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观察法在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上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行为观察法在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上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行为观察法在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上应用

摘要:轨迹交叉理论提出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缺陷)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互重叠时,就会发生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根据事故发生规律统计分析,其中事故的直接原因有80%以上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因而观察并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遏制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以LNG罐装车运输为研究对象,灵活运用行为观察法对从业人员的行为开展计划性的观察、沟通,分析其不安全行为发生的规律,常见为不良的驾驶状态、个人防护用品穿戴不到位、工具与设备使用不熟练、不熟悉操作规程等,结合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随着不安全行为逐步减少,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事故隐患,遏制了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LNG罐装运输;不安全行为;观察;纠正

1行为观察法概述

1.1行为观察法概述

行为观察法是指通过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有计划性的观察,并详细记录下来,总结、归纳、分析出发展规律,并采取对应措施。主要侧重点在于行为的纠正,促使其按照规范要求,养成并保持良好的作业习惯,减少人员失误的发生几率,从而避免事故隐患的发展,遏制事故的发生。按照双重预防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工作,将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关口前移,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发生事故造成损失。

1.2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显示,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别:(1)劳保用品佩戴不符合规范要求;(2)长期逗留在危险位置;(3)没有经过允许进入危险场所;(4)物品存放位置不符合规范要求;(5)没有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工具;(6)操作失误,对于警告信息没有做出反应。

1.3行为观察法主要步骤

(1)详细记录人的行为表象,并将记录的信息如实记录成表。(2)对行为信息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变化趋势。(3)结合安全管理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纠正措施。(4)通过生产组织会或者动员会,以及检查通报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2行为观察法的实践应用

2.1记录观察情况

按照每日为一个观察时间单位,将观察内容如实汇总记录成表,不作为对从业人员的考核内容。对于一个时间段从事不同区域或者多人次的重复工作,视为一次安全行为观察。观察内容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此次运输车辆从业人员观察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驾驶人员状态、个人防护用品穿戴、工具与设备使用情况、操作规程熟知情况四大类,每一次不安全行为均记录下来。

2.2观察情况汇总分析

2.2.1不安全行为比例。在行为观察初期,由于从业人员保留警惕性,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没有体现真实数量,随着警惕性逐步降低,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下不安全行为充分暴露出来。但是随着行为观察的不断进行,不安全行为数量逐步减少,人员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不良的操作习惯得到纠正。2.2.2不安全行为分类以及改进建议。对于观察过程中,统计的数据显示,出现频次较高的不安全行为,必须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制定持续有效的管控措施。2.2.3安全观察整改率。跟踪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确保整改率达到100%。

2.3危化车辆运输从业人员行为观察

2.3.1危化车辆运输公司简介。该运输公司具备危险货物运输资质,从事压缩天然气运输业务。运输司机以及押运人员均持证上岗,每年按照要求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定期对运输车辆维修保养,确保运输设备的稳定性。此次行为观察的对象,随机抽样选取一台运输车辆,观察人员以从业人员身份参与其中,真实有效获取运输人员的日常工作状态,并做统计分析,见表1所示。2.3.2运输人员不安全行为比例。2020年8月1日开始,开展为期14天的行为观察活动,对从业人员日常活动细致观察并做跟踪记录,期间不断纠正其不安全行为。观察初期,由于从业人员警惕性较强,暴露的不安全行为比例较少,随着警惕性逐步降低,从业人员暴露出真实工作状态,随之不安全行为较多,呈现上升趋势。行为观察过程中,对于不安全行为不断纠正,督促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之安全行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达成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的目的。统计数据表明,运输人员驾驶状态的不安全行为所占比例达到55%以上,个人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所占比例达到13.8%,工具与设备使用不熟练所占比例达到17.2%,操作规程不清楚所占比例达到13.8%。见下图所示。参照安全管理理论以及经验分析,之所以运输从业人员会出现这些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未健全,人员安全责任未落实。危化运输行业缺少监管,存在监管盲区,生产过程未落实安全措施,安全管理氛围恶化。在无人监管的状态下,从业人员往往按照固有的习惯去开展工作,暴露各种各样的不安全行为,存在大量安全隐患。(2)企业安全监管体系薄弱,安全管理人员不称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养难以满足要求,这样很难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状态混乱,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措施难以保障落实到位,事故极易发生。(3)企业未有效推行风险管理体系,人员风险辨识与隐患治理能力差。从业人员不具备风险识别能力,作业过程中出现隐患不能采取正确防治措施,极易发生伤亡事故。未采用有效的3E对策治理隐患,查找事故直接原因,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4)企业未建立有效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人员应急救援技能差。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切合实际,救援程序混乱,从业人员应急救援技能较差,难以保障事故消灭在初期阶段,导致了事故影响范围扩大。随着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通过明确人员职责、构建并完善组织机构、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强化应急救援技能,实现对事故防治结合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几种管控措施:(1)组建专业性强的安全监管人员。构建一支有强烈的责任心、专业过硬的安全管理队伍,消除监管盲区,督促事故隐患治理措施及时落实到位。(2)采用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对策治理隐患,按照要求开展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做到奖惩分明,加强考核力度。(3)充分采用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对运输人员全天候实时监控,纠正运输人员不良的驾驶习惯,确保在途车辆以及人员实时监控。(4)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定期开展演练。逐步提升了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应急救援技能。(5)按照要求配备齐全劳保设施,确保避免事故伤害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全有效。

3.结论

通过此次对危险化学品车辆运输从业人员的行为观察,能够深入了解到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同时挖掘出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采取纠正措施,实现闭环管理,安全隐患整改率达到100%。人员的安全素养得到普遍提升,人的不安全行为(失误)得到遏制,安全意识得到大幅提升,形成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企业的事故发生率大幅降低,从而保障了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宗之,孙猛.20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002(002):3-8.

[2]赵来军,吴萍,许科.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7):165.

[3]张江石,赵群,张文越.安全管理实践与行为关系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018(006):2279-2284.

作者:仇模伟 徐永进 刘钊 单位:黄河交通学院