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标准化管理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标准化管理在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抢救车管理中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选取分别于引入前(2015年11月—2016年5月)和引入后(2016年6—11月)对抢救车中物品随机抽取78台次进行检查,评估并对比完好率。结果常规抢救车管理模式下常见的问题主要为无统一的病区抢救车管理执行标准,抢救车管理制度不完善、护士对抢救车管理规范及药品的相关知识缺乏;标准化管理引入后上述问题的构成比均较引入前显著降低(P<0.05);引入后抢救车中物品完好率为98.7%,远高于引入前的85.9%(P<0.05)。结论在抢救车管理中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抢救车物品完好率。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抢救车管理;应用

在医院,抢救车是对患者进行抢救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急救物品和医疗耗材的基本载体,尽管不同科室抢救车内的药品和耗材大致相同,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物品在抢救车内的摆放顺序各不相同,如果摆放混乱,可能会导致抢救时的忙乱,甚至可能引发严重问题[1-2]。对此,应该做好抢救车的标准化管理,保证良好的管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6月开始该研究,首先随机选取医院10个病区的250名护士,共发放问卷250份,最终完整完成问卷并收回230份,回收问卷率92.0%,有效问卷率100.0%。调查的护士中,工龄≤5年者118名(51.3%),工龄>5年者112名(48.7%);初级职称160名(70.0%),中称36名(15.7%),高称34名(14.8%);大专以下11名(5.0%),大专以上219名(95.0%);年龄≤30岁156名(67.8%),年龄>30岁74名(32.2%);已婚187名(81.3%),未婚43名(18.7%)。随机选取10个病区的12台抢救车进行对比研究。从2015年12月—2016年5月共检查78台次。

1.2方法

首先组织所有抢救车管理相关人员组成标准化管理小组,并通过开会讨论分析当前工作过程中可能影响抢救车管理质量的问题。总结出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①没有相对统一的病区抢救车管理执行标准,②相关制度缺乏完善性。针对上述问题制定标准化管理对策,具体如下:首先由护理部统一全院各科室前10种急救药品及编号,各科室在此基础上根据专科要求增设药品。因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类型及配件较多,如果摆放位置不统一,加上抢救时的频繁使用,容易引发混乱,影响抢救的效率。对此,需要做好急救耗材的分区摆放与规范管理,具体来讲,可以从用途上对其进行分类,例如,气管插管、口咽通气管、简易人工呼吸器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负压瓶、引流管、吸痰管作为一个单元,依照急救的顺序,在车内进行分层规范放置,确保抢救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减少时间的浪费。从该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抢救车分为五层,进行急救物品的规范管理,第1~2层放置急救药品及所需液体,第3层放置输液用具,第4层放置急救包、氧气管等,第5层放置应急灯、电筒、血压计、听诊器等,隔板进行分隔,确保物品放置的规范有序。护理部根据各科室上报药品物品种类、数量、放置位置统一制作定置图,并严格按照定置图放置药品物品。落实抢救车班班交接制度,完善抢救车管理制度,做好急救药品的补充登记。每日交接核对基数,每周一逐项检查质量,做好抽查工作。在每次急救车补充完毕后,都应该在急救药品补充登记本上进行登记,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对于急救车上没有使用的近效期药品,若失效期还有3个月的药品,则在指定位置红色“△”标注,并在交接记录本的每页第一天备注栏内注明,以提示在失效期前优先使用。抢救车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急救物品的完好率,是否依照规范进行分层放置,是否整洁有序,急救药品的数量、剂量是否统一,是否存在过期药品,标签是否清晰;药品与器材的交接是否可靠,有无完整的交接记录;抢救车是否做到定种类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五定”原则。另外,统一制作效期登记表,更换药品物品后直接登记在效期登记表上,每天查看。①建立日查对登记制度,设置统一的查对登记本,依照相关规定,在表格上填写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类型,同时标明查对日期和查对人。药品的登记可以采用从左到右的顺序,物品的登记可以从右向左,由治疗班护士参照登记表进行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在相应日期栏打钩,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②建立周查对登记,主要是针对物品的数量、质量、包装、有效期等进行登记,对于近期失效(1个月内)的药品,需要及时与药房调换,避免浪费。同时做好物品的清洁消毒整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比标准化管理引入前后存在问题的百分比情况及护士调查情况;分别于引入前和引入后对抢救车中的物品各抽查78台次行研究,对比引入前后抢救车中物品完好率。

1.4统计方法

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其中以χ2检验计数资料并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标准化管理引入前后存在问题对比

由表1可知,标准化管理引入后各项问题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引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标准化管理引入前后护士调查情况对比

由表2可知,标准化管理引入后护士调查情况各项问题构成比均较引入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抢救车中物品完好率比较

引入前78台次抢救车中有67台次物品完好,物品完好率为85.9%;引入后78台次抢救车中有77台次物品完好,物品完好率为98.7%。引入后抢救车中物品完好率显著高于引入前(χ2=5.267,P=0.003)。

3讨论

当前常规的抢救车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明显的问题,结合既往研究资料[3]和该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常规抢救车管理模式下常见的问题主要为无统一的病区抢救车管理执行标准,抢救车管理制度不完善、护士对抢救车管理规范及药品的相关知识缺乏。具体来讲,主要是没有急救药品物品示意图、抢救车无固定位置、高危药品、易混淆药品标识不统一、药品物品一览表与实际不符、车内急救药品编号、包装盒放置不统一以及缺乏定期检查等;二是科室护士对于抢救车管理规范以及急救药品的相关知识欠缺,主要是没有经过抢救车管理规范及急救药品相关知识的培训、认为抢救车交接记录本中内容不完善,没有能够做到班班交接等[4]。由此可知应当加强抢救车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才能满足临床需求。在实施抢救车标准化管理后,抢救车内的药品和物品得到了统一规范的放置,标识清晰,便于护士的记忆和查对,在抢救时也可以准确迅速取用,提升了管理的效率。不仅如此,相对统一标准的管理使得护理人员及时在面对转科或者紧急调配时,也能够熟悉不同科室抢救车的管理,保证了抢救的效率[5]。该研究中标准化管理引入后存在各项问题及护士调查情况中的各项问题构成比均显著低于引入前,说明标准化管理可以避免抢救车物品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此外,引入后抢救车中物品完好率高达98.7%,明显高于引入前的85.9%,证实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抢救车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这与既往曾忆恋等人[6]的研究结论相符合。综上所述,建议在抢救车管理过程中引入标准化管理模式,以期能够在提升物品完好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及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此外,该研究结果发现在引入标准化管理后护士熟悉抢救药品物品名称、作用及用法的构成比为44.2%,仍较低,因此在进一步的改进工作中应当将此项问题作为重点,制定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才能更为有效地提升医院抢救车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樊慧.抢救车标准化管理应用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449.

[2]彭德清,刘金金.分区识别法在抢救车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旬刊,2014,21(6):188-189.

[3]魏晓云.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抢救车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3):334-335.

[4]黄丽玉.项目管理在医院抢救车规范化管理流程改造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0):135-137.

[5]李媛,杜丽华,寇雪琴,等.血液科急救车标准化管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115-116.

[6]曾忆恋,谢晓梅.急救车在急诊科的标准化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68.

作者:夏利 谢楠 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