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班级管理中语言沟通原则与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对于班主任来说,掌握了语言沟通技巧,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更顺利。班主任要与学生深入沟通,才能够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感受,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班主任要学会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巧用语言艺术,借助语言沟通技巧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建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班主任与学生语言沟通的原则
1.用真情打动学生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充分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感受。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理还不成熟,在生活与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班主任的劝导就显得非常重要。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劝导,不仅要让学生受到教育,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如此,有助于学生在班主任的批评中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做出改进。即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学会运用语言艺术,对学生“动之以情”,这样会更易于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指导。
2.用道理说服学生
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若从“理”入手,会更易于学生理解其想法。在对学生进行劝导时,班主任应当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对学生“晓之以理”,这样更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会得到改善,学生会更加信任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劝导,与教师一起营造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助于自己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1.创新沟通模式,改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常常扮演严厉的角色,师生间的交流较少,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今,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而且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一些大道理,他们也能够理解,但是理解得不够深入。假如班主任一味地批评学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忌一味地说教或批评,要与小学生建立新型的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例如,有一个学生总是心情不佳,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成绩持续下降。对此,班主任先通过多种途径对这个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选了一个课下的时间,以朋友的身份,单独与该生进行沟通。班主任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此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渐渐地,这个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开始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可见,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加强彼此间的情感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初期,班主任就应当率先表明自己的立场,向学生讲解班级的各项制度与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纪律意识。在此后共同的校园生活中,班主任还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班级学习氛围。对于一些表现好的或有进步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如及时的口头表扬或简单的奖励。当学生得到了班主任的这种回应后,会更加主动学习,并更加信任班主任。这样,将有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顺利构建,也会使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2.以学生为主体,做学生的朋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应当将学生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隐私。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较为敏感和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班主任应多关心他们,用真情打动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引导他们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并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提升自己。例如在“第一次抱妈妈”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先引导学生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让学生先从歌词中感受妈妈给自己带来的爱与温暖。随后,引导学生回忆或想象抱着自己的妈妈时有怎样的感觉。之后,组织全班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就为何要抱妈妈、抱妈妈的感受如何、妈妈的反应是什么等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德育效果。最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分享这次班会的感受,表达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感激。最重要的是,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如此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3.锤炼谈话艺术,保护学生自尊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学生的优缺点。对于学生的优点,教师应当给予表扬,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而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应当长善救失,引导学生改正。鉴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班主任要先保证自己语言的准确性,以避免对学生造成误导或增加学生理解的困难。如在学校内,全体学生都应当遵守校规,每个人的行为都应当在规范之内。对此,班主任如果事先与学生约定好这些规则,提高学生对这些规则的认识,就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遵守规则。小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在集体生活中难免会犯错。对此,班主任既应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同时还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育学生前,应当先弄清事情的真相,经过全面调查了解情况后,再与学生谈话。谈话时,班主任应当注意自己的语气,并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比如针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班主任可采用私下谈话或点到为止的形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导。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会对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在与学生沟通时尊重学生,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便可提高学生参与集体生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作者:黄玉珍 赵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