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等院校班级管理问题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班级普遍是由籍贯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群体组成的集体,每名学生都是班级集体中的一员,在情感和思想上彼此依靠、互相影响。高等院校的班级管理就是指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来完成对班级集体的管理,进而实现预定的育人目标和教育期望。
关键词:班级管理;育人目标;教育期望
一、当前高等院校班级管理现实情况
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班级管理模式基本从小学就开始实施。而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班级内部学生来源分散、住宿分散、上课教室和时间不固定等原因,导致高等院校班级管理工作日趋复杂。而传统意义上班级意识的日趋减弱,使得高等院校班级管理功能退化,措施弱化。同时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影响日趋深入广泛,而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学生产生的思想冲击十分巨大,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抑郁、偏激、自私、迷茫等不良心理问题,还有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缺乏人生的整体规划和目标,失去了学习动力。总体而言,我国高等院校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院校班级学习风气日趋恶化。刚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面对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失去了学业的压力和家人的督促,学习动力日趋减弱,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将大学视为理想国,整日无所事事。加之手机的日益智能化、娱乐化,沉迷于微信、QQ等社交空间和王者荣耀、绝境求生等网络游戏的学生日渐增多,主动学习、钻研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个别热爱学习的同学甚至会被打上另类的标签。
2.高校班级内部良性竞争日益缺乏。目前奖学金的评选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最主要的促学机制和竞争项目。而伴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逐年提高,奖学金的种类与金额都在逐年递增,这也给高等院校班级的评奖评优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经济贫困的学生往往比学习好的学生更有竞争优势,这使得学生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如何获得奖励上,而忽视了学习,这样的恶性竞争也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与此同时,班级干部骨干肩负着直接管理班级和带动班级良好氛围形成的重要职责,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因为自身经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忽视长远规划,干工作相对比较被动,自身威信不高,班级管理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评优工作上下都不服气。
二、高等院校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班级管理制度性对滞后,教管人员在班级管理中下功夫不够。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班级的考核办法大多并不科学,班级考核往往是依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完成,真正公平合理的班级考评办法尚未能建立,而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并不能够得到彻底落实。教管人员大多还会承担一些科研任务,加之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日常工作已是疲于应付,使得相当一部分教管人员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之中,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解难帮困工作做的并不到位,最终导致学生整体的思想水平在低层次徘徊,无形中进一步提升了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治的难度。
2.集体荣誉感缺失。大学生步入院校期间正是他们自我意识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伴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冲击越来越大,对他们思想意识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了近几年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普遍非常独立,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实现人格上的独立,欠缺集体合作精神,许多大学生对集体活动不是十分热衷,集体荣誉感严重缺失。
3.家庭教育极大地限制了高等院校班级管理作用的产生。在步入大学前,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家庭中生活,其家人的日常引导对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家庭普遍认为上学期间学习成绩最重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学习考试之外的事情,大多数学生也和家长一样选择了忽略,片面的将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对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导致大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在自我培养意识、与人相处能力、集体生活经验方面普遍比较欠缺。
4.大多没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当前高等院校招生的主要方式仍然是通过高考,在大学之前,学生的主要目标就是取得更好的成绩,未来考上一所心仪的大学,可以说在步入大学之前,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欠缺对他们对步入大学之后生活的有力引导,很多学生不知道下一步究竟该以什么为目标,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连高考志愿都是由家长代为填写的,对自己的专业并不是十分了解和认同,更谈不上对自己未来的规划,随意浪费时间。进入大学后,学校老师为学生在人生规划方面所做的辅导,很大一部分都是照本宣科,效果并不好,现实中未能引起大多数学生的重视。
5.班级活动欠缺新意。高等院校班级组织架构相对单一,大多没有充裕的经费支持,活动开展基本依靠班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带动,相比较而言,各种社团所举办的活动不但形式多样,而且大多有较为充足的经费,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参加社团活动兴趣较高,而对班级活动缺少积极性。从而形成了班级活动少人参与,组织者热情减退,活动缺少创新,形式大于内容的恶性循环,最终结果是班级活动日益减少,班级成员缺乏交流。因此,当前仍然采用传统班级管理方式的高等院校,面对新形势下日益严峻的教管形势,已经无法胜任。需要彻底转变思维,开拓创新,紧跟形势,抓住学生思想这个基本,制定出合理管用贴合单位实际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评奖评优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给教管人员减轻压力,使其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之中,帮助广大学生树立长期人生规划,培养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带动学生全面素质整体跃升。
参考文献:
[1]李莎,王静.等新时期高等院校班级管理机制创新型研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5):27
[2]赵长明.交往行动理念下的学校管理问题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0):12
作者:郑思严 单位:佳木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