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化管理作用(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作用(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企业标准化管理作用(3篇)

第一篇:零部件标准企业标准化管理作用

摘要:

有效实施企业标准化管理,是制造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而进行零部件标准制定是标准化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进行零部件标准制定既可以提高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又可以在设计、工艺、采购、生产、检验和销售等各方面全面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

关键词:

企业标准化;标准化管理;零部件标准

引言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技术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其他工作如工艺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的技术基础。长期以来企业标准化管理存在只重视设计标准而忽视零部件标准以及只重视产品标准而忽视零部件标准的现象。通过进行零部件标准制定是企业改进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1企业标准的范围及作用

制定企业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制定企业标准,很多企业不需要制定企业标准,或者需要制定企业标准的数量很少,即使有也只是一些技术和管理标准或国家、行业标准在企业的转化和落地。但对制造业而言,制定企业标准的数量是相当多的。企业标准的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各方面:产品标准。企业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时,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产品标准应按照有关规定在当地的技术监督部门备案(2015年山东等地按照质检总局的要求正在进行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向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的转换试点)。产品标准是企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制定产品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核心。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活动所需要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大多数技术标准、管理标准需要企业制定,工作标准全部需要企业制定。设计、采购、工艺、半成品以及服务所需的技术标准设计、采购、工艺、工装等在一些行业有许多适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可以选择应用或补充制定需要的技术标准。服务技术标准一般包括产品销售中、销售后等所涉及的技术标准。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企业“内控标准”这类标准是企业的产品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前提下,企业可制定严于上述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这类标准只在企业内部使用。(1)(4)条对很多企业而言并不需要,(2)(3)条无疑成为相当多企业标准制定的主要任务。(2)(3)条所涵盖的标准范围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而对企业的各方面产生直接和间接作用的企业标准首推零部件标准。

2零部件标准的概念、制定过程及其内容

2.1零部件标准所谓零部件标准,是指企业应用标准化原理对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辅料、标准件、电子元器件、通用典型零部件等进行简化、统一和优化后制定的企业标准。

2.2零部件标准的制定过程零部件标准的制定的一般过程如下:选定对象;搜集整理资料(包括国家,行业和企业内部等);起草标准讨论稿,供相关部门讨论;根据讨论意见、建议等编制标准报批稿;经批准后实施,并做好实施前的培训;根据实施中的反馈修订标准。对于零部件标准的制定过程,各企业会有不同的要求。有关标准起草过程的规定可参考国家标准GB/T16733《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

2.3零部件标准制定的内容零部件标准制定的内容一般包括下列各项:原材料和辅料,如金属材料、工程塑料、橡胶等都可以成为零部件标准制定工作的内容;标准件,如紧固件、键和花键、联轴器、轴承等。这些标准件在国家或行业标准中的种类规格繁多,企业需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优选目录;电子元器件,如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等,电子元器件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各企业又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型号规格更是五花八门,如果没有企业自己的零部件电子元器件标准,会给设计、采购、生产、检验和销售带来相当多的困难;通用典型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由于在系列产品上借用的数量大,使用频率高,通过零部件标准制定给予特定的图号、规格等,以便借用、加工、检验、销售等。

3零部件标准制定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零部件标准的制定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标准化工作。一些企业要么不重视标准化工作,或根本就没有标准化工作,要么即使有标准化工作,却看不到标准化尤其是零部件标准制定工作的作用,轻视零部件标准制定工作。以下以2.3条中所列内容逐一分析零部件标准制定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1)原材料和辅料。制造企业都要购买原材料和辅料进行加工成半成品和成品,因此原材料和辅料是零部件标准首先考虑进行标准化的对象。如黑色金属材料,国家、行业标准中有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弹簧钢、不锈钢等种类,形式有钢板、钢管、型钢等。如果企业不依据自身的产品特点加以规范,任由设计选择材料及其形式,就会产生诸如形式多样、牌号繁多、采购不便、加工不易、库存易呆滞等后果。企业技术管理者理应在技术部门成立之初就有规范原材料和辅料的意识,不能任由原材料和辅料的种类、形式泛滥,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应进行原材料和辅料种类和形式的标准化工作。中山有家著名的家电企业,在粗放经营的时代为了追求产值和效益,不重视原材料和辅料的标准化工作。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利润的下滑,降低成本成为增加利润的主要方法。该企业有一款产品的底座是主要零件,其成本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中所占比达10%。由于没有对其进行管控,导致该底座有5种材料牌号,12种规格,3种材料形式,理论上可以产生180种材料规格形式,而实际设计中已有32种材料规格形式。经过筛选优化制定原材料标准后仅剩下2种材料牌号,4种规格,1种材料形式,材料规格形式也仅剩6种。该零件的成本也降至原来的60%,在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比下降为6.5%。原材料标准化的作用非常明显,该企业又对其他主要零件的材料进行了优化,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降成本工作。

(2)标准件。标准件作为一种机械基础连接零件,应用广泛。以紧固件为例,有螺钉、螺母、垫圈、组合件、销钉、铆钉、挡圈等种类,而螺钉就有56种之多。紧固件虽然在产品中数量较多,但是由于其通用性强,价格低廉,易于采购等特点,历来不被重视,且消耗和浪费严重。那么对标准件进行标准化的还有必要吗?厦门有一家港商独资的显微镜制造企业,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2002年6月某国外商对产品的外观和维修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主要包括可拆换零部件的螺丝刀只能有一把,外露的紧固件只能有一种与机身匹配的颜色。经过开发部的仔细统计,发现销往该商的产品型号有三大类36个型号,所使用的紧固件共有螺钉、螺母、垫圈等45种规格,颜色有发黑、彩锌、白锌、镀镍等,材质有碳钢、弹簧钢、不锈钢、黄铜等。为了充分满足该商的要求,开发部成立了专门的起草小组,组员来自设计、工艺、标准化、采购、检验、销售等职能部门。经过大家一个月的辛勤工作,一份旨在优化紧固件种类规格的企业标准实施。该标准不但规定该企业常用紧固件的种类、材质、规格及颜色,同时规定紧固件优选目录以及新增紧固件规格的申请办法。实施后该商对产品非常满意,又得到了其他用户的青睐,为企业赢得了市场。

(3)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具有种类繁多,标准林立等特点,许多电子元器件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标准,其标记形式也是五花八门,电子专业人员识别尚且不易,更不要说其他人员,因此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国内一家市场份额较高的空调企业,多年以来凭着对空调市场信息的敏感和成本意识,保持了在业内的领先优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子元器件的标准化水平处于同行业的较高水准。该企业设有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的标准化部具体负责标准化工作。企业的一款主导变频空调产品上使用了一种变压器,此变压器由于变频空调的特殊要求,需要定做,且技术参数较多,包括容量、空载电流、空载损耗、励磁涌流、短路阻抗、负载损耗、短路电流、效率、电压调整率等15个。如何确定变压器参数各设计人员认识不尽一致,导致变压器的型号五花八门,给工艺、采购、生产、检验和销售带来了相当多的困难和问题,如互换性问题、物料重复问题、检验项问题、安全库存问题等。为此标准化部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对变压器进行标准化。通过充分了解变频空调特点、变压器作用以及供应商情况,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协商后,了一项变压器的企业标准,规范了变压器的使用条件、额定参数、型号命名规则、技术条件、试验规则与方法、包装、运输、储存等。该标准实施后所产生效果明显,在设计、工艺、采购、生产、检验和销售等各环节均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仅变压器的库存金额就由120多万元降低至70万元左右。

(4)通用典型零部件。通用典型零部件理应进行标准化,并编制企业标准予以规范。随着企业产品向系列化和多样化发展,必然会产生通用典型的零部件。企业标准应该规定这些零部件的材料、规格、加工、管理等事项,以便设计人员选用。还以前面提到的厦门显微镜制造企业为例,该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和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占领市场,对显微镜上一些通用典型的零部件进行标准化。这些零部件包括目镜、物镜、底座、立柱、电源线等。通过编制企业标准,规定了这些典型零部件的材料、规格、加工方法以及选用等事项。2004年企业中标了一项国外的大订单,在产品交货期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正是由于前期有了零部件系列标准的贯彻实施,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从设计、采购、加工、装配直至交付产品等全过程,获得了客户的称赞,提高了企业的信用度,为企业争取到了更多的客户。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零部件标准制定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之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各项内容:

a.规范企业的设计工作。通过制定实施零部件标准,总结了企业在以往设计工作的经验,把握企业产品的特点,使设计工作向专业化、模块化发展,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设计资源和优势,提高设计质量,缩短研发周期,使产品尽快投入市场。

b.规范企业的产品加工和装配,提高产品质量。零部件标准的实施,可使企业合理分配有限的人力和设备资源,编制专用工艺规程和工序卡,条件允许时还可以设计流水线或自动化生产线,提高零部件及产品质量。

c.有利于采购和检验工作。采购和检验部门可根据零部件标准的要求编制专门的采购规范和检验指导书。实施后可有效提高到货合格率、缩短采购和检验周期,确保了生产进度。

d.有利于库房管理工作。零部件标准实施后,库管人员划定专门的库存区域,设计专门的搬运工具以规范零部件的库房管理,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减少搬运过程中对零部件的损伤。

e.零部件标准制定工作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管理规范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企业中,零部件标准制定工作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持续不断地制定和实施零部件标准,对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工作。

f.其他方面。零部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零部件的规格型号,提高了零部件的互换性,减少了零部件的种类和和数量,有利于企业减少库存及金额、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呆滞库存等。

4结语

在制造业中,标准化管理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工作,其作用不言而喻,而零部件标准制定是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规范设计和工艺、提高采购和检验工作水平、完善产品加工和装配、改进库房管理工作、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魏国庆 段佳慧 单位:西安开天铁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晓康,陈渭,李玲玲,等.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化工作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第二篇:企业标准化管理

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就必须对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当前,企业标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科学,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分析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内涵特征和积极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企业管理;标准化;具体策略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于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要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的标准化管理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成为当前企业积极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新形势下,全面探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1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内涵特征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基本和最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指企业在管理层的引领下,把国家的标准化政策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对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并积极组织企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活动,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的最优化,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效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为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其实质是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统一的和重复性的使用规则的过程,使企业的各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以及程序化,让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范围获得最佳秩序。当前,运用标准化管理手段综合管理企业,是有效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经营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具有监控性、稳定性、先行性、基础性等特征。

2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是现代化企业所积极采用的一种科学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2.1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十分庞大的工程,也是许多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企业管理现代化离不开标准化管理手段的运用,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的技术、分工以及协作等各个环节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此外,企业在进行新品开发、技术创新等环节也需要利用标准化进行把关。因此,只有在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推广和运用标准化,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2.2协调各部门的发展

各企业内部的部门繁多,生产环节和生产程序都十分复杂,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只有保证各个部门以及生产环节之间按照规律科学运行,才能保障整个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标准化管理能够通过制定各种共同使用的规则和标准,对各个部门和生产环节进行协调和约束,从而保证企业各生产部门能够依章办事、责任明确,有效避免人浮于事现象的发生。

2.3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

企业产品的质量管理离不开标准化管理,需要把标准化管理作为基础,以先进的生产标准为依据,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企业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还能找出产品在质量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积极改进,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

3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3.1未落实到实处

新形势下,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与标准化管理有关的管理制度,但是在企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标准化管理制度都成为了“空中楼阁”,“花架子”,并未得到实际运用,企业也没把标准化管理制度落实到工作中,只是成为企业工作汇报和外部检查的重要内容,没有实际意义。同时,一些企业对标准化管理在表面上十分重视,把其放在首要位置,但常常以各种理由和借口给企业生产让路。

3.2缺乏可操作性

由于企业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方面,企业对自身情况缺乏分析,严重忽视了企业实际和客观规律,导致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目标出现了高、大、空等现象。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没有涉及企业文化层面的内容,没有与企业的文化、目标与战略进行有机结合,放弃了本企业的优良文化。此外,一些企业还存在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管理标准的现象,这一切都导致了企业在实际运行中缺乏可操作性。

3.3管理人员的水平有限

在企业标准化实际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十分有限,其工作范围仅仅为开会、查资料等内容,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方式比较落后。同时,企业缺乏专业的标准化管理人才,工作人员的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标准化管理知识,导致企业的标准化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4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方法策略

新形势下,积极加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4.1增强全员的标准化管理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能够决定标准化管理是否有效实施,传统的思想观念对标准化管理认识不足,片面认为标准化管理只属于标准化管理部门的事情,与其他人员无关,其实不然,这是一项需要各个生产部门参与和共同完成的活动。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全体工作人员不断增强标准化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标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重要性,让标准化管理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标准化的培训工作,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班、知识讲座、操作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标准化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经验。同时,工作人员要及时学习国家有关标准化管理的政策法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4.2建立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就是要企业从自身内部结构出发,把企业的管理目标和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使企业各部门和各生产环节协调发展,保证企业能够正常运行。首先,企业要成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是由决策者、管理者以及执行者共同参与,积极制定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任务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使之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战略决策和实际状况相适应。其次,企业要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标准化管理的工作队伍,这支工作队伍能够有效实现专兼职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的执行力度和落实力度,从而保证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与推行。

4.3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人的因素,把人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创造性。在企业的标准化管理的具体落实阶段,企业管理者要十分注意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方面,企业努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让企业标准化管理中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的工作都有标准可依、有章可循,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明确自己应该遵守的标准,并依据标准实施工作,从而真正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自觉性,企业要积极采取一些人性化的措施,让标准化管理成为员工的一种日常行为准则,在工作中自觉、自愿地运用标准化的管理观念来规范自己,让标准化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

5结语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主动力。新形势下,企业要全面认识到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效增强全员的标准化管理意识,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使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渗透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作者:崔文雅 单位: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

参考文献:

[1]贾宁宁.论新形势下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重新定位[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管理,2005,(09):175.

[2]潘小民.浅析企业标准化管理[J].企业导报,2010,(03):234.

第三篇:家族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探讨

【摘要】

本文从家族企业的现状出发,研究我国家族企业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标准化;家族企业;资产结构

1标准化管理在家族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标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管理工作贯穿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尤其是在企业规模扩张之前,要做好基础性工作,这就要求做好标准化管理工作。此外,现代企业劳动分工多为详细,协作关系复杂,生产过程紧密相连,这就对各部门协调有较高的要求。企业标准化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

2我国家族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者个人绝对权威,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家族企业中管理者通常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他们的作用非常明显,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容易形成个人的绝对权威,限制了下层人员的技术创新之路。而且家族企业往往局限在家族成员中选择人才,企业管理人员大多是非专业性人才,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很难为本企业高层提供有效的信息。

2.2对标准化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化大于职能化

许多家族企业对于标准化内涵理解不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各种问题。有的企业建立了相关标准化制度,但在现实运行管理中,相关制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管理上,体现在实践中”,仅仅在每年汇报总结或者接受领导检查时才抛头露面,平时基本是束之高阁。

2.3投资扩张盲目,缺乏标准性

家族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常常主观臆断,夸大市场需求或者低估了成本,对于零散的支出没有标准化的预算,项目尚未建成就出现资金短缺,造成投资效益低甚至投资彻底失败,这些错误的评估都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根源。

2.4成本控制薄弱,缺乏风险评估机制

目前来看,大多家族式企业成本管理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控制,缺乏有效评估,忽略了事前预测和管理决策,导致了账面成本的不完善。对于现金问题,资金闲置使资金没有充分发挥其货币时间价值,资金不足又会造成资金呆滞,长此以往,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会非常严重。

3家族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3.1家族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

家族式企业自己人管理自己人的方式存在很大问题,比如没人愿意建立束缚自己及亲人的规章制度,也无法成立具有激励约束的机制。目前仍有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仅仅是“纸上谈兵”,形式大于实质,失去了应有的执行力度。

3.2家族企业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就财务机构而言,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与会计分工分配不合理或者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此外,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组织结构变化越来越快,而管理者忙于其他事务,使企业组织机构不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致使企业很快被淘汰。

3.3家族企业产权不明晰

企业产权制度是其他制度是否有效率的决定因素,产权模糊是影响家族企业发展的一大弊病。其表现在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明,还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产权不明,原始产权主体界定不清,人力资本在企业股权安排中缺失,这样就为日后的产权纠纷埋下了隐忧,阻碍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3.4企业深受市场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深受影响。为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适应经济发展规律,每个经济周期国家都会对经济政策进行有效的调整,这些经济政策将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密不可分。企业如果没有对市场的调整做出相应的改善,就会管理失灵,最终没落。

4解决家族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的相关建议

4.1摒弃家族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加剧,家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之显现,如果企业想持续经营,就需要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家族企业中,要求其有制度的跟随。因此,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决策监督制度等是必不可少的,管理者要向市场竞争需求靠拢,向优秀的企业靠拢,向建立国际化、规范化管理大目标靠拢。

4.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技能培训

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标准化更是如此。提高全体员工的标准化认知度是企业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有关理论知识、业务技能以及政策方针的培训,不断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由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企业员工的标准化观念和意识,调动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综合效应。

4.3加强企业的标准化控制

企业要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注重预算管理。在企业生产中,采购、管理、销售等一系列标准化管理控制制度必不可少,应将预算作为所有当期财务配置的根底,分清各岗位的责任,树立一套规范的预算管理体制并且进行有效的执行和严格的监控。企业要建立科学规范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进行严格的考察,减少财务决策的风险性。同时,企业也要对投资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有防范措施,能够进行有效控制,适时地推进资本扩张和产业扩张。

4.4兼顾各方利益,有效实施企业标准创新

要加强与企业相关人员的合作,如供应商、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机构等,集各方优势于一身,建立企业标准化制度。在标准的确定及执行中要有所创新,打破传统,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展现个性化企业特征,突出自身优势。同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5结论

总之,家族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避开家族企业的弊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拥有一套规范标准化的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不断提升家族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拒绝贪污、腐败现象。在具有良好发展基础的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构建有效的资金体制,提高企业的创造性和整体素质,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作者:邵思琪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作者简介

邵思琪,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财务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