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5篇)

第一篇:班主任班级管理研究

一、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身教重于言传”。它强调教育要从教师的自身品德与行动做起,诚信待人。以丰富的学识,整洁的仪表,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性,学生才会“尊其师,信其道”,进而“乐中学”使其和谐地融入学校教育的大家庭中。

二、在班级管理中要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虽然班主任扮演重要角色,但也不能忽视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性。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蕴藏着极大潜能。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使他们明确职责承担义务。尤其通过小组管理,引入评比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传统的班级管理转变到学生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环轨道上。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与学生的自主教育是分不开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这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负担,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发掘出他们的潜能,从而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与存在的重要性。“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通过这种细雨润物,自主管理的教育,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不断成长起来,共同撑起一片蓝天。

三、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班团会加强学生的自身修养

学生的品德教育一直放在首位。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团会的机会,以小品,情景剧,手抄报,板报等形式对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修身养德教育。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组织多样的体育活动,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观念。

四、总结

班级管理就要从学生的心里出发,才能打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需要对学生全身心关爱,润物无声,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闫柏毅 单位:吉林省永吉县第四中学

第二篇:班主任班级管理心法分析

一、让班级像家一样安全

2009年是我第一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当时一心想把学生“管好”,每天会很早到班级,眼保健操时间、午自修、晚餐之后的自修时间……总之恨不得所有时间都陪着学生,管着他们。一开始他们还会听,但是一个月之后,我发现他们开始背离,从一个人背离发展为班级整体的离心。他们集体跟我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而我只能苦笑,且疲于应付。反思:一个班级需要具备一些基本要素:尊重、真诚、生活希望、人际学习、班级凝聚力、接纳、温暖、归属与爱、情绪场、互动模式、价值与意义、自由与责任。在这个案例中,我一味地要求学生服从自己,我的想法仅仅是每个人都很自觉地遵守纪律,不然就会受到责骂甚至惩罚,学生感受到的只是压力,感受不到尊重和爱,也没有丝毫的归属感,更谈不上自由与责任、价值与意义,他们只是一味地被要求服从,缺少安全观感。当我于2013年9月接手八年级的一个所谓“最差”的班时,我马上回忆起曾经走过的岔路,并立即反思自己,我选择尊重并理性对待学生的一切。在最初的一个月里,我基本维持原来班级的所有建制,并尝试尽可能地多了解他们的想法。每天我都带着微笑进教室,尝试跟学生讨论一些问题。看到教室地面有点脏我会调侃他们一句:“你们觉得家里面干净好还是不好?”有的学生就开始微笑并发表他们的看法:“干净好。”“教室其实是你们的第二个家,因为你们一周要在这里待5天,在家里只有两天,所以大家更要把教室里面打扫干净啊。”他们会接受,并赶紧把脏东西捡起来。看到班里学生午自修不怎么守纪律时,我会跟他们聊:“刚才我从老远就听到咱们班声音挺大的,你们觉得这样好么?”有些胆子大的会说:“不好。”大部分学生都赶紧安静下来看着我,他们或许会觉得我要开始训话了。我接着说:“你们知道别人怎么评价咱们班么?”有一些活跃的学生说“最差”“最吵”等。总之我没有听到正面的评价,学生们的回答给我的感觉是破罐子破摔,还带有强烈的自卑感。我有点替他们难过,但是我接着说:“别人的评价来自于你们的表现,我相信同学们都是不错的,虽然目前我们有一些不足,但是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一些。我们是一个整体,当你们做得不好的时候,别的老师会说,你们班怎么怎么,你们觉得我会开心么?我会很难过。我们是一体的,互相之间要维护对方的声誉。”“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帮忙,但是不能影响班集体声誉。”类似的情况多了以后就让学生们感到班级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学生们对我也产生了基本的信任。同时我也会找班干部谈心,了解他们原来的运作模式并加以改进。这就是陶教授提到的班级初建阶段:我们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带领要点是:安全氛围,对依赖的抱持;心理教育;建立基本信任。

二、班级需要民主和榜样

开学半个月以后的一个午自习,我听到纪律委员在班级中大声喊:“不要吵了!”我马上意识到班干部的管理方式或许存在一些问题。于是我到了班里,大家马上一点声音都没有了,我示意纪律委员出来,我问她原来是怎么处理的,她说:“本来都是我管,如果不听话就叫到班主任那里,他们都很怕原来的班主任。”我意识到这是一个误区:班干部与学生们站在对立面上,班级的稳定靠班主任的压制来维持,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我觉得有必要跟学生们好好沟通了。于是我来到班级,跟大家谈心:“同学们,你们喜欢老师事事管着你们么?”不出所料,冒出了一些微弱的声音:“不喜欢。”其中还有一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对啊,如果一个人老要人管的话会变得没主见,没担当,老犯错误,只有幼儿园的小朋友才整天要人管呢,你们是初中生,怎么能还这样呢!”学生们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齐刷刷地看着我,眼睛里透露出赞同,还有的开始偷笑。我接着又说:“老师也不喜欢管着你们,因为一方面这样下去对你们成长不利,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学习,并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样才能教给你们更多的知识。”“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叫班干部到讲台上来么?”有人说:“管纪律。”“错,我让他们上来是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向他们看齐,所以坐在上面的同学是行为表现比较好的,是你们学习的目标,不是来管你们的。”同学们若有所思,有的开始点头认可。我适时推进:“我很不喜欢管你们,但是如果有哪个人需要我可以只管你一个人,整天盯着你,连下课都看着你。你们已经不是三岁小学生了,还老是犯这种低级错误,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故意破坏班级的整体声誉,是跟全班同学作对。”我将学生、班干部和班主任从对立面变成一个整体,也让大家从心里认识到这样做是不好的,同时暗示他们,继续这样犯错可能会导致自己失去一些名誉和自由。学生开始跟着我的思路,看向班干部的眼神也变得不那么反感了。我再接再厉:“现在,还有人需要我管么,可以提出来,我会满足你们的要求。同学们忍不住都笑了。“有么?”他们连忙表示“没有没有”。我又恢复了笑容:“那么从今天起,由几位班干部给大家轮流作榜样,并负责记载相关的情况,如果有这样的‘低级错误’请及时反馈给我,到时候大家一起来评判一下该怎么处理。”就这样,成功地解决了“班干部”和“非班干部”的基本冲突,大家又融为一体,并开始懂得向坐在讲台上的榜样学习。这就是班级建设的第二阶段:过渡阶段。带领要点是:尊重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价值;允许冲突出现并成功解决;鼓励学生间产生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三、班级要合理分工,明确责任范围

一个月后,我对于班级的情况比较了解,学生们也比较信任我了,并且也有学生时常跟我分享一些信息。因为我经常跟他们说:“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帮你们。”不过新的情况总是不断出现:打扫卫生的同学会经常忘记值日,提醒了几次以后仍然会出现。我意识到这个是轮流值日的弊端,于是我认为需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我让班干部将所有的岗位公布出来,让学生们认领自己的工作范围,接下来选出各小组的责任组长来督促。当然,分好工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学生们的习惯养成需要21天,所以我会经常到各区域巡视。第一次没有做好的时候我会叫负责人来打扫干净,并私下告诉负责的班干部应该在最后将负责的区域进行彻底检查。第二次再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会告诉负责人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如果再有下次的话将扣除个人积分。并再次和负责的班干部谈话,让他到班里宣布:下次谁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采取扣分等一些惩罚措施,让大家都心里有数,提高认识。第三次个别出现问题的时候,负责人通常不会争辩,而我就按照制度来,让他自己去班干部处扣分登记。如果有特殊情况学生也会告诉我,确实事出有因的就再给一次机会,并嘱咐他要及时完成任务,实在有困难就让同学帮忙。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我也是一样处理,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为了这个班集体必须要自觉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让他们学会相互理解信任和互相合作。他们会从心底里遵守班级制度,也会真心信赖班主任和班干部,达到一种群体性的心理平衡。

四、家校沟通出新招

不论哪个班级,都会有问题出现,所以需要家校沟通。君不见,经常有老师把叫家长到学校并当成一个威胁学生的手段,导致学生内心的反感或恐惧。我认为,维持学生安定的内心环境。引导孩子自觉反省是最重要的。所以发明了“一二三四”四步走措施。“一”就是指学生第一次犯错时,我采取的策略是陪学生面对这个问题,与他一起探讨应该怎么做,例如有几个学生出现不做作业的情况,我从各种角度帮他们分析,明确告诉他们,这是错误的,认真做作业是学生职责等等。既然是第一次那就不通知家长,但是在班级内部进行不点名的教育,与大家一起就这个问题展开一些对比和教育,让学生在笑声中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二”就是指学生们第二次犯相同错误(人数已经少多了)时,我采取的策略是让学生单独告诉我上次进行教育的内容以及他个人的承诺,这就是内省的过程,让他选择是通知家长还是改正——基本上都会选择改正。如若再犯,就由他自己请家长到学校来。“三”就是指再一次犯错误(极少)时,直接表示对他很失望,让他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且在来之前由他自己跟家长解释清楚。一般来说,这个时候学生都会苦苦哀求——他已经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求老师再给个机会。我当然不能放过这个教育时机,表示最后一次,下不为例。“四”就是极个别的学生仍会犯相同错误,这一次我直接让学生请家长到学校,并教他怎么请家长:先诚恳地跟家长说清楚自己犯错的经过和老师教育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悔悟,然后请家长到学校协助班主任帮助自己纠正。家长来了以后的沟通也要尽力从帮助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家长也更加乐意接受,此后家长多会主动跟教师沟通,教师及时反映学生进步的表现,家校沟通就此建立起了一座“心的桥梁”。我经常跟学生讲:“你们老说自己正处于叛逆期,所以老犯错,但是到底什么是叛逆期呢,叛逆期就是你们逐渐地长大了,懂事了,学会像大人一样去思考问题了,所以反而应该更加会替爸妈、老师及他人着想才对,这才是叛逆期的真正意义所在!”正如陶教授所说:“只有从尊重学生成长的内心需要和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走进学生们的心里,让他们学会如何作正确的选择,这也是教师无法替代的价值所在!”

作者:蔡君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中学

第三篇: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探究

一、必须选拔一批优秀的班干部

班干部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作为班主任,切记选拔品行不端的学生做班干部,因为他们会把班级引向一种无正义感、无是非观的混乱局面。而品行端正的班干部,会给全班以正确导向,给班级注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二、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

(1)建立班级日记制度。

由学生轮流自主地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记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班主任必须做到每天核实,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2)实行量化管理制度。

量化管理制度是用来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一种方法,它是由师生一起制定的一种管理措施,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让学生懂得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强化纪律观念。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

三、班主任要有爱的投入

班主任不能把制度作为唯一的治班方法,制度要与爱同行,适时地给予学生爱的呵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切忌跟学生嬉笑打闹,避免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形成任意妄为的坏习惯,最终导致班级的失败。因此,班主任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上一定要宽严适度。

四、班主任要重视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

班级管理的成败,任课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班主任,每周至少开一次任课老师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同时,班级管理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本班问题学生有两种:

(1)家长在身边,却管不了自己的孩子,只好把孩子推给老师。

(2)家长外出打工,管不上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经常沉溺于网络,难以管教,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多障碍。班主任必须经常联系家长,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孩子,让他们走上正轨的学习轨道。

五、总结

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和毅力,它需要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工作过程中去改进与完善。

作者:宫爱萍 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中学

第四篇: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研究

1.尊重情感与个性,提高心理素养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在变化,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意识,开始渴望通过某些行为来证明自己,但是高中学生青春期的浮躁心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如不及时进行引导则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高中阶段处于学生发展的“岔路口”,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应该注意方法,注重给学生以适当的理解和帮助,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未来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班上有一个女生,自尊心极强,性格比较内向,前段时间被其他同学鼓动去网吧上网,回来时被笔者发现。因为笔者知道这个女生的性格,因此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方式去打动她,在日常的学习中也交代其他同学和老师对她加强关爱,从那以后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性格也逐渐外向起来。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不断地引导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2.宽严有度,坚守底线

班主任在学校里就是学生的家长,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严格管理又要适当给予关爱。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接每一届的学生之前都会跟学生一起制订班级的管理制度,同时也是需要遵守的行为底线。一旦有学生触碰到底线,坚决地进行处罚,并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在进行违反班级规章制度的处罚时,不管是谁一视同仁,公正对待,让学生心服口服,甘愿为自己的错误受到处罚。同时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里的“家长”,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对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事务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烦恼和难题,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3.全员参与,共同管理

班主任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这不但会牺牲巨大的精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正常的教学任务,更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反感”。由于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渴望自己做主,笔者作为班主任,针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评选了班委,并在全班范围内设立轮流值日,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的自我管理当中。通过实践发现,这种方式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而且整个班级的气氛都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进行自主管理的同时“集体观念”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4.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并启动奖励机制

家长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个班风和学风都比较好的班级里进行学习,而塑造这种班风和学风不能只靠班主任,还需要整个班级的学生都积极进行配合,只有一个整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确立并不断巩固。高中学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班主任只需要在这个共同目标上做文章就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笔者在班级里设立了“进步奖”,不管学生在学习成绩或者其他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都可以授予“进步奖”。这不仅对于“好”学生有激励的作用。即便是对那些已经“放弃自己”的“坏”学生同样有着激励作用。他们的进步获得了肯定,对于他们建立自信心,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由于“进步奖”的设立,班级的学生“你追我赶,追求先进”的欲望更加强烈了,班级的班风和学风自然也就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

5.“润物无声”的教育,适度恰当的“批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班集体的生活中,难免总有些学生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老师怎么办?是一味地训斥学生,还是帮助学生找到犯错的原因,帮助其改正呢?常理来说,班主任老师应该理性地选择后者。因为一味地训斥学生,一来难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二来问题的症结还在,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理智地帮助学生,才能让学生获得正确的方法,改正错误。但帮助不等于迁就学生,适度恰当的批评有时比表扬更有作用,批评要做到适度,批评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要让学生发自肺腑地说出:“老师,我错了。”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更好地改正和进步。

6.总结

上面讲的是笔者在作为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中所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体会。笔者觉得作为高中班主任,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心思,了解学生所想要的和需要的,并且要不断地学习新鲜事物,时刻保持先进性,与时俱进地对班级的管理方法进行改良,让学生喜欢并接受,最终达到管理目标。

作者:吴礼恭 单位:湖北省孝感市综合高级中学

第五篇:班主任日常班级管理牢骚效应运用

一、牢骚效应的溯源

牢骚效应其研究的范畴应归属于心理学的领域。相关文献认为牢骚效应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约,其是一次试验中加以被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分析牢骚效应,其实际上讲的就是“堵”与“疏”的问题。这如同一个水池一样,当流通不畅时,慢慢的就会堵住了,水从上边溢出来了;当流通顺畅时,杂质就随下水流走了,水池就不会堵了。不让职工发牢骚,职工的不满情绪无法发泄出来,就会导致以下两点问题:一是公司死气沉沉,如死水一潭,没有活力,形成无声的反抗;二是牢骚一旦爆发,就会矛盾激化,无缓冲期,搞不好闹成劳资双方两败俱伤。传统观点认为发牢骚只能是害处多,例如,有人讲长期发牢骚会使原先比较简单的问题变成了更加复杂、更加难以处理的问题。还有人讲发牢骚会延续与加剧不良的情绪,长期的发牢骚还会使人失去与困难做斗争的决心与勇气,等等。然而,事实是这样吗?德国的一本《当代心理学》杂志曾经报道过一个研究成果:适当发牢骚和抱怨的方式能保护人们免受精神抑郁症、心脏病发作及身心失调的损害。原因有二:其一,发牢骚可以让发牢骚者对自己的处境加以分析与判断,从而使发牢骚成为找到解决办法的第一步。其二,发牢骚从生理上能提高肾上腺素分泌,有助于防止忧思。

二、班级管理过程中牢骚效应的运用

1.正视牢骚,积极引导学生发牢骚。

要想让牢骚效应能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要的问题就是教师要正视牢骚,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牢骚观。所谓教师正确的牢骚观就是要正视学生的牢骚,要认真去听学生的牢骚,而不能一听见牢骚就产生抵触情绪或者打断学生,加以惩戒。因为,牢骚产生必定有其原因,而找出原因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发牢骚时其内心的一些想法必然会在牢骚的过程中加以体现。而对于管理者而言,这个体现正是我们进行纠正教育的关键点,正是我们深入了解发牢骚者的难得机会。所以,作为学生管理者的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发牢骚。通过学生的牢骚去分析、了解他们,去找到内心问题的根本所在,从而有效地加以疏导。

2.坚持原则,拓展学生发牢骚平台。

通过牢骚效应的践行,本文笔者认为在实际中班主任要坚持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要主动接触而不能坐等回避。实践告诉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不能等问题出现,而是要主动去找可能出现的问题。同理,对于牢骚而言也是一样。教师要主动地去找学生并使其发牢骚,而不是等学生找到班主任发牢骚。第二个原则是要热心真诚而不要冷漠视之。当学生找到班主任发牢骚时,切记不能冷漠视之,相反要热心而真诚地听取并给予帮助。如果不听、不问,其导致的后果就是以后不会再听到学生的真心话,教师也就变成了聋子。第三个原则是要耐心倾听而不要肆意打断。心理咨询中非常强调对咨客的倾听,同样对于学生的牢骚也一样,班主任老师要重视倾听。倾听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因为无法接受或者其他原因而急于打断学生,相反要耐心地加以聆听。因为,倾听的行为是一种心理暗示,是一种信任、鼓励及肯定的暗示。运用牢骚效应需要一定的原则,而引导学生发牢骚更需要一定的载体。仅仅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听的交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班主任要立足班级、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出更多的载体以满足学生发牢骚。本文认为,创办《牢骚小报》不为一个有效的载体。这种形式可以是个体单独完成,也可以是小组共同完成,也可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进行投稿加以完成。总之,通过这些从而有效地加以牢骚呈现载体的构建。当然,除了办小报之外,还可以成立牢骚交流协会、班级定期举办牢骚群英“pk”会。

三、总结

综上所述,牢骚效应的正确运用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师生间的沟通更加畅通,使学生更加愿意与老师讲心里话、实话。一句话,牢骚效应的合理利用能够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作者:张桂凤 于立新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