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现存的财务管理单一化、不规范、不严谨等多方面因素,严重影响企业费用交纳、人员工资发放以及计划财政收支等问题。针对新形势下其所面临的复杂现状,分析讨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的相关概念及重要性,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新型的财务管理方式及相关防范策略。新型的财务管理能够进一步促进财务体系管理工作、梳理资金周转、减小财务漏洞等重大问题的解决,并能够充实理论指导实践,使得财务的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安全;开放性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其“规划”内容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生等多个领域,其所提出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也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并将持续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打破陈旧发展观念,在各行各业实施创新型的发展理念迫在眉睫[1~4]。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模式不完善、新型产业对财务管理要求高、管理方式单一化以及信息化理念缺乏等因素,从而造成多数仅对财务支出、核算管理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对于财务管理在企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5]。特别是部分事业单位不能根据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操作对单位的资金来源情况、财务预决算、财务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等进行统筹考虑,造成财务管理安全印花,从而制约了企事业单位积极转型和稳定的发展[6]。
1财务管理风险概念与趋势分析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相关单位或企业在其各项经济运营活动中因内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至使其在一定时期内所预期的财政收支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离,导致单位或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以事业单位为例,其职能主要以提供公益性服务、政府指定行政服务及委托性服务为主要目标。故财政资金的依法取得与合理使用是影响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管理,规避风险源头,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多数事业单位已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乃至引进国外管理理念为自身情况制定了财务风险防范及管理体系,确保事业单位能充分承担社会责任,最大限度的提供公共服务。由于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完成相关工作与任务的同时正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并逐步涉及筹资、盈利分配等问题,开放性的多方合作将导致财务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进一步加强,能够提升事业单位或企业在资金流转上使用更安全,仪器设备与软件租用或购买更便捷,人员绩效和奖惩收支更合理,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合作多方收支合理性,减少资源浪费或资源错配等现象[7]。
2现行财务管理主要问题
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目前,事业单位逐步向科技研发转型,并积极申报多种类型工程项目,涉及的财务工作日趋复杂,这就要求事业单位有足够的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从管理层到具体经办人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普遍较弱,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把控更加薄弱;风险防范措施更是单一,具体执行也存在敷衍了事,只是简单的按照固有的条文和规定走过场,风险防范流于形式,发现问题也只是简单的上报,财务风险管控效果不佳[8~9]。各部门责权不匹配。事业单位为更好的行使职能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其多科室或部门应与财务部门紧密相连,从最根本避免单位预算执行不合理、资金收支无计划等。但有些单位未能及时作出任务分工、责任承担、财务风险防范激励机制等体系文件,至使部分科研项目或其他专项资金负责人为了避免产生财务风险,在项目资金使用或周转过程中拖延流转时间、推脱责任等问题,不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同时更加难于防范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监督力度不够。我国目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监督包括主要包括外审和自查两种形式。对于外审,主要为国家审计机构的专项审计,而审计工作一般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如若财务部门未能提前准备或积极配合,则很难全方位彻底排查,很难做到从整体上规避风险和财务漏洞。此外,为确保自身利益,在其新型业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小部分事业单位为在接受审计前,往往会冒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篡改相关财务数据,企图蒙混过关,导致外部监督效果不明显。对于内审,基本为按照现有的单位相关制度或条款进行审计,为提前完成任务,有时会草草了事,对于细微问题视而不见。
3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原则
基于现行管理体制新形势下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制度规范性、环节紧密性、人员合作的积极性、种类多样性以及长期有效性[10]。具体分析如下。合理的制度规范化以整体性为基础。由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一旦引发财务风险都将使事业单位发生连锁性反应,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合理的制度与规范化的体制能够从整体上做好财务工作的分析和管控,从而避免出现风险防范死角等问题。环节紧密性以人员配合度为前提。一方面,财务人员自身要确保能够及时完成资金的收支工作或做好备忘事宜以及按时完成工作交接,避免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资金来源与去向不明;另一方面,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在出现工作岗位变动或是职责权利发生变化时,都应及时告知财务部门及风险管理部门,确保财务等相关部门能及时调整财务风险防范策略,避免突发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人员积极性以激励机制为动力。一方面,事业单位从管理层到各部门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到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提供较多的基础支持,各部门工作人员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准则实施操作,从最底层做好安全防范,且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沟通,而不应将自己置身事外,从整体做好管理监督;另一方面建立科学严谨的激励机制,以安全管理为目的,在人员做出突出贡献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或奖励,更能提高人员财务管理的防范意识与积极性。种类多样性以服务能力及配套设施为核心。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配套设施、人员的配备等现状,就目前状况,很多事业单位在完成现有任务的同时积极向科研转型,其购入设备、人员引进、业务的开展等更多种类复杂多样的项目都需要与财务部门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业单位的业务能够积极拓展,才能更进一步发展其他延伸业务,从而顺应经济的走向与发展。长期有效性以制度规范化为原则。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是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能够有效的合理周转最基本原则,也是决定企业财税收支能否高效便捷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财务管理从制度上解决遇到的多方面难题,才能够确保财务审计以及其他方面工作在经历一个长期的搁置后仍不会遇到麻烦,更能避免应对突发的财务问题,才能更好的服务企业。
4财务管理的防范策略
制度化的管理体系构建。在确保基本管理体制同时建立规划动态评估机制。规划实施中期,财务部门应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必要时按程序对规划的资金预算进行中期调整。规划落实情况及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形成统一有效的财务规范管理。信息化的财务预算与收支执行。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半公开性财税收支互联网系统,其应涵盖:企业活动、人员工资绩效、人员奖惩、仪器采购、仪器计量与维护、项目专管、福利待遇以及财务审计等模块,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收支复杂性,使财务的繁杂工作更加流程化,从而减少或避免财务漏洞。加强财务管理风险监督。(1)建立岗位工作责任制,避免利用职务之便人情征收、编制预算、拨款等风险;(2)形成成本费用预算、计划、核算、分析与考核机制,从而降低部门或科室费用,避免公款消费等;(3)形成资金调控或使用流程,避免资金的拨付审批不严或不按程序审批进行仪器购买、软件租用、设备维护等现象,造成结算资金“门不对户”的安全风险;(4)加强个人责任意识,时刻警惕自己身居要职,从而防范作风上的风险。
5结语
从整体上看,完善的管理体制能够有效的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便捷,从而减少或防范财务监管漏洞、财务收支依据不足等问题。因此,需各职能部门与财务部门紧密结合,采取积极的处理与应对措施,以实现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公开化、智能化、简单化,从而保障企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的合理执行,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务保障,快速推动“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作者:白茹 霍慧红 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顺德检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