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化管理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化管理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化管理初探

摘要:古树名木作为文化历史的见证,受到我国环境不断恶化的影响,衰老和死亡速度不断加快。鉴于此,以黄浦区为调研对象,阐述相关背景,对黄浦区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化管理的意义进行探析,从制度规划、项目资金与养护设施、养护要求与考核三个视角,对养护标准化管理展开研究,以点带面,提升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化管理的水平,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黄浦区;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标准化

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是自然界演化而来的无价财富,古人生活痕迹的印证,见证了历史以及环境的变迁,承载着历史、人文与环境的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和研究价值。古树名木由于能够折射出城市的发展进程,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常被业内人士称为活文物,也有绿色古董的美称。除此之外,其欣赏价值颇高,在经济效益、生态平衡方面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在生物圈领域,古树名木还携带着大量的基因及物种信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背景概述

作为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见证,古树名木被视为珍贵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圈遗产,在城市人文的环境构建和自然风光改善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对古树名木的养护及标准化管理,不仅体现出人们对这些城市文物的尊重,而且对不同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气象学研究和植物学的研究领域,古树名木自身的生物特征能够对千百年来的气象和自然环境的变换状况起到很大程度上的体现与再现作用。由于属于乡土树种的一类,古树名木超高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土壤条件、当地气候状态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得到很好体现。由此可见,在树种的选择方面,重点应该围绕乡土名贵树种展开,需要积极引种对本土环境适应性较好的栽培树种,同时适当地筛选出优良品种合理扩大种植。本文将对古树名木的管理标准化研究范围缩小到上海市中部偏北的黄浦区,2013年的数据显示,该区的古树名木数量为91棵,加上后续的古树资源总数为143棵,树种有26类之多,在国家古树名木保护等级方面,一至三级保护树种的数量分别为7、84和52棵。最近几年的研究数据显示,伴随着树龄的不断增加,古树名木的长势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虽然大多数的树木生产态势良好,但是部分个体的长势日渐恶化。鉴于此,黄浦区工作者积极实施抢救及养护措施,积极监测古树名木的生产情况,同时听取行业内的专家指导,不断提高古树名木的标准化管理水平,以求能尽快提高养护方面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切实改善这些绿色古董的生存现状并保证其良好的生长态势。

2黄浦区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随着古树树龄的增加,其长势日渐趋于衰弱态势,生命力下降,抗逆性变弱,容易受到自然以及人为因素影响,增加了养护难度,如果养护以及管理不不科学或者不到位,其衰败或死亡速度必将加快。针对上述问题,黄浦区加快了对古树名木养护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进度,从多个角度,本文对古树养护的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方面针对性地展开了深入探究。

2.1逐步提升黄浦区对古树名木养护工作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标准化始终是企事业重要的基础工作,它能不断提高对养护工作的管理水平。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是能够构建科学、高效以及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同时兼顾借助于工作的高标准化来持续改善与提高企事业的管理行为,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加强后期发展力度,最终达到符合科学化、程序化及规范化的要求[1]。

2.2杜绝古树名木管理区域的盲区现象

黄浦区的古树名木绝对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是其生长范围的分散性较大,常常有较多树木分布与私人庭院,严重降低了管理者对古树的监管和养护方便性;同时,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威胁到了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借助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再发生。

2.3统一养护工作者的工作方式

传统的养护管理工作中,由于标准化的观念没能深入人心,管理者工作形式不规范,技术人员操作流程混乱,养护工人和志愿者专业水平不足,造成实施过程随意性大,不按照规范与标准操作,对古树名木的养护效果适得其反。标准化管理的实施,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方式可以得到有效统一,提高了整体管理的规范性。

2.4古树名木养护的精细化水平得以提升

现阶段,虽然我国已经针对古树名木的排水、补水、虫害控制及施肥相关养护工作出台了一些标准,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精细化养护操作需要加入到管理内容中,如针对古树名木的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以及各自生长状况与环境差异,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处理方式[2]。个别树木可以借助表面观察进行健康水平的简单判断,大多时候相同的办法却不适用于内部遭受虫害的树种,当表面呈现出病态时,树木往往已经接近死亡状态了。对于千年树龄的古树,更应该进行精细化养护。通过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可以尽快发掘与解决上述问题,有效保证养护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3基于多视角的养护标准化管理研究

养护标准化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对黄浦区古树名木养护管理工作的研究,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究。部分内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详略有度地说明了具体步骤和工作重点。

3.1制度的规划

在处理古树名木分布较为分散以及养护过程中面临的盲区与死角问题时,管理部门要实地考察,同时展开调研,积极寻求问题根源所在。针对特定树种的生长特点,积极联系行业专家与相关的养护人员,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及时完成项目试点,在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基础上制定巡查监督标准化以及相关养护内容的考核规范。在巡查监督标准化方面,对管理部门提出巡查的频率和工作要求,制定不同保护级别树种的巡查要求,如一级保护树种的巡查最长间隔两个月,二级保护树种的巡查最长间隔三个月,三级保护树种的巡查最长间隔六个月,特殊情况下的如建设初期或在自然灾害中的古树,以及树龄较高的品种,巡查间隔时间缩短至最长一个月,同时每次巡查都要保证书面记录的质量。在养护工作内容要求方面,相关制度规定了其职责范围,并将其作为考核的标准。黄浦区在古树氧化方面实施属地化,区级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与私人庭院的古树名木的养护技术方面指导工作,公共范围内的树种则委托于相关绿化公司,并且强性要求该公司具备相关养护资质,同时与负责人签订责任书,由此明确了每棵树都能找到一对一的责任人。该项工作能与巡查制度有机统一,保证及时掌握古树的生长态势,第一时间了解其濒危和衰弱等信息。同时,巡查制度的强化防止监督盲区的发生,有效地避免古树由于失去监管和养护而死亡的现象。以上工作的完成,对于养护的技术标准化和评估标准化起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古树名木的标准化保障体系,巡查团队对相关的环节及时完成自查和抽查工作;有效地完成体系的自我评分,实时控制管理体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查找问题根源和制定解决方案,及时进行循环性地整改措施。制定养护制度的规划同时,需要同步完成监管和考核的进程,以能达到不断改善效果的目的。在评估标准体系中,评估团队要制定评断计划和标准以及记录养护检查结果,结合会议报告形式完成自我评价和反省,不断吸收改进意见并持续跟进项目的实施进程,反过来再适当地修订相关标准和体系规范。标准化部门管理者要及时按照月度、季度以及年度的标准化流程对体系的各项指标执行情况完成动态监督与标准化考核,另外,借助于网络会议、系统通报等方式对实施情况跟踪管理并积极修正运到的难题,加强对重点单位、部门及环节的联系工作,详细指导并及时沟通,最后总结经验并付诸行动于下一循环工作内容中,以不断地带动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进程。

3.2项目和资金管理以及维护设施

标准化管理的高效施行,需要完善相关绿化及养护标准、政府采购规范、考核方法及养护数额等相关法律法规等标准与规范性文件,同时需要结合财务情况,积极规范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资金管理方面需要同样程度的重视。黄埔区管理部门需要设置独立账号以方便古树名木养护的资金管理工作,实施专款专用管理,预算管理全额资金。必须制定资金使用的标准化细则,积极配合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的管理和监察工作。以下为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以及维护设备相关的标准化管理探究内容:

3.2.1项目管理

①立项前:完成项目立项相关的预算工作,负责部门及时审查经办人提交的项目相关方案实施措施及资金需求等申请内容;②实施前期:根据区政府标准化的专项采购方案,按照要求,将具体项目采购形式分为集中采购、公开招标以及分案采购三种;③实施中期:监管施工企业的所有工作都能按照标准化要求及时完成,定期汇报项目进展程度,严格依照合同拨付款项;④实施后期:施工单位将竣工结算文件及时提交给审价部门,由该部门预交质保金同时完成尾款的支付工作。

3.2.2资金管理

①资金预算:根据近些年的预算形势,同时兼顾当年的金融动态,经过专项人员初拟预算资金,申请内容的编写要达到完整性需求,并按照标准化管理规定流程上报财政部门,然后经过该部门的审核后才能实施立项;②资金拨付: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内容填写并交付资金拨付表格,按照规定完成各项审批手续,保证申请资料真实性的基础上,提供有效发票及相关文件;③质保金管理:项目完工后,如果施工单位在质保期内的管养状态合格,可以将质保金全部返还。相反,若养护不达标准,对于造成经济损失的部分,施工企业需要承受职责并相应扣除一定质保金。

3.2.3设施维护

实际的古树养护过程中涉及的项目繁多,施工内容工序繁杂,需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特点,按照保准化管理的规范完成所需养护内容,因此所需要的维护设施和工具种类较繁杂,涉及到的方面也多[3]。养护标准化管理应该将养护单位所需的下维护设施及相关用品纳入体系中,主要包括化肥农药、铭牌、护栏、棚架、消防用品、劳保用品、登高设备、修剪工具、监测监控设备等等。例如在铭牌的尺寸、文字书写格式、材料、结构形式、放置位置、形态特征等内容,包括对铭牌的保洁频率和及时报修等工作在标准化管理中都行有明确规定。再如巡查期间如果遇到古树名木的加固维护设施受到损坏或保护不周全等问题,管理者应该及时通知相关单位进行修复,并且起到监督、巡视的监察作用,或者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及时与上级沟通甚至请专家到现场指导等。

3.3养护要求及考核

古树名木养护的标准化管理对管理技术人员应当提出标准化技术要求,应该能够规范其在面对不同树种、不同生长类型、特定生长环境时,能够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的制定规范,合理制定古树排水与灌溉、树洞修复及防腐、复壮抢救以及设施防护等养护方案[4]。标准化管理体系应该修订针对特定树种的养护技术手册,以技术网络作为沟通平台,针对性地完成对特定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和考核评估,持续性地提升养护者对标准化的认知水平,必须达到培训要求后才能上岗。对于古树养护的关键工作环节、常规检查与宣传、社会化管理等方面需要根据标准化要求及时做好工作记录。为了能保证养护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效果,必须对特点树种的生长态势、建设氛围以及自然生态进行正确评断。实际调查数据发现,自然生长的环境下,古树的生长情况最大影响因素是周边土质的质量问题;处在建设氛围中的古树,其中的四成长势较好,其余7%濒临死亡或者长势较差[5]。因此,在标准化管理中,必须针对上述的不同生长环境下的存在开挖情况,能够借助对水位的检测、建造地下连续墙或者按要求补水措施完成古树的防护。在保护区的界定方面,需要重新定义影响区、保护区和控制区的含义及范围。在设施的维护方面,不断完善标准内容,与排水设施修建、地坪改建以及支撑修复加强等重点且难点的项目全程跟踪进度,监督黄浦区内施工中的项目并积极配合竣工验收,以更加科学和精细的养护手段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6-7]。另外,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应该包含对精细化养护的完善性规范,并对古树名木健康程度评估制定标准。比如对生存环境的改善建议、对养护设施的维护要求以及对保护区的界定规范性定义。本文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标准化进行阐述,以黄浦区为探究对象,利用标准化思维,将常规养护中相对较为随意和无章可循的工作内容提升到更加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养护标准化管理层次,能够有效弥补当前古树名木养护方面暴露的不足之处。通过黄浦区的古树名木养护技术网络,能够积极促进相关养护管理单位及操作单位完成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有力地保证古树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同时能够为绿化企业和养护个人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标准化管理相关培训工作交流的便捷性,在积极提高养护效率、养护工作管理水平以及养护精细水平方面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郝敏.古树名木保护对策[J].林业勘查设计,2002(4):21-23.

[2]上海市绿化局.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养护技术规程[R].上海:上海市绿化局,2006.

[3]詹运洲,周凌.生态文明背景下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的思考———以上海的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6(1):106-115.

[4]孙光明,宋瑞珍,冯少锋,等.古树名木保护及复壮措施初探[J].河南林业科技,2002(4):51-52.

[5]徐德嘉.古树名木衰败原因调查分析(古树名木复壮研究系列报告之二)[J].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1995(4):1-5.

[6]陆安忠.上海地区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现状及保护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7]黄祯强,潘建萍,陈志华.上海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标准化研究[J].质量与标化,2017(6):44-46.

作者:何晓雯 单位:上海市黄浦区绿化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