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培养模式下班级管理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类培养模式下班级管理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类培养模式下班级管理论文

一、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班级名称设置

大类培养的重点在于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学生能否对大类内各专业进行全面了解将成为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关键。由于大类培养的第一二学年所开设的课程基本是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程,很少涉及专业主干课程,这样导致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在进行转专业调整的时候,会盲目跟风或者考虑不周最后反复调整的现象。这样不仅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利因素也对教学管理带来沉重负担。为了让学生对大类内各专业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一般在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专业介绍,这可以让学生在入学就对大类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进行初步了解,但学生由于刚刚入学,没有从高中时代学校规定我学什么课程我就学什么课程,考什么重点学什么的学习方式中转变过来,很难真正了解大类培养的真正意义和各专业的培养特点。其实在大学中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同辈群体,低年级学生一般倾向于向高年级的学长咨询有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如何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更好的交流,这是我们在班级设置上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如果在班级设置上取消原有的年级+专业的设置方式,代之直接以专业命名班级,让同专业的各个年级学生同属一个班级,这样可以打破因年级造成的上下年级之间的隔离,比如学院直接设定电气1班、电气2班、电子1班、电子2班等,每个班级都由人数不等的四个年级构成。这样使得班级建制由横向设置变为纵向设置,便于上下年级之间交流学习,通过与高年级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能真正了解本专业,才能感受自己是否适合本专业,大类内转专业才能真正发挥对学生双向选择作用。

二、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干部有时候不只是一个职位,他们有时候是班级的象征,学生承认本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班干部的合理性等于承认班级存在的合理性,这会增加他们对班级管理和班级规章的服从和遵守程度,所以班委会组成人员特别是重要班干部不应该经常变动,即使变动也应该有班级成员民主选出。由于实行大类培养会导致学生班级人员流动,传统班级设置的班委会因人员转入和转出会导致班级组织人员过剩和稀缺的情况,班委会经常性的调整也会导致班级组织功能弱化、班级人员不服从管理等情况。因此,适应大类培养改革,有必要在班级管理上探索一种班委成员相对固定,班干部号召力较强的班级组织体系。大学生对于学校里面的榜样有着天生的崇敬,这是因为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他们对于如何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比较迷茫,而向老师、向优秀的学生学习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途径。让一些高年级的学习、实践能力比较突出的学长担任班级委员会的成员,一方面可以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健康成才,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优秀学生的号召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适应以专业命名的班级模式,班委会成员应该选择大类专业调整以后的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班级干部,这样不仅保证了班委会的相对稳定性也可以发挥优秀学生对班级的管理的优势。在班干部的具体生成上,应该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以保证班级干部的合规性和正当性。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进入班委会的资格,但可以担任助理职位,以得到提前锻炼,也为后期选拔班干部培养后续力量。大学生班级党团支部是加强班级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塑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以及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学生和老师、学校的重要纽带。充分发挥班级党团支部的作用,对于老师和学校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学生成长的各种需求以提供各种人性化的服务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班级党团支部还可以发挥自身的教育意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达到思想教育、舆论引导、丰富实践等多种作用。传统班级都有自己的团支部和党支部,但随着大类调整的进行,原有的班级党团支部成员也会因人员变动导致组织人手不齐,例如团支书或者组织宣传委员转到其他专业了,党支部因人数转出不适合继续保留党支部了。这样就会导致班级正常的团日活动或者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班级因成立党支部的人数不足也会导致班级党支部不得不撤销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班级党团支部的各种功能,适应大专业班级建设,应该让班级中高年级学习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级团支书和党支部书记,以保持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创造机会让低年级学生参与到团支部和党支部担任助手。

三、结语

没有绝对正确的教学改革,只有动态正确的教学改革,在大类培养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变革中,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才能真正创造出适合大类培养模式的班级管理模式。

作者:司成伟 单位:淮海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