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可行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可行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的可行性

一、创新小组合作模式

合作小组的建立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但一定要尽量考虑周全,否则就起不到小组合作的作用。建立合作小组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实施班级管理的部门要完善,主要应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生活、班级文化五个方面。相应地在班级成立学习部、纪律部、卫生部、生活部、文艺部和督查部。督查部是中心,由班长和其他班干部组成,在班长的主持下定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规划下一阶段工作。团支书主要负责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其他班干部分别担任各学习小组的小组长,并轮流担任班级的值日班长,和组内其他成员一起负责班级的具体管理事务。

二是划分小组的方法要科学。小组人员配备既要考虑学习与纪律好与坏,又要把男女生搭配与住宿生多少考虑进来,力争使每个组的水平相当,处在竞争的同一水平上。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一定要让学生自主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个身份,那份职责。小组长负责主持小组讨论,带头示范;卫生、纪律、学习、生活、宣传组织委员和检查员除了要做好小组内的职责以外,还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参与整个班级的管理;记录员负责记录汇总并在一天职责结束时向全班做汇报,然后上交给团支部存档。

三是保障合作的纪律要严格。俗语说的好,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纪律是量化小组合作的保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纪律就无法使小组合作进行下去。如可以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处处起带头作用,带领大家一起完成任务,小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杜绝组内有成员看热闹的现象。各组之间也必须合作,互相帮助,并坚决服从组长的管理。同时在班内树立以“班”为荣,以“组”为荣,以“个人”为荣的理念,促进学生道德面貌的提升和健全人格与精神风貌的形成。

二、制定管理量化细则

量化细则的制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量化的内容要具体。从学校的管理目标出发,对班级纪律、学习、卫生、班级文化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如纪律方面主要对学生课上课下的具体表现进行量化;学习方面主要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上表现以及每次月考成绩进行量化;卫生方面主要量化室内室外值日小组以及个人脚下卫生情况进行量化;住宿生方面主要对宿舍表现进行量化,早操和早自习情况作为个人而不是小组整体考核内容;宣传组织方面主要对小组在班级环境建设、小组文化建设、班级活动建设(主题班会)为中心的班风建设中的表现进行量化。通过实施量化细则,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来严格地要求自己,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纪律和生活习惯,具有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是量化的标准要公平化。班级量化细则标准的制订一定要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把问题和与之相关的班级管理任务具体化,明确完成一个任务要给多少分值,最后达成统一的、具有班级特色的量化标准,保障学生行为、活动都有制度可依,公平、公正。如评价小组整体情况时,可以一个星期为界限,小组内没有出现任何纪律、卫生、学习、生活等违纪现象的,小组整体得一面小红旗,学期结束的时候按考核结果评出优秀小组。评价个人成绩时可以个人考核外加小组整体考核为依据。个人考核以学校检查与班级检查相结合,小组内的个人打分,可以一天中小组成员没有出现任何纪律、卫生、学习、生活等违纪现象的,每人加1分;如果一个星期内整个小组各方面都表现的很好,无违纪现象,每人加2分。如果一个月内整个小组表现优秀的,每个成员加3分。学期结束时评出优秀个人,发给物质奖励。

三是量化评析的结果要公开。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每个学生又同样是被管理的对象,公开化可以增强班级量化结果的透明度,保障量化结果的公平性。如在班中设立专门的成绩量化专栏,对小组组合以及小组个人实施评价,以表格的形式,一天一公布,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及合作小组的整体情况,知道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管理他人,从而形成共同监督、共同促进的管理氛围,增强了班内的民主管理气氛,提高了班级内的竞争机制,达到了利用小组合作、学生管理班级的真正目的

三、把握评小组合作要点

首先,明确评价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管理者,都在班级承担着一定的职责,从而不再仅仅是老师和学校,学生也就成为了班级评价的主体。通过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学会评价的方法,学会评价他人和评价自己,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手段。

其次,明确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要讲究全面性,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如学生在纪律、卫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而且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自信心、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处事能力、合作精神等。

第三,明确评价的方式。不仅使用量化考核的评价方法,而且还有其他丰富多样的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观察记录,问卷调查,个案追踪,座谈等。

第四,明确评价的标准。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量化标准,进行以人为本的评价。从而,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找差距,不断进取,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使班级的后进生克服自卑心理,在一次次进步中找到自信,养成自我约束、自我促进的良好行为习惯。

班级形成共同监督、共同促进的管理氛围。探究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不断循环的过程。要实现班级管理实效性的不断提高,教师任重而道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创造出新成绩。

作者:吴克红 单位:滦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