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的占有率,实现产业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开展了其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通过市场调研,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显著问题包括预算控制能力差、固定资产流失、挪用专项资金现象严重等。导致单位出现此种问题的原因有单位内对财务管理的约束能力差、管控力度不足、配套行政处罚与管理政策存在漏洞、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针对上述问题,同步提出了强化预算执行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加强专项资金督查与监管等应对措施,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公有企业在社会建设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专项资金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对我国市场内行政企业与事业企业的综合性统称,通常情况下,也指为社会发展提供福利政策,满足市场素质教育、人本文化、公共卫生等行业需要,为其并为其提供针对性指导与服务的非营利性企业,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中占据十分关键的地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与调整,此类单位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越来越多。为了达到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事业单位建设的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事业单位急需对其目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规范财务统计行为,明确主次管理内容的分类。在定位市场需求与群众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度[1]。尽管在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已实现了对其会计行政部门的工作的改进。但由于市场变革趋势过快,当下单位的财务管理仍存在显著问题与行为的漏洞,这些问题无一不对事业单位的公共影响力与服务能力造成抑制。因此,本文将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例,综合当下财务管理现状,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并综合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参考性价值较高的意见。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控制能力差。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调查中发现,导致财务管理出现显著问题的原因是单位会计部门的预算控制能力较差。例如,部分单位对于预算资金的控制能力较弱,无法准确追踪资金的去向[2]。导致了公有企业对资金的严重浪费,包括未按照指标购买执行公务的汽车、使用公款过度消费(招待外来人员、消费住宿高档酒店、出入高等场所)等,这些习惯性违规行为不仅是行政事业单位最真实的体现,也使单位的公款消费项目(包括会议召开费用、组织招待费用、购进车辆与办公设备的维修与养护费用等)长期居高不下。

(二)固定资产流失。目前,市场内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均存在固定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单位内部房屋施工建筑、大型生产设备运输车辆等运营不当出现亏损;由于设备养护不足导致其生命周期变短,由于报废淘汰等问题出现的资金净损失;由于固定资产丢失或被盗等现象导致的金融亏损等。在对固定资产保有率统计过程中,单位内部缺少对信息说明及价值定量评估的材料(包括相同价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采买发票与合同等),因此单位很难根据自身财务现状对价格的真实性进行估算[3]。单位在采购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设备时,常采用直接支付的方式自行购进,逃避通过政府渠道采买;部分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在使用设备时,一味地投入使用,却不考虑收益与管理,长期情况导致资产的盘算、处置、清理等行为缺乏规范性与指导性,甚至存在部分固定资产去向不明的问题,造成统计账务与实际账务不符的现状,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持续开展。

(三)挪用专项资金。专项资金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建设与产业结构宏观调控的基础,尽管专项资金在单位内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大部分单位未能对此方面引起重视。导致挪用专项资金违规进行个人行为的事件愈演愈烈,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毒瘤。例如,在公有单位中为了解决消费资金过高的问题,常用专项资金支出费用弥补消费费用的方式,维持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转与合理支出[4]。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单位支出项目的划分界限较为模糊,无法做到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此外,部分单位在进行专项资金调用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处罚措施与约束机制,一味地追求预算资金审核的合理性,而忽视了专项资金支出的效果,导致单位财务管理出现严重问题。

二、出现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下述将对出现问题原因展开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内部对于财务管理行为的约束机制建设尚不完善[5]。例如,会计部门人员岗位工作性质划分不明确;价值文件、合同等重大文件盖章管理不规范;审批程序不完整;多种资产的使用权缺少管理措施。我国已结合金融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配套财务管理政策,但这些财务管理政策大多针对单位的重大变革事件制定,已不适应新时期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体制要求,甚至其中内容出现严重的滞后现象。此外,部分单位内部的预算机制仍存在漏洞,大多数行政财务部门在对预算项目进行管理中,仍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此种方法无法细化资金的使用过程,也无法实现还原资金的去向[6]。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监督工作尚存空白,从财务管理的监督整体过程层面分析,大多数单位仍采用事后监管的方式进行财务核查,且多数核查均为突击式核查与专项内容整治核查,此过程中的日常财务监督检查行为较少,此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及预算资金使用效率,无法做到对资金的全面整治与有效管理,甚至为一些挪用公款的现象留下了隐患。

三、应对策

(一)强化预算执行力。综合上述提出的问题,本章提出了强化预算执行力的方式,制定有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则,实现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管理行为的规范。例如,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对项目的执行进行初步支出资金的预算,且经过合理预算的文案一经审核完成后,便必须按照约定行为进行,其过程不可随意变更[7]。在执行预算项目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市场风险对其造成干扰或对成本造成影响,应设立财务专人或管理机构,对预算过程进行监管。此过程中应注意权利与义务的相互融合,可按照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为不同的财务管理人员分配预算任务,并确定统一领导,由其下发指令并执行,起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执行力的作用。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为了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行政事业单位应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关注,在采买或购进固定资产前,对资产与设备的购进来源、采买渠道、支出金额、预计收益等进行统计,并制定不同类型的账务详单,一旦在统计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应由审核人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按照固定资产的价值,为其分配不同的管理人员,从而加大对设备验收、后期养护、资金项目调拨、报废价值回收等不同环节的管理,实现提高企业内部资源及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专项资金督查与监管。为了降低由于财务管理监督过程不严谨导致的市场风险问题,提出加强专项资金督查与监管力度的方法,将内控行为与风险管控行为同步应用于财务管理过程中。定期对市场风险进行评估,掌握不同产业当下存在的发展性问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防范风险的能力。同规划专项资金的使用方法、应用渠道,并追踪专项资金支出后的去向,约束资金管理的行为与规范,优化专项资金的分配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提出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一旦发现资金在投入市场应用中出现风险问题,应立即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项目执行进行调整,确保内控制度的完善性。强调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有效结合,强化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与应用价值,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专项资金擅自挪用问题。

四、结语

在当下新时期社会背景下,金融市场的建设已步入了持续发展阶段,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与发展模式已不同于从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当下的服务产业已成为推进经济市场建设的原动力,也因此,社会居民群体的收入不断提高,市场消费力也同步增强,单位会计部门在工作中所需执行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为了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例,深入挖掘并分析了单位财务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综合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了此类公益性单位由于财务管理问题所带来的负面社会行为。通过本文此次分析,尤其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社会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将进一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无论是市场机遇或风险挑战,都是产业发展所必须面临的,因此要改进工作,需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效益需求,服务于群众。

作者:奎花 单位:吉林省煤田地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