理模式及辅助机制方面进行全面创新,进一步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行为,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莱芜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作者:王玉霞 单位:莱芜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