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关怀下视障学生班级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将学生的人本思维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让学生真正逐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为辅,打造新式课堂,但是,在我国的特殊教育领域中,国家和教育界一直积极呼吁和倡导人本思想改革创新特殊教育,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殊教育也需要我们主动探索,认真对待,本文将针对特殊教育中视力障碍学生的班级管理问题在人文关怀下的具体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建议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人文关怀;视力障碍;班级管理
一、视力障碍的内涵与界定
视力障碍,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外界因素或者天生遗传问题导致的视觉中枢功能使用存在问题,其问题情况可能是两只眼睛不同的视觉损伤或者视觉范围的极度缩小,形成与正常人阅读,浏览,观察基本活动形成鲜明对比的视觉功能障碍情况,简称为视障。其标准为:两眼最好矫正视力小于0.05为盲;大于0.05而小于0.3为低视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视野直径不足20°,可直接认定为盲。
二、我国各个教育阶段视障学生教育情况
(一)义务教育阶段
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日常的教育和教材是适用于正常的学生群体的,针对特殊的学生群体,包括视力障碍的学生,一般情况会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特殊的、独立的、相对比较隔绝的教育模式,这种特殊化不仅仅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师的选择、甚至表现在考试的模式当中,正常的义务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界限相当分明。纵观我国的特殊教育史,最初的学校创建于19世纪后半叶,完全照搬西方隔离式特殊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完全照抄照搬苏联缺陷补偿理论。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80年代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大量附设特殊、班与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是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总结与对国际融合教育趋势的中国式回应。
(二)高等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阶段无论是对于班级管理还是教学内容,我国逐步经过“开眼看世界”到“摸着石头过河”试图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模式。但是,在高等教育这一方面,对于视力障碍的学生群体来讲,其关注度远不如义务教育,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本的注入也是杯水车薪,高等教育中的特殊教育,因为针对大学生本身成年人的特殊性质,其心理相对稳定,眼界相对开阔,事物认知更加全面和具体的特性导致高等教育中的视力障碍受众群体本身具有自卑感,与同龄学生的距离感,再加上高等教育本身具有半个社会的性质,使得视力障碍的大学生在班级里,学校里更显得步履维艰,从心理到生理上都会经受多重折磨,更有甚者直接放弃上大学。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地方。
三、人本理念的视力障碍学生班级管理建议
(一)特殊教育匹配专业化教师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师范类学院和专业中包含特殊教育,但是这个专业经常会被很多学校边缘化,经常在专科院校中更为广泛的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也导致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招聘在师资不充足的时候要将目光投向专科院校,这在无形中降低了特殊教育老师的准入门槛,并不是十分可取的。这说明了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师资培养方面,需要更多的改变,以便为特殊学校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人才。真正实现并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特别是对于视力障碍这一层面,需要多方努力。1.社会层面转变思维,积极认可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政府要积极利用“三微一端”开展宣传,以便转变大众思维。例如:可以在官方的微博和微信利用动画视频的方式讲述视力障碍的学生存在的困境,经过教育的手段实现人生理想的励志动画,凸显特殊教育中教师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认同感。2.学校层面上对于班级管理实现现代化,人性化和机动化。学校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学生的,学校经济状况和师资状况不同进行因地制宜。在发达地区可以利用经济优势和地缘优势开出更为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主动报考,愿意报考,形成风气,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3.教师本身努力提升专业素养。针对视力障碍的学生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视力情况受影响的程度不同,需要教师更为耐心的针对性地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在职的教师定期及时进行充电学习,保证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时展充分结合并有所提升。
(二)学校社会共举针对性解决视障教育之路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我们拥有了充裕的师资的前提之下,对于特殊教育需要细化。本文侧重视力障碍的班级管理,对此的细化和针对性问题,想要真正实现釜底抽薪式的解决,需要多方共举。1.学校精细化管理方式和模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视力障碍学生的教育之路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同时需要进行精细化的行政管理进行指导,所谓“像绣花一样精细”首先,从教师队伍组成方面,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可以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不单以学历定输赢,而是更加综合多元化考量,比如:可以专岗专设,专项专考,在面试中针对视障班级的具体课程开展可以作为考核的重要项目,或者以提交微课的方式来增加考核的多元化;其次,对于班级的设置,学校需要打破固有的隔离模式的特殊教育模式,可以采用“全纳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和普通的学校或者学生联合组成班级或者机动班级,实现正常学生和视障学生的平等教学和平等交流,逐步打开心结,为以后视力障碍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的日常交往,人际往来,以及心理素质的提升和社会的适应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对于课程管理可以融入时代最新和最前沿的科技理念内容,比如远程教育,针对一些特殊的地区或者家庭,采用远程教育云班级和实体线下班级结合的方式,实现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多元化。总之,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方式实现新时代特色视力障碍的班级管理。2.政府部门发挥指挥棒的效用。政府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监督辅助的工作。在课程管理改革中,针对视障问题提出的新举措、新问题、新办法,教育部门聘请专业学者积极参与探讨,帮助实施,针对班级管理的问题和责任落实,要做好坚实的支撑作用,以便在班级管理和现代化以及普通教育融合中出现问题能够通过行政手段得到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做好搭台人。为班级与班级,学校与学校,学校和社会之间牵线,实现资源的优化和重组。在视障班级把控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教育与教育的平等,通过多方手段实现和普通人一样的相对公平的发展做好铺路人的职责。综上所述,我国的视障特殊教育领域的班级管理也就是教育管理问题中,的确有很多的困难等待解决,有很多的障碍需要扫清,从而真正实现人文的关怀下帮助特殊的孩子获得一样的童年,一样的教育,实现优质公平的教育获得机会,以便实现视障学生的人生理想的最终目的,需要社会,国家,学校本身以及视障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邓猛.关于特殊教育体系发展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6,(11).
[2]周满生.关于融合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4,(2).
[3]林开仪.英国培智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C].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12.
作者:赵娟 宋建军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