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之路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之路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之路思考

【摘要】小学阶段,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不断提升管理成效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小学校园生活当中,班主任要把握有利的开展班级管理的契机,将管理措施融入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以此促使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本文从班主任视角,综合考虑小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探究开展班级管理的策略,为不断提升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及发展成效提供指引。

【关键词】小学生;校园生活;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创新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渗透德育教育等方式,不断丰富管理方式,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对于小学生而言,校园生活占据非常大的比重,班主任应在此阶段针对班级学生开展日常管理。班主任应不断强化管理意识,以学生作为教学管理的主体,不断丰富教育举措,并结合学生实际,在校园生活当中针对性地渗透管理策略,着力促进教育实效的提升,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助力。通过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正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在达到常规教育目的的同时,促使学生德育等方面素养得以全面提升,为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将该项工作当作系统性教育工程,合理制定不同阶段的管理方案,通过与授课教师加强合作,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的目的。

一、发挥班主任榜样示范作用

开展小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复杂性,而且其重要性也逐渐得到各方教育主体的认可,由此使得班主任面临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就小学生的特点来看,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与模仿意识,尤其倾向于模仿家长与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的日常行为。因此,在校园生活当中,班主任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为其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在对班主任模仿的过程当中,学生会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等。对于班主任而言,要想有效增强班级管理质效,提升教育实效,减轻工作压力,应从自身做起,加强对自己语言和行为的约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1]。例如,在日常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教师应注重衣着得体和行为举止规范,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凸显教师高尚风范,并且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严格遵守校规校纪,确保不出现迟到早退等情况,对待学生也应一视同仁,以此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如在上课时间,班主任应和学生同时或提前到达学校或教室,促使学生认识到准时的重要性。在进入学校或教室前,班主任应注意整理着装,做好教学管理准备,吸引学生模仿提早做好进入教室学习的准备。在课后,班主任要对教室桌椅板凳和教学用具等进行整理,引起学生纷纷模仿。在离开教室后,班主任应与学生说再见,通过运用该种互动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礼节。在放学时,班主任应将学生送至校门口,由此使得学生认识到分别时送人是礼貌和礼节。学生通过校园生活当中班主任所做的点滴细节,会学习到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班主任也较好地实现了班级管理的目的,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未来日常教学当中,班主任应高度重视自身良好行为习惯塑造的重要性,为学生提供可学习的典型与榜样,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开展生活化班级管理

传统教育模式下,班主任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时,更多注重对班级纪律、卫生及学习情况等进行管理,而忽略了将班级管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在此背景下,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导致日常教学管理生活化开展受到极大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对于遵守班级管理规定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认为班集体生活与自身所处的生活实际并不相符,对于自己的学习成长并不具有积极作用。伴随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教育模式发生变革,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开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在此过程当中对学生加强管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切实提升其道德品质等。班主任应充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园和班级生活活动当中,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日常校园生活当中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由于在家庭生活当中备受宠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经常出现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因此,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时,可以从学生缺乏环保意识,在校园内和教室内乱扔纸屑,对校园和班级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作为切入点,对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具体来说,针对学生存在的环保意识不足的现象,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卫生监督活动,鼓励学生对各自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如果学生当中出现了乱丢垃圾和纸屑等行为,要求其他学生应对其实施批评教育。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环保意识得以有效提升,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以此促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形成良好的爱护环境等品质,切实达到对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的目的[2]。

三、营造班级管理教育的良好情境

在小学生校园生活当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等进行有效培养,不仅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而且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日常班级活动当中,促使学生在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和体会班主任实施的班级管理举措。为实现这一目的,班主任应借助多媒体、情景演绎等方式,着力对班级管理的教育情境进行创设,为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学生而言,在所处情境当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如何帮助他人,如何同他人相处,以此促使学生道德修养不断提升。例如,当学生在教室里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盲人过马路时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发现,盲人在过马路时如果缺乏他人帮助,容易陷入重重危险当中。为引导学生切身感受盲人所处困境,班主任可以在教室空白地带放置2把椅子,一把椅子放课本,另一把椅子安排一名学生坐在椅子上并蒙上其双眼,两把椅子之间摆放一些障碍物,要求该生去取另一把椅子上的书本。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可以发现,如果缺乏他人的帮助很难完成拿书任务。如果班主任安排一名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发现即使被蒙上双眼也能拿到椅子上的课本。通过该种方式进行情境创建,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促使学生在班级当中能够形成强烈的互助意识,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基于此,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为班主任更好地实施班级管理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四、培养表现优异的示范生

在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时,可以发现存在部分学生认为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管理好班级的各项事务,并不需要自己参与的错误观点。因此,对于此类学生而言,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如果班主任能够在班级当中为学生树立一个可学习和参照的学生榜样,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则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学生更加愿意模仿在班级内表现较好且受到教师表扬的同学。因此,在校园生活当中,教师要重视对能够体现学生良好班级生活素养的事例进行收集,在课堂上当做典型案例对当事学生公开表扬,并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为增强班级管理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奖励机制等方式,实现预期教学效果[3]。例如,在上体育课时,有一名学生出现了崴脚情况,此时另一名学生主动上前扶住该名学生,将其带至医务室处理,又安全护送到教室休息。针对该生帮助同学的良好行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公开表扬,可以为其奖励笔记本或铅笔文具等,并为其颁发助人为乐模范证书等,以此在学生群体间树立学习榜样。通过运用该种方式,可以对其他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以此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学生群体间掀起学习热潮,营造出更好的班级氛围。再如,对于班级的学困生,班主任可以安排学优生通过一带一帮扶,为学困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树立学习榜样,不断强化其学习自信。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发现学困生完成作业和课堂听课等方面的情况得到了显著好转。可以看出,学优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对于改进学困生的学习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等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班主任班级管理实效。总体来看,在小学校园生活当中,存在很多需要班主任采取班级管理措施的方面,这就要求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每一个细节处理,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指引学生学会做好事,并鼓励学生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促使学生在校园和班级生活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对于学生在未来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灵仪.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学校德育对策的个案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1.

[2]智育海.做好德育和安全教育提升小学校园管理效果[J].天津教育,2021(12):52-54.

[3]王翠.智慧校园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4):63.

作者:徐延宁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外国语(集团)科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