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规则管理与班级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笔者曾带过一个班级,学生是清一色的“外来工”子弟。在笔者坚持“爱而有度”的规则管理下,很快形成了班级凝聚力,班干部也在管理中树立了威信,形成同学自觉配合的良好氛围。比如,班长组织双人配合绣“十字绣”活动,即使是调皮的男孩子也能耐住性子绣这些“女孩们干的活”,没有人说三道四;班级自习时,教室里安安静静,教师在不在班都一样,真正做到了班级自主管理、学生自动自觉。在学校的各项评比特别是统考中,这个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项活动与城里孩子比也毫不逊色。正是当初严格的规则管理成就了现在的宽松自由。2012年,送走这届毕业生,笔者接管一个四年级班级。这个班绝大多数学生是城里孩子,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主张“快乐教育”的,有主张“狠抓成绩”的,对班级工作十分挑剔,却往往不配合学校的做法。就拿作业来说,学校布置的作业算是适量,大多数学生都能及时完成。家长中有人认为作业量多,有人认为作业量少,为此经常打电话给班主任,让教师无所适从。有的孩子回家就看电视,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却袒护孩子,向学校告状说:“作业太多了!”有的家长心疼孩子,竟模仿孩子的笔迹帮写作业……各种行为让人哭笑不得。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定了一个“作业规则”:凡作业完成拖拉或马虎的同学,一旦被班干部检查出来,下午放学后就留在教室写作业,写完后才能回家。这一招果然奏效,马虎的同学认真起来了,拖拉的学生及时交了作业;偶尔被罚的同学,也能在半个小时内完成。班级小干部则通过检查别人作业、展示自己的优秀作业,逐渐树立了管理威信。在此过程中,几个作业完成“老大难”的同学暴露出来了,笔者就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化瓦解:对作业根本不会做的学生,抽时间义务辅导,督促其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对少数几个态度不好的学生,主动与家长沟通,与家长一起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度。坚持“查作业、留学生”一个星期,事情出现了波折。有的家长放学接不到孩子,在教室外等得心急,就开始发牢骚,还向校长投诉,刚刚确立起来的“作业规则”受到抵制,但笔者还是坚持了下来。家长管不了的笔者来管,家长没时间等就由笔者接学生回家辅导,管他饭吃,写完作业再送回家。这样坚持了一两次,家长深受感动,学生也不好意思到笔者家“吃饭”了,作业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一切难题迎刃而解。
二、“爱要分享”,开展多样化沟通活动
红军长征那么艰苦尚且有篝火晚会,可见集体精神生活的重要性。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光有规则和惩罚是不够的。只有拥有共同的精神生活,通过分享交流,才能增强群体的吸引力。所谓“你有苹果,我有梨,相互分享,多尝一种滋味”。因此,教师要着力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打造班级的凝聚力。首先,笔者针对城乡学生的群体类型差异,开展了“我心写我手、城乡大交流”的写作活动。写作主题有乡下人的有趣生活、听爸爸讲童年的趣事、我向往或体验过的农村生活、我听爸爸聊工作等。学生通过写作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亲情和乡情的理解,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学生的交流。农村孩子写的“中秋节在田埂上玩‘火把’和‘打仗’,夏天用马尾巴做‘圈子’绑在长竹竿上套知了,用自制弓箭向天空发射‘火箭’……”激起了城里孩子的无限神往;城里孩子则用电子相册和自拍视频,带领农村同学来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其次,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奇和爱探索的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节能减排环保行、社区资源调查等主题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组建了实地采访组、网络搜寻组、问卷调查组和影像报道组等不同的行动小组,在合作探究中经历共同的情感体验。此外,笔者还组织了大家一起跳长绳、相约攀登紫金山等群体娱乐休闲活动,让学生在共同的生活情境中,分享精神成长的乐趣,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再次,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笔者搜集了一些适合学生讨论的“道德两难问题”:(1)你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他的爸爸妈妈总希望他考试每次都得100分,为此他很难过。你很同情他,但却无法帮助他。一次数学考试时,你偶然发现他竟然偷看了同桌的试卷。你会揭发他吗?(2)老师将班级中成绩最差的学生安排和你坐一桌,希望你能利用下课的时间多帮助帮助他,但你妈妈嘱咐你“下课时间很短,要上厕所、准备书,还要休息一会儿,这样才能上好下节课”,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帮助同桌还是做自己的事?通过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思辨讨论,有效唤醒了学生的道德意识,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三、“爱要普世”,秉持教育情怀
每一个人生来都是有价值的,终将发挥或大或小的作用。因此,爱的教育要普惠众生。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只要心中有学生,真心关爱学生,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一件毛衣、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都有可能化开学生心头的坚冰,使他们焕发春天般的生机。有一个后进生,由于其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长期自我封闭,不参与班级活动。后来,笔者织了一件厚毛衣送给他,从此看到了这名同学久违的笑脸。教育无需刻意的技巧,但要讲究艺术,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赫尔巴特曾提出“教学的教育性”这个命题,大意是说教学内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在教学中传播文化影响,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如绘本故事,对学生开展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人性的温暖。在一次教学公开课上,笔者利用绘本故事《獾的礼物》,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身边的爱,从而学会关爱他人。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年纪大了的獾,常常帮助大家。獾死了,大家聚在一起,谈的都是獾生前帮助自己的事。最后,土拨鼠对着山谷轻轻地说“:獾,谢谢你,留下了这么好的礼物给大家。”讲完故事后,笔者抛出了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离开这个世界,你会为别人留下怎样的礼物?学生讨论后,给出了参考答案:如果要离开,那么就让你的离开成为别人的怀念!一名同学(用别的老师话讲就是“上课捣乱、下课欺负同学、答题不着调”的学生)站起来,郑重地说:“老师,原本以为我这辈子没有什么出息,学习不好,常常拖班级的后腿,还经常对同学大打出手,大家都讨厌我。今天听了‘獾的故事’,我知道了,原来人生出彩不是一件难事,我也要帮助别人,我也可以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笔者报以赞许的目光,并趁势总结:“你们都是有用的人,人生下来不是只为自己或让别人讨厌的,而是要被人需要,能帮助别人,这样才是真正的有用之人。”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具体说来,一要明确规则,给情感一个理性的支点;二要学会分享,在集体生活中丰富情感体验,给班级一个深度融合的氛围;三要有普世情怀,关爱每一个学生,唤醒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给学生一种内生觉醒的力量。教育的智慧,就是将“爱”播种在学生心田上,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
作者:蔡宏斌 单位:南京市建邺区南湖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