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班级管理效果浅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平时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比较难于管理。应当说学生的小毛病算不上什么本质问题,但如果不去关注肯定对学生不利,如果简单粗暴,也不利于学生的有效矫正,甚至还可能造成相关的负面影响。对班级管理,我们以为作为班主任需要以润物无声的心态和方式,才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一、润物无声的班级管理应当是自觉行为
应当说人是有个性的,有哲人说不要想去改变人的个性,应当设法去适应人的个性。我所管理的几十个学生,都是一张张不同的面孔,更有截然不同的个性。在班级管理上,我们不要去努力怎样改变这些学生的个性,而应当思考自己怎样去适应一个个学生的个性。例如一些学生个性好动,而且又是知错不改,有些不良习惯让我们感到就是某种意义上的顽症。如果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对其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张扬,使其顽症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长。例如有一名学生沉迷于小说,近乎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学生下晚自习了,他从家里偷偷带来手电筒,自己躲在被窝里偷偷地看着;大家做作业时,他胡乱地做一通,便去比较刻苦地“钻研”他的小说作品来;课堂学习,不少科任老师都在反映该生在课堂上的萎靡不振。对于这名学生,我没有去批评他,而是和他交流起自己所涉猎的文学作品上的内容,老师的谈古论今,让学生眼前一亮。“老师您真是博古通今啊!”在和学生交流时,发现他对老师是那样的敬仰。我便利用学生的阅读和其交起了朋友,和他谈读书、谈人生,谈的多了,自然就显得默契起来。当和他亲热地交谈后,适当渗透人才需求方面的道理,适当渗透时间合理安排的意义,适当渗透一些痴迷课外阅读方面的不利,该学生便显得不再那样执迷不悟了。
二、润物无声的班级管理应当是温暖行为
有古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的班级管理多么需要好雨啊!当春乃发生,是那样的适时;多么需要就像那好雨啊!润物细无声,是那样的不知不觉。当我们的班级管理乃至相关的管理行为是那样的适时,又是那样的让被管理者不知不觉,那一个个学生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那无疑就是实质意义上的温暖。如果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的班级管理者只是冷若冰霜,学生是肯定不予恭维的。我们的班级管理者如果对学生在管理上如同对待敌人那样的残酷无情,那肯定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学生在与老师之间,还属于弱势群体,他们根本也不可能大胆地在老师面前强势起来的,但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则是不可逆的。所以,作为润物无声的班级管理者应当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温暖行为。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秉承这样的理念:以自己一颗热心,以自己的温柔语言,以自己温暖的行为给学生以启迪和感染,促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以根本的矫正。记得在所教的学生中,有一名女同学很早就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的日子里,母亲从没对其关照过。就在她进入初中学习后,母亲察觉到自己这样对待女儿是不对的,回心转意要给女儿一份关爱。几次托人和她联系,该同学就是不接受。当我知道这样的情形后,给这位学生讲骨肉至亲的故事,给其讲十月怀胎的故事,给其讲母女之间离分的特殊背景和原因,给她讲其母亲目前心里的苦衷和酸楚。但从没有一句责备的语言,就是在未做任何责备的前提下,促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根本转变,不仅原谅了自己的母亲,后来又接纳了自己的母亲。
三、润物无声的班级管理当是整体行为
我们所面对的是众多学生,他们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着的,我们也是无力去改变学生之间的差异。即使是一个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只能尽量去缩小相互之间的差距,但我们毫无能力和可能形成学生之间的平等。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眼里也是容不得沙子的。有俗语说过:病人气多,穷人理多。这给我们的启迪是,越是问题存在的学生,他们对老师会要求越高。譬如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如果对其要求严格一点,他将会毫无怨言地去接受,假如一个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你对其严格要求,轻者是听不进去,重者还会和你顶撞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班级管理我们应当本着理想意义上的一视同仁,在这里的一视同仁,不完全是严格的一视同仁,而应当是润物无声的班级管理行为中的一视同仁。所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尤其注意对问题学生管理的润物无声。一次单元测试,一名学生偷偷作弊,作为监考老师,我全都看在眼里,但却是急在心上。本想去当面制止,但多方权衡后,放弃了自己当面制止的想法。在单元测试试卷批阅后,发现该学生成绩虽还不理想,但比以往是进步了。作为老师是心知肚明的,有可能就是老师网开一面让他顺利获取了这样的成绩。对于自己的网开一面可以不需要自责,但不可以自豪,更需要润物细无声地对其进行矫正。于是,单独和这名学生进行了交谈。交谈中从某些学生的勤奋刻苦获取成绩谈起,谈到古今中外凭着勤奋努力获取进步,并最终成为科学家的名人故事,该学生是那样的感动。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将这一秘密捅破,但我们都是心照不宣的。也就是双方之间的心照不宣,达成一定的效应,在以后的多次考试中,既没看到该学生的作弊现象,更没看到该学生学习成绩退步的现象。
作者:王学礼 单位:银川市西夏区芦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