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港口企业如何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面对突入其来的肺炎疫情,港口企业业务开展出现暂时性的障碍和滞后,如何渡过目前困境是当前最现实的目标。本文就受疫情影响的港口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疫情;港口企业;财务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国家实行全国一盘棋的防御措施,延长假期、延迟复工,这将直接影响有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更甚者,企业的生存都成问题,部分企业将会出现亏损、现金流紧张的情况,生计举步为艰。面对疫情的影响,财务管理如何在疫情环境下发挥作用促进企业渡过难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受疫情影响的港口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方面进行分析。
一、疫情对港口企业的影响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影响,在目前复工、复产时间不明朗的情况下,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随着复工、复产的时间延长,影响程度更大,港口企业应将如何渡过目前困境是当前最现实的目标。疫情对港口企业的财务方面主要影响如下:
(一)收入将大幅减少
受肺炎疫情影响,船公司、货代企业、生产企业、周边喂给码头、拖车公司、驳船公司普遍推迟开工。根据目前的形势,复工后也是采取轮岗弹性工作制。腹地工厂停工减产,终端需求持续疲软,内贸公司航线陆续停航,码头装卸作业量减少。世界卫生组织1月30日宣布将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港口颁布新规,限制14天内经过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的船舶直接挂靠,这将直接影响进出口业务。外贸业务方面,由于装载情况不理想,外贸班轮航线不得不停航或跳港,权威分析机构预测疫情将导致2020年上半年中国港口(包括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减少约600万TEU。以某港区为例,1月20日至2月10日期间,共有61个航次的外贸班轮航次停航或跳港,相比去年同期降幅10%。少作业一天的业务量将减少一天的收入,由于影响时间的不确定性,时间越长对收入的影响越大。为与客户共担风险,出台的港口收费优惠政策,将减少收入。
(二)成本影响
成本与收入不是绝对正相关,疫情影响下收入减少,但有的成本仍会发生,如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除计件外的人工成本、保障生产不停止下的维护成本等。由于客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视疫情开展,谨慎进行,推迟了港口相应货类出场,正常的疏运复工后才能逐步恢复,受此影响码头作业效率偏低,这也变相加大了成本。为控制本企业的疫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口罩、消毒方面的抗疫所需成本会增加。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的投入也增加了成本。
(三)现金流的影响
除部分大型生产企业外,大多数中小企业继续延迟复工,有的镇政府不允许3月1日前复工;国外也加强对来自中国的人员及船舶管制,导致整个物流链放缓甚至局部停滞。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对现金流不足、经营效率不高的港口企业,将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面临率先出局。疫情对现金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营现金流方面。复工时间推迟,业务收入减少,经营现金流入减少,应收账款难收回,到期债务还本付息,税费依旧缴纳,现金流出继续发生,很有可能净现金流突然变成负数。
(四)指标影响、战略影响
港口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行业,在肺炎疫情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也将受到较大冲击。收入减少,成本持续发生,港口企业完成年度预定生产指标、财务指标任务带来挑战,尤其对信息化落后的港口企业影响明显。分布式远程办公有利于应对疫情,也可能对资源调配、工作任务执行以及控制标准等产生影响,导致企业整体运营效率降低,年度指标任务可能难以完成,中长期经营战略也要调整。
(五)上下游直接影响
内贸业务受肺炎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各主机厂及4S店均延迟节后复产复工时间至2月17日前后,内贸第一大品牌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将延迟到3月份复产,汽车产业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均出现下降,受疫情影响,珠三角地区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开工,河砂需求量大减。另外驳船也不足,对堆场积压的砂石疏运带来影响。下游产业链低迷,需求减少,能源需求大幅的下降,影响客户进口货物的积极性。受疫情影响,航运业下滑加剧驳船、拖车复工缓慢,出货量减少,后方库区压货严重,周转率降低,影响后续货物接卸。
二、疫情应对措施
鉴于肺炎疫情,港口企业业务开展出现暂时性的障碍和滞后,给财务管理领域带来一系列亟需应对的问题。为协助控制负面影响、做好业务持续发展规划、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建议港口企业从资金管理、税务管理、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部署重点关注的财务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做好应对疫情措施。具体如下:
(一)加强业财融合,促进收入增加
港口企业进一步深化业财融合,实现业务与财务一体化,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财务部门必须加强与业务部门协同协作,并向业务管理范畴延伸,最低限度应实现信息共享,对业务全过程实施财务参与及管理。一方面,财务部门向业务前端及客户进行上下游延伸,通过智能技术手段,实现数据集成与实时控制。会同业务部门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主动与客户沟通,大力做好疏运工作,积极解决班轮公司的困难,担当作为、优质服务,在困难中拓展发展空间。努力作为,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给予大力的财务支持,积极促进收入的增加。
(二)适时调整预算,制定合理目标
动态跟踪疫情对港口企业的影响程度,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快速盘算对预算指标的影响情况,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在危机中发现增长点,充分挖掘潜力和优势,采取有力举措遏制生产下滑势头。调整短期和长期的盈利预期,通过编制收支预算、投资预算、现金流预算等,科学制定疫情期间经营目标,合理分解下达预算目标,保证决策方案在实际工作中有效执行。做到心中有数,加强疫情期间财务分析,重视收支变化情况,与既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寻找管理问题所在,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安全
港口企业立即梳理和识别疫情非常时期影响现金流的重点业务风险领域,明确现金管理策略安排,与有关职能部门商讨、提出适应环境变化的资金管理举措。深入了解疫情对相关业务的影响,分析判断对现金流的冲击。立即梳理到期债务,以及相关的偿债现金流安排,对可能存在的潜在缺口,准备充分预案。立即重排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等资金需求,制定详细及专业的现金流预测,调整融资安排。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把握抗疫相关的金融政策支持及融资机会,最大限度地争取银行给予疫情时期的优惠信贷政策,积极融资,确保资金链安全。确有资金困难的港口企业,可考虑通过债务置换、债务调整、部分项目处置、引入实力战投等多种方式,合理调整债务及资本结构,加强抗风险能力。把有限的资金统筹在必要的项目上,按轻重缓急安排资金支付。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重视账龄管理,积极回笼资金,保证资金安全。
(四)重视成本控制,提升管理效能
港口企业立即建立疫情期间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梳理成本费用,调整投资策略,把资源优先投入到经营活动上,关键价值活动上,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压缩成本费用。在确保安全生产及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将提升效能扩展至企业经营全部领域,重视生产环节的成本管控,科学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利用效率,节能降耗,降低运营成本,缓解疫情期间所造成的经济压力。积极利用国家及地方政府疫情期间出台的支持企业稳定运行的政策措施,例如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和工伤保险费率、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申请援企稳岗补贴,以降低人工成本支出;与物业持有人沟通减免租金费用;申请财政资金投入技改项目等,进一步减少港口企业负担压力。财务部门要关注围绕业务链条中的不增值环节,分析、反馈信息数据并提出建议,供领导者决策。
(五)掌握税务政策,力促优惠效果
关于申报期限延期安排,港口企业评估未来几个月纳税资金需求,纳入整体资金管理计划,提前做好资金安排。根据税务申报期限调整内部准备工作,包括月度、季度申报,以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个人所得税年度申报。评估是否需要向税务机关申请延期纳税,密切关注并征询各地税务机关动态和政策口径,如需要则尽早办理延期纳税手续。及时清理各项待办退税事宜,包括增值税留抵、抗疫优惠政策追溯执行、特定行业退税政策等,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争取尽快取得退税资金。梳理和识别出潜在违约合同,积极与税务部门沟通,及时进行税务处理,如违约补偿款税务处理、坏账损失扣除条件、增值税退税问题、红冲发票处理等。全面了解疫情影响的业务涉税场景及现有会计税务处理,例如定向捐赠、向员工发放物资和补助等,制定港口企业疫情期应对方案和税务筹划方案,以全面降低税务负担。全面掌握业务相关现有税务优惠政策、最新出台的抗疫扶持财税政策、地方出台的补助和扶持政策以及各项目所在地地方执行口径,例如:捐赠免于视同销售、纳税困难的具体标准、专项补贴税务处理等财税优惠。如可享受政策,及时启动申请流程。梳理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经营方面的困难和损失,排查各项目状况,量化负面影响。针对现有税务优惠政策无法覆盖的业务场景,总结政策诉求。与同业保持沟通,就共性问题通过主管税务机关或专业机构进行诉求反馈,积极获取有利的优惠效果。
(六)提升信息水平,促进数据管理
港口企业对疫情期间由于无法集中办公影响财务工作质量、效率、效果的事项进行梳理,识别影响远程处理制约因素,如技术手段、业务和管理的标准化程度等。基于每个事项,联合IT部门,提出优化提升领域和行动策略安排。将改进需求纳入公司IT规划和财务工作规划予以逐步落实。梳理现有的税务管理系统中无法满足疫情下分散式自动化办公,如网上电子税务局、手机APP办公、电子发票报销和验真、远程集中开票、财务税务信息传递和审批等的痛点和需求点。就相关痛点和需求向IT部门或供应商提出系统改造需求。全力做好数据保障工作,促进数据化管理工作,未来系统建设规划增加税务板块,争取早日实现港口企业业财税全流程一体化的管理平台。
作者:马素英 单位: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