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管理存在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班级管理存在问题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提升,使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及质量得以提高,文章先对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再从四个方面对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思考,包括明确班级的管理目标、制定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正确有效地引导模范、强化学生的管理意识。

关键词:高校教育;班级管理;管理意识

大学,可以称之为一个小型的社会,这个小型的社会组织,是由一个个的班级作为基本单位组成的。同时,大学的班级管理,与初高中的班级管理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的班级管理,班级的性质是较为特殊的,不论是大学班级的临时性及独立性,还是资源的单一性,或者是学生个体的多元性,抑或是鲜明的文化特征等等,这些都是高校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所需要了解的内容,这就使得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在新时期下有更大地挑战。

一、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

在进行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针对高校班级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理,而班级管理的过程,就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将班级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良好的目标是促进行动高效率、高质量进行的动力,但是在现阶段的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问题及状况的出现,导致高校班级工作不能及时地确立良好的管理目标。

(二)管理主体的模糊定位

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班级资源具有单一性的特征,这就使得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班级内的人与事进行的,在高校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真正的管理主体是班级内的学生。学生作为班级内管理的对象,同时又肩负着管理主体的地位。高校及高校教师在高校所进行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内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实现的,所以,高校班级内的学生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的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班级内的干部不能正确地被定为班级的管理人员,一方面,是因为班干部的学生身份,不能使其他被管理的学生个体所认同,另一方面,因为高校班级的班干部在进行班级内部事务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带有自身的情绪,这就导致班级内部出现一定的矛盾,不利于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1]。

(三)缺乏合理的公平公正

在高校的班级中,大多数学生来自不同地方,每个学生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人际交往、受教育水平、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这就导致高校班级内的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一定的公平公正,就会导致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矛盾,例如,高校的奖学金及困难补助的人员筛选,大多数高校都会出现教师优先将班干部作为考虑人选的情况,忽略了教育教学的公平公正,使得班级内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不利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缺乏正确的集体意识

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之下,各大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内的班级人数较多,导致教师在组织班级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班级内部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同时,高校班级的学生经常会以宿舍的利益作为选择的根本,忽略了整个班级的集体意识,渐渐地,甚至会出现班级内部分裂的情况,进而使得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困难。

(五)缺乏引导学生消极情绪的人员

在高校的班级人员组成中,有一部分学生主要是为了毕业证而在学校漫无目的地进行学习,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不仅不愿意参与班级内的集体活动,甚至于还出现扰乱课堂纪律的现象,他们在班级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

二、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明确班级的管理目标

在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对班级内的学生情况进行整体的了解,针对大学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班级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结合,进而确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只有确立良好的管理目标,才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注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主体地位需要得到尊重。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绩状况,制定班级管理中的学习管理目标;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制定班级管理中的制度管理目标;最后,教师需要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班级管理中的活动管理目标。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下制定的高校班级管理目标,能够有效地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的进行[2]。

(二)制定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

在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是一项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能够满足班级内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使得学生在进行班级管理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有更为积极的意愿,同时,还能使班干部的威信上升,进而更好地辅助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与发展。在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机制化,这两者是促进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不论是在处理高校班级出现的问题及事务,还是在开展班级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资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竞争性及奖惩性,进而激发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例如,在班级班干部的人员选择上,教师可以采取当下较为流行的轮换机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切身感受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配合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而促进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正确有效地引导模范

在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主要进行的管理主体,就是教师和班干部,所以,要想使高校班级管理工作高效顺利的进行,就需要教师和班干部做好引导、模范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针对班级的资源进行管理目标的定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目标的预定,使得班级管理工作能够有目标的进行,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开展;其次,教师需要构建合适有效的班级班风,良好的班级班风,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自身管理的建设,辅助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再次,教师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只有教师将公平公正融入班级管理中的点点滴滴,才能促进班级全体人员的发展与进步,进而促进社会人才的培养;最后,教师及班干部做好模范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管理人员的言行举止,了解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而促进自身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行为与意识[3]。

(四)强化学生的管理意识

在高校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真正的管理主体是班级内的学生,学生作为班级内管理的对象,同时又肩负着管理主体的地位。高校及高校教师所进行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班级内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实现的,所以,教师在进行高效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自身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班级内进行自我管理,进而促进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三、结语

笔者主要对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两个方面进行了浅析。在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需要明确班级的管理目标、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进行科学机制的班级管理、做好正确有效地引导模范、强化学生的管理意识等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促进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开标.大学生班级管理“双轨”模式探析:对北京大学本科生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互动问题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4):49-51.

[2]李娟婷,王璐.探索90后大学班级建设管理的新模式[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4(3):58-62.

[3]肖景川.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1):221-222.

作者:李艾伶 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