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微观层面上它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极大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前提基础,在财务预算管理当中,全面预算管理得到广泛应用,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还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但是,受各项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所开展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运营时间十分有限,其作用与优势并没有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本文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以及对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实效性解决措施,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创新策略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渐趋于完善,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不仅需要必要的硬件条件,还应对内部条件进行完善,采取新型的内部管理方式与经济运行模式,推动相关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现代企业在具体的发展历程中,应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将财务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在整体层面上满足今后持续发展的需求。
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述
1.1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企业的最终诉求都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结合企业日常实际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全面管理,做好相关统筹规划工作,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大有裨益。所谓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借助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目的。另外,全面预算的实施,还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制定客观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充分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企业应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营活动,保证成本的投入与获取的效益达到最优状态。
1.2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方式。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情况,将企业的实物量与拥有的资金作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计划与财务计划,以满足企业今后持续发展的需求的总体预测。由业务预算、专门预算和财务预算共同组成全面预算。其中,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工预算、销售预算等内容,属于业务预算的范畴。长期投资预算、固定资产预算、无形资产预算等是偶然的预算,属于专门预算的范畴。而反映企业某一时间段的收支状况,是财务预算的主要目的,同时也为企业今后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2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1提高财务风险抵抗能力。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财务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简而言之,企业的经营过程也是创造收益的过程,是实现投入与产出最大性价比的过程。企业内部领导者与相关工作人员应精确判断市场风险,并制定实效措施对其进行规避。此外,企业还应具备良好的现金流,并能够实现资金的有效周转,同时对项目战略规划进行及时调整。若没有良好的现金流,企业则无法有效规避各项风险。因此,将全面预算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管理者能够对收益情况、经营成本等有一个正确认知,增强对企业的掌控能力。
2.2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严格监督、把控财务工作的执行情况,使用完资金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总结,明确具体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工作流程进行完善。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应加强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针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并将其落到实处。定期通报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情况,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财务管理人员还可运用最佳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2.3有效执行财务预算目标。企业完成预算编制工作之后,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受各方面因素和突发状况的影响,企业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实际发生和事先预算会出现偏差,因此企业在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后,还应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行业的需求,除此之外,公司还应该整体经营目标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以求对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起到调整和指导的作用。企业通过搭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将预算目标逐层分解,尤其是量化到财务管理的关键指标,能对企业整体预算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2.4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通过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从根本提高内部的凝聚力。全面预算这项工作不仅需要财务部门积极参与其中,还需要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全体员工集思广益,以此来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合理性。从某种程度来看,预算编制这一工作的开展需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员工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自豪感与归属感,使得预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展。所以,全员参与不仅能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准确及时性,也能更好地构建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企业还可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当中,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2.5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精准。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传统预算编制模式下,财务预算基本涵盖了企业的整体预算,受财务工作范围的限制以及不完善的内控制度的影响,财务预算管理编制时,仅仅是保证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而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深入了解各部门的经营状况、战略规划,进行有效的预算编制,同时结合企业预算的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科学合理地制订财务计划目标,与此同时,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能更准确、更接近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可行性。
2.6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全面预算管理这项工作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均有所涉及,对相关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企业的销售、生产、人工、营销等方面的数据更加精准,企业整体量化目标更加准确,与此同时,财务预算报表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大大提高,这对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更助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3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
3.1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控制方法。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实行内部控制,即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量化的行为标准,科学合理预测企业业务经营的数据,进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设置内部目标。因此,企业要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建立科学的预算组织机构,同时对企业的财务内控环境不断进行完善。对预算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批与控制,对预算支出标准进行规范,保证企业内部行为的规范性。
3.2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资金管理措施。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实行资金管理,一方面来说,能够在很大程度使企业资金流向更加清晰,基于此,可以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更科学合理的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分配,最大程度上保障资金的利用效率,为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添砖加瓦。与此同时,借助全面预算的方式,企业可以强化对资金管理,通过编制资金预算、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等措施,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另一方面,企业中的各个业务部门也可根据每月报送的资金预算计划和财务报账支出计划,对资金流量进行合理的管控与筹划,定期开展资金预算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实时跟踪分析与监管控制资金的使用情况,将保证资金的安全作为前提基础,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方案,真正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全面发展的目标。
3.3全面预算管理在绩效考核中的运用。为从根本消除上企业内部多重目标的情况,可采取预算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相互结合的方式,将预算管理目标作为前提基础,同时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促进两者共同发展。首先,结合不同部门的预算工作计划,对绩效考核指标的内容进行细化,并制定相应的业务培训方案,提升业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其次,根据预算指标的考核结果,执行相应的激励奖惩措施,并根据预算绩效的考评结果,对企业各部门后期的预算周期支出额、奖金、培训计划进行调整,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其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业务工作当中,帮助企业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优化创新各项工作内容。
3.4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业财融手段。企业可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将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岗位人员与部门,均纳入预算管理的范畴当中,对预算管控的范围向外进行拓展,加强企业内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彼此相互协作与配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企业财务人员编制预算计划。将预算指标细化到各个具体的业务环节当中,并严格根据业务部门所提出的要求,将预算指标规范化。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若出现超出预算以及预算外支出等行为,应立即做出预警指示,并开展相关监督工作,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
4企业预算管理的基本特征
4.1具有全员性特征。全员性主要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管理方面:第一,部分企业更加注重编制预算、责任主体、管理原则等内容,会根据具体发展情况,将预算的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并使得每位参与者都能够对自身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第二,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应对各项配置资源进行优化完善,将各部门的作业规划与资源配置进行正确划分。长此以往,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
4.2具有全额性特征。全额性则是指企业收支业务的全部内容,全额性预算管理体系,不仅能够将企业的财务资金使用情况反映出来,还能够体现出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发展情况。现阶段企业的经济管理不仅要关注日常的经济活动,还应对资金的投资运营活动高度重视,在加大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和扩大规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材料、产量资源的协调配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性支持。
5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5.1树立科学预算管理理念。企业内部管理者与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认识,是执行全面科学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首先,企业应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相关要求、实施意义等各项内容,当作企业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开展系统的岗前培训,提高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对于全年预算管理的科学认识。其次,在企业的整体文化建设当中,也可将全面预算管理的融入其中,借助企业文化的力量,系统的提升企业上下参与践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动性与科学性,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
5.2制定合理预算指标。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集合生产、销售、售后、运输等部门科学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预算指标,层层细化细分各项指标,让预算指标更具科学合理性。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投资、融资、生产、销售等环节均是全面预算管理所包含的内容,而且企业的财务活动和其他经营活动,均与市场因素直接关联,因此开展调研活动时,应保证预算指标与市场形势相结合,在预算指标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将其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
5.3提高人员综合素养。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也会直接影响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自身工作当中,并胜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对外招聘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招聘门槛,并对前来应聘的人才进行综合考量,积极向外拓展招聘人才的渠道,招聘全面预算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对内部人员进行管理时,可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参与人员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5.4构建完善组织体系。企业在构建体系框架的过程中,对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进行完善,可以考虑在最高层领导机构下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与监管企业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另外,成立专门的全面预算工作小组,预算工作人员与各业务部门预算工作对接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负责协调与监管计划的执行情况,同时起到桥梁作用进行上传下达。设计预算相关的工作岗位时,应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例如,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核的分离,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的分离等,各个岗位之间能够相互制衡并约束,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5.5提高预算管理认知。为顺利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内部领导者与相关工作人员,应在思想层面上意识到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在注重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相应的还需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探究企业效益和预算管理之间的平衡点。另外,领导者也应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发挥自身引导者角色,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第二,提高基层人员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定期对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人才优势。
5.6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企业为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可购买专业的预算管理软件,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优化与完善企业目前的财务系统软件,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构建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管理平台,预算管理系统与资源管理系统相对接,整合前端业务数据与后端业务数据,提高数据编制的完整性。企业还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动态化的方式对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全过程进行管控,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出现预算超支或者预算外支出的行为,就可以及时做出风险提示并立即限制相关行为,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5.7优化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预算的执行力度,会直接影响到应用的效果。在财务工作中同样如此。首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制定预算的内容,将预算指标细化,尽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准确记录预算执行结果,通过科学的预算将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反映出来,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凸显出来;其次,加强预算制定过程的监管,确保预算执行过程顺利进行。若在预算环节中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借助科学的监管方式发现并解决。
6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将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降低企业发展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将其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较大的现实作用。因此,应结合企业实际财务发展情况,对其进行科学运用,推动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辉,葛志祥.中小板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内部控制指数的统计证据[A].第十二届(2017)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7
[2]陈莹.基于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加强措施分析[A].2018年智慧教育与人工智能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部分)[C].2018
[3]许静静,朱松,周萍.A股关键审计事项全面披露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基于2018年首次全面披露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06):46-57.
作者:王大伟 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